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1864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docx

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

附件5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

(年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序号:

分组编号:

项目名称

中文名

公布名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盖章)

项目名称可否公布

可()否()

项目密级

定密日期

保密期限(年)

定密审查机构

主题词

 

学科分类

名称与代码

名称:

代码:

建议分组

中药□

基础□

临床□

科普□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任务来源

(注明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

和编号、验收时间)

A.国家计划(A1.国家科技攻关计划A2.863计划A3.973计划A4.其它计划)

B.部委计划C.省、市、地、县计划

D.基金资助(D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D2.其它基金)

E.企业F.国际合作G.其它

 

授权发明专利(项)

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

 

项目起止时间

起始:

年月日

完成:

年月日

二、项目简介

(限1200字)

三、主要科技创新

(限5页)

四、第三方评价和应用情况

(限2页)

1.第三方评价

2.应用情况

 

3.经济效益

项目总投资额

回收期(年)

年份

新增利润

新增税收

创收外汇(美元)

节支总额

累计

各栏目的计算依据:

(限200字)

4.社会效益:

(限200字)

五、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时间

奖励名称

奖励等级

奖励部门

本表所填科技奖励是指:

1.各设市区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科技奖励;

2.经省科技厅批准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

3.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设立的优秀学术论文奖励。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

性别

排名

出生年月

出生地

民族

身份证号

党派

国籍

行政职务

归国人员

归国时间

工作单位

所在地

办公电话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家庭住址

住宅电话

电子信箱

移动电话

毕业学校

毕业时间

文化程度

技术职称

专业,专长

最高学位

曾获奖励及荣誉称号情况

参加本项目的起止时间

自至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需说明对第几项创新点做出贡献和本人工作量)

声明

本人严格按照<<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对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如实提供了本推荐书及相关材料,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如有不符,本人愿意承担相关后果并接受相应的处理.

本人签字:

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单位名称

所在地

排名

单位性质

传真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电子信箱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贡献

声明:

本单位严格按照<<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对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如实提供了本推荐书及相关材料,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如有不符,本单位愿意承担相关后果并接受相应的处理.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八、推荐专家意见

(推荐专家对本项目综合意见)

 

专家签名(要求专家亲笔签名,五位):

姓名

单位

签名

1

2

3

4

5

年月日

九、推荐单位意见

 

声明:

我单位严格按照<<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对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对推荐书内容及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确认该项目符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规定的推荐资格条件,推荐材料全部内容属实,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形.

我单位承诺将严格按照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作为推荐单位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推荐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十、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授权项目名称

知识产权类别

国(区)别

授权号

 

十一、附件目录

以下目录仅供参考

1.知识产权证明

2.评价证明及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审批的批准文件

3.应用证明

4.其他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说明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推荐书》是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应严格按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当年推荐通知要求,按推荐书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包括电子版推荐书和书面推荐书两种形式,应同时提交推荐书书面材料和电子版材料,并确保主件及内容完全一致。

形式审查不合格项目,不提交当年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要求如下:

一、格式要求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推荐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或铅印,大小为A4(高297毫米,宽210毫米)竖装。

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推荐书及附件应合装成册(便于拆装),其大小规格应与推荐书一致。

装订后勿另附加封面。

二、页数要求

推荐书包括电子版主件(第一至第十部分)和电子版附件(第十一部分)。

1.主件部分要求“三、主要科技创新”内容不超过5页,“四、第三方评价和推广应用情况”内容不超过2页。

2.电子版附件要求用JPG格式文件,不超过40个。

其中科普组项目附件使用PDF和JPG两种格式,每种格式的文件数量均不得超过20个。

书面附件严格按填写说明要求提供相应材料,总页数不得超过40页,不得提供要求以外的其他材料。

科普组项目PDF格式电子版附件对应的书面附件只提供文件首页。

3.书面推荐书内容应与电子版推荐书内容完全一致。

三、“项目基本情况”

1.《序号》、《分组编号》,由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办公室统一编制。

2.《项目名称(中文名)》,应当紧紧围绕项目核心创新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创新技术内容和特征,项目名称中一般不用xx研究、企业名称等字样。

项目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

3.《项目名称》应当紧密围绕项目核心创新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创新技术内容和特征,项目名称中一般不用xx研究、企业名称等字样。

项目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

如项目名称不可以直接对外公布,应将可公布名称填写此栏。

保密项目提供可公布项目名称主要用于发放奖励证书和在奖励大会等特殊场合使用。

4.《主要完成人》,依据《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相关规定,所列完成人一般应为中国公民。

候选人排序应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

本栏目所列的完成人应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做出贡献,对于排名在前三位候选人,其投入该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应占本人工作量的50%以上,否则不能作为本项目排名前三位候选人。

主课题的验收委员不能作为该项目候选人。

科普作品项目的候选人应当是对科普作品的创作做出直接创造性贡献的主要作者、策划编辑。

5.《完成单位》,应符合《安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条件,并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

6.《推荐单位》指组织推荐项目的各县市卫计委(卫生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市中医药学会、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及其他具有推荐资格的单位,需加盖公章。

7.《项目密级》,指定密审查机构审定批准的密级,密级分为秘密、机密和绝密。

对于涉密项目一律不得用网络方式推荐。

8.《定密日期》,指定密审查机构批准的日期。

9.《保密期限》,指定密审查机构批准的保密年限。

10.《定密审查机构》,指按照保密办法,有权审定批准项目密级的上级主管部门。

11.《建议分组》,视项目内容分为若干组进行评审。

12.《主题词》,按《国家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个至7个与推荐项目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间应加“;”号。

13.《学科分类名称与代码》是评审工作中确定专业评审组、遴选评审专家的主要依据,应以推荐项目的《主要科技创新》为依据,以《主要科技创新》所涉及学科的先后顺序填写,要求填写学科分类名称与创新中所列的前三个学科名称及顺序保持一致。

不得超过3个学科名称。

14.《任务来源》,指直接支持本项技术研究的计划、基金等,请按项目任务的来源选择以下相应类别:

A.国家计划:

指正式列入国家计划项目,A1、国家科技攻关计划,A2、863计划,A3、973计划,A4、其他计划;

B.部委计划:

指国家计划以外,国务院各部委下达的任务;

C.省、市、地、县计划:

指国家计划以外,由省、市、地、县或通过有关厅局下达的任务;

D.基金资助:

指以基金形式资助的项目,D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D2、其他基金;

E.企业:

指由企业自行出资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

F.国际合作:

指由外国单位或个人委托或共同研究、开发的项目;

G.其他:

指不能归属于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如:

其他单位委托的项目等;

15.《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指上述各类研究开发项目列入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

要求不超过300个汉字。

《验收时间》指项目通过任务下达单位的验收、结题或通过各级有组织鉴定权的单位进行鉴定的时间。

16.《授权发明专利(项)》,指直接支持该项目发明成立的已授权发明专利数。

列入计数的专利应为本项目独有,且未在其他获奖项目或本年度其他推荐项目中使用过的。

17.《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指直接支持该项目发明成立的除发明专利外其他授权的知识产权数,如授权的软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等。

列入计数的知识产权应为本项目独有,且未在其他获奖项目或本年度其他推荐项目中使用过的。

18.《项目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开始研制日期,完成时间指项目整体通过验收、审批或正式投产日期。

四、“项目简介”

《项目简介》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主要内容。

应包含项目主要技术内容、授权专利情况、技术经济指标、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等内容。

要求不超过1200个汉字。

涉密项目不向社会公开。

科普项目应客观、准确、扼要地介绍科普作品的受众、创新手法、表现形式、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内容、发行情况等。

五、“主要科技创新”

《主要科技创新》是推荐项目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项目、遴选专家、处理异议的主要依据。

主要科技创新应以支持其创新成立的旁证材料为依据(如:

专利、验收、论文等),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项目详细技术内容中具有创造性的关键技术,客观、详实的对比国内外同类技术的主要参数、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等,并按其重要程度排序。

每项科技创新阐述前应标明其所属的学科分类名称、支持该项创新的专利授权号、论文等相关旁证材料。

科普作品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指作品在选题内容或表现形式、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创新。

六、“第三方评价和应用情况”

第三方评价是指被推荐项目候选人和具有直接利益相关者之外第三方对推荐项目技术内容等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或公信力的评价文件,如国家相关部门的技术检测报告、鉴定结论、验收意见,或者同行科技工作者在学术刊物或公开场合发表的评价性意见。

1.应用情况

应就推荐项目的生产、应用、推广情况及预期应用前景等情况进行概述,科普作品应当论述作品的发行数量、范围、普及情况及被其他大众传媒采纳情况进行概述。

要求提供证明本项目整体技术已应用两年以上(科普作品已公开出版两年以上)的旁证材料,要求提供主要应用单位详细情况,并以列表方式说明,原则上表中所列单位不超过15个。

主要应用单位情况

应用单位名称

应用技术

应用的起止时间

应用单位联系人/电话

经济效益(万)

2.《经济效益》该栏中填写的经济效益数字是指该项目近三年所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

应提交支持数据成立的旁证材料,如:

税务部门出具的税务证明、完成单位财务部门核准的财务证明等。

科普类项目可以不填此栏。

《各栏目的计算依据》应写明《经济效益》栏填写的效益数据的计算依据,并对应用该项目后产生的累计净增效益以及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做出准确概述。

科普类项目可以不填此栏。

要求不超过200个汉字。

3.《社会效益》

该推荐项目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保护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提高国防能力,保障国家和社会安全,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应扼要做出说明,要求不超过200个汉字。

七、“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指各设市区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科技奖励;经省科技厅批准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设立的优秀学术论文奖励。

八、“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是评价完成人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按表格要求逐项填写。

“工作单位”指项目完成人报奖时所在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一栏中,应写明本人对该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栏中所列第几项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本人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百分比,并列出支持本人的贡献的旁证材料。

该旁证材料应是支持本项科技创新的附件材料之一,如授权发明专利、公开发表论文(专著)等,要求不超过300个汉字。

主要完成人必须在“声明”栏目本人签名处签名,如因特殊情况本人暂时无法签名,需提交推荐单位文字说明,并加盖推荐单位公章,随推荐书一并报送安徽省中医药学会。

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是核实推荐项目所列完成单位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写明本单位对推荐项目做出的主要贡献,并在单位盖章处加盖单位公章,要求不超过600个汉字。

“单位性质”分为:

A.研究院所:

A1.转制研究院所A2.非转制研究院所;B.学校;C.社会团体;D.事业单位;E.国有企业;F.民营企业;G.军队;H其他。

十、“推荐专家意见”

未获奖的项目由同行业专家(至少5位)填写的综合意见推荐到相应的推荐单位,由推荐单位填写推荐意见后,按照申报限额推荐。

在专家签名处,有专家本人亲笔签名。

专家要求具有高级职称。

十一、“推荐单位意见”

《推荐单位意见》由推荐单位根据推荐项目科技创新、技术经济指标、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应用情况、候选人情况,并参照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授奖条件,写明推荐理由。

确认推荐材料属实后,在推荐单位公章处加盖单位公章。

要求不超过600个汉字。

十二、“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指直接支持该项目技术创新点已授权的知识产权证明。

其中知识产权类别:

1.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4.植物新品种权;5.其他。

国(区)别:

1.中国;2.美国;3.欧洲;4.日本;5.中国香港;6.中国台湾;7.其他。

应将其编号及名称填入表中。

十四、主要附件

(一)、电子版附件

《电子版附件》是电子版附件内容是评审的必备附件材料,应按要求上传至指定网页,并写明附件名称,按以下顺序排列:

1.《知识产权证明》指该项目已取得的主要证明,包括:

“授权发明专利说明书”扉页、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其他知识产权证明,以扫描方式录入推荐系统。

2.《评价证明及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行业审批文件》指推荐项目的验收报告,权威部门的检测证明,国家对相关行业有审批要求的批准文件等证明材料如:

新药、医疗器械、动植物新品种、标准等。

以扫描方式录入推荐系统。

对于涉及有审批要求的项目,必须提交相应的批准证明材料,否则不能提交评审。

3.《应用证明》指该项目整体技术应用单位提供的应用证明。

4.《其他证明》是指支持项目科技创新、候选人贡献的其他相关证明,如:

查新报告、论文提交首页扫描件、专著提交首页及版权页扫描件。

科普作品项目电子版推荐书附件材料应提供以下相关证明材料:

1)图书及电子出版物样本(最新版本);2)由出版社出具的作品发行数量、再版次数的证明;3)公开引用或应用证明;4)科普作品质量的证明;5)有助于科普作品评审的其他证明材料。

6)提交科普作品主要内容的PDF文件。

(二)、书面附件

《书面附件》是书面推荐书存档内容的必备材料,应与推荐书电子版附件材料内容一致,附件内容不得超过40页,并应按以下顺序排列:

1.知识产权证明(只提供支持核心科技创新成立的知识产权证明);

2.评价证明及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行业审批文件;

3.应用证明(只提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应用证明);

4.其他证明。

科普组项目PDF格式的电子版附件对应的书面附件只提供文件首页。

同时应报科普作品3套。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科代码表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科代码表》参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学科、专业评审范围与代码》编制。

填写学科代码时,应根据项目的专业属性,选择一个学科专业代码,并尽可能选择到三级学科专业,若没有三级学科专业的,则选择至二级填写代码及其名称。

学科、专业代码

学科、专业名称

说明

360

中医、中药学

包括经络学

36010

中医学

3601011

中医基础理论

3601014

中医临床基础

3601017

中医诊断学

3601021

中医治疗学

3601024

中医外治学理论

3601027

针灸学

3601031

中西医结合基础

3601034

中医方剂学

36020

中医临床医学

3602010

中医诊断

3602012

中医治疗

3601014

中医外治法(物理疗法)

包括推拿、按摩、捏积、刮痧、拧痧、

割治、挑治、埋藏疗法等

3602016

针灸疗法及临床应用

36021

中医内科

36022

中医外科

3602210

中医妇科

3602220

中医儿科

3602230

中医肿瘤科

3602240

中医骨伤科

3602250

中医皮肤科

3602260

中医临床方剂

36024

中医五官科

3602410

中医眼科

3602420

中医耳鼻喉科

3602430

中医口腔科

26025

中医急症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