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1393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

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九年级上秋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邻水县石永镇初级中学

2008年秋学期九年级月考

语 文 试 卷

一、积累与运用。

(22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

(7分、每空1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2)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3)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            ,          ”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4)鲁迅曾称我国古代名著《          》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书作者是         。

(5)《陈涉世家》中有一句表达陈涉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它是“            ”!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2分、每空0.5分)

分外妖ráo( )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gù(   )着种子

……便亵(   )渎职业之神圣  天下缟(    )素

3、找出下面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当所有的鸟儿因娇阳而昏晕。

B、隐臧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C、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蓠上漂荡。

D、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

4、下面不是病句的一项(    )(2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B、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是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

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5、下列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2分)

A、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D、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D、虽/千里不敢易也

7、下面语言表达有两处不正确,请指出并予以订正。

(2分)

主题班会一开始,①林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

②他说:

“我语文学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

我决心向张红学习,③每天课外阅读量在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林非的发言④赢得了一片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第句改为:

   

第句改为:

   

8、仿照给出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结构相似,意脉相通。

(3分)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

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合力;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8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14题(17分)

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  

聪,亲爱的孩子。

收到九月二十二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耽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

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人一 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

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

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

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末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9、给加点字注音(2分)

廓()然无累  灰烬()

10、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①侵蚀:

                          

②凭吊:

                          

11、这封信是针对傅聪遭遇的什么情况写的?

中心是什么?

(3分)

情况:

                               

中心:

                               

                                  

12、请概括回答:

傅雷告诉儿子应如何面对消沉苦闷?

(4分)

                                    

                                                                        

13、联系全文,谈谈“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一句的含义。

(3分)

                                            

                                            

                                            

14、读《傅雷家书》,往往如沐春风、获益匪浅。

请你结合这封信,谈谈傅雷这一父亲形象。

(3分)

                                         

                                            

(二)阅读《出师表》的片断,完成15――21题。

(17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5、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以光先帝遗德      光         

(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3)亲贤臣,远小人     远         

(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         

1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悉以咨之        辍耕之陇上   

B、试用于昔日       叹息痛恨于恒灵了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塞忠谏之路也  

D、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人不知而不愠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B、诚宜开张圣听

C、不宜妄自菲薄       D、叹息痛恨于桓、灵

18、请将“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译成现代汉语。

(2分)

                                         

19、第五段中,为什么要引先帝的故事?

请谈谈你的看法。

(2分)

                                         

                                          

20、“愿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2分)

                                          

                                          

21、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的一条,并就这条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3分,其中四字短语1分,借鉴意义2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三)阅读《陈涉世家》的选段,完成22――27题。

(2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①会天大雨             ②置人所罾鱼腹中         

③死国可乎             ④度已失期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扶苏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乃)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为)项燕为楚将      贤能为之用  

D、(之)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

2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5、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以下问题。

(6分)

(1)起义的偶然性:

                            

(2)起义的必然性:

                            

(3)如果没有当天的意外情况,会不会有陈胜起义呢?

                                        

                                        

26、为了这次起义,陈胜吴广做了哪些舆论准备?

有人认为,这些舆论准备是对人民的欺骗,是不可取的,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4分)

                                          

                                        

27、根据陈胜的言行,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四)阅读《大地的震动》,完成28-31题(12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

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不到1万次,而能够造成灾害的仅有100次左右。

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火车出轨、水库崩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板块“拼合”起来的。

这些地壳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间的错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生断裂,把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引起大地强烈的颤动,就产生了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

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

据测定,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约20千米。

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

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多倍。

也就是说,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是6级地震的约1000倍。

按照震级的大小又进一步划分为5个级别:

超微震,震级小于1,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人们也不能感觉;小震,震级大于3小于5,人们有感觉,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震,震级大于5小于7,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衡量地震的标准除了震级之外,还有烈度。

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

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11级。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打个比方,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坏程度。

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产生的破坏越小,烈度也就越低。

由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地震,叫构造地震。

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几种地震。

一种是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强烈爆发而引起的地震。

另一种叫陷落地震,这种地震是由于地下的空洞坍塌而引起的地面震动。

再一种是由于人类进行巨大爆破而引发的地震,叫人工地震。

这几种地震的强度、影响范围和破坏性,都远远比不上构造地震。

地震产生的根源在地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但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都有一些微观和宏观的征兆。

比如,大地震发生以前地形会发生变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颜色等也会发生变化,地电出现异常,指北针的磁针发生偏转甚至失灵,气候反常,一些动物也会有异常的反应。

有时,地震出现之前,还会听到地下发出闷雷般的地声,看到天空出现红、黄、白等颜色的地光。

现在,我国各地都建立了地震观测台站,观测、记录、分析各种与地震有关的现象和数据。

但是,地震测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目前还是个世界难题,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准确预报地震这个课题,正等待着有志者去完成!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28、地震破坏力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请以汶川地震为例加以说明。

(3分)

2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阐述震级与烈度的联系与区别。

(3分)

30、下面是依据本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对地震进行的分类,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2分)                         (   )

A.根据人是否有感觉,可分为无感地震和有感地震。

B.根据震级和烈度的大小,可分为9个震级和12级烈度。

C.根据是否有人为因素,可分为自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D.根据地震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和非构造地震。

31、国外极少数支持“藏独”的人别有用心地说四川地震是“对中国人的报应”,激起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的极大愤慨。

请运用上文介绍的知识,结合下面链接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段驳斥的话。

(4分)

                                  

                                     

                                    

【链接1】我国的地震活动十分频繁。

三千多年来有记录的地震就有近万次,其中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破坏性地震有二千多次。

而汶川正处于板块断裂带上。

【链接2】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惨烈的大地震,仅上世纪就有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7.5级大地震,1923年日本8.2级关东大地震,还有1960年的智利特大地震和1985年的墨西哥大地震,都造成了惊天的灾难。

三、写作。

(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翻开自己的成长日记,每个人都会回忆起珍藏在心中的那份感动:

也许是孤独时得到的一个问候,也许是沮丧时得到的一个鼓励,也许是跌倒时得到的一个搀扶,也许是迷路时得到的一个指点……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得到来自父母、亲友、老师、同学乃至陌生人的关心和帮助,这点点滴滴的关爱,就像一颗颗爱的种子播撒在我们的心田,有那么一天,我们也会把爱的花香传递到整个世界。

 

请结合你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滴水之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中心;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能用本试卷阅读题的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邻水县石永镇初级中学

2008年秋学期九年级月考

语 文 试 卷

一、积累与运用。

(22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

(7分、每空1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2)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上秋点兵

(3)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4)鲁迅曾称我国古代名著《史 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书作者是司马迁。

(5)《陈涉世家》中有一句表达陈涉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它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2分、每空0.5分)

分外妖ráo(娆 )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gù( 锢 )着种子

……便亵( xiè )渎职业之神圣  天下缟(gǎo)素

3、找出下面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D  )(2分)

A、当所有的鸟儿因娇阳而昏晕。

B、隐臧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C、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蓠上漂荡。

D、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

4、下面不是病句的一项(  C  )(2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B、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是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

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5、下列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  )(2分)

A、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D、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D、虽/千里不敢易也

7、下面语言表达有两处不正确,请指出并予以订正。

(2分)

主题班会一开始,①林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

②他说:

“我语文学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

我决心向张红学习,③每天课外阅读量在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林非的发言④赢得了一片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第①句改为:

“林非就首先上台发言”或“林非就第一个上台发言”

第④句改为:

赢得了同学们一片热烈的掌声。

8、仿照给出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结构相似,意脉相通。

(3分)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

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合力;清澈的小溪无声流淌,那是启示我们要默默无闻。

大雁成群结队得飞过天际,那是在启示我们要目标一致。

梅花雪中绽放,是在启示我们要坚韧不拔。

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持之以恒。

青松不俱风雪,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刚毅坚强。

大海能纳百川,是告诉我们心胸要宽广无限。

二、阅读理解(68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14题(17分)

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  

聪,亲爱的孩子。

收到九月二十二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耽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

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人一 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

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

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

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末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9、给加点字注音(2分)

廓(kuò)然无累  灰烬(jìn)

10、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①侵蚀:

沉浸在回忆中,不可自拔

②凭吊:

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古人或者旧事)。

11、这封信是针对傅聪遭遇的什么情况写的?

中心是什么?

(3分)

情况:

在傅雷精神消沉时写的。

中心:

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12、请概括回答:

傅雷告诉儿子应如何面对消沉苦闷?

(4分)

可从两个方面回答:

(1)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

(2)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