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154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悭贪因果汇总文档格式.docx

”妇人说:

“我丈夫奉经持戒,精进修法,没有人比得上他,为什么会变成虫子?

”修行人说:

“因为你对他非常恩爱,在他临终时,以你的哭泣使他动了眷恋之情,所以堕落成小虫。

”修行人为小虫说法,小虫听法后忏悔,命终升到天界。

从这则事例也能看到,临终时刻最为要紧。

古人说“念不一,不生极乐”,如果临终不能保持正念,一念贪婪就会堕落。

《楞严经》说:

“纯情即堕,纯想即飞。

”我们都会有这种体验,一起贪欲,心是下堕的,临终时如果生起贪心,不论贪著亲友或名利,都肯定是堕恶趣的因缘。

事例中的修行人一生精勤修习,可是对妻子一念爱染,使他堕为小虫,可见贪欲是解脱的大障碍,不可不除。

真正要做到无欲或者不被欲尘所转,必须平时锻炼从一切欲尘中出离,如果只寄希望于临终时有种种顺缘辅助,这是不保险的,还是要靠平常在境界中绵密治心,只有长久练习,临终时才能有把握。

平常接触色声香味触等欲尘,要保持高度警觉,心一住尘生起染著,就要依靠佛号,像利剑一样斩断情思,如果不是这样,到临终一刻,一念生情,就会前功尽弃。

学习贪心的业相,应当时时刻刻用在自心上观照。

2、《贤愚因缘经》中有一则顶生王因缘:

如是我闻:

一时,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

那时世尊看见一些比丘喜欢打扮,贪著名利,收藏的财物越来越多,不知满足。

看到这种情形,佛陀就给比丘们宣说贪欲的过患:

“贪婪的人啊,在现世中会损害自己的生命,命终后会堕入三恶道,感受无量的痛苦。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回忆自己在过去世时,因为贪婪的缘故招致堕落,遭受了种种的苦报啊。

”这时阿难长跪合掌,上前请问佛陀:

“世尊!

您过去世时因为贪婪而招致堕落,是怎么一回事呢?

世尊告诉大众:

“在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以前,这个阎浮提世界中有一位大王名叫瞿萨离,他统领着天下八万四千个小国家,拥有两万名夫人、宫女,和一万名大臣。

一天,大王头顶上突然长出一个疱,形状像茧一样,洁净清澈,也不觉得疼痛。

后来,这个疱越长越大,一直长到像葫芦一样。

人们把它剖开来一看,发现里面有一个童子,长得非常端正,有着绀青色的头发和紫金色的身体。

大王立刻请来相师给这个童子看相,推断吉凶。

相师看完后对大王说:

‘这个孩子很有福德,长得雄伟又奇特,肯定能成为圣明的国王,君临天下,统领四方。

’因此就为这个童子起名叫文陀竭(汉语的意思是“顶生”)。

“顶生长大以后,德才超群,名声显扬,大王就把一个小国加封给他。

后来大王得病了,病情越来越严重,所有的小国王都来探视问候。

大王没能撑过去,不久就逝世了。

各位附属国王就一起去见顶生,纷纷向他启请说道:

‘大王已经去世了,愿您能继承王位啊。

’顶生回答道:

‘如果我有福德应该做国王的话,那就让四大天王和帝释天尊都来迎接我,为我授王位,这样我才会登上国王的宝座。

’刚刚立完誓愿,四大天王随即从天而降,各自拿着宝瓶,宝瓶里盛满香水,用来为顶生灌顶。

这时帝释天也拿来宝冠,为顶生戴上,然后称颂他的美德。

各个小国王又来进言,劝顶生王去原来大国王统治的地方登基。

顶生又说:

‘如果我有福德应该做国王的话,国中的所有一切应该来依附于我,而不是我去依附于它们。

’刚刚立完誓愿,大王国里所有的宫殿、园林、浴池都移了过来,摆在了顶生王面前,那些金轮、象、马、玉女、神珠、典藏、典兵等七宝也全都应声过来集合。

于是顶生王统治了四天下,成为转轮王。

“顶生王巡视国界时,看到百姓们在开垦荒地进行耕种,就问手下的大臣,这些人开荒种地是准备做什么呢?

大臣回答说:

‘一切有形的生灵,都要靠饮食才能生存,所以他们才耕种谷物,用来维持生命。

’于是顶生王立下誓言说道:

‘如果我有福德应该做国王的话,百味饮食就应该自然出现,让所有的人都饮食充足,再也不会有饥渴。

’发完誓愿,马上出现了各种饮食。

顶生王继续巡察,看见人民在纺纱织布,又问大臣们:

‘做这些用来干什么呢?

’大臣们回禀说:

‘食物已经自然得到了,可是还没有遮身的衣服啊,所以他们纺纱织布,用来做服饰。

’顶生王听了,又立誓说到:

‘如果我有福德应当做国王的话,那就应该有各种美妙的衣服自然出现,以赈济所有的百姓,使他们不再缺乏。

’立完誓愿,顷刻之间,每棵树上都生出各种各样美妙的衣服,五颜六色,多得所有人都取之不尽。

“顶生王继续出游,看到百姓们正在制作乐器,他于是又问大臣:

‘做这些干什么呢?

’大臣们回答说:

‘百姓们已经丰衣足食了,可是还缺少音乐。

所以他们制造这些乐器,用来娱乐。

’于是顶生王又立誓说道:

‘如果我有福德应该做国王的话,那就应当有各种各样奇妙的乐器自然出现。

’誓言刚说完,立刻就有许多名类繁多的乐器挂在了每棵树的树枝上。

需要的人们把这些乐器取下来弹奏,发出的声音和谐舒畅,听到这音乐的人也无不欢喜愉快。

由于顶生王福德深厚,万善聚集,天上都降下七宝,布满了国土的每个角落。

顶生王问他的大臣们:

‘这些是谁的福德所导致的呢?

’大臣们都回答说:

‘这是因为大王您的福德,也是天下百姓的福报啊。

’顶生王听了,又立誓说道:

‘如果这是人民的福德所致,那么宝物应当普天同降;

如果只是我个人的福德,那么只应落在王宫之内。

’这个誓愿刚一说完,其他地方就不再有七宝降下来了,而只降在王宫之内,整整落了七天七夜。

“顶生王在阎浮提整日玩乐,极尽五欲享受,就这样过了八万四千岁。

后来有一天,一个夜叉在顶生王的宫殿前跳出来,高声宣扬道:

‘东方有个国家,叫东胜神州,那个国家衣食丰足,快乐无比。

大王不妨去游历一番。

’顶生王立即答应了。

于是,他转起金轮,腾空而起,向东而去,大臣们和七宝都随同前往。

到了东胜神州后,那里的各小国王都前来朝见庆贺。

顶生王在东胜神州尽情地享受着五欲,过了八亿年。

之后,夜叉又前来称扬说道:

‘西方有个国家叫西牛货州,也是个快乐之地,大王您可去那里游历一番。

’顶生王马上答应了,又去了西牛货州,在那里享福享乐,过了十四亿年。

夜叉又来到他面前称扬道:

‘北方有一国,名叫北俱卢洲,那里的人们生活安乐,丰衣足食,人民繁盛,大王您不妨去那里看看。

’顶生王立即前往那里,一到那儿就留下不走了,尽情享受着上妙五欲,就这样度过了十八亿年。

“之后,夜叉又来宣扬说道:

‘四大天王所在的地方,那里的快乐难以衡量啊,大王您可以去那里游玩。

’于是顶生王就带着大臣们以及象马步车四种兵,一起乘空而去。

四大天王远远看到这情景,都很恐惧,马上集合军队到外面阻挡他们,终究也没能奈何得了他们,只得退回自己的住处。

于是顶生王就在四天王天到处游玩享乐,度过了数十亿年。

他心中又想着要飞到忉利天去,当即与手下大臣们一起,凌空而上。

当时有五百位仙人住在须弥山的山腰中,顶生王的象马坐骑拉出的屎尿,从空中落下,染污了仙人的身体。

仙人们相互询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其中一位有智慧的仙人告诉众人说:

‘我听说顶生王想上三十三天去,肯定是他们乘坐的象马,落下了这些不净之物。

’仙人们听了很气愤,就聚在一起念诵神咒,使得顶生王和他的部众都停留在途中不能动弹。

顶生王知道了是五百仙人所为后,当即立誓说道:

‘如果我有福德,这些仙人都应该前来,对我承侍供养。

’顶生王福德弘大广博,使得五百仙人都来到他身边,为他扶持金轮,驾御象马,一起前往三十三天。

快要到时,顶生王远远看见一个名叫快见的天城,发出的色彩光亮洁白。

快见城高大雄伟,奇特无比,总共有一千两百扇大门。

众天人都感到十分恐惧,赶忙把各扇大门都紧紧关上,并且安上三道铁栓。

顶生王手下的兵马毫不迟疑,长驱直入。

顶生王取出螺号吹了起来,拉开弓扣弹了一下,一千两百扇大门顿时全部打开。

帝释赶紧出来迎接,与顶生王相见,并把顶生王请入宫里,与他分别坐下。

帝释天和顶生王,外貌惊人的相似,刚刚见到的人根本分辨不出来,只有看两人眼珠转动的快慢,才能知道他们的不同。

于是,顶生王就在忉利天上享受着五欲妙乐,历经了三十六代帝释。

“最后一位帝释是大迦叶。

当时阿修罗王带着兵马攻打三十三天,与帝释相斗,最终帝释打不过阿修罗王,只好撤兵退入城中。

于是顶生王就出马,吹起螺号,扣弹弓弦,阿修罗王立刻被打得落花流水。

顶生王心中暗想:

我有这么大的力量,根本没有人能与我相匹敌啊,现在我为什么还要与帝释平起平坐呢?

不如灭掉帝释,独霸天宫为好啊。

这个恶念刚刚生起,顶生王立即就堕落下去了,摔落在自己的宫殿前,衰弱得奄奄一息。

临死前人们问他:

‘假如后人问起,顶生王是怎么死的,要怎么回答他们呢?

’顶生王回答说:

‘如果有人这样问,就回答他:

顶生王是因为贪婪而丧生的。

’顶生王统率四大部洲四十亿年,在他的皇宫里下了七天七夜的珍宝雨,他还在两个天宫里享乐,却还不知满足,所以招致了堕落。

因此比丘们,利养实在是大祸患啊。

应当想着远离利养,去追求道法真谛啊。

阿难对佛陀说:

“顶生王前世种下了什么福德,以至获得如此巨大无比的福报呢?

”佛陀告诉他:

“在过去不可数无量劫以前,有一尊佛出现在世间,名号为弗沙,与徒众们一起在世间游行教化。

当时,有一个婆罗门的儿子正要娶妻子,他手里拿着一把大豆,准备抛撒在新娘身上,这是以前民间的一种风俗礼仪。

婆罗门的儿子在路上正巧遇到弗沙佛,他心中满怀欢喜,当即把大豆撒向佛,以作供养。

有四粒豆子落入了弗沙佛的钵中,一粒留在佛的头顶。

由于这样的因缘,他得到了无量福报。

四粒落入佛的钵中,因此他能够统治四天下;

一粒落在佛的头顶,所以他能够在两个天宫里享受快乐。

”当时众位弟子听闻了佛陀所说的教言,有的证得了初果,有的证得了二果、三果甚至阿罗汉果,证果的弟子多得不可计数。

他们都受持佛陀的法语,欢喜地奉行。

大家看到了,顶生王曾经统领过四大部洲四十亿年,以他的福德力,七天连下珍宝雨,后来逐步发展到四天王天、三十三天,享尽荣华富贵,但是他仍然心无厌足,最后变成这样的下场。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到,顶生王的贪欲是一级级发展起来的,本来以宿世善业,享受福报,没必要再在这上面去执著。

但是因为他在享福的同时,耽著利养不知满足,所以由耽著心恶化成贪婪心,不断地想要在享受上增长;

进一步又有饕餮心,对于帝释天王的权位势力,心生羡慕;

由权力欲的膨胀再生起谋略心,想独占天王之位;

以贪欲不知羞耻,故不知出离,这样贪欲圆满,导致堕落。

所以名闻利养实为修行者的大敌人,我们应当心中常常思惟出离,求得离欲的妙法。

这个事例也具有现世意义,当今社会普遍赞扬对所谓权势、地位、事业、财富等的追求,人们的贪欲不断膨胀,不择手段谋取私利,内心烦恼炽烈、恶业积累迅速,但最终无法逃脱因果律的严厉惩罚。

贪欲的异熟果是堕入三恶道。

地狱痛苦深重,如果是转生饿鬼道和畜生道,也是没有衣食,即使抛弃的粪秽也难以得到,这样历经漫长的生死。

即使以善业力恢复人身,仍然贫穷下劣,处处乞讨也是一无所获,即使能有少许收获也往往被人剥夺,没有自在享受的福份。

所以由贪欲恶业的障碍,将会使所愿无法实现。

3、贪和爱

在南印度,有位富翁,他虽然名义上在学道,但仍为俗习所缠缚。

本来,学道人的生活,应该简单朴素。

比方说,吃饭只求能饱,穿衣只求暖身就够了,而这位学道的人,饮食起居却尽量讲求享受,譬如说,用汤水洗浴啦,用稣油摩身啦等等,与不学道的人了无区别。

因为他自身为这些贪爱所束缚,所以修行多年,别人都觉悟证果了,他还依然故我。

后来,他自己警觉到落在别人之后,即发惭愧心,决定往后要精进用功。

于是来到摩揭罗国孔雀城东,有五里许的一所山寺中,礼拜当代有名的高僧优波笈多尊者为师,跟随他学习。

既见尊者,就请求开示说法。

优波笈多尊者知道他心受贪爱束缚,对他说:

“如果真的你能接受我的教示,我就可以指点你学道的方法”。

“尊者慈悲,弟子愿受教示”。

优波笈多尊者带他到座山上来,运用神通法力,化一棵很高大的树,教那学道的人上树。

在树下又化一个深广无比的大坑。

先要他放下两脚,再要他放下一只手,最后,又要他放开仅有的一只扳着树枝的手。

学道者就提出异议说道:

“若再放开一只手,便要堕坑而死了”。

优波笈多尊者听后,很不高兴,怒斥道:

“已经与你约定,一切要受我的教示,怎么你现在不听?

”这时学道者想到此行的目的,随即把眼一闭,不顾一切地把手放开,准备堕下去。

正当他这贪爱之念去除的一刹那间,树与坑都不见了。

从此,他知道色身的幻化无常,虚妄不实,不再执著,能够放下一切。

优波笈多尊者这才为他说法开示,他也精进地加倍用功,很快就证得罗汉果。

不能忘我,就不能除贪爱,贪爱不除,修道的魔障就会多起来的。

修道,关键是什么呢?

俗习缠缚,我们修道就修不上去,跟咱们现在讲的一模一样。

咱们的俗务多不多呢?

多的是,一天什么事都得做,好像不做都不行。

但是实际上,吃饭求饱,穿衣求暖就行。

这个事例里的富翁,饮食起居尽量讲究享受,跟咱们一样吧?

素食咱们现在也弄得花样很多。

荤的,那更多了,鱼翅啊,鲍鱼啊,多了去了,前一阵还听说有婴儿汤,什么都有。

还有洗浴,汤水洗浴,用酥油摩身。

酥油摩身跟咱们现在也没什么区别,一按摩就用这个油、那个油的。

现在比那时候还多,还有这样那样锻炼身体的方法。

以前说智商,智商现在不够了,要用情商,用情商来补充。

情商也不行了,还要用什么呢,叫财商,你能理财,有没有这方面智商,搞出好多名头。

这些其实都是这里面说的:

俗习缠缚。

如果把心思弄这些,那没用,修道成不了。

好在他自己警觉,看别人都进步了,他自己没进步,着急了。

找到一个高僧,人家高僧也绝,看出他的问题,就单独指导。

他有什么问题,直接给他找一个招。

什么招呢?

幻化个树,让你往下跳,跳不跳?

你不跳,完了,学不了。

心中这个贪欲放不下,心中对世俗啊,对一切放不下,包括佛法,如果对佛法也放不下,那也不行;

一旦放下了,那行了。

咱们想想,咱要是到了悬崖,上边是树,下边是悬崖,你是什么感觉?

真要下定决心跳了,那你什么也不想,肯定不想了。

反正就是死了,那还想什么?

有这种的心理,有这种的经历了,你学什么都能成。

你学道,怎么可能学不成功呢?

你什么都能放下。

为什么六部曲这个方法很多人受益了?

因为咱们很多人得癌症去学的。

得白血病,得癌症,没招了,医院什么招都没了,抱着试试看,死马当着活马医,所以他们就受益了,什么都放下了,就跟这个悬崖一样的道理。

真的用心修,就成了,就解决了,就这么简单。

不难,真的不难。

所以修道我们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你看佛经那么多,八万四千法门,现在印的经也很多,很多法师也讲经,录音带啊这些东西也很多。

看起来好像很容易,但是实际上做起来不容易。

过去六祖大师在的时候早就说过了,五祖就跟他说过了,现在修道者多,得道者少。

那会儿就这样,何况到现在。

为什么呢?

不是说我们好像学佛了,修行了,就以为就一定能成功,不见得。

能成功的很可能是极少的比例,真的是这样的。

为什么?

这里面讲了,贪爱放不下。

咱们现在要不就是老生退心,要不就是被别的什么牵过来调过去,就是不实修。

不实修,不真修,最后成不了。

佛法里边看起来好像很清楚,实际迷雾重重。

佛法和我们自己再一结合,那迷雾就更多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宁可实修,修基础,不敢搞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

可不敢弄那个,弄了以后有可能依然在六道轮回出不去,很有可能。

4、父转狗身

佛陀在舍卫城中教化的时候,有一天,漫步走到鹦鹉摩纳都提的家中来,真不巧,都提刚有事出去了。

他的家里养了一只白狗,人人都很尊敬它,尤其是都提,对它的爱护,像人一样的宠爱着,食必供以美味,卧必供以床铺。

这时候,白狗正蜷伏在床上,吃着盘中的食物,见佛陀进来,便跳下来对着佛陀大声狂吠,佛陀就怜愍地对白狗说道:

“白狗!

你过去因为愚痴邪恶,而又爱财如命,不肯布施,所以堕落到畜生道为狗,现在应该觉悟了。

白狗听了佛陀的话,心中就难过起来。

整天忧愁而卧着,都提自外归来,见自己的爱狗,异乎寻常,闷闷不乐,也不饮食游乐,便心中怀疑问家人道:

“有什么人欺侮我的狗吗?

家人回答说:

“刚才佛陀来过!

都提爱狗如掌上明珠,听说爱狗因佛陀来的原故而忧愁,不禁心中冒了火,立刻来到佛陀面前问道:

“佛陀!

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地到我家里来?

我的爱狗就因为你而不吃不睡,到底怎么办?

佛陀平心静气地说道:

“都提!

我到你家里去是有苦心的,因为你的爱狗,就是你前世的父亲,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可以回家问狗!

都提听了惊疑不止,追问道:

我过去的父亲为什么会转生为狗呢?

“因为你的父亲在生时愚痴邪恶,而又悭贪爱财,不肯喜舍布施,把许多财宝埋在地下,到死时仍然没有一个人知道。

你回家可以叫它指示藏宝的所在。

”佛陀回答道。

都提的心中,即欢喜又悲伤,回到家中,立刻问白狗说道:

“如果你真是我前生的父亲,你应该起来吃饭,而且指示藏宝的地方!

白狗像听懂似的点点头,即刻走到藏宝的床下,用爪抓地,而且不断地吠着,像是说,财宝就埋藏在床下。

都提心中明白,立刻亲自掘地,果然从地中掘出许多金银财宝。

都提不禁目瞪口呆,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

于是,大发善心,把所有财宝供养给佛陀和众多比丘们。

并问佛陀说道:

请你指示我,因果罪报的因缘是怎样形成的!

佛陀慈祥地含笑回答道:

“寿命极短的人,是前生多杀生的原故;

寿命极长的人,是前生多放生的原故;

贫穷的人,是前世悭贪偷盗的原故;

财富的人,是前生多行布施的原故;

有恶念的人,是前生多近恶人的原故。

有善智慧的人,是前生多亲近善知识的原故。

要说起因果报应的事,千年也说不完,我现在只有大概的说给你听,你必须多慎重才是。

都提得到无上的法喜,拜别佛陀欢喜而去。

从此,他不做守财奴,不再愚痴,他喜欢乐善好施了。

这就是因果。

大家看,都提的父亲做狗了,都提把这个狗爱护死了,跟人一样对待,又有床又有吃的。

缘在这儿。

咱们如果有这个缘,你有了宠物,或者对孩子,那也喜欢死了,都是这样的,其实都是缘分。

但是,如果说我们不明白因果原理,不明白佛教这个基本原理,那你做的事情都很颠倒,将来就受苦。

像这个白狗,过去都提的父亲,挣了那么多钱,都埋在床下了,也花不着用不到。

自己就因为悭贪的原故,变成狗身了,这就不懂得佛理。

对于金钱,我们要有正确的观念。

我们持戒布施,持戒行善,一定要积累福德,就好像我们的宝藏一样。

工作,买股票,买彩券,或者用各种招,这都是把我们过去积累的福报变现的手段。

现在社会上所谓学习的一切方法,都只是把你内在福德变现的手段而已。

不是炒了股票我们一定挣钱,因为什么?

炒股票只是手段,现在大家往往把这个搞错了,没明白,以为炒股一定挣钱,不见得。

或者做工作,我们做生意,一定能开张,一定能挣钱,不见得。

关键是有没有福德。

好像粮仓有多少米,就能开仓运出多少。

粮仓里没有米,即使把粮仓到处打门、打洞,一定也运不出去,一粒米也运不出去。

现在好多人,又干这又干那,其实只是把粮仓的墙上又打一个洞而已,只是变现的手段。

如果我们不抓住根本,不及时行善积福,不把粮仓里边的米积累起来,打再多的洞它也用不出去,没用。

如果粮仓里面米特别多,即使没门,老有粮,最后这个粮可能得溢出去。

有可能真是这样,你走路,一磕脚,一看,是个金砖。

别人一看,它就是个砖头、土块,我们一踢,就是个金砖。

这世间的一切都是心变现的。

你自己这个心、力量影响到这个环境,这个环境就随着你的心、你的力量而变现。

对于这个世间法,不要太执著,不要管它。

我们学懂一个,就老老实实、安安心心地去做、去承受就好了,关键要把核心用在修行、持戒、行善、做功课上去,用在念佛去,这是根本。

其他的事儿,没用。

所以说,从这个故事里面咱们要知道,如果不是佛能知道这前后的因果,那都提和他父亲来回颠倒,说不定狗变成人,儿子又变成狗了,很有可能。

今天两人是父母啦,夫妻啦,子女啦,恩爱得不行了,喜欢得不行了,一转身变成动物了,喜欢得不行了,要不上桌就吃上了,其实就这么回事儿。

咱们看不出来,好在佛陀能看出来,讲了这些东西。

所以修行,看不到这些真实的实相,老是看这些外在的表相,抓不住根本,我们有可能真的跑到歧途上,非常容易。

5、锄头贤人

印度的舍卫城中,有一个良善人家的儿子。

一天,他耕作回来,顺便经过精舍,从一个上座比丘碗中,分享到了清净的美味食物,他心里想:

“我们日夜用手劳动,做了许多工,却从没有吃到这样好的东西,我还是出家为僧吧!

于是,他出家了。

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还没得到开悟,因此,颇为烦恼所苦,又还俗去了。

但还俗后,因生计困难,又回来出家,学习经论。

这样,六次离开精舍,又六次出家。

到第七次出家时,已通晓七部论典,读过许多比丘法,增添智慧,得阿罗汉位。

与他同为道友的比丘们,便讥笑他道:

“法友啊!

现在你的心,为什么不像以前那样烦恼呢?

”“啊,我以后再也不过在家的生活了。

这时佛陀走来问道:

“比丘们啊,你们聚集在这里,谈论些什么呢?

他们就把经过禀告佛陀。

佛陀听后,说道:

“比丘们啊!

凡夫的心易动难制。

因为他们对于事物有执着心,有迷恋心,得不到时要追求,追求到了怕失掉,思想没有停止的时候,烦恼也由此而生,所以必须制御自心。

一旦心可制御,便生幸福与悦乐。

现在我把过去的一段事说给大家听:

“从前,在波罗奈城的地方,有一个叫锄头贤人的人。

他用锄头耕作土地,种植青菜、瓜果等物,出卖与人,藉以糊口。

他除了这柄锄头,再没有其他财产。

一天,他想:

‘有家毫无用处,还是舍弃家庭去出家吧!

’想罢,将锄头藏起,弃家去作出家人了。

可他老是惦念那柄钝锄头,不能抑制贪恋的心。

后来甚至因那柄钝锄头,停止了出家的生活。

如是二次三次以至六次,藏起了锄头出家,也为了锄头还俗。

在第七次的时候,他想道:

‘我为这柄钝锄头,几次还了俗,现在将它抛在大江里出家去吧。

’于是,跑到江边,他又想:

‘要是看见这锄头沉落的地方,一定又会起回来捞它的心念。

’便抓起锄柄,使出巨象般的大力,在头上挥了三圈,闭紧眼睛,向江心抛去,同时,发出狮子般吼声,大叫三遍道:

‘我得胜了,我得胜了。

“恰巧,波罗奈王平定边界的叛乱回来,在江水里洗了头发,全身戎装,骑着大象经过那里,忽然听到他的叫声,便说道:

‘这个人大叫‘我得胜了’,究竟他战胜了谁呢?

叫他过来!

’于是,王的卫士就把他叫了过去。

王问道:

‘喂!

青年,现在我是战胜者,我正得了胜回来。

但你也说你得胜了,到底你战胜了谁呢?

‘大王啊!

纵使你得了一千个胜仗,一万个胜仗,要是战不胜烦恼,还不能算真正的胜利;

而我却抑制了心中的贪念,战胜了烦恼。

’说罢,他注视大江,入‘水遍处定’,得大自在力,腾身空际,向国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