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272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docx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

 

2007

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2007年5月

 

前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杭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增强杭州市有关企业与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国外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架设科技合作与经贸交流的桥梁,提升杭州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与杭州市科技局联合中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德国中小企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2007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

由杭州市科技咨询中心、杭州市科技咨询业协会承办。

“2007京杭(国际)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作为杭州市科协已经连续主办了三届的品牌活动“京杭两地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的延续与发展,在保留大部分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与扩展,引进了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平台(SGCP),实现了将原有的京杭两地的科技交流活动升级为国际化的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的飞跃。

本次交流会内容涵盖机械制造、化工、环保、生物医药、节能、信息技术等领域。

交流将于5月21日至23日在杭州举行。

交流内容主要包括:

1.发布推介会:

邀请国外(国内)的企业向与会的企业家介绍他们可供合作的内容(包括:

科技合作、经贸合作、产品销售等)。

2.联合服务机构的成立暨推介大会:

联合几家中介服务机构共同成立一个联合性的服务机构,并向与会的企业介绍该机构所能常年提供的服务内容。

3.专题讲座:

邀请国外科研机构的专家、中科院专家、本地院所专家等做专题讲座。

本次活动主要目的是为国外和杭州市中小企业之间提供一个可以进行科技、经贸、以及全方位合作交流的平台,通过该活动,加深我市企业与国外企业、国内著名科研院所之间的了解,挖掘双方之间的互补性优势,从而能够促使各方面进行互利合作。

同时,杭州市科技咨询中心也将与相关的国内外机构共同成立一个常设的服务性机构,常年为我市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工作。

为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杭州市科技咨询中心将本次交流会发布的重点推荐项目信息提前汇编成册并发送到相关企业。

限于篇幅,本册只收录大部分重点项目信息,更多项目目录见附件,详细内容请随时查阅“杭州科技咨询网”()。

杭州科技咨询网

杭州市科技咨询中心简介

杭州市科技咨询中心,是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隶属于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要的业务范围为:

发挥科协系统的人才和组织网络优势,组织开展科技决策咨询、管理咨询、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民间科技合作与交流,以及开展科技中介推广服务。

杭州市科技咨询中心在科技中介、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领域拥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和一支高素质的运作团队,并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先后被有关部门评为“杭州市中介服务业示范企业”、“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先进集体”、“杭州市金桥工程优秀组织单位”等,为本地区的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更好的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中小企业服务,杭州市科技咨询中心联合了中科院信息咨询中心及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市级学会、协会等单位共同建设了“杭州科技咨询网”(),网站内容包括:

最新项目成果信息、企业技术需求信息、企业项目融资信息、最新科技新闻等。

同时,杭州市科技咨询中心还结合“杭州科技咨询网”的宣传,积极组织一系列的专题技术推广活动,已成功举办了能源专题技术推广会、三届京杭两地高科技产业化合作交流会、2006年市科协系统农业专题(瓜、果、蔬)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会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加强对我市科技咨询行业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技术贸易市场,杭州市科技咨询中心还联合杭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杭州市科技咨询业协会”,并起草了《杭州市科技咨询业协会从业人员服务准则(试行)》、《行业规范(试行)》、《会员管理办法(试行)》。

协会将致力于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促进科技中介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8生物酶解法制备明胶新工艺

一、项目概况:

明胶是利用牲畜(牛、羊、猪、马等)的骨和皮,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制备而成的一种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

它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感光材料等诸多领域。

我国明胶工业始于20世纪20年代,改革开放后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已拥有近80家生产企业,但其生产工艺一直沿用传统的碱法工艺生产,存在生产周期长、效率低、水、电资源消耗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缺陷。

二、技术特点:

本技术采用酶解生物技术取代传统的酸、碱降解法制备明胶,并由电脑控制胶原降解反应全过程,从根本上解决了碱法工艺的诸多弊端。

其主要特点是:

1、生产时间由传统的80-100天减少到10天左右;

2、电脑控制胶原降解反应,有效地控制明胶α、β组份含量;

3、减少了水、电、气用量,特别是用水量由原来的400吨/吨明胶下降到55吨/吨明胶;

4、减少了环境污染。

去掉了传统的浸酸、浸灰两步工序;

5、采用高速离心和膜分离技术,解决了钙盐超微粒子的分离与澄清的大难题,从而提高了明胶的粘度与透明度。

详细信息请查阅网站

 

1.11抗衰老保健药DHEA(去氢表雄酮)

一、项目概况

DHEA是人体分泌的一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对于保持正常体能和性机能、延长人的生理和心理寿命等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体DHEA的分泌在25-30岁时达到高峰,之后逐年下降,70岁左右体内的含量只能达到高峰期的5-10%。

大量临床实验证实,人体内DHEA水平高则体质好、抗病力强;反之则体力衰退、抗病力弱、人体衰老加速。

老年人服用DHEA后呈现明显的抗衰老效果,对中老年妇女抗衰老功效尤为显著。

因此,DHEA又被美喻为抗衰老分子。

此外,大量研究表明DHEA不仅抗衰老,还对糖尿病、心脏病、乳腺癌、子宫癌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作用。

二、技术特点

本项目采用光化学反应的方法合成DHEA,合成过程中无高压、高温反应,对设备要求低,易于放量制备。

新工艺克服了传统生产方法中反应不易控制、后处理过程烦琐、危险性大、环境污染等缺点,相比传统生产方法,具有反应洁净,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后处理过程简单等等优点。

三、市场情况

DHEA因其抗衰老作用早已引起美、法、日等国医药学界的广泛关注。

经过多年大量的人体临床实验,DHEA已经在欧美获得批准作为抗衰老保健药物进入市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DHEA了解的加深,DHEA在我国必将会有广大的消费市场。

四、投资与效益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已达1.3亿。

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新工艺的优点和所用原材料价格的低廉决定了本项目产品具有成本优势。

另外,投资本项目时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药物药理实验的结果,从而节省大量的资源。

以上优势为产品尽快推向市场,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另一方面DHEA也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五、转让方式

面议

1.12抗高血压药物AC及中间体合成新工艺

一、项目概况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已有高血压患者9500万,至今已经超过1.3亿,这种升高的势头仍在持续。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仍将占首位。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除加强保健和预防外,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抗高血压药物AC属于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心血管类疾病中应用最广泛、最活跃的一类药物,主要起到对心脏兴奋的抑制作用和对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等。

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律减慢、心收缩力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下降,还能延缓心房和房室结的传导,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降低血压和缓解心绞痛等。

二、技术特点

本项目改进了AC的合成路线,优化了反应条件,简化了合成工艺,不仅大大提高了中间体的收率(从文献报道值21.8%提高到55.3%)和AC的产率,而且使反应条件更温和以及容易操控,从而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并有效降低了AC的生产成本,为项目成果的转化和创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市场情况

AC于20世纪80年代已经在国外上市,但在国内仍属于空白。

高血压是我国公民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类药物的市场前景无疑是很好的。

四、投资与效益

本项目投资规模在100万元左右。

一旦投放市场,由于其技术上的优势,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其中间体还是治疗老花眼、青光眼药物的原料,可以单独作为产品投放市场,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五、转让方式

面议

1.13药物中间体(±5-氟-色满-2’-羧酸)

一、项目概况

心脑血管药已经成为世界药品市场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其市场销售份额在逐年攀升。

本项目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5-氟-色满-2’-羧酸),用它可以合成一些重要的心脑血管药物,并且拆分后形成的对映异构体是一系列手性药物的重要原料。

二、技术特点

该药物中间体的结构鉴定已经完成,生产工艺已经完全成熟,并多次进行了放量实验。

完全有条件进行工业化生产。

外消旋体

对映异构体

SR

三、市场情况

该药物中间体是一种化学品,生产和销售不受限制,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目前国内对该药物中间体的研制和生产尚属空白,国外对该药物中间体的需求也很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包括国际市场)前景。

四、投资与效益

该项目投资规模在100万元左右。

生产该药物中间体的原料简单,价格便宜,生产过程中的附加技术含量很高,由于国内市场上尚无此药物中间体制造商与之竞争,利润将十分可观,如能扩大生产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将会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

五、转让方式

面议

1.16利用生物质制备生物石油

一、项目概况

利用生物质制备生物石油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特别是面对我国矿产石油资源十分短缺,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又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利用生物质制备生物石油意义巨大。

生物质与石油的组成元素都是碳、氢、氧,其最大区别之一是含氧量的不同。

生物质内的氧含量最小也在40%(w/w)以上,而石油内的氧含量一般要低于6%(w/w)。

另外,在降低氧含量的同时,氢/碳比便成液体燃料与固体煤燃料的重要指标,一般氢/碳﹥1.5)制出的燃料为液体燃油,氢/碳比小,制出燃料为固态的煤燃料

二、技术特点

1、在转化过程中既不外加氢气,也不外加空气、氮气、氧气等物质;

2、转化过程是生物质内部碳、氢、氧的重组,其产物除石油外,大部分气体(除二氧化碳外)都可直接燃烧利用;

3、产出的生物石油完全符合矿产石油的化学元素组成,碳含量≈82(wt.%)、氢含量≈12(wt.%)、氧含量≈6(wt.%)、热值≈43(MJ.kg-1);

4、该项工艺可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秸秆、各类草本植物、各类木本植物以及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三、市场情况

我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每年产生的生物质总量有50多亿吨(干重),相当于20多亿吨油当量,约为我国目前一次能源总消耗量的3倍。

如果我们能将这些生物质资源的十分之一直接转化为人工石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四、技术成熟程度

目前该顼工作连续式生物质直接转化的工艺流程和装置巳经研制成功并通过了”863”项目的验收。

下一步工作需进一步开展扩大试验,中试规模为500吨生物石油/年左右,投资约2000万元左右。

五、合作方式:

合作中试

 

生物技术

4.15项目名称:

生化药物的缓释控释剂型研究

项目介绍:

利用微胶囊膜生物相容性好及免疫隔离的特点,研究蛋白质生化药物的缓释控释剂型,以胰岛素等典型分子为生化药物模型,开展下述研究:

Ø考察控释剂型成膜反应条件对生物质包埋率及活性的影响。

Ø考察胃肠环境及药物敷料、添加剂对多糖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对生物质活性的影响及其生物质传递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Ø以Wista糖尿病大鼠为动物模型,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

Ø优化生化药物多糖复合膜控释剂型制备工艺并建立相关评价体系。

Ø已完成多糖复合膜的制备材料壳聚糖及匹配的海藻酸钠的筛选和改性工作,建立了生物质口服控释剂型的制备方法。

Ø考察了控释剂型成膜反应条件对生物质包埋率及活性的影响。

Ø考察了体外模拟胃肠环境对多糖复合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生物质传递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目前国内外尚无微囊化胰岛素产品。

以胰岛素口服剂型为例:

在200万Ⅰ型糖尿病患者中,如果一半Ⅰ型患者服用口服胰岛素,一天服用3次,每次比针剂多支出1元,那么,每年可从100万人中获利10.8亿元。

从目前看,Ⅱ型患者对胰岛素需求量较小,假定2000万Ⅱ型患者中有10%服用口服胰岛素,那么,以从每人每年用药中获利100元计,每年可从200万人获利20亿元。

实际上,如果实现口服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大部分Ⅱ型患者必定转向胰岛素治疗,他们将是口服胰岛素的最大消费群体。

由于口服制剂成本较低,工艺要求不苛刻,较符合大生产需求,因此,研发口服胰岛素,必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4.16项目名称:

微胶囊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研究

项目介绍:

利用微胶囊膜生物相容性好及免疫隔离的特点,针对糖尿病发病率高,且外源性激素替代治疗存在长期使用诱发抗药性、无法控制众多并发症等许多缺点,一种新的器官移植方法——组织细胞移植必将成为治疗上述疾病的新的高效手段,目前已成为世界医学与相关学科的研发热点。

1989年至1993年,我所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合作,对9只自发性糖尿病猴采用APA微囊化猪胰岛细胞腹腔移植治疗,其中7只猴不再需要使用胰岛素,而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达120至804天,移植后猴的糖耐量明显升高,其血糖、尿糖等糖尿病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并可在宿主猴体内检测出猪C肽的存在,从而证明是由于植入猴体内的微囊化猪胰岛细胞存活并发挥作用。

本课题研究成功将为其它神经/内分泌疾病、基因缺损性疾病提供全新的、高效的治疗新途径,对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提供新技术、新产品。

市场前景:

糖尿病患者(2000年三九药业集团研究总院调查):

10,000-35,000元/每人份(取决于糖尿病种类),意向手术者120-180万人,以后:

12-18万人/每年,前期市场总产值:

>200亿,以后:

>30亿/每年。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4.17项目名称:

系列寡糖生物农药

项目介绍:

该成果是利用来源丰富的农副产品为原料,研制开发出的防治植物病害的寡糖工程产品。

在寡聚糖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基础及技术方法研究基础上,利用我国来源丰富的多糖资源,如动、植物多糖及微生物多糖等资源,结合国际上糖生物学及糖工程研究最新成果,提出并实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活性寡糖生物制备技术,并获得农业部临时农药登记证的产品“好普”(中科6号)、“凯得”(中科3号)以及寡聚半乳糖醛酸(中科2号)、卡拉胶寡糖(中科7号)等系列寡聚糖生物农药,并建立了一整套质量控制标准和生产工艺。

本项目的研发工作以及中试已经全部完成,马上可以投入产业化。

系列寡糖生物农药是由废弃下脚料为原料生产的生物农药,本身无毒无害,能迅速降解,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反而会促进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所以寡糖农药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施用量,这对改善我国土壤环境,生产无公害绿色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等,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目前寡糖生物农药在水果(对西瓜、木瓜病毒病的防效达85.3%和96%)、蔬菜种植(对白菜细菌病、辣椒病毒病的防效达85%和83.7%)和病害防治上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随着目前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日趋增加,寡糖类生物农药在农业上的应用将越来越大,具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生产规模:

(1)反应分离设备投资:

150万(包括7吨反应罐、各种储罐、浓缩膜系统、反渗透膜组件等);

(2)用电:

100KW;(3)水处理:

10吨/天;(4)生产用地:

500m2,层高8米(不包含仓库和实验室);(5)生产周期:

10月,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

成本核算:

(1)原料成本:

250万(30吨);

(2)酶成本:

200万(150公斤);(3)其他原料:

50万;(4)设备折旧:

60万/年(按五年折旧)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4.18项目名称:

I类抗肿瘤新药——榄香烯类衍生物

项目介绍:

榄香烯是从我国传统抗癌中药温莪术中发现的一种主要抗肿瘤化合物,榄香烯乳注射液作为国家Ⅱ类新药已批准生产。

本成果是以榄香烯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经过分子设计和大量合成衍生物的药效筛选优化而得的新化合物。

我所拥有本技术的知识产权,可用作I类抗肿瘤新药。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完成了该化合物合成工艺路线的优化和小试研究,并进行了理化常数、质量检验和含量测定、稳定性等药效学研究;

2、腹腔给药时,对EAC水癌、H22腹水癌及P388白血病小鼠具有明显生命延长作用,且每组实验均有完全存活例子;其LD50为144.8+10.8mg/kg;

3、静脉给药时,对EAC和H22,同样具有明显生命延长作用和完全存活例子,其LD50为79.00+4.84;

4、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5、进一步对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和免疫作用、药代动力学、机理研究等正在进行中;

由于该药具有诱导细胞凋亡,增强人体免疫作用、抗多药耐药性等多种作用机制,对人体正常细胞伤害小,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市场前景。

合作要求:

具有开发I类新药的充足资金,具有组织后续临床研究和申报新药的资历,具有GMP生产车间和抗癌药工作经验。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4.19项目名称:

新抗癌活性物——人参皂甙C-K的工业生产与制备

项目介绍:

在肿瘤治疗上,现代综合疗法——手术后切除、高能放射线与化学疗法日臻完善,疗效也屡有提高,但是半数以上的肿瘤患者在术后短期内死亡,其根本原因在于肿瘤多药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复发、浸润和转移。

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药物和手段。

人参皂甙C-K弥补了这一空白。

它具有显著的药物逆转肿瘤MDR逆转活性,对人体无毒,是具有新靶点和新机制的逆转MDR药物,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C-K(20-O-β-D-吡喃葡萄糖基原人参二醇)是一种非天然人参皂甙,先行的方法只能通过生物转化方式获得,其20(S)-O-糖苷键在酸性介质中的稳定性低于此3-O-糖苷键,并且空间阻碍作用使酶水解20(S)-O-糖苷键活力极底。

因而,具有更高特异性的生物转化方法是工业制备C-K的最佳方法。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文献及专利方法中的缺陷,为以人参二醇皂甙为原料,大量制造人参皂甙C-K提供了一种原料来源方便、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方便、回收率高的新方法,制备的C-K含量≥95%,甙元收率≥91%。

C-K属非细胞毒作用的化合物,是一类临床中极缺且其作用机制与传统抗癌剂明显不同的药效化合物,显示出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4.20项目名称:

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系统

项目介绍:

芯片实验室是指把生物和化学等领域中所涉及的样品制备,生物与化学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或基本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用以完成不同的生物或化学反应过程,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

芯片实验室原则上适用于从核酸、蛋白质直到有机、无机小分子的各种不同类型分子的反应、分离和检测。

详细信息请查阅网站

 

5.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5.1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项目简介: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病原体或其相关物(如内毒素、免疫复合物等)刺激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炎症性细胞因子,可刺激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刺激破骨细胞引起骨吸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被认为在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炎症性病变的形成中,起着中心作用。

抗TNF抗体通过结合TNF发挥中和作用,可以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和延缓进展。

它有两个基本的作用机制:

①与可溶性TNF-α络合而使其失去生物活性并抑制下游炎症反应。

②与跨膜的TNF-α结合,经Fc介导的细胞毒机制而使产生TNF-α的细胞破坏,从而减少炎症细胞群。

目前在欧美己有抗TNF-α的三种药物问世。

用于治疗病程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患者群中的关节炎频繁发作者,以及治疗严重的强直性脊椎炎(AS)。

一为Enbrel,商品名Etanercept,它是TNF-α受体的P75分子与人的IgG1Fc部分的融合蛋白。

第二种为Humira,商品名adalimumab,是抗TNF的全人的单抗药物。

第三种为Centocor公司的Remicade,它是小鼠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和人的IgG的不变区重组的嵌合型单克隆抗体。

我们已获得抗人TNF-alpha中和性抗体,其亲和力和中和能力都与Remicade相当。

目前正在进行抗体人源化。

可开发成为此类别药物。

5.2抗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人源化抗体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及败血症(一类新药)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项目介绍: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人体过激免疫反应所致的一种急性症状,病死率已经超过心梗成为良性疾病的第一死因。

我国每年新发脓毒症患者337万人,死亡112万人。

目前特异性治疗脓毒症的药物只有刚在美国上市的重组人活化蛋白C,但由于出血等的副作用,只能用于少部分病人。

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医学及免疫学界公认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是诱发脓毒症的关键因素,是治疗脓毒症的非常有希望的药物靶点。

美国的Novatis和Baxter制药公司正在分别进行MIF小分子抑制剂和人源化抗体的早期研究。

本项目拟完成一类新药“抗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人源化抗体”的中试生产和临床前动物试验等工作,申请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该药物机理清晰、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将成为脓毒症治疗的首选药品。

MIF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等自身免疫疾病也有重要联系。

例如在大鼠关节炎模型中,抗MIF抗体可以很好地减缓大鼠的病情发展,100%地抑制死亡率。

MIF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对MIF活性的抑制可望给患有严重败血症和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癌症的病人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MIF作为药物靶点在美国有专利保护。

在欧洲,日本及中国目前没有发现专利方面的限制。

我们已经申请了制作方法和抗体序列的专利。

5.3抗高迁移率族蛋白1人源化抗体治疗败血症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HMGB1是一种核结合蛋白,在DNA重组、修复、复制和基因转录中起作用。

近年来新的研究发现,HMGB1同时具有细胞因子的功能。

在炎症刺激下(如LPS作用下),它可以经过一个特殊的途径被释放到细胞外,刺激人单核细胞产生炎症因子,激活吞噬细胞。

另外,HMGB1可增高肠道细胞的通透性,还能诱导多种黏附分子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的表达,参与凝血的调节。

因此,HMGB1可视为一种作用广泛的晚期促炎因子。

脓毒症病人血浆中HMGB1升高,提示其可能成为重要的治疗靶点。

在败血症的小鼠模型中,HMGB1发挥后期调控因子的作用。

在注射过细菌脂多糖(LPS)后24小时内加入抗HMGB1的多克隆抗体,就能阻断LPS伤害作用,明显增强生还比率。

在大多数实验性败血症的研究中,只有在败血症初起时利用有效的抗炎机制才能得到最理想的治疗结果,相比之下,HMGB1较其它细胞因子在效应时间上明显靠后,正是这种差别让人们看到了它的医疗价值。

目前意大利的CreabilisTherapeutics公司正在研发针对HMGB1的小分子抑制剂,美国的MedImmune公司在开发HMGB1中和性抗体。

我们利用专利技术开发了针对HMGB1的单克隆抗体,此抗体HMGB1高亲和力结合,并在细胞水平能够中和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