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1666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docx

《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docx

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

中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

 

白云湖中学2011届中考

备考经验交流

 

九年级数学备组杨玉强

2011年6月23日

 

白云湖中学2011届中考备考经验交流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坐在这里与各位老师交流中考备考复习经验,其实真的谈不上什么经验,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里手,不敢班门弄斧,我只想把过去一年里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一下。

借这个机会我想先说几个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领导对我们数学组的关怀和支持。

领导的关怀、关注,成为我们不断努力的动力。

第二,我还要感谢我们这个团队‐‐九年级数学备组的所有老师:

在备组长李芳芳老师的直接领导下,李栋民老师、刘先华老师、张宁老师还有我,我们五人精诚团结、协作互助,备、上、出题、评卷毫不懈怠,每事都要做好、做细、做精,保质保量。

我们没有谁会因多做一些工作而邀功,也没有谁为少做一些工作而争嘴,大家都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我很荣幸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团队,才有中考中出色的成绩。

下面,我代表九年级数学组,将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的点滴心得与大家分享。

分学生、教师、教法三个方面说。

学生篇

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真正要上场考试的人是学生自己,老师就是再有水平,一堂准备得再充分,知识总结得再经典,学生不认真学也是白搭。

因而,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潜力生,要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个年级从七年级开始,就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不服输的精神,对提高数学成绩很有帮助。

例如:

有同学堂上问题没有回答好,后找老师继续回答完善,直到得到老师的首肯才高兴而去;某单元测试没考好,全班集体决议重考,不过关决不罢休。

正是学生对数学的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保持了旺盛的斗志。

二、对差生,倡导唤醒鼓励,杜绝挖苦讽刺。

你的讽刺下可能有牛顿,你的冷眼中也可能有爱迪生;学生没有笨的,只有不爱学的;要承认学生之间有基础的好坏、接受能力的快慢。

各位教师认识到这些,有利于摆正教学心态、少发脾气。

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只在于传授知识,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学习,其实更能考验你的智慧。

大家教学时,都知道把目光放在优等生和潜力生身上,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那些不能上高中但对数学不排斥的学生仍要关注,把机会与鼓励送给他们,他们积极的学习数学的状态能够帮助你营造良好的堂气氛。

试想一下,这个班上的差生都在学,那些&ldqu;精英&rdqu;还敢马虎?

若某次测试有些差生的成绩与某些&ldqu;精英&rdqu;相差无几,对那些&ldqu;精英&rdqu;的鞭策可想而知。

这就是&ldqu;羊群效应&rdqu;:

当你驱赶后面的羊时,整个羊群都会快速前进。

打个比喻:

我们教学时,要口里含一块肉(优生),筷子上夹一块肉(潜力生),眼睛还要盯一块肉(差生)。

吃相虽然不雅,但,实惠呀。

 

教师篇

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深入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特别是今年的模拟题,从而把握考点,做到有的放矢,然后有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应变能力;上要突出重点,专题训练突破难点,重点考点潜力生必须过关;注重归纳解题方法,规范答题模式;做好周期性的检测,及时捕捉问题,查漏补缺。

以上工作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到复习备考的堂效率。

一、集体备,集思广益,省力又省心。

一个集体的成功要靠每个人的辛勤付出,更要靠精诚团结,团结就是力量。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因此集体备,集思广益显得更为重要。

&ldqu;教学案&rdqu;是我校的一大特色,为确保教学案的质量,我们将传统的每个人单打独斗整合为&ldqu;集体研讨,轮流主备,组长把关,教导主任审核,师生共用&rdqu;。

教学案必须提前一周备好,在上前一周的校内教研活动时间,全体组员一起审阅。

各位教师根据班级情况自己调整,按照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每次的集体备程序为:

主备人介绍自己备的思路‐‐备组全体成员分析、研讨并达成共识‐‐主备人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定稿。

正是我校实行的&ldqu;教学案&rdqu;的教学,为我们团队的集体智慧的融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把握好五个环节:

备、选题、讲、训练、反馈。

备坚持以中考要求为导向,做到重点内容要吃透、难点内容要化解、热点内容要关注、纵横联系要清楚。

选题贵在精、败在滥!

复习以常考题、易错题、热点题为主。

讲时要抓点带线,一题多变。

训练时间要保证、训练要严格、规范、统一。

反馈要及时,质量要保证。

无论大考小测我们都坚持全收、全改、全讲评。

以求达到让学生问题及时发现、错题不重犯的目的。

讲评内容包括:

(1)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关键在哪里。

(2)指出学生的典型错误,并分析在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和策略上的错误原因。

(3)表扬并推广学生中的优秀解法。

(4)说清题目的纵横联系。

()规范解题格式,介绍每一题、每一步的评分标准。

竭力避免会儿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再度发生。

教法篇

四月前的第一轮复习,要注重基础,注意构建知识网络。

一、复习时要注重&ldqu;双基&rdqu;的落实。

所谓&ldqu;基础不牢,地动摇&rdqu;、&ldqu;概念不清,寸步难行&rdqu;。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卷,容易题直接自基础,中等题变相自基础,较难题绕弯自基础。

因此考生只要抓住了中等难度的基本内容,就等于抓住了中考的卷面分数。

为此,在第一轮复习时,我们主要落实&ldqu;三抓&rdqu;和&ldqu;四会&rdqu;:

一抓基本概念的准确性和实质性理解;二抓公式、定理的熟练应用;三抓基本技能的正用、逆用、变用、连用、巧用。

还要求学生会表述、会判断、会应用、会举一反三。

 

二、重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和总结。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中。

它比具体的数学知识具有更大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它是数学的灵魂,也是必须掌握的重要的基础知识。

提炼概括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能力,有利于优化认知结构,活化所学知识,形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应该结合&ldqu;双基&rdqu;训练,对初中阶段学生应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梳理、总结,逐个认识它们的本质特征、思维方法和应用范畴。

《程标准》要求学生淡化解题技巧,注重通性通法。

因此,在复习中选编的例题一定要揭示解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如在复习函数时,结合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相关问题,梳理、归纳解决函数问题所用到数形结合、方程、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以及求函数表达式的基本方法‐‐待定系数法。

总结出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时,有几个系数待定,就要有几个独立的条。

三、精选复习题目,精练一本书,不搞题海战术。

复习时间紧,知识容量大,一定要把学生从&ldqu;题海&rdqu;中解放出,精选例题、习题。

数学家笛卡尔说过:

&ldqu;我所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将成为一个范例,用于解决其他问题。

&rdqu;因此复习的题目选择一定要作到典型性、层次性、适量性和组织性。

典型性是选择的例题所涉及的知识应该是所复习内容的核心知识,所用的数学方法应具有良好的迁移性、广泛性,起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作用;层次性,同一类问题应具有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适量性,即同一类型题选择要控制数量,不能多多益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从这类题目中挖掘出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数学思想,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组织性,例题要编组,每组题要有基础题和变式题,通过各组题目的复习,学生不仅能强化基础知识,更能使能力逐步提高。

总而言之,题海大战不如跟着老师转。

四月后的第二轮复习,由于有可循了,更多的精力要放在专题的训练和落实过关上。

四、加强专题复习,提高灵活运用能力

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会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发现真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专题复习,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化基础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

专题复习可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丰富数学体验,感受数学魅力。

讲专项时,要难易结合,不能一下难倒学生,适当调整专项顺序,选题要精,每个专项10-20道题讲透即可。

学有余力的,做辅助资料上的。

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向兄弟学校学习,共享资。

我们各位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抓好中考备考研究环节,做到&ldqu;五个研究&rdqu;:

(1)研究三年中考学科备考定位、试题答案得分点及得分方法、不同时段学生心理状况及调适不同层次学生应考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2)研究学生层次,根据以往考试的情况,确定学科和综合尖子生和边缘生的名单,并提出相应的辅导措施;(3)研究学生复习的状况及效果,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复习;(4)研究《考试大纲》及中考考题型,研究自各方面的信息,力求找出今年的中考方向。

()研究各阶段的复习策略,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修正备考复习方案,扎实备考。

后阶段,袁主任总是告诉我们每个阶段应做些什么,各学校新的举措、好的方法、出题动向……总之,每开完一次会,都会有很多收获。

 

最后,附上第二轮复习计划,让大家了解一下我们的复习方法。

2011年九年级第二轮复习计划

1、对选择题第1---13题、填空题第16----20题、解答题第22----2题共计84分坚持两次随堂周测,确保84分的得分。

2、分专题复习、专题落实。

(第14题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运用;第26题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实际运用;第27题几何综合探究与证明、计算;第28题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并对题型、图形、解题思路与方法归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堂效率。

3、坚持每周一次综合模拟检测并及时批阅、及时分析与反馈,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状况,及时跟踪潜力生的得分与失分情况,并对错题的订正亲自面查并反复落实。

4、抓好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

搞好学生答题规范训练,减少计算丢分和格式丢分,竭力避免会儿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再度发生。

、针对潜力生制作知识点过关记录表,对潜力生专题复习和测试出现问题的知识点做好记录,以个别辅导形式加强过关;对于已过关的点不要过多重复,减轻学生备考负担,才能有效地解决重点过关。

6、加强学生应试技巧训练,巧用赋值法、排除法、关联法解决选择题;加强难题分化的训练,争取每题尽可能多地得分。

最后,我想用这样一句话作为结束语:

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把最简单的事情做精,成功必将属于你。

谢谢大家

白云湖中学九年级数学备组杨玉强

2011年6月2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