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2139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docx

教学课例之二搭纸桥

教学课例之二:

《搭纸桥》

[教学设计]

对于《搭纸桥》这节课,我紧紧围绕着“让每一个孩子从成功起步”的教学理念来展开设计。

设计意图有以下三点:

1.让每个学生在动手活动中都能获得初步的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们在同伴互助,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找出自己在纸桥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发现别人设计中的优点,激励学生课后继续改进。

促使每一个孩子从成功起步,走向更大的成功。

2.让学生在他们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究、发现纸桥承重本领与桥面形状有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如:

想象力,创造力,动手制作、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伴互助学习的能力等等。

[教学实录]

师:

首先,让我们有请今天的科学小博士。

生1:

今天我为大家讲的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拱桥——卢浦大桥。

……

师:

今天我们的小博士讲得好不好啊?

生:

好!

师:

非常好,不但流利而且声音响亮。

另外啊,俞昊今天介绍的还是我们最近学习的主题——桥。

(出示PPT:

桥)

师:

钟老师今天啊先要来搭一座桥,我用的是纸这种材料,看好。

(演示搭纸桥)

师:

小朋友来预测一下,如果钟老师在上面放上了一些重物,这个纸桥会怎么样呢?

生1:

纸桥会倒塌。

师:

好,钟老师来测试一下,好不好?

生1:

好。

师:

(举起一个硬币)我用一个硬币(将硬币放在桥面上),它怎么样啊?

生:

倒塌了。

师:

真的倒塌了,说明这个纸桥的承重本领怎么样啊?

生:

很(低)差。

师:

对,很差。

那么,钟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搭成一座比较好的纸桥呢?

生:

能。

师:

有没有自己的设想呀?

生:

有的。

师:

那么今天,钟老师就请每一个小朋友来做一位桥梁工程师,把你们的设想当场制作出来,行不行?

生:

行!

师:

首先听好制作要求。

(拿起一张纸)我们用的材料都是这样一张纸,这是第一点噢(手势)。

第二点要求(手势),这个纸桥的长度啊,就是这张纸(手指纸的长边)这一边的长度。

(手指纸的宽边)千万别搞错了啊!

第三点(手势),这个纸桥的宽度,我们就以自己的食指的这个长度(手势指明),明白了吗?

生:

明白了。

师:

第四点呢(手势),我们制作桥面的时候啊尽量要使它平整一些。

(手势5)最后一点呢,制作时间钟老师是规定的,大约五分钟。

所以又要保证质量,又要怎么样?

师:

速度快。

全都明白了吗?

生:

明白了!

师:

好,开始!

(背景音乐响起,学生开始制作纸桥桥面。

教师巡视各小组制作情况,及时评价学生已完成的作品并让他们帮助组内有困难的小伙伴。

对个别有错误学生提醒,纠错;对制作有困难的学生加强个别指导帮助。

师(巡视指导过程中):

有的小组习惯真好,废纸都是随手扔在绿盘子里,习惯非常好噢!

大部分小朋友都完成了,没有完成的钟老师再等一会儿。

师:

四个小朋友都做好的小组举一下手。

(生举手)

师:

好,那么钟老师请好的小朋友四个人之间可以互相展示一下你们的纸桥作品,好吗?

我们再等一会儿。

师:

注意桌面的整洁。

好,小组长把桌面都放成原来的样子……好的小朋友连超前。

师:

好,钟老师要表扬我们大部分的小朋友哦,我们都很能干。

在短短的五、六分钟里呢,就把自己的设计方案都做出来了。

那么钟老师请你们先预测一下,假如在你的这个纸桥上放硬币,你觉得它能够承受几个硬币的重量?

生1:

我能承受4个硬币的重量。

师:

噢,你举起来给大家看一下。

(师帮助生将自制纸桥举起来,让大家看到它的样子)

生2:

可以承受10个。

师(点头):

嗯,真有信心!

生3:

我也可以承受10个。

师:

你的纸桥,是吗?

好的。

那么小朋友想一想,光靠预测行不行啊?

生:

不行。

(出示PPT:

搭纸桥)

师:

对,我们光靠预测是不科学的。

那么接下来呢,我们就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检测一下你的纸桥的承重本领到底怎么样?

好,请小朋友仔细地听好我们的测试要求。

(师问前排的一位学生借一个桥面进行演示)

师(一边演示):

好了。

第一点,把桥面平稳地搭在两个桥墩上。

第二点,用老师提供的10枚硬币测试纸桥的承重本领,必须一个一个地放,一直放到你的纸桥倒塌为止。

第三点,硬币放的位置是在桥面当中这一段(手势指出)。

能不能放到桥墩上去?

生:

不能。

师:

好,接下来一点,我们平时啊都有一个习惯,一边做实验一边要及时地做好什么?

生:

记录。

师:

对,就是要及时地做好记录。

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记录表。

(出示PPT:

记录表)

师:

首先呢,把自己纸桥桥面的样子画上去。

(师根据一学生的纸桥样子,画在表格上)

师:

然后测试好了呢,这里有两格,(手指出),写在这一格里。

(画一元硬币)是用一元硬币来测试。

(画在电子白板上出现了一些小状况)钟老师画得不是很好,(擦去)那么小朋友想一想,你怎么样来计算它承受硬币的个数呢?

(再画一个简单的圆)怎么样来计算承受硬币的个数?

比如说,你放了8个,纸桥倒塌了。

生1:

应该是只能算7个,因为放8个还没有承受到那个重量。

师:

对,也就是把总数减去什么?

师、生:

1个。

师:

那么假如说有的小朋友啊,像我们那个xxx,她很有自信,她觉得10个都放上去还没有倒塌,那么算几个?

生(部分):

10个。

师:

能算10个吗?

师(一边演示记录):

比如说xxx的纸桥放了10个还没有倒塌

生(个别几个):

这算11个,10个以上。

师:

能不能写10个?

因为我们硬币不够了

生:

它还没倒塌

师:

对,还没倒塌,如果我再给它很多个,它可能还能怎么样?

生:

承受。

师:

还能承受。

那么你就这样写。

(写上:

10+?

)懂了吗?

要这样写,10加上个问号。

好,会记录了吗?

生:

会。

师:

好,我们测试的时间也要抓紧哦。

开始!

(小组长在老师要求下换实验器材,学生分小组进行纸桥承重本领的测试与记录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及时记录。

师:

好,1——2——3

生:

坐端正!

师:

好,小组长把东西放成原来的样子……

师:

钟老师觉得我们小朋友们还真的挺棒的啊!

在短短五、六分钟里面做出来的这个纸桥啊,大部分都比刚才钟老师的那座平板桥要强多了!

现在我请几个小朋友来交流一下你的纸桥的情况,好吗?

师:

xxx,把你的那个纸桥拿得高一点,让大家看一下。

(生1高举起纸桥)

师:

它的样子钟老师看到了。

(在黑板上板图纸桥的形状)它承受了多少个硬币?

生1:

承受了6个

师:

(板书6)好的,不错了哦!

成功地托起了6个硬币。

生2(高举起纸桥,师板图):

承受了9个硬币。

师:

真厉害啊!

(板书9)成功地托起了9个硬币。

师:

xxx,你的纸桥的样子也很特殊,(板图)这样的,是吗?

生3:

(点头)是的。

师:

几个?

生3:

承受了3个。

师:

(板书3)好的,也比钟老师的强啊!

生4:

我是,下面是u型的,承受了10+?

师(一边板书):

就是放上了10个硬币,它还很牢固对吗?

师:

钟老师先请这几个,现在钟老师要请同学们安静一下,来思考一个问题。

用了同样的一张纸,对吗?

做成的纸桥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啊做成这个样子(手指板图与板书),它能够承受6个硬币,有的小朋友啊做成这个样子(手指板图、板书),能承受3个,有的小朋友做成这个样子(手指板图、板书),哎,承受10个还不倒,而钟老师那座平平的,它一个也不能承受?

想一想,是不是老师给你们的纸大小不一样啊?

生:

(摇头)不是。

师:

厚薄不一样?

生:

不是。

师:

纸的质量不一样?

生:

不是。

师:

那么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纸桥的承重本领发生了改变呢?

生1:

形状。

师:

大家同意吗?

生:

同意!

师:

这张纸的形状发生了改变,那么也就是我们桥的哪一部分发生了改变啊?

生:

桥面。

师:

对,桥面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板书)。

桥面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我们做出来的纸桥它们的承重本领也发生了什么?

生:

改变。

师:

对(板书)。

现在小朋友们都理解了吗?

生:

理解了!

师:

那么我们说,我们只要把桥面啊做成不同的形状,那么搭成的纸桥它们的承重本领当然也怎么样?

生:

不一样。

师:

不一样,对不对?

但是我们还发现,有的小朋友他改变的形状,比如说这一种(指黑板上的板图)和xxx这一种,把它改变成这种形状以后,这个纸桥的承重本领是变得更大了,对不对?

假如钟老师就把纸桥变成这样平平的,那么它的承重本领当然是怎么样?

生:

小了。

师:

小了。

对不对?

好,那么我们发现刚才能够成功地托起10个硬币,纸桥啊没有倒塌的小朋友,他们这种形状能够使纸桥承重本领都比较怎么样?

生:

大!

师:

都比较大。

只不过呢,我们没有足够的硬币去测试它。

假如钟老师一下给你们50个、60个,能测出来吗?

生:

能!

师:

还是能测出来的。

好,那么接下来钟老师啊就要请刚才那些成功地托起了10个硬币的小朋友,你们在小组内进行一次小型的纸桥比赛。

那么没有成功托起10个硬币也不要灰心噢,我觉得你们也很棒了!

你们就来做小裁判,好不好?

听好比赛规则。

(学生显得比较兴奋,有些自顾自)

师:

1、2、3

生:

坐端正!

师:

仔细听好比赛规则。

第一组最好!

师:

第一个,还是把你们做好的桥面平稳地搭上去(演示)。

这一次呢我们把重物改变了。

(出示重物)这是钩码,我们用钩码来进行测试。

注意了,一个钩码的重量大约相当于9个硬币,所以小朋友放的时候更加要怎么样?

生:

轻!

师:

(点头)轻轻的。

然后呢,怎么样来计算它的个数?

和刚才计算个数的方法一样吗?

生:

一样。

师:

也是一直放到倒塌为止,减去什么?

生:

一个

(师点头)

师:

那么这一次呢就记录在这个地方(手指电子白板处),我们可以画一个钩码的样子。

理解了吗?

生:

理解。

师:

好,比赛开始!

(自制的纸桥前面托起10个硬币的学生分小组用钩码测试纸桥承重本领,进行小型比赛、记录成绩。

教师巡视、灵活安排好小裁判,进行指导。

师:

1——2——3

生:

坐端正!

师:

小组长理东西,其他小朋友坐端正!

师:

好,比赛啊虽然很小型,但是也很激烈。

钟老师下面请每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最终结果。

把你们这一组中承重能力最大的纸桥的形状拿起来给大家看一下,然后说一下纸桥承受的钩码个数。

从第一组开始,各组中比赛成绩最好的学生高举起自己的纸桥汇报成绩,教师板图与板书。

师:

小朋友看一下,我们只要把纸桥变成又哪些形状,它的这个承重本领能够变得更大?

我们来找一找有哪些形状啊?

生1:

圆筒形的。

师:

对,圆筒的,很好。

生2:

三角的。

师:

三角形的。

(板图)

生3:

波浪形的。

师:

好,有的小朋友说波浪形,这种形状我们在科学上的说法是瓦楞形的(板图)。

说一下。

生:

瓦楞形。

师:

我们发现啊,这几种形状,它们做出的纸桥承重本领相对来说怎么样啊?

生:

大。

师:

对,更大!

(板书)钟老师这里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你看,同样是下面两个圆筒形的,为什么不同的小朋友他们做出来的纸桥承重本领又有些不一样呢?

师:

想一想……他们制作过程中会有什么问题?

生1:

就是把圆筒滚得牢一些。

师:

对,有的小朋友可能这个圆筒滚得很厚实,很牢固。

有的小朋友可能比较松。

这就说明啊,我们纸桥的承重本领它主要是跟桥面的什么有关啊?

生:

形状有关。

师:

但是呢,也跟你制作过程中的质量好坏有点关系

师(出示纸桥上开上吉普车的PPT):

我们来看,这是几位大学生他们啊参加一个中央台的“异想天开”,挑战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们把很多废报纸做成了一座纸桥去参加比赛,结果啊把一辆1.5吨重的吉普车顺利地开上去了。

你们看一看,这个纸桥本领这么大跟它的什么有关?

生:

桥的材料。

师:

材料就是纸啊?

(再指图片)

生:

形状。

师:

对,都用了什么形状啊?

生:

瓦楞形。

师:

看看清楚!

生:

圆筒形。

师:

都是用了圆筒形的。

所以这个纸桥的承重本领相当大。

这个吉普车开上去啊,它基本上形状都没有什么改变,非常厉害啊。

好,钟老师再请你们看一幅图片。

这个就是我们xx今天介绍的上海的卢浦大桥。

它被称为世纪彩虹。

你们看一下这座桥它的形状是怎样的?

我们生活中啊,经常也能够看到这种形状。

(出示赵州桥PPT)还有这座桥也是这种形状。

(部分学生已在下面轻讲出)

师:

我听到有的小朋友已经讲出来了,大胆一点。

生:

拱形。

师:

(板图)非常好!

这是拱形的。

我们小朋友今天啊,没有小朋友设计出来,我们回去可以自己试一试,看一看它的承重本领是不是也比较大。

那么这座桥钟老师特别要给小朋友介绍介绍一下的。

它叫赵州桥,它是一座非常历史悠久的桥,它的年龄你们知道有多少岁吗?

1400多岁,非常得老,它到今天还是屹立不倒。

在很多年里面它经受了8、9次的大地震,还有很多次的洪水暴发,它都非常牢固。

这也是跟它的什么有关啊?

生:

形状。

师:

好的。

今天我们这节课啊动手做了纸桥,还做了许多有趣的实验,小朋友学得开心吗?

生:

开心!

师:

今天我们在动手中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知道了纸桥的承重本领和,一起说!

师生:

桥面的形状改变有关系。

师:

好,钟老师请小朋友回去以后啊把这几种承重本领都比较大的形状试着做一做,然后你自己做一座你认为最好的纸桥,我们下一节课再来进行一场班级的纸桥大比拼,有没有信心获胜啊?

生:

有!

[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搭纸桥》这堂课之所以在区级公开课上取得了成功,主要原因就是我根据二(9)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平时的教学风格,结合教材上的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并将成功教育、差异教学这些理念贯穿其中,激发学生做中学、玩中学,主动探究出了纸桥承重本领和桥面形状之间的关系,同时提高了学生动手制作、实验等多方面的能力。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从成功起步——活动设计。

作为科学启蒙教育的自然课,要培养孩子们成为一个个成功者,而不是让大部分的学生经历失败与淘汰。

这堂课上我安排了制作纸桥(桥面)、测试纸桥的承重本领、纸桥比赛这三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活动。

学生动手制作纸桥我给了他们5分钟左右的时间,这个安排完全是根据二(9)班学生一贯喜欢小制作活动而且动手能力颇强这一特点才定下的。

事实证明,这一时间上的安排既使每一个学生展示了自己在短时间内的动手制作、想象、创造等多方面能力,又保证了后面几个活动有充足的时间展开。

在学生测试纸桥承重本领和纸桥比赛两个活动中,关键的学具就是测试时使用的重物及重物的数量。

硬币和钩码是我最终定下的两种学具。

课上,我让孩子们使用10个硬币去测试刚做好的纸桥的承重本领,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再次获得成功,一来激发了他们积极地去探究其中的科学奥秘,二来一点也不浪费时间。

在最后的纸桥小型比赛中,自制的纸桥成功托起10枚硬币的孩子们在我的要求下就直接用钩码来测试纸桥的承重本领了。

这当中虽然有不少孩子失败了,但由于前面一次次成功的铺垫,他们仍然兴致勃勃一点也不感到沮丧,还主动探究出了哪些形状的纸桥承重本领更大。

看来我课前对于学生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设想尤其是学具上的苦思冥想、不断实践还是很值得的。

当然平时教学中对二(9)班孩子们的了解、与他们之间的情感积累等因素虽说只可意会但却是课堂成功不可或缺的。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反馈与评价。

在《搭纸桥》这堂课中,为了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尤其注重每个活动过程中的及时反馈与评价。

在学生制作纸桥的过程中,我注意有效的巡视。

对于学生们所做的纸桥形状不去干预,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巡视过程中我及时表扬个别学生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如:

xxx折得真挺括、xxx的折痕真清晰等,以点带面将信息反馈给全班学生,提醒他们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

我特别关注了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如二(9)班的小泽安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那一天他周围坐着很多听课老师,由于紧张他一开始做错了,正巧我走到他们这一组看到了,于是马上给他换了一张新的纸并安慰他别紧张、别着急,在他制作的过程中我隔一小会儿就走到他身旁有意识地去指导、帮助他赶上周围的小伙伴,最后他完成的纸桥在后面的承重测试中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当动手能力强、制作速度快的个别学生已经完成了以后,我在称赞他们的同时又有意识地让他们去帮助同组的小伙伴完成作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小组协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同伴互助学习的能力,而且也能有效地帮助自己照顾到学生的差异。

(因为仅靠我一个人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满足所有学生的特殊需要肯定是有困难的。

)当孩子们全部完成了纸桥作品后,我及时、大面积的表扬让学生们在课的开始阶段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在学生“测试纸桥承重本领”的活动结束后,首先我还是及时、大面积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接着,在让个别学生交流反馈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先请承受硬币个数较少的学生来交流,对他们的评价中还是处处体现出“成功”二字,使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是胜利者。

让学生们能够在愉悦的心情中去探究“改变纸桥承重本领的主要因素”。

在让自制纸桥成功托起10个硬币的学生进行小型的纸桥比赛前,我以反馈、评价纸桥测试中成绩较好的这部分学生作为前后活动之间的过渡时,仍然不忘记鼓励剩下的学生们并邀请他们做一做比赛中的小裁判,这样不但激发了能力较强的学生继续探究“桥面变成哪些形状后纸桥的承重本领更大”,而且同时也很好地保护了前面一部分做出的纸桥形状不太理想的学生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也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

当然,在仔细观看了自己教学全过程的实录后,我发现这堂课上有些地方的提问设计、语言表达等都还存在着不足,这些都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改进、提高!

“教师是传承性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是科学性的事业,没有唯一,只有合适。

”在自己执教这堂公开课的前前后后,留给我的感触还真不少,但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一句话,它将会一直鼓励我去直面今后工作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