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0551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docx

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考前押题《案例分析》

2014《公路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考前冲刺密卷

(2)简答题

1、某施工单位经研究决定参与某桥梁工程的投标。

经造价工程师估价,该工程预算成本为8500万元,其中材料费占60%。

拟采用高、中、低三个报价方案,其利润率分别为8%、5%、3%,根据过去类似工程的投标经验,相应的中标概率分别为0.2、0.5、0.8。

该工程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据估计,在施工过程中材料费可能平均上涨2.5%,其发生概率为0.4(编制投标文件的费用为10万元)。

问题:

该施工单位应按哪个方案投标报价?

计算相应的报价和期望利润。

标准答案:

(1)计算各投标方案的利润。

投高标且材料不涨价时的利润:

8500×8%=680(万元)

投高标且材料涨价时的利润:

8500×8%—8500×60%×2.5%=552.5(万元)

投中标且材料不涨价时的利润:

8500×5%=425(万元)

投中标且材料涨价时的利润:

8500×5%—8500×60%×2.5%=297.5(万元)

投低标且材料不涨价时的利润:

8500×3%=255(万元)

投低标且材料涨价时的利润:

8500×3%—8500×60%×2.5%=127.5(万元)

将以上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2)画决策树,标明各方案的概率和利润,见下图。

(3)计算决策树中各机会点的期望值。

点⑤的期望值:

680×0.6+552.5×0.4=629(万元)

点⑥的期望值:

425×0.6+297.5×0.4=374(万元)

点⑦的期望值:

255×0.6+127.5×0.4=204(万元)

点②的期望值:

629×0.2-10×0.8=117.8(万元)

点③的期望值:

374×0.5-10×0.5=182(万元)

点④的期望值:

204×0.8-10×0.2=161.2(万元)

(4)决策。

由于点③的期望利润最大,因此应投中标。

相应的报价为:

8500×(1+5%)=8925(万元)

相应的期望利润为182万元。

解析:

本案例主要考核决策树的概念、绘制、计算及应用决策树进行决策。

分析思路如下:

本案例由于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材料上涨的风险全部由投标人承担,故材料涨价将导致报价中的利润减少,且各方案利润减少的额度和发生的概率是相同的,从而使承包后的效果有好(材料不涨价)和差(材料涨价)两种。

在分析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背景材料中给定的条件是“施工单位经研究决定参加投标”,故不考虑“不投标”方案,否则画蛇添足。

估价与报价的区别。

报价属决策,一般是在保本(预算成本)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利润。

期望利润与实际报价中的利润的区别。

期望利润是综合考虑各投标方案中标概率和不中标概率所可能实现的利润,其数值大小是决策的依据,但并不是决策方案实际报价中的利润。

决策方案报价应以预算成本加上相应投标方案的计算利润,而不是预算成本加期望利润。

另外需说明的是,材料涨价的幅度有多种可能,各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也不尽相同,本案例从解题的角度加以简化,可以理解为平均涨价幅度和平均发生概率(不是算术平均值,而是从期望值考虑的平均值)。

2、在某桥梁工程中,造价工程师采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该工程的设计方案和编制的施工方案进行了全面的技术经济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有关专家对五个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得出相关资料见下表。

功能重要性评分表

(教材表格数据错误,改正如上)

方案功能得分及单方造价

问题:

(1)计算功能重要性系数(保留两位小数)。

(2)计算功能系数、成本系数、价值系数,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3)在对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造价工程师提出将评价指标分为:

工程成本、工程工期,工程质量和其他等四个方面,请将这四个方面的指标进一步细化。

标准答案:

(1)计算功能重要性系数

F1得分=4+2+3+2=11功能重要性系数=11÷40=0.275

F2得分=3+4+2=9功能重要性系数=9÷40=0.225

F3得分=2+1+2+2=7功能重要性系数=7÷40=0.175

F4得分=1+0+2+1=4功能重要性系数=4÷40=0.1

F5得分=2+2+2+3=9功能重要性系数=9÷40=0.225

总得分=11+9+7+4+9=40

(2)计算功能系数、成本系数、价值系数,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①计算功能系数:

方案功能得分:

FA得分=9×0.275+10×O.225+9×O.175+7×O.10+8×O.225=8.8

FB得分=10×0.275+9×0.225+8×0.175+9×0.10+7×0.225=8.65

FC得分=8.55

FD得分=8.58

FE得分=8.1

总得分=8.8+8.65+8.55+8.58+8.1=42.68

(教材数据错误,改正如上)

功能系数计算:

ΦA=8.8÷42.68=0.206

φB=8.65÷42.68=0.203

φC=8.55÷42.68=0.200

φD=8.58÷42.68=0.201

φE=8.1÷42.68=0.200

②确定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

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的计算见下表,在五个方案中,D方案价值系数最大,所以D方案为最优方案.

③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工程成本:

包括单位工程量成本、工程成本降低率(或成本节约额)、工料节约率(或主要材料消耗指标)、劳动生产率(或劳动力消耗)、机械利用率。

工程工期:

包括工期、施工均衡性、竣工率。

工程质量:

包括合格品率、优良品率。

其他:

包括施工机械化程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提示:

另外关于功能重要性系数,对0、1评分法也应重点掌握;其次,对04评分法中,如功能重要性评分表内容缺项,应能补充完整并计算)。

解析:

本案例主要考核工程设计阶段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与评价准则。

根据功能“0-4”评分结果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应列出计算表达式。

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评价的方法,要求根据方案得分和功能重要性系数确定功能系数,根据单方造价确定成本系数,根据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确定价值系数并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3、某工作用经验估计法测定定额,聘请了10名有各种经验的专家对每完成1件产品进行背对背调查,调查结果经初步分析见下表:

问题:

根据上述资料,用经验估计法编制施工定额的劳动消耗定额,定额水平为平均先进水平(有70%的工人达不到的水平)。

已知,完成工作的概率与标准离差系数见下表:

标准答案:

(1)计算乐观时间a、悲观时间b和正常时间c:

a=(8.4+8.6+8.8)/3=8.6(h)

b=(15.4+15.6+15.8)/3=15.6(h)

c=(10.4+10.6+10.8+10.2)/4=10.5(h)

(2)计算平均时间M=(8.6+4×10.5+15.6)/6=11.03(h)

(3)计算标准偏差δ=(15.6-8.6)/6=1.17

(4)根据题目要求的水平为有70%的工人达不到的水平,即有30%的工人能够达到的水平,查表得λ=-0.525,则:

T=11.03+1.17×(-0.525)=10.42(h)

(5)时间定额:

10.42÷8=1.303(工日/件)

产量定额:

1÷1.303=0.767(件/工日)

解析:

本案例主要考核用经验估计法编制劳动定额的计算方法。

计算分析步骤如下:

(1)先计算乐观时间a、悲观时间b和正常时间c,根据已知数据用算术平均法计算;

(2)计算平均时间M=(a+4c+b)/6;

(3)计算标准偏差δ=(b—a)/6;

(4)根据概率计算定额时间T=M+δ×λ;

(5)根据定额时间确定劳动定额。

4、某三级公路路线长35km,路基宽8.5m,其路基土石方设计资料见下表:

问题: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路基设计断面方、计价方数量。

(2)列出编制本项目土石方工程施工图预算所需的全部工程细目名称、单位、定额代号及数量等内容,并填入表格中,需要时应列式计算。

标准答案:

(1)设计断面方数量

设计断面方数量=挖方数量+填方数量

挖土方数量:

(24000+56000)×1.05=84000(m³)

挖石方数量:

8000+68000=76000(m³)

填方数量:

760000+90476=850476(m³)

断面方数量:

84000+76000+850476=1010476(m³)

(2)计价方数量

计价方数量:

挖方(天然密实方)+借方(压实方)=断面方-利用方84000+76000+680000=840000(m³)

或1010476-24000-56000-(8000+68000)÷0.84=840000(m³)

 

注:

运距400m的石方采用机动翻斗车运,基价为6453+389x6=8787元/1000m³.而自卸车12t第lkm基价为6741元/1000m³。

由此可知,选用自卸汽车运输较经济。

解析:

本案例除考核前述案例关于土石方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外,还应注意:

由于案例给定的已知条件中,均未对土石方数量是天然密实方还是压实方给予明确,因此,解题时需进行必要的分析判断。

根据给定的工程量,分析发现:

土方:

填土方(760000m³)=利用方(24000m³+56000m³)+借方(680000m³),说明土方是平衡的,也就是说已知条件给定的工程量均为压实方。

石方:

填石方(90476m³)大于利用方(8000m³+68000m³),假如已知条件给定的工程量均为压实方,则说明需要借石填筑,显然是不合理的。

假如已知条件给定的工程量利用方是天然密实方,判断是否平衡?

经计算发现利用石方为天然密实方时,是平衡的,即说明已知条件给定的土方部分是压实方,而石方部分利用方是天然密实方,填方是压实方。

5、某一级公路,路面结构形式及数量列表见下表(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问题:

分别列出路面工程造价所涉及的相关定额的名称、单位、定额代号及数量等内容,并填人表格中。

(运距暂定为2km)

标准答案:

本项目在计价时,应注意商品混凝土取费的规定,即商品混凝土本身不参与其他工程费及间接费的计算,只计取利润和税金;而商品混凝土的铺筑则应按构造物Ⅲ的费率计费,而不是按高级路面的费率计费。

注:

(定额为2-1-9-9后面的人工及压实机械调整是错误的,不应调整。

)(4%水泥稳定碎石中,10t自卸汽车运输工程量2.595错误,应为2.621;其来源为:

(20cm厚每1000㎡厂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为202m³,应考虑损耗)5%水泥稳定碎石中,10t自卸汽车运输工程量2.855错误,应为2.883)。

解析:

本案例主要考核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相关工序,确保不漏项。

分层计算底基层、基层和面层的数量,商品混凝土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已知条件对定额进行抽换。

6、某特大桥跨越V形峡谷,施工图设计桥跨布置为(75+130+75)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宽26m(单幅桥宽12.5m)、左右幅桥跨布置相同,主墩高132m、过渡墩(边墩)高30m(主墩墩身施工时左右幅均配备了起吊质量8t的塔式起重机及双笼施工电梯)。

拟采用挂篮悬浇施工,计划工期10个月。

悬浇主梁节段划分0号块、中跨l-20号及边跨1~20号共21个节段,其中0号块为托架现浇(0号块墩顶梁宽12.5m,现浇工期按2个月计算),边跨21′—23′号三个节段采用满堂支架现浇(21′—23′号节段总长9m,现浇支架无需基础处理),其余节段均采用挂篮悬浇(包括中跨合龙段、边跨合龙段,每个节段的工期按10天计算,挂篮拼装及拆除时间按1个月计算),中跨1-20号及边跨1′-20′号中最大节段混凝土数量为71.5m³。

问题:

(1)列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上部构造所需的辅助工程项目,并计算相应的工程量。

(2)写出各辅助工程的相关定额代号,并对定额调整做出说明。

标准答案:

(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上部构造所需的辅助工程

辅助工程包括:

挂篮、0号块托架、边跨现浇段支架、塔式起重机及施工电梯4项。

①悬浇挂篮:

根据题意,该连续刚构上部构造施工计划工期为10个月。

其中,悬浇共20个节段,每个节段的工期为10天,则悬浇施工周期为200天;0号块托架现浇时间为2个月;悬浇挂篮的拼装及拆除时间为1个月,因此,本项目左、右幅必须平行施工才能满足计划工期的要求。

即每个T构需配备1对挂篮,全桥共需4对挂篮;最大节段混凝土数量为71.5m³,质量为71.5×2.5=178.75t,每个挂篮质量为140t,则全桥需配备的挂篮质量为140×4×2=1120(t)。

挂篮的使用时间为200÷30+1=7.67,按8个月调整设备摊销费。

②现浇0号块托架:

按每个T构配1套,全桥共4套考虑,其质量:

12.5×7×4=350(t)

0号块的施工期为2个月,应调整设备摊销费。

③边跨现浇支架:

按每个边跨设置1套,全桥共4套,支架立面积:

30×9×4=1080(㎡)

桥宽为12.5m,需调整定额系数:

12.5/12=1.04。

④塔式起重机及施工电梯:

连续刚构的悬浇工艺是由0号块向两侧依次对称悬浇的,且本项目桥墩较高,因此,从施工安全的角度考虑,配置必要的塔式起重机及施工电梯是合理的。

鉴于主墩施工已考虑塔式起重机及施工电梯的安拆和相应的使用费,因此,上部构造施工仅考虑使用费,不再考虑安拆费用。

其数量:

[60(0号块施工)+30(挂篮拼装)+20X10(悬浇施工)]×4=1160(台•天)

(2)定额及调整情况

注:

定额中支架高度为10m以内,本项目支架高度30m,因此应适当考虑增强支架,确保稳定。

解析:

本案例主要考查悬浇连续刚构或悬浇连续梁造价(施工图预算)计算需要考虑的辅助工程是哪些以及相关的辅助工程量如何计算的问题。

(1)挂篮设备的数量应依据工期要进行确定,每套挂篮质量的确定应依据最大节段混凝土质量参考《公路工程预算定额》603页计算;

(2)0号块的现浇托架的计算可参考《公路工程预算定额》603页进行计算;

(3)边跨现浇段支架可依据边墩墩高及现浇段长度按立面积计算;

(4)本案例给定了墩身高度,还应计算塔吊及电梯的使用费。

7、某隧道(含进出口各接长8m明洞)长6800m,洞身设计开挖断面积为160㎡,其中通过斜井开挖正洞长1400m,围岩为Ⅳ级。

问题:

请计算该隧道正洞开挖及出渣的工程量,并在表中填写预算定额工程细目名称、单位、定额代号、数量及调整系数。

标准答案:

(1)工程量计算:

正洞开挖长度:

6800-8×2=6784(m)

Ⅳ级围岩开挖工程量:

6784×160=1085440(m³)

进出口出渣开挖长:

6784-1400=5384(m)

进出口出渣换算隧道长度:

6784-1400=5384(m)

进出口出渣工程量:

5384×160/100=861440(m³)

斜井出渣工程量:

1400×160/100=224000(m³)

(2)隧道正洞开挖及出渣涉及的定额细目名称、单位、定额代号、数量及调整系数如下表所示:

注:

通过斜井开挖正洞,出渣运输按正洞和斜井两段分别计算,二者叠加使用。

正洞内运输,当开挖长度≤1000m时,套用隧道长度1000m以内的出渣定额;当开挖长度超过1000m时,以换算长度套用相应出渣定额,换算长度计算公式为:

换算长度=2×通过辅助坑道开挖正洞长度。

解析:

本案例主要考核隧道及斜井开挖和出渣的换算长度,以及根据换算长度查套和调整定额。

8、某工程由A、B、C、D四个施工过程组成,施工顺序为:

A→B→C→D,分别在四个施工段上,各施工过程相应的流水节拍为:

tA=2天,tB=4天,tC=4天,tD=2天。

在劳动力相对固定的条件下,试确定流水施工方案。

标准答案:

从流水节拍特点看,可组织异节拍专业流水;但因劳动力不能增加,无法做到等步距。

了保证专业工作队连续施工,按无节奏专业流水方式组织施工。

(1)确定施工段数、工序数

为使专业工作队连续施工,取施工段数等于施工过程数,即:

m=n=4。

(2)求累加数列

A:

2,4,6,8;B:

4,8,12,16;

C:

4,8,12,16;D:

2,4,6,8。

(3)确定流水步距

 

解析:

本案例主要考核异节拍流水施工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