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2216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三月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月考试题.docx

《高三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月考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月考试题.docx

高三月考试题

临朐五中高三11月月考

历史试题

第I卷(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在研究五四运动时,有学者根据材料一“台州籍学生陈荩民的描述‘我身材较高,就踩在同学匡互生的肩上,爬上墙头,打破天窗,第一批跳入曹贼院内。

’”得出陈荩民最先进入曹宅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夏明钢的描述‘匡济(匡互生)从西院窗口将铁栅扭弯了两根,打开了一个缺口,他从缺口爬进去。

’”得出匡互生最先进入曹宅的结论。

对上述两个结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①两位学者所用材料存在矛盾,结论均不能成立②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必须提供更为客观的材料③两段材料都是第一手史料,但结论不具有说服力④两段材料距今时间较长,两位当事人回忆都不可信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在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的文件中有如下表述: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这一文件最有可能发表于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重庆谈判期间D.北平和谈期间

3、“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4、《烟标收藏入门》记载:

“1889年美国人菲里斯克在上海试销的‘品海’卷烟的烟标是我国最早的烟标……1991年《烟草专卖法》规定,烟标上必须标明‘焦油含量’和‘吸烟有害健康’字样。

1991年中国加入国际条形码协会,并规定从1992年起在出口卷烟烟标上必须标明条形码。

”对此我们不能提炼出的有效信息是

A.反映出近代中国接受了一些西式生活习俗

B.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生活更加注重健康

C.加入WTO使我国经济生活开始趋于法律化

D.我国调整烟标设计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5、“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

”以上叙述说明了

A.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美国要恢复西欧经济以遏制苏联

C.多极化趋势出现D.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6、在一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

其中与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的是

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D.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7、美国学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西方由于自己的技术成就、经济活力以及社会和政治的多元化,正在发生着变化。

而所有这一切,形成一种最终导致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动力。

结果,极为稳定而又保守的中国社会,被西方势不可挡的扩张主义弄得四分五裂”。

材料不能够体现的史观是

A.文明史观B.全球史观C.近代化史观D.社会史观

8、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

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

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

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D.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强

9、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记述“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引流,马尼拉大帆船(指中国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送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

”上述历史现象表明

A.西方工业文明开始向东方渗透B.中国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受益者

C.印度沦为西方工业化的原料产地D.美洲成为西方工业品的最大市场

10、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工业革命”一词,它包含着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

你对社会变革的理解是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B.经济发展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

C.社会分为两大对立阶级D.自由主义被国家干预思想所取代

11、观察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1934年5月)。

(据张一凡《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编制)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

国别

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

美国

竹的本体、切株及种子,草棉植物,各种白松醋粟,小麦,玉米,甜粟,芦粟,柑桔,马铃薯,山药,水稻植物,香蕉,甘蔗

德国

葡萄,苗木,各种双子叶植物的全株或部分

比利时

葡萄植物的全株或部分

瑞典

活榆树科植物

加拿大

五叶,醋粟,桃金娘,锯粟,伏牛花

日本

新鲜胡瓜、西瓜、南瓜以及其他葫芦科植物,番茄、菜豆等咖啡植物及种子

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下各国的态度

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生存状况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

12、1933年,罗斯福政府承认苏联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34年,美国国会废除干涉古巴主权的《普拉特修正案》,美军撤出海地和尼加拉瓜,美国允许菲律宾独立。

美国推行这些政策的实质是

A.保护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B.美国军事力量下降

C.美国外交政策的需要D.美国与这些国家结盟

13、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

“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

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

”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

A.资本主义已过时B.渴望扩大政府职能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4、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具有世代传习的特点。

如元稹《织女词》: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这种传习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

①手工业市场的狭小迫使手工业劳动者以此自卫 ②自然经济封闭保守性的影响 

③保证了手工业成品的工艺水平④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D.②④

15、“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

”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16、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17、右侧海报是荷兰政府于1949年刊印的,由此可知,荷兰政府意在

A.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荷兰的阴谋

B.希望民众与政府齐心协力克服经济困难

C.成为美国的盟友,共同遏制苏联

D.宣传马歇尔计划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

18、俄罗斯学者说:

“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人类已从两个国家集团的对抗转向本质上是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所有其他人的对抗。

而且,越是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就越尖锐,其采取的方式就越是残酷和无情。

”此核心观点认为美国

A.面临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冲击B.遭受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严重威胁

C.面临欧洲联盟成立后竞争的压力D.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不利于世界和平

19.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说:

“不结盟运动只是在冷战时代具有意义。

”这一言论折射了

A.不结盟运动失去了现实意义B.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C.区域经济合作成为时代主流D.和平共处成为国际关系准则

20.下表为某一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某一年”最有可能是

A.1948年B.1957年C.1962年D.1977年

农业

工业

总产量

总产量

原计划

比上年增长8.5%

3216亿斤

2200万担

比上年增长5.7%

670万吨

2亿吨

实际完成

比上年增长11%

3400亿斤

2400万担

比上年增长8.5%

720万吨

2.17亿吨

21.1944年,《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l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美元地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经济危机使货币贬值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国际贸易体系的变化    D.美国经济实力的削弱

22.“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

”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人民资本主义”

23.下图是一则招标公告,据所学知识判断____处应是     

招标公告 

    建设单位:

____贷款甘肃庆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办公室 

    项目概况:

环境交通走廊工程;综合交通走廊工程及老城区道路及雨污水管 网系统改造;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银行

24、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

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

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

25、据《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导致表中1990年--1994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GDP)

17,681.3

20,188.3

24,362.9

31,380.3

43,800.0

实际GDP增长率(%)

3.9

8.0

13.6

13.4

11.8

商品出口(单位:

亿美元)

515.19

589.19

695.68

756.59

998.70

商品进口(单位:

亿美元)

423.54

501.76

643.86

863.13

958.07

外国直接投资(单位:

亿美元)

26.57

34.53

116.16

274.71

338.00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B.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根本上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26、《韩非子》里记载了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

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从中得出的最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B.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

C.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家庭手工业发展

27、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会议上说:

“因为中农怕‘冒尖’,怕‘共产’,就有人提出‘确保私有财产’这一口号去安定他们,其实这是不对的。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巩固新政权B.恢复国民经济

C.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28、当时的发明家大多以获得一个奖金就满足了,而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建立了近代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此后又建立了10多个工厂并对工厂进行技术改造,1786年被封为爵士,1787年担任德比郡郡长,去世时留下一笔天文数字般的财产。

这说明他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制度B.英国具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C.具备了现代企业家的精神D.政治地位物质利益的鼓励

29、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一段描述:

“(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各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富有盐商,没有政治地位,只能攀比花园和家厨的手艺……”这反映出明朝扬州地区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C.商品经济较为发达D.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30、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举起自由贸易的大旗;19世纪末,美国成为该政策最积极的倡导者。

两国倡导贸易自由化都是基于

A.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B.工业革命使经济实力剧增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确立起代议制的政治体制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31.《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覆盖面遍布全世界。

自1923年3月3日创刊以来,《时代》就对报道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9月3日期刊,封面人物蒋介石(右图),图中的蒋介石意气风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1)这个时候中国历史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又面对怎样的命运抉择?

(2分)

材料二194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右图)。

题目是《中国的毛泽东》,红色条幅上写着民主统一。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周刊将毛泽东列为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材料三这是1958年12月1日的封面(右图).人物是毛泽东。

封面的右上角引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

中国是一头睡狮,醒来后她竟震惊世界。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外交的角度概括建国初期中国“醒来后她竟震惊世界”的表现。

(6分)

 

材料四1979年1月,邓小平的头像赫然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右图)。

标题写着:

《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随后,刚过了一个月,邓小平的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题目是《邓来了》。

邓小平访美,在美国掀起了“中国热”。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当年两次登上时代封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材料五1985年9月,《时代》周刊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

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5)你是否同意《时代》周刊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分)

 

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

政府规定外商“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入贡国家需表明臣属手中国。

——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

(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3分)

 

材料二暨上海开埠,外人麇集。

彼时中西隔绝,风气锢蔽,洋商感于种种之不便,动受人欺。

时则有宁波人穆炳元者,颇得外人之信用,无论何人接有大宗交易,必央穆为之居问;……及后,商业愈繁,穆一人不能兼顾,乃使其学徒出任介绍,此为上海洋商雇用买办之始。

——《姚公鹤:

上海闲话》

(2)据材料二,分析买办出现的背景。

买办阶层的出现反映了近代中国对外贸易

有什么特点?

(5分)

 

材料三2005年1月至8月底,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纠纷调查44起,涉案金额高达l54亿美元,我国连续第11年成为遭遇国际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

(3)据所学知识,从国际贸易环境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4分)

 

3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4分)

材料一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

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

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

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

现代化的迷途》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

(3分)

 

材料二: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就认为,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

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摘编自(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2)材料二中,苏联在30年代实施什么农业政策?

(2分)怎样理解“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

(2分)这对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3分)

 

材料三:

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单位:

万吨)

 

 

①糖料产量②油料产量③棉花产粮食产量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分析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

(2分)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它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

(2分)

 

34.(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嘎尔尼对工业文明成果的高度自信。

在乾隆及其高级官员眼中只有不屑。

清政府对他的所有请求概不答应,最后他的使团除了带着一堆乾隆帝赐予的无用赏赐经广州入海外,一无所获。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4分)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中国被迫融入全球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一些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基本上是以外部力量的注入和政治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长白学刊》2007年05期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材料三  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现。

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

 

    ——世贸组织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中国是如何“进入全球市场”的?

(3分)    

 

高三11月考历史答题纸

(时间:

90分钟 总分:

100分 交答题卡)

31、(共18分)

(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共12分)

(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共14分)

(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