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2696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57 大小:13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7页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7页
亲,该文档总共1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1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docx

最新审定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

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湘教版)

《春的消息》5

第一课时5

第二课时6

《爱唱歌的小溪》7

第一课时7

第二课时8

《蒙蒙细雨》10

第一课时10

第二课时10

第三课时11

《短文两篇》12

第一课时12

第二课时13

《大自然的声音》15

第一课时15

第二课时15

《语文活动》17

第一课时17

第二课时17

《咏柳》19

第一课时19

第二课时20

《绝句》21

第一课时21

第二课时21

《狐狸和乌鸦》23

第一课时23

第二课时23

《酸葡萄》25

《九色鹿》27

第一课时27

第二课时27

第三课时28

第四课时28

《渔翁和魔鬼》30

第一课时30

第二课时30

《小狐狸哭了》32

第一、二课时32

第三、四课时32

《语文活动2》34

第一课时34

第二课时34

《野餐》36

第一课时36

第二课时36

《小英雄于连》39

第一课时39

第二课时39

《带着鬼子捉迷藏》41

第一课时41

第二课时42

第三课时43

《短文两篇》44

第一课时44

第二课时45

《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47

《“护蛋”行动》48

第一、二课时48

第三、四课时49

《语文活动3》50

第一课时50

第二课时51

《一条新裙子》52

第一课时52

第二课时52

第三课时54

《皮巧根桥》55

第一课时55

第二课时56

《护士长日记》57

第一课时57

第二课时57

《朋友,友谊》59

第一课时59

第二课时59

《我来写日记》60

第一课时60

第二课时61

《语文活动4》62

第一课时62

第二课时63

《故乡的芦苇》64

第一课时64

第二课时64

第三课时65

第四课时66

《舍不得这棵树》67

第一课时67

第二课时68

第三课时69

第四课时70

《种草莓》71

第一课时71

第二课时72

《短文两篇》74

第一课时74

第二课时75

《从身边做起》76

第一课时76

《我是一片小树叶》78

第一课时78

第二课时79

《语文活动5》80

第一课时80

第二课时81

《词两首》82

第一课时82

第二课时82

《成语故事二则》84

《刻舟求剑》84

第一课时84

第二课时85

《南辕北辙》86

第一课时86

第二课时87

孔子让路89

第一课时89

第二课时90

精彩的大象表演92

第一课时92

第二课时92

蚁球漂流94

第一课时94

第二课时95

十二生肖的故事97

第一课时97

第二课时98

短文两篇100

第一课时100

第二课时101

收购废话102

第一课时102

第二课时102

语文活动6105

第一课时105

第二课时106

有趣的绕口令107

第一课时107

第二课时108

玩具交易会110

成语故事112

第一课时112

第二课时113

造字大王一家114

第一课时114

第二课时115

读不完的大书117

第一课时117

第二课时118

成语故事会119

第一课时119

第二课时120

属相趣谈121

语文活动7123

第一课时123

第二课时123

我来夸夸她124

语文活动8125

第一课时125

第二课时126

作文:

记寒假里的一件事128

作文:

写一张照片130

作文:

写一个熟悉的人132

作文:

二十年后的________134

作文:

变化136

作文:

自选题138

作文:

想象作文140

第一课时140

 

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

《春的消息》

教材分析

这首诗歌描写了情趣盎然的春天。

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给大自然的景色赋予了纯真的生命:

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富有了灵动的色彩,让所有的小生物都成了孩子们亲密的小伙伴。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浓浓爱意。

全诗共六个小节,描写了孩子们从殷切地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到尽情地在大自然中寻找、感受春的消息,直至尽情地嬉戏、玩耍,将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小节仿佛是一个个特写镜头,春风、春水、树枝、水鸭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春天的美好跃然纸上;第二小节总写换了春装的孩子们欢笑着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寻找春天的消息;第三小节至第六节诗歌为我们“推”出四幅戏春图:

捉、放飞舞的蝴蝶,是爱,是怜,是珍惜;问候开放的雏菊,是欣喜,更是朋友般的亲密。

枝条吐出绿苞、溪水被春天唤醒;明丽的太阳、搔痒面颊的嫩草……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让喜欢春天的孩子陶醉于春的消息之中。

诗中的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欢笑,于是,读诗的孩子在诗人笔下的大自然中徜徉,便也拥有了大自然般博大的情怀,浓浓的爱意,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这个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

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拼读“漂、禁”两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媒体

学生准备:

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春的气息。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先板书“消息”,指名学生读。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消息”的理解。

师:

春姑娘就要来了,她想给小朋友们发一个春天到来的好消息,你帮她想一想:

春姑娘可以怎么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呢?

”(学生畅所欲言。

春姑娘把小朋友们的好主意让一位诗人写成了一首诗来传达“春的消息”。

我们来读一读,看看谁能收到这些消息。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

2.出示生词卡片,指明读,注意“漂”是个多音字,漂白、漂亮

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搔痒”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生活经验和具体的动作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相机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认读、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通过感情朗读来表达出来。

第一节中春的消息是指春风、春水、树枝、水鸭;抓住“盼望”“整整”体会孩子们渴望和欣喜的感情。

第二节中春的消息是指换上春装;“飞过”“飞上”表达了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欢快和急切之情。

第三节中春的消息是指蝴蝶飞舞;抓住“爱怜”体会孩子们对自然万物的爱。

第四节中春的消息是指雏菊开放;抓住“雀跃”体会孩子长高的自豪和欣喜。

第五节中春的消息是指吐出绿苞、溪水唱歌;

第六节中春的消息是指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的面颊;

4.配乐朗诵诗歌,美读中品位所蕴涵的情感。

赞美春天!

设计意图:

通过抓住重点的词句,来帮助孩子们去领会诗歌中对春天的盼望、欣赏和感受,进而通过感情朗读来赞美春天。

第二课时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雀”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关于春的消息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你一定能发现的更多!

去找一找相关描写春天的儿歌、古诗、歌曲读一读、背一背、唱一唱。

也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美丽的春天。

2.积累诗歌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爱唱歌的小溪》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会写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领略歌溪的生命力,体会作者对小溪、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条会唱歌的溪流,它会给村里的人带来什么呢?

让我们随着这条欢快的溪流一起去看一看,它会给人们带来哪些欢乐?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认真读课文。

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互相正音。

3.听课文朗读录音,标出不认识的生字、新词。

三、生字探究,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拼读、识记。

(1)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2)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重点指导读准下列生字的音。

源:

yuán,注意不能读成“yán”。

滑:

huá,不能误读成“fá”。

虽:

suī,声母是平舌音“s”,不是翘舌音“sh”。

3)同桌互读。

4)“开火车”读生字。

(2)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指导字形及书写要求。

2)老师范写“爬、翻”两个字。

3)学生练习写字。

2.结合课文词语释义、积累新词。

流淌:

流动。

文静:

(性格、举止等)文雅、安静。

争先恐后: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浑厚:

朴实雄厚。

四、指导朗读

1.听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试着模仿录音朗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句子是否通顺,是否有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歌溪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体会作者对小溪、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领略歌溪的生命力,体会作者对小溪、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和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探究释疑、交流感悟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全班齐读。

(2)释疑:

村里的人为什么把溪流称作“歌溪”?

(因为这条溪流爱唱歌,所以村里的人叫它“歌溪”)

2.学习第2自然段。

(1)男生读,女生听。

(2)想想:

为什么说歌溪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3)投影出示下面的句子,理解句子。

“源头的水是清亮的,闪着光,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跳下来,溅起一蓬蓬亮晶晶的水花。

这时候,歌溪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它的歌声有点儿野。

(歌溪源头的水银亮闪光,从长满苔藓的山上流下来,溅起一蓬蓬亮晶晶的水花,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4)投影读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水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跳下来。

水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流下来。

(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女生读,男生听。

(2)读文后思考:

为什么说歌溪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3)闭上眼睛,想像歌溪欢快、活泼的样子,然后说给同学听。

(4)投影学句。

“石板上披盖着长长的青苔,像鲜绿的丝线,又像姐姐的长发。

(这一句把青苔比作丝线,是颜色上存在相同之处,都有“绿”的特点。

把它比作姐姐的长发是从“长、亮”两个特点来描写青苔的)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用“像……又像……”口头说话。

(5)指导朗读。

(要带着欢快的语调来读)

4.学习第4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讨论交流。

1)这一自然段写出歌溪什么样的特点?

(文静)

教师指导:

“文静”指文雅、安静,说明歌溪流动缓慢,气势小,发出的声音较小。

2)这一自然段还着重写了什么?

(溪边树林里的各种鸟叫声)

3)想像一下百鸟歌唱的欢快场景。

a.说一说,文中写了哪些鸟。

(金翅鸟、杜鹃鸟、画眉鸟、大山雀、白头翁)

b.演一演,模仿一下鸟叫。

4)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5.学习第5~7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

(2)歌溪带给我们哪些欢乐呢?

带着这个问题到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巩固深化

1.指明分自然段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对歌溪说几句话。

板书设计

2.爱唱歌的小溪

调皮歌声有点野

小溪活泼歌声充满欢乐

文静歌声非常美妙

在夏天涨水给予我们欢乐

《蒙蒙细雨》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会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山村初春的美丽景色。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目标之3

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认真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读,互相正音。

3、听课文录音,标出不认识与不理解的生字新词。

三、生字探究,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拼读,识记。

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生字。

2、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指导字形及书写要求。

教师范写部分生字。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来定)

学生练习写字。

3、积累新词。

漫步 开幕 分辨 融融 清脆 眺望

4、写字作业。

第二课时

一、指导朗读课文

听课文录音

学生模仿朗读。

自由练读。

二、看图学文:

看图理解课文,找出直接描写图画内容的自然段。

(第4节)

指名读第4段。

三、学习课文:

1、读读,画画重点词,探究沐浴着蒙蒙细雨的藏族美景。

自由快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

画出描写自然界春雨的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交流学习心得。

再读这些句子,体会到作者的用词精确。

捧着挂着戴着

理解重点句:

举目望去,春雨中的藏族山村,像一个缀满珍珠宝石的童话世界。

这句话把山村比作什么?

作者为什么把春雨中的山村如此作比。

小结:

这个山村既美丽又神奇,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

2、朗读训练。

试背之。

四、作业:

写字、背诵所学段落。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节所学段落

二、新授:

1、想想图中所描绘的画面。

2、学生自读第4节。

3、书声琅琅的教室里,不也在下着一场融融春雨吗?

学生齐读。

说说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指导理解。

藏族女教师给孩子们上课,传播着科学文化知识,就像是春雨一样滋润着春天的万物。

这场春雨,就是科学文化知识,是一场人们难以察觉的雨,而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美过那雨雾中的桃花,孩子们的清脆的读书声,赛过那云雀的歌声。

4、学生在练读的基础上,背诵第4节。

三、小结

试概括主要内容。

四、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完成基础训练。

《短文两篇》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

学写拟人句。

难点:

学习短文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遮、淅”;辨析多音字“没”。

2.有感情地朗读《小雨点》,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3.学习写拟人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平时注意观察过下雨吗?

谁能说一说下雨过程中和雨后的情景。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描写雨中和雨后景象的。

在这节课,我们着重学习描写雨中景象的短文《小雨点》。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试读课文,要求读准文中带有注音的生字,再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字音读错的字或读破句的地方。

3.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纠正丢字、添字和读破词、读破句的现象。

三、看图朗读,想像雨景

1.投影显示第一幅插图,看看图上有哪些内容?

(一个小男孩正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雨点发呆,树枝随风摆动,数不清的小雨点随风飘洒)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图中展现的是什么季节的雨?

然后说说你生活中遇到的这样的雨是怎样的?

四、朗读感悟,欣赏体验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说说下雨前大自然是什么样的?

(乌云突起,遮住了天空,淹没了太阳,明朗的天空变得阴沉起来)

2.比较句子。

(投影出示)

蓝蓝的天空,被飞来的乌云遮住了。

蓝蓝的天空,忽然被飞来的乌云遮住了。

(1)指名读这两句话。

(2)说说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忽然”一词,表明乌云来得又快又急)

(3)再读这两句话,读出第二句强调的地方。

(4)将第二句按要求改变句式。

零零落落林把零零落落六遮住了。

3.默读第2~4自然段,体会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1)第2自然段描写雨中哪儿的景象?

(小雨点洒在玻璃窗上的画面)

(2)“点点晶莹的小水珠,连成一片,流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

”这句话如何理解?

(3)第3自然段着重写了哪儿的景象?

(公路上的景象。

马路变得油光发亮,汽车像洗了个澡,车头灯光像一个圆圆的月亮)

(4)投影学句。

“来来往往的汽车也像洗了个澡,车头灯光像一个个圆圆的月亮。

这一句把细雨冲洗汽车比喻成人洗澡,把细雨中的车头灯光比喻成一串串圆圆的月亮,拿我们所熟知的事物作比,又易于被学生所理解。

(5)说说第4自然段着重写了哪儿的景象?

(门前的大树和小鸟)

(6)品读美句。

“树叶被雨点洗刷得绿莹莹的,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去体会。

(7)指导读出雨中景色的美。

1)老师范读。

2)学生仿读。

3)学生自读。

4)指名读。

五、课堂小结

你知道这篇课文介绍了哪些景象吗?

希望你们能认真观察,并将它记下来,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抖、溅、逐、谐、斑、斓”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雨后》,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3.学习短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雨中自然界的美景。

那么雨后的自然界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色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短文两篇的第二篇短文《雨后》。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

1.学生自由出声试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的字或读破句的地方。

三、熟读领悟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找出各自然段所描写的自然段景物。

3.学生交流。

第1自然段:

写了山野,空气清新。

第2自然段:

写了水中的荷叶和青蛙。

第3自然段:

写了蒲公英。

第4自然段:

写了溪水和鱼儿。

第5自然段:

写了蜻蜓飞舞。

第6自然段:

写了五色斑斓的彩虹。

四、合作探究,质疑释感

1.质疑:

雨后大自然的景象会是怎样的呢?

出示表格。

天空 青蛙 青蛙 鱼儿 蜻蜓

2.小组合作完成。

(1)出示挂图,看看雨后的景象有什么特点。

(2)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相应的段落,完成表格。

3.小组合作汇报。

4.教师重点指导学词、学句,相机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1)投影:

“荷叶拖着水珠,青蛙瞪大眼睛跳了上去,水珠抖落,溅出圈圈波纹。

”体会用词的恰当。

(2)投影:

“溪水哗哗唱着,鱼儿伴着歌声,摇头摆尾,跳起水族迪斯科。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出句间停顿,吐字要清晰,要读出雨过天晴清新洁净充满生机的美,读出对雨后景色的赞美之情。

听录音朗读课文。

6.学生齐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写了雨过天晴大自然清新洁净、充满生机的美,作者由于观察细致,所以描写得心应手,语言运用十分得体,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大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构思。

2.指导学生习作方法。

教学重点:

突出声音的“奇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交流平时所了解的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然后讨论这些声音能起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

课前导语

1.播放动物叫声的录音带。

2.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能告诉我们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还能激发我们无限的想像。

一、明确目标

引导学生解题。

二、资料链接

1.出示课文插图。

看一看图上有哪些动物,每一种动物是如何叫唤的。

3.想像一下,动物的叫声与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有什么关系。

三、习作构思:

本次习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充分发挥想像力,展开丰富的联想,不受插图的拘束。

2.先在脑海中想像大自然中美妙的画面,结合自身经历,然后再有条理地叙述下来。

四、资料共享

1.分小组交流知道的大自然的声音。

2.全班交流。

五、习作方法

1.在习作的过程中注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来表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动听。

2.一定要写清楚每种声音的作用。

3.一种声音写完后再写另一种声音,层次要清楚。

六、开心练笔

1.开头就用课本中所给的句子:

听,大自然的声音多么美妙!

2.练写“青蛙”的声音。

(1)学生说青蛙是如何叫唤的,它的叫声有什么作用。

(2)学生动笔写。

七、交流探究

1.学生以四人小组交流所写作的片段。

2.小组推荐其他学生好的写作方法。

八、小结归纳

学生总结其他学生好的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作文讲评,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2.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开心点评

点评上节课交流的材料,重点点评习作的可供借鉴的和修改的地方。

二、实践练习

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修改

1.指名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提出修改建议。

2.学生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本次作文存在的问题:

四、习作欣赏

欣赏佳作,点评佳作中的好句子、好词语。

点评:

佳作之优:

本次习作优秀作文有:

五、小节总结

本次习作同学们在生活中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所以写出来的大自然的声音丰富多彩。

同时,能使用比喻、拟人的方法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希望今后能继续这样,写出更多好文章。

《语文活动》

教学要求:

1.认识形近字,了解汉字的多样性。

2、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3、积累词汇。

教学重点:

认识ABB式叠词,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积累ABB式叠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万花筒”

1.认识形近字,了解汉字的多样性。

(1)教师: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形近字。

(2)引导观察这些字的特点。

字形相近,有的十分相似,书写时稍不注意就会弄错。

(3)指导书写。

(4)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2.学习“我能写”。

(1)投影出示“绿莹莹”“湿漉漉”“亮晶晶”

(2)自读词语,理解词语特点。

这种类型的词属于叠词,前一个字不同,后两个字相同,这样的叠词叫ABB式叠词。

(3)仿例写词。

红彤彤 绿油油 黑糊糊 黑沉沉

甜蜜蜜 酸溜溜 静悄悄 闹哄哄 金灿灿

3.学习“我能连”。

(1)学生试连词语,然后读一读。

(2)指名汇报所连词语。

(3)师生共同纠正。

(4)连完后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