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0741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3.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3.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3.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检测题3

第四课“大危机”与“新政”测试题

一、精彩四选一

1、主人公青年克莱德,追求金钱和地位,逐渐蜕变,最终堕落成杀人犯,在23岁时被送

上电椅。

这部小说在20世纪震动整个美国,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它是()

A.《美国的悲剧》B、《大街》C.《铁蹄》D、《竞选州长》

2.“……股票交易所里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一天内就有近一千三百万股票被抛售出去,几天内,股票价格持续暴跌……”,以上情景发生在( )

A.1929年的华盛顿B.1933年的纽约

C.1929年的纽约D.1928年的伦敦

3、、参考右图,你认为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顺利实施,罗斯福政府宣布:

凡遵守该法律的企业,一律悬挂下列哪种标志()

A.蓝鹰         B.星条旗

C.枫叶         D.红鹰

4、.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是()

A首先从整顿银行开始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指定企业公平经营规章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大兴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和生产

5、在面临空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罗斯福说:

“我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人侵时一样。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政策性的调整

B.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来消除经济危机

C.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解决经济危机

D、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的状况

6、一方面大量的牛奶被倒入河中,玉米和小麦被当做燃料付之一炬。

另一方面成千上万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这些现象说明了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

A、政治危机B、经济危机

C、粮食危机D、人权危机

7、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凡尔赛体系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D.“斯大林模式”

8.下述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政的目的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

B.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整

C.新政的实施取得了成效

D.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二、历史诊所

9、找出错误,并改正

(1).资本主义世界空前的一次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英国。

——------------------------------------------------------。

(2).《变形记》的作者是德莱塞。

—————————————————————————————。

(3).为了对付经济危机,1929年实施“新政”的美国总统是罗斯福。

——-------------------------------------------------——。

(4).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整顿金融业。

——---------------------------------------------------——。

(5).罗斯福新政使美国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

三、图说历史

10、观察下列三幅图(图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职业介绍所前的长队图二施粥棚里的失业者图三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时期美国的什么情况?

(2)罗斯福总统上任后,实行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图三反映美国政府针对图一、二采取了什么措施?

(4)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

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历史认识?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28年为100)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生产资料

110

96

82

62

75

消费资料

105

98

91

89

96

材料二1932年工农业生产指数(以1928年为100)

第一部门

48.2

50.2

85.3

80

99.5

第二部门

81.3

77.7

90.3

64

119.5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各国受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

四、史料分析

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在华盛顿就职时,人民的枉务是创立和熔铸成为一个国家。

在林肯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维护这个国家,使它避免从内部发生分裂。

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而瓦解。

……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

我们曾处于恐惧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

我们迅速果断,大胆采取了行动。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

(1)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回答华盛顿、林肯、罗斯福三个总统分别面临怎样的政治任务?

(2)材料中“我们采取了行动”,请问这些“行动”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在历史上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机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惟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材料二:

《国家工业复兴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

“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国家仍处在危机存亡的关头”指的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试对材料二作一简单的评价.

五、历史简答

14、回答有关罗斯福新政的问题。

(1)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资本主义政策最显著的不同点是什么?

(2)如何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

(3)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有哪些相同点?

六、情景再现

15、阅读下面材料:

美国一煤矿工人家里的对话

小孩子对妈妈说:

“现在天气这样冷,你为什么不

生火炉呢?

妈妈回答说:

“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

你父亲现在

失业了,没有钱买煤啊!

“妈妈,父亲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多么奇怪而又罪恶的事啊!

你是如何理解这一现象的?

谈谈你的看法。

七、学以致用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29~1933年,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危机期间,美国失业人口达到1700万人.为了解决失业人口的生存和就业,罗斯福在实施的“新政”中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即以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开发矿藏而增加就业岗位来代替对失业人口的直接钱粮赈济(救济);二是成立“劳动营”,把失业人口集中起来种树、修路、疏沟,付给他们劳动报酬.通过这些积极措施,解决了几百万人的生存与就业.

阅读材料后思考:

为了解决城镇和农村贫困、失业人口的生存和就业问题,我国政府想尽了各种办法,其中之一就是给城乡贫困、失业人口发放救济金和救济粮.这一办法虽一时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但也使一些本有劳动能力的人养成了等靠要和好吃懒做的坏习惯.从上面材料中罗斯福解决失业人口生存和就业的办法中,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城乡贫困、失业人口的生存、就业问题?

用简练的语言分层写出3条办法或途径。

参考答案

一、精彩四选一

1、A2、A3、A4、C5、C6、B7、B8、D

二、历史诊所

9、

(1)将英国改为美国

(2)将《变形记》改为《美国的悲剧》

(3)将1929年改为1933年

(4)将整顿金融业改为《全国工业复兴法》

(5)将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改为度过了危机

三、图说历史

10、

(1)经济危机中美国的严重经济困难(失业)的情况。

(2)对工业的调整(或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或《国家工业复兴法》)。

(3)兴办公共工程

(4)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政府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

11、

(1)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2)各国受经济危机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美国和德国受到的影响最大,破坏最为严重;英国、法国、日本与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但程度比美国和德国要轻一些。

四、史料分析

12、

(1)华盛顿:

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一个独立的联邦制国家。

林肯: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罗斯福:

克服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和指导。

作用:

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3、

(1)1929年,在美国首先爆发的经济危机,同时引起了社会政治危机;

(2)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指导,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调整;

(3)资产阶级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不得不对工人阶级作出一些让步,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工作环境,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五、历史简答

14、

(1)罗斯福新政之前,资本主义实行自由放任的统治政策,而罗斯福政府则运用国家权

力对经济全面干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2)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

消除危机。

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

力的恢复;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大规模

干预,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为美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

策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借鉴,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3)都是在维护现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使之适应生产力的水平,

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都是成功的探索,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六、情景再现

15、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它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同劳动群众消费能

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因而导致大量产品因劳动群众无钱购买而积压,形成生产过剩。

所以,所谓的“过剩”并不是真的生产过剩,只不过是由于人们无钱购买而出现的相对过剩。

七、学以致用

16、学生围绕“举办公共工程,以公共工程代替直接赈济”;“从事公益性劳动,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来回答,只要意思相近即可。

也可以再答出以下方面,如提高人口素质、回忆经济发展、调整农村种植结构、回忆发展第三产业、组织劳务输出、加大技术培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总之学生所提办法必须是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要与“增收”与“就业”有关,如是消极的如“减负”或“下岗分流”等则是不可取的。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