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153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 天津中考化学一模 简答题专练汇总共50题2文档格式.docx

(1)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2)甲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20.“新型肺炎”患者身体机能深受“新型冠状病毒”摧残,需要给患者必要的输液治疗,而这些药品的输入都是以生理盐水为载体的,经分析生理盐水中共含有A、B、C、D四种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

(2)A与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

1的分子,其化学式为_________,该分子中B的化合价是_________,由C、D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1.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1)电解水实验如右图所示。

x是电源的_____极(填“正”或“负”),检验b试管中所得气体的方法是_____。

(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20℃时,将A、B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

升温到50℃时,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图3所示。

(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20℃到50℃

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______(填“A”或“B”)的溶液。

②图1中能表示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填“甲”或“乙”)。

③图1中P点的含义_________。

④图3中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

(精确到0.1%)

第3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共18分)

19.(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镁和稀硫酸反应;

(3)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

20.(6分)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填字母)。

A.高锰酸钾B.汽油C.面粉D.白糖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问题:

①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填“>

”、“<

”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②40℃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5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甲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保持温度不变,往

该烧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甲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20℃时,分别取相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于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40℃,观察到,甲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下列关于升温后溶液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乙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B.乙溶液是饱和溶液

C.丙固体逐渐增多D.乙、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④40℃时,实验室要将7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g。

第4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共20分)

19.(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2)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3)学校运动会上短跑项目“发令枪”里的火药成分为KClO3,MnO2和红磷,当扣动扳

机时,

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O2

并引燃红磷。

试分别写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0.(6分)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了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度

曲线的是(填“A”或“B”);

 

(2)将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②④⑥B.③④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

(3)20℃时,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20℃,可析出NaOH固体的质量为;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溶液乙,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乙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2和N

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固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21.(6分)右图中的六个圆A、B、C、D、E、F分别表示六种物质,蓝色溶液A与C

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B为氧化物,D、E、F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中溶质可用于生产洗涤剂。

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用两圆相切或“——”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六种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的化学式、;

(2)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试写出一个有B生成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5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

19.(热点信息题)(6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一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让我们更加明白健康的重要和生命的可贵。

(1)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均衡饮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李燕的妈妈准备了一份午餐:

米饭、清蒸鲈鱼、红烧排骨、豆腐汤,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填一种即可)。

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考虑,还应补充的营养素是________。

(2)以下是人们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________。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B.多饮水,保证身体充足的水分

C.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D.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3)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期间,为做好自我保护,我们要减少外出,避免与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

在生活中常见的口罩一般有棉布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和N95口罩。

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__操作。

(4)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

(5)生产N95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属于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0.(热点信息题)(5分)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图中x的值为_________。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图中____(填字母标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A、B、C、D属于____种元素。

(3)第117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它与溴元素属同族元素,化学性质与溴元素相似,则第117号元素原子最外层有________个电子,原子中有________个质子。

(4)依据Fe+CuSO4=FeSO4+Cu,推断出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非金属也有类似规律,据此推断,在2KI+Cl2=2KCl+I2反应中,Cl2的“非金属活动性”比I2的_____(填“强”或“弱”)。

21.(5分)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1)P点的含义是。

(2)当温度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t2℃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一定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

(4)图2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若保持溶液的质量不变,操作Ⅰ为_____。

(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B.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质量:

硝酸钾>氯化钾

D.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析出的晶体质量:

第6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共20分)

19.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稀硫酸中和烧碱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回答:

(1)根据下列金属制品在生活中的用途,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化学重要规律之一,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铝丝伸进硫酸铜溶液前需要用砂纸打磨

B铜与稀硫酸反应,有细小气泡生成

C银能将硝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D铁、镁、铜、金四种金属分别放在灯焰上灼烧,铜和金没变化

(3)自行车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接触而生锈。

(4)钛酸亚铁(FeTiO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为2FeTiO3+6C+7Cl2

2FeCl3+2TiCl4+6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5)向Al(NO3)3、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时看气泡产生。

则滤渣中含有__________(写名称),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写符号)。

(6)用一氧化碳冶炼200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四氧化三铁90%的磁铁矿的质量是___________t(结果精确到0.1)。

21.现有木炭、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铁、稀硫酸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可用“A+B→C+D”表示。

(1)若A为单质,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B是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A是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

(3)若A溶液pH<7,A与B在常温下反应,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若A为黑色固体,A与B在常温下反应,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则A是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

第7组

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

(2)木炭还原氧化铜_____;

(3)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_____

20.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E_____,H_____.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

(3)A→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G+F→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1.认真分析下列各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图1分析,20℃时,将

加入

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2)图2中打开可乐瓶冒出大量气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3)在图3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溶解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

乙试管内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其步骤有:

计算、_____、量取、溶解;

其中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第8组

(1)硫

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

(2)铁和硫酸铜溶液_____;

(3)碳酸钾和稀盐酸反应_____。

20.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A、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一种单质,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E为红棕色固体且与固体F属于同类物质。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

F_____。

(2)写出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1.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2017年8月21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开跑京津城际,车体是铝合金制成,铝合金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有机合成材料B.金属材料C.复合材料

(2)十八世纪,化学家们研究发现某些金属与某些物质反应能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被喻为“会制造水的物质”,对上述反应原理的认识加快了推翻燃素学说的进程。

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制造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已知R的活动性位于铜、铝之间,某同学为了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金属R,你认为他还需要选择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____溶液和________溶液。

(4)工业上常用铝土矿炼制铝,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铝,现用200t含氧化铝51%的铝土矿(其他成分不含铝)炼铝,假设在炼制过程中铝元素共计损失了10%,则反应后可制得铝_____t。

(5)铜与另一种金属M的混合物(M可能是铝、铁或银),在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待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铜和滤液,在滤液中加入锌片,其表面有一层黑色物质,则M是_____;

取一定量的原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反应所得溶液和固体推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所得溶液中一定有M的离子B.固体中一定有银和铜

C.固体中一定有银D.所得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银

第9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27分)

19.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_____;

(2)小苏打治疗胃酸_____;

(3)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_____;

(4)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_____。

20.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粉末,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D,F的化学式:

D__________,F_________。

(2)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E的用途是___________。

21.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它物质省略),如图所示。

请回答:

(1)若盐是硫酸钾,则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盐是氯化亚铁,则在已显示的变化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有______(填序号)。

(3)若盐是硝酸铜,由⑦来实现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4)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是_______(写一种,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2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获得信息】

(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

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

氢氧化钠;

猜想二:

碳酸钠;

猜想三:

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

(1)小军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产生,得出结论:

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_____。

(2)小军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_____产生,进而得出结论:

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

(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4)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_____。

【探究启示】实验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_____。

第10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9.(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在氧气中燃烧。

(2)高温煅烧石灰石。

(3)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

20.(7分)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铸造硬币不需要考虑金属的_____(填字母序号)。

A.硬度

B.抗腐蚀性

C.导电性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填化学式)、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铁锈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5000t含Fe3O476%的磁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t(结果精确到0.1)。

21.(7分)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水中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填字母序号)。

A.面粉

B.汽油

C.蔗糖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3)固体物质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t2°

C时,甲的溶解度为。

2现有t1°

C时甲的饱和溶液m1g和乙的饱和溶液m2g,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填字母序号)。

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分别升温至t2°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保持t1°

C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4)将t1°

C时乙的饱和溶液118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需加水g.

第11组

四、简答题(共3题,共20分)

21.现有木炭、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铁、稀硫酸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可用“A+B→C+D”表示。

(1)若A为单质,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B是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

(3)若A溶液pH<

7,A与B在常温下反应,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1.(6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1)兰州中山铁桥历尽沧桑,百年不倒。

工程师发现大桥铆合处簇新如初,说明百年来铆合处铁没有与反应而造成锈蚀。

(2)中国首艘002型航空母舰采用了大量的钢材,其中一些钢材需要具有特殊的性能,请写出工业上高炉炼铁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3)某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填编号)试管的实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