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铁西区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3911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市铁西区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沈阳市铁西区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沈阳市铁西区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沈阳市铁西区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沈阳市铁西区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沈阳市铁西区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沈阳市铁西区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市铁西区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沈阳市铁西区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沈阳市铁西区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滤过膜的主要滤过屏障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基底膜

  C、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

  D、肾小球系膜细胞

  【答案】B

  【解析】基膜层为非细胞性结构,膜上有直径2-3nm的多角形网孔,网孔的大小决定分子大小的不同的溶质是否可以通过,以及带负电荷的硫酸肝素和蛋白聚糖,也是阻碍血浆蛋白滤过的一个重要屏障。

  2、肺癌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

  A、胸痛

  B、上腔静脉综合征

  C、呼吸困难

  D、多尿

  【答案】D

  【解析】肺癌局部扩展包括,侵犯胸壁引起胸痛,侵犯或压迫大气道引起呼吸困难,上腔静脉综合征,侵犯食管引起吞咽困难,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侵犯交感神经引起Homner综合征等,而多尿为肺癌的副癌综合征,与异位ADH分泌增多有关。

  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A、可使肺顺应性变大

  B、位于肺泡上皮与液体分子层之间

  C、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

  D、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答案】A

  【解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位于肺泡表面,由肺泡Ⅱ型细胞所分泌,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可使肺顺应性变大,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4、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

  A、传染病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过程

  B、病原体沿一定传播途径扩散的过程

  C、易感人群受病原体侵袭而发病的过程

  D、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新旧疫源地的过程

  【答案】D

  【解析】每个疫源地均由它前一个疫源地引起的,而它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

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故选D。

  5、AG增高反映体内发生了()。

  A、高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

  B、正常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

  C、低氯血性代谢性碱中毒

  D、低氯血性呼吸性酸中毒

  【答案】B

  【解析】AG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AG增高与否可用于判断代谢性酸中毒的类型。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是指除了含氯以外的任何固定酸的血浆浓度增大时的代谢性酸中毒,如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磷酸和硫酸排泄障碍在体内蓄积和水杨酸中毒等。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其特点是AG增高,血氯正常。

高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属于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其特点是AG正常,血氯升高。

故选B。

  6、关节的基本结构有()。

  A、关节囊关节面韧带

  B、关节腔关节囊关节唇

  C、关节腔关节面关节唇

  D、关节囊关节面关节腔

  【答案】D

  【解析】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其中关节面又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软骨。

故选D。

  7、女,83岁,因谵妄家人送至急诊。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

以下处理何者正确()。

  A、进行头部CT检查是合理的,因为脑卒中亦会有如此表现

  B、生化检查钠离子

  C、应进行脓毒症相关检查,因为老年人感染时,意识改变有时会比其他症状早发生

  D、以上均正确

  【答案】D

  【解析】谵妄可能因药物中毒,结构性病变等各种原因引起,均应考虑,以上做法均正确。

  8、下列关于良性肿瘤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边界不清

  B、生长速度较快

  C、常伴有病理性核分裂

  D、常有包膜

  【答案】D

  【解析】良性肿瘤是指机体内某些组织的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呈膨胀性生长,生长比较缓慢。

由于瘤体不断增大,可挤压周围组织,但并不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内,瘤体多呈球形、结节状。

周围常形成包膜,因此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用手触摸,推之可移动,手术时容易切除干净,摘除不转移,很少有复发。

故选D。

  9、林可霉素()。

  A、具有较强抗绿脓杆菌作用

  B、主要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及关节感染

  C、为支原体肺炎首选药物

  D、对念珠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答案】B

  【解析】林可霉素属于林可霉素类,在体内分布较广,在骨组织中的浓度是血药浓度的

  1.5倍,故该药物可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急慢性骨髓炎和脓性关节炎的治疗。

故选B。

  10、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的主要激素是()。

  A、雄激素

  B、甲状旁腺激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甲状腺激素

  【答案】D

  【解析】基础代谢率的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力代谢。

基础状态是人体处在清醒、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

要求指测定基础代谢率时受试者应在清醒状态,静卧,无肌紧张,只少2小时以上无剧烈运动,无精神紧张,餐后12-14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的条件下进行。

基础代谢率明显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艾迪生病、肾病综合征、垂体性肥胖症以及病理性饥饿时;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以及伴有呼吸困难的心脏病等。

  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可显著提高机体绝大多数组织(如心、肝、骨骼肌等)的耗氧量和产热量。

1mgT4可使机体增加产热量约4200kJ,使BMR提高28%。

甲亢患者产热量明显增加,基础代谢率可升高60%―80%。

故选D。

  11、神经-肌接头传递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磷酸二酯酶

  B、腺苷酸环化酶

  C、胆碱酯酶

  D、ATP酶

  【答案】C

  【解析】胆碱酯酶可以分为乙酰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酯酶,前类亦称真性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胆碱神经末梢突触间隙。

乙酰胆碱酯酶可以在神经末梢、效应器接头或突触间隙等部位终止乙酰胆碱作用。

故选C。

  12、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A、镇痛、镇静、催眠、呼吸抑制、止吐

  B、镇痛、镇静、镇咳、缩瞳、致吐

  C、镇痛、镇静、镇咳、呼吸兴奋作用

  D、镇痛、镇静、止吐、呼吸抑制作用

  【答案】B

  【解析】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表现为:

①镇痛作用:

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绝大多数急性痛和慢性痛的镇痛效果良好,对持续性慢性钝痛作用大于间断性锐痛,对神经性疼痛的效果较差;②镇静、致欣快作用:

吗啡能改善由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产生镇静作用;吗啡还可引起欣块感,表现为飘飘欲仙;③抑制呼吸;④镇咳:

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产生镇咳作用;⑤缩瞳:

吗啡可兴奋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引起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

⑥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可引起恶心和呕吐。

故选B。

  13、下述哪项不符合湿性坏疽的描述()。

  A、常有全身中毒症状

  B、坏疽组织呈污秽黑褐色

  C、合并腐败菌感染

  D、坏死与健康组织之间界限清楚

  【答案】D

  【解析】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肠、子宫、肺等),也可见于四肢(伴有瘀血水肿时)。

此时由于坏死组织含水分较多,故腐败菌感染严重,局部明显肿胀,呈暗绿色或污黑色。

腐败菌分解蛋白质,产生吲哚、粪臭素等,造成恶臭。

由于病变发展较快,炎症比较弥漫,故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间无明显分界线。

同时组织坏死腐败所产生的毒性产物及细菌毒素被吸收后,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14、甲状旁腺激素对肾发挥的作用是通过()。

  A、cAMP-PKA信息传递途径

  B、JAK-STAT信息传递途径

  C、cGMP-PKA信息传递途径

  D、cAMP-PKC信息传递途径

  【答案】A

  【解析】甲状旁腺激素可通过cAMP-PKA信息传递途径增加cAMP而促进近端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近端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15、50岁女性,因小腿上突然轻微青紫,查血小板为52×109/L,血红蛋白及白细胞正常。

体检发现除小腿外无其他部位出血。

请问下列叙述哪项错误()。

  A、须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检,例如肝硬化病人会因脾脏大破坏较多血小板,导致血小板降低

  B、须仔细询问用药史,例如磺胺或青霉素类等可能引起血小板数目降低

  C、若需要输注血小板,最好选择ABO血型相符的血小板

  D、此患者血小板过低有自发性内出血的危险,应该要输注血小板浓缩液

  【答案】D

  【解析】病人血小板减少原因不明,除小腿外无其他出血,有因药物等原因一过性血小板减少可

  16、下列关于呼吸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传递氢和电子过程中可偶联ADP磷酸化

  B、CO可使整个呼吸链的功能丧失

  C、递氢体同时也使递电子体

  D、递电子体也都是递氢体

  【答案】D

  【解析】氧化呼吸链中传递氢的酶蛋白或辅助因子称为递氢体,传递电子的则称为递电子体,由于递氢的过程也需传递电子,所以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

但递电子体不一定是递氢体,如铁硫蛋白无结合氢的位点,只能传递电子,为单电子传递体。

故选D。

  17、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迟出现的标志物是()。

  A、HBeAg

  B、抗-HBs

  C、HBsAg

  D、抗-HBe

  【答案】B

  【解析】常见错误:

错选“抗-HBe”或“抗-HBe”,反映学生对乙肝抗原抗体各标志物的消长关系认识不足,或将急性乙肝与慢性乙肝混淆,在急性乙型肝炎病例,抗-HBe和抗-HBe均较抗-HBs早出现;要点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迟出现的标记物是抗-HBs。

与乙肝疫苗成分一致的是:

HBsAg,HBeAg阳性是抗病毒治疗的较好指征。

  18、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是()。

  A、血管收缩冠脉流量减少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心肌抑制,耗氧量降低

  D、抑制肾素释放

  【答案】ABCD

  【解析】β受体阻断药由于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量下降。

阻断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可收缩支气管平滑肌。

阻断肾小球旁细胞的β1受体,而抑制肾素的释放。

故选ABCD。

  19、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是()。

  A、血管收缩冠脉流量减少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心肌抑制,耗氧量降低

  D、抑制肾素释放

  【答案】ABCD

  【解析】β受体阻断药由于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量下降。

阻断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可收缩支气管平滑肌。

阻断肾小球旁细胞的β1受体,而抑制肾素的释放。

故选ABCD。

  20、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

  A、后电位

  B、阈电位

  C、动作电位

  D、局部电位

  【答案】D

  【解析】终板电位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去极化的局部电位,有等级性,可以总和,并且只有电紧张性扩布,而不能传导。

  21、防止子宫下垂的结构有()。

  A、子宫韧带

  B、子宫主韧带

  C、子宫圆韧带

  D、骶子宫韧带

  【答案】AB

  【解析】子宫韧带是子宫附件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固定子宫,子宫韧带共包括4条韧带,分别是:

子宫主韧带、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和骶子宫韧带。

子宫主韧带是维持子宫颈正常位置,防止子宫脱垂的重要结构。

故选AB。

  22、现代医学强调医务人员的义务是()。

  A、诊治疾病的义务

  B、解除疾病痛苦的义务

  C、发展医学科学的义务

  D、提供情况供病人选择的义务

  【答案】ABC

  【解析】现代医学强调医务人员诊治疾病,解除疾病痛苦,发展医学科学等的义务。

故选ABC。

  23、不符合肺结核活动期特点的是()。

  A、病灶密度高,边界清楚

  B、X线胸片病灶扩大

  C、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

  D、空洞形成

  【答案】A

  【解析】肺结核活动期,X线显示为片状、絮状阴影,边缘模糊。

  24、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呼吸功能检查,下列哪项不正确()。

  A、FEV1下降

  B、PEFR减少

  C、FEV1/FVC%下降

  D、MMFR上升

  【答案】D

  【解析】在哮喘发作时检查呼吸功能,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都有下降。

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R)、25%与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25%与MEF50%)、呼气流速峰值(PEFR)均减少。

  25、QRS综合波代表()。

  A、心室的去极化

  B、心室的复极化

  C、心房的复极化

  D、心房的去极化

  【答案】A

  【解析】QRS综合波代表左右两心室的去极化过程,P波代表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T波代表心室复极化过程。

  26、腹膜外位器官()。

  A、卵巢

  B、空肠

  C、子宫

  D、胰

  【答案】D

  【解析】腹膜外位器官只有一面包被腹膜,几乎不能活动。

主要的器官有:

胰、肾、输尿管、肾上腺等。

  27、表示疾病的流行强度的术语,大体上可用()。

  A、爆发、流行、大流行、周期性

  B、散发、流行、爆发、大流行

  C、流行、大流行、散发、季节性

  D、季节性、流行、爆发、长期趋势

  【答案】B

  【解析】疾病流行的强度常用散发、流行、大流行、爆发等术语来表示。

散发指某病发病率与去年相似;流行指发病率超过历年水平至少3~10倍;大流行指某病迅速发展,涉及地域广(跨省、跨国);爆发指疾病短时间、小范围突发大量病例。

故选B。

  28、不属于促胃液素生理作用的是()。

  A、促进胆汁分泌

  B、刺激胰酶分泌

  C、促进胃运动

  D、促进唾液分泌

  【答案】D

  【解析】促胃液素(gastrin)是由胃和小肠上段黏膜G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主要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壁细胞,通过与膜上缩胆囊素/促胃液素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

丙谷胺是该受体的拮抗剂。

促胃液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

还可促进胃肠运动和胃肠上皮细胞的生长。

同时还可间接促进胰液(含胰酶)和胆汁的分泌,但对唾液分泌不起作用。

  29、患者女性,12岁,主因发热、膝关节红肿、疼痛及心慌入院。

实验室检查血液ASO滴度升高、血沉加快。

患者发病前20天曾患急性扁桃体炎。

该患者现在可能患()。

  A、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B、上呼吸道感染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风湿病

  【答案】D

  【解析】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关节红肿热痛,ASO滴度升高、血沉加快,可诊断。

  30、人体的IgA分子主要特征()。

  A、能通过胎盘

  B、是血清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

  C、在分泌液中是五聚体

  D、在分泌液中是双聚体

  【答案】D

  【解析】人体的IgA在分泌液中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

  31、与类风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是()。

  A、自身变性的IgM分子

  B、自身变性IgG分子

  C、以上选项均不对

  D、自身IgM分子

  【答案】B

  【解析】类风湿因子是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有IgMIgGIgAIgDIgE,可与变性IgGFc段结合。

  32、与免疫原混合/结合后可提高免疫应答的物质是()。

  A、激活剂

  B、免疫佐剂

  C、载体分子

  D、抑制剂

  【答案】B

  【解析】免疫佐剂能非特异性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使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更强烈。

  33、不属于脊柱的运动形式是()。

  A、旋转

  B、后伸

  C、内收

  D、侧屈

  【答案】C

  【解析】脊柱的运动可分为四种,冠状轴的前屈后伸,矢状轴的侧屈运动,垂直轴的旋转运动。

  34、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有()。

  A、倾听技术

  B、提问技术

  C、内容反应技术

  D、面质技术

  【答案】ABCD

  【解析】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有:

倾听技术、提问技术、鼓励技术、内容反应技术、情感反应技术和面质技术。

故选ABCD。

  35、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

  A、经呼吸道传播

  B、经消化道传播

  C、直接接触传播

  D、垂直传播

  【答案】B

  【解析】菌病的传染据是患者和带菌者。

痢疾杆菌从粪便中排出后,通过直接或间接(通过苍蝇等)污染食物、饮水、食具、日常生活用具和手等,经口传染给健康人,传播途径为消化道。

故选B。

  36、Koch现象说明了()。

  A、人体没有结核病变态反应

  B、结核病的免疫与变态反应

  C、人体不产生结核病免疫力

  D、人体内未能产生抗体

  【答案】B

  【解析】Koch现象说明机体在初次感染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但同时也产生了变态反应。

  37、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动脉瓣关闭

  B、房室瓣关闭

  C、房室瓣开放

  D、心室壁振动

  【答案】A

  【解析】第二心音是由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迅速关闭,血流冲击大动脉根部及心室内壁振动而形成的。

  38、中度昏迷与深昏迷最有价值的鉴别是()。

  A、各种刺激无反应

  B、不能唤醒

  C、无自主运动

  D、深浅反射均消失

  【答案】D

  【解析】中度昏迷患者表现为:

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可出现预防反射。

角膜减弱,曈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深度昏迷患者表现为:

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中度昏迷与深度昏迷最有价值的鉴别为深浅反射均消失。

故选D。

  39、急性肝衰竭最多见的病因是()。

  A、化学性中毒

  B、病毒性肝炎

  C、肾功能不全

  D、烧伤

  【答案】B

  【解析】目前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仍然是肝炎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或肝毒性物质(如酒精、化学制剂等)。

故选B。

  40、抑制结核菌DNA与细胞壁合成的抗结核药物是()。

  A、链霉素

  B、利福平

  C、异烟肼

  D、乙胺丁醇

  【答案】C

  【解析】异烟肼杀菌力强,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结核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并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41、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检测何类抗体()。

  A、游离的IgM

  B、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IgM

  C、游离的

  IgG、游离的IgM

  D、游离的IgG

  【答案】D

  【解析】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目的是检测血清中存在的游离的不完全抗体(抗红细胞抗体)。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目的是检查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

  42、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肺性脑病的原因()。

  A、缺氧

  B、氮质血症

  C、高碳酸血症

  D、脑内微血栓形成

  【答案】B

  【解析】肺性脑病主要是肺部损害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引起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加之因肺部循环障碍及肺动脉高压更进一步诱发或加重脑组织的损害,脑内微血栓形成,从而引起肺性脑病。

  43、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胃肠反应

  B、齿龈增生

  C、过敏反应

  D、肾脏严重受损

  【答案】D

  【解析】苯妥英钠又称大仑丁,属于非镇静催眠性抗癫痫药,其不良反应包括:

①局部刺激:

本药局部刺激较大,口服可引起较强胃肠道反应。

②齿龈增生。

③神经系统表现:

眼球震颤、复视、眩晕、共济失调等。

  ④过敏反应。

⑤血液系统反应:

长期用药导致叶酸缺乏,可至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不影响肾脏。

故选D。

  44、下列措施属于一级预防的是()。

  A、预防接种

  B、锻炼身体

  C、勤洗手

  D、保持通风

  【答案】ABCD

  【解析】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是在疾病(或伤害)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降低有害暴露的水平,增强个体对抗有害暴露的能力,预防疾病(或伤害)的发生或至少推迟疾病的发生。

第一级预防应该是消灭或消除疾病(或伤害)的根本措施。

故选ABCD。

  45、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

  A、去神经性萎缩

  B、废用性萎缩

  C、压迫性萎缩

  D、营养不良性萎缩

  【答案】B

  【解析】废用性萎缩也称为失用性萎缩。

因器官组织长期工作负荷减少和功能代谢低下所致,如四肢骨折后久卧不动,可引起患肢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随着肢体重新正常活动,相应骨骼肌细胞会恢复正常大小和功能。

本题干叙述属于废用性萎缩。

故选B。

  46、在判断人的死亡上,我国适用的是()。

  A、一元的心肺死亡标准

  B、一元的脑死亡标准

  C、心肺功能标准与脑死亡标准并存

  D、任意自由选择

  【答案】A

  【解析】目前世界各国一元死亡标准和二元死亡标准两种形式并存,有的国家采用一元的心肺死亡标准,即心肺死亡是判断死亡的唯一条件,如我国,长期以来判断人死亡的标准是“心肺死亡标准”,即以心跳和呼吸不可逆转的停止作为确定死亡的标准。

多数国家采用两个标准并存的形式。

故选A。

  47、维持足内翻的肌是()。

  A、腓骨短肌

  B、小腿三头肌

  C、趾长伸肌

  D、胫骨前肌

  【答案】D

  【解析】维持足内翻的肌有胫骨前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

  48、利用过度换气降低PaCO2是降低脑压最快方法,应使PaCO2维持在多少为最理想()。

  A、20mmHg

  B、30mmHg

  C、40mmHg

  D、25mmHg

  【答案】B

  【解析】利用过度通气降低PaCO2使之在30mmHg可有效降低颅内压,不引起其他严重后果。

  49、下列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正常血压的维持

  B、体温的调节

  C、排尿反射

  D、血糖浓度的调节

  【答案】C

  【解析】正反馈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同。

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其意义是使某些生理过程能够迅速发动,不断加强并及时完成。

常见的正反馈有排尿、分娩、血液凝固。

故选C。

  50、衡量某病和某暴露因素间联系强度的最佳指标是()。

  A、暴露者的发病率

  B、暴露者的死亡率

  C、特异危险度

  D、相对危险度

  【答案】D

  【解析】在队列研究中,相对危险度是衡量某病和某暴露因素间联系强度最有用的指标。

故选D。

  51、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时,心率降低可引起下列哪一项增加()。

  A、动脉脉搏压

  B、动脉收缩压

  C、动脉平均压

  D、心搏出量

  【答案】A

  【解析】心率的变化影响舒张压。

当心率减慢时,虽然收缩压也降低,但不及舒张压下降明显,所以动脉脉搏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增加。

  52、下列关于医德品质的涵义的说法,最确切的说法是()。

  A、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B、是指医务人员对医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

  C、是指医务人员基于对医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而产生的稳定性的行为习惯

  D、既包括医务人员对医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又包括医务人员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

  【答案】D

  【解析】医德品质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

既包括医务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