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分类06.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3016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1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表分类0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图表分类0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表分类06.docx

《图表分类0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表分类06.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图表分类06.docx

图表分类06

图表分类06——中国区域读

一、单选题

(2013高考题北京卷)图1,回答第1~3题。

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答案】1.D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和“水循环的过程”,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试题难度:

中。

【解题思路】根据经纬度得知甲地为我国最东端,在夏半年日出最早,但冬半年因为纬度高日出时间较晚,故A选项错误;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是极圈,漠河纬度低于极圈,无极昼极夜,但有白夜现象,注意“极夜”和“白夜”的区别。

故B选项错误;我国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

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直达西南国境线,黑龙江上游位于大兴安岭西侧,靠近内流区,但是属于外流河,故C选项错误;松花江由低纬向高纬流经封冻区,春季有凌汛出现,故D选项正确。

.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答案】2.A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地势与水系”和“我国农业分布概况”,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试题难度:

难。

【解题思路】东北平原水系南部向南流、北部向北流,地势中间高南北两侧低,从高度表也能以看出,长春附近地势高于南北两侧,故A选项正确;伏旱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故B选项错误;东北农业国有大农场较多,故C选项错误;东北平原无棉花种植,中国的商品棉基地主要是南疆、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故D选项错误。

.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3.D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我国人口分布和迁移特点”,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试题难度:

易。

【解题思路】①情况出现在近些年,③不符合我国国情,根据我国人口迁移的时期特点和国家政策因素,得出②和④正确。

花椒(2013高考题海南卷),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

武都(位置见图2)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

据此完成4~5题。

.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②海拔较高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④年温差较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不便B.人力成本上升C.土质退化D.种植面积扩大

【答案】4.A5.B

【命题立意】本组题通过等高线区域图,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通过文字材料等高线地形图考查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能力、读图能力。

要求考生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结合文字材料和区域特征灵活结合。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第4题,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纬度较高地势较高,气候较为干燥寒冷光照条件较充足,花椒的生长习性喜光、耐寒、耐旱说明有利于花椒的生长。

第5题,结合材料,花椒的果实需人工采摘说明劳动力需求大投入多,因此其生产成本主要受人力成本的影响。

我国(2013高考题海南卷)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

图3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完成8~10题。

.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

.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⑩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

A.9月中旬B.10月上旬C.10月下旬D.11月中旬

【答案】8.C9.D10.B

【命题立意】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地理地带性植被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结合喇叭沟门在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状况分析影响白桦林的分布的因素。

能力方面注重获取图表信息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

【解题思路】第8题,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布在纬度较高的我国东北地区。

属于容易题。

第9题,同一植被分布纬度越低的海拔越高。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天然白桦林分布在纬度相对较高的东北地区,喇叭沟门纬度较低海拔较高,说明影响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从纬度位置的角度来说白桦林应分布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故A错误。

海陆位置的角度来说,东北地区和北京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带,两者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故B、C错误。

难度中等。

第10题,喇叭沟门的纬度位置、海拔高度都比香山要高说明热量条件比较差,因此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要比香山红叶要稍早。

此题难度较大。

图5(2013高考题海南卷)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5,完成18~20题。

.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

.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答案】18.D19.B20.C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我国某区域地形河流示意图,考查封土壤盐渍化形成原因,区域发展的自然因素分析及在生态环境问题。

注重区域的定位和从图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

【解题思路】第18题,从图丁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容易积水,以及本区气候干旱(季节性河流)夏季蒸发旺盛,最容易出现盐渍化现象。

第19题,从材料中所给的纬度及图例时令河等可以推出本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带,气候干旱降水少。

因此水分条件是限制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第20题,本区的河流为内流河河流径流量小,在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必然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植被减少,从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现象。

甲地位于上游,乙地的引水灌溉对其没有影响故A错,乙地可能出现盐碱化现象故B错,丙丁地位于下游地段水量减少,植被减少退化,产生荒漠化,故C正确D错误。

二、综合题

 (013高考题新课标I卷)(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

(6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

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

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8分)

【答案】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8分)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6分)

(3)论据:

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8分)

【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区域图为背景考查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天气状况的分析、大气污染的成因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结合已知信息读图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难度适中。

【解题思路】

(1)由攀枝花周边地形图可知攀枝花位于河流谷地,北部为山地,冬季能够阻挡北方冷空气,使得当地气温偏高;由于地处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的过程中气温升高,所以攀枝花1月份气温较高。

(2)由于地处谷地,受冷空气影响小,盛行下沉气流,可推出1月份攀枝花多睛朗天气,风力较小,气温较高,变化小,较稳定。

(3)攀枝花是典型的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工矿城市,工业及城市交通排放的废气较多;又由于地处谷地,地形封闭,盛行下沉气流易形成逆温,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该市虽然冬季气温较高,但空气污染可能较为严重,不适宜打造“避寒之都”。

 

.(2013高考题安徽卷)(35分)图13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

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10分)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14分)

(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11分)(提示:

可用示意图表达) 

【答案】

(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自然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

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做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放入沼气池发酵可解决农民日常所需的能源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方案二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

畜牧业畜产品沼气沼气池

【命题立意】借助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考查地理信息提取与调用地理知识原理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综合性较强。

【解题思路】

(1)图中陕西高原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陡坡开垦带来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不良后果导致的土地退化、肥力下降以及生态恶化现象;另外这里生产力低,种植作物单一引发病虫害、生态失衡等问题产生。

(2)农业生产优势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光、热、水、水热组合、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效益要兼顾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

(3)从循环经济角度设计方案,即要遵循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变废为宝原则,有利于促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2013高考题大纲卷)(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3)盛产小白杏。

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

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

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

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14分)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

(12分)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10分) 

【答案】

(1)此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分)(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4分)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

(4分)水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

(3分)

(2)杏核(晒干后)便于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尽快运往市场;(4分)义乌加工瓜子(炒制杏核)的相关产业联系(协作)密切;(4分)工人素质高(有经验、技术),可以保证产品(炒制杏核)的质量。

(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3)东部地区:

技术先进,资金充裕,市场意识强(发展经济的经验丰富)。

(6分)西部地区:

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

【试题立意】该题以中国区域地理作为背景,以新疆轮台的小白杏作为切入点,考查了农业和工业区位。

材料中的信息十分丰富,主要有:

新疆、杏核的制作工艺和销售方向、等高线、河流、沙漠、轮台的位置等。

获取了这些信息,再结合题意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解题。

试题立意以能力立意为主。

试题难易度:

中等。

【解题思路】

(1)此题考查了农业区位中的自然因素。

农业区位中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

结合图中轮台附近的等高线以及穿过1000和2000m等高线的河流可判断轮台所在的地形为山麓冲积扇上,有泥沙沉积,土壤肥沃。

气候方面可参考新疆的气候特点或者从图中的沙漠判断气候。

该地区对瓜果有利的气候主要是光照、气温日较差等。

不利的条件是降水严重不足,灌溉水源宝贵。

【易错点拨】评价条件要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全面考虑。

农业的自然条件除了自然条件的优势,还要注意自然条件的劣势。

(2)此题考查了工业区位中的区位选择。

农产品加工属于工业的范畴。

工业中的人文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工业协作等。

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需要保存和运输;从材料“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说明义乌与美国市场联系密切以及义乌加工瓜子的相关产业联系密切;从“”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可推测其劳动力有经验、有技术。

(3)此题对比考查了两个地区各自的农业区位优势。

东部地区比较发达,在技术、资金、市场方面有优势;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在农业资源、劳动力价格方面有优势。

 

.(2013高考题福建卷)(37分)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

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2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

《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图12

(1)描述M城气候特征。

(7分)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10分)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12分)

【答案】(37分)

(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3)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4)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试题立意】本题以重走"古丝绸之路"主题活动为线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适度展开,让学生联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对"古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体现地理学科空间性,重视知识融合。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特征、城市形成条件、交通运输方式的转变原因分析等主干知识点。

【解题思路】

⑴分析某地气候特征一般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气温方面从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及气温年较差三方面分析,降水从降水的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

⑵注意审题“有利自然条件”,该题考查城市的区位条件中的自然方面,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答题。

再结合图中的相关信息“M城及周边地区的地理环境”图可知该地处河西走廊西北部,位于山前冲积扇处,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结合图可知M城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北路和南路交叉处,地理位置优越,容易汇集各地的人流和物流。

⑶本题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优点对比和社会需求方面进行答题。

⑷分析城市区位条件可从该地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资源状况、国家政策,产业特色角度分析。

从图中可知N城地理位置特殊,属于边境口岸,可发展边境贸易;同时该地所处的自然地理优势角度分析;社会方面可从国家设立经济特区,本身就是政策支持。

 

.(2013高考题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西藏年楚河河谷(图6)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

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

【答案】年楚河河谷(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纬度低,地势高(2分),作物(油菜)生长期长(2分),光照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2分);(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2分)。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察农业区位分析自然条件部分,似乎很好组织答案,但是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的自然条件主要集中在气候、土壤等方面,这要求考生对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要深入掌握。

同时本题涉及中国地理区域定位和区域特征的掌握。

本题答案的组织重在答题思路的总结,作物的产量高和品质优是常规问题,加上本题给的区域为青藏高原区,考生应不陌生。

考察难度较低。

【解题思路】本题可从问题入手,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有:

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四大方面,而对作物品质和产量有影响的主要是气候和土壤,其他的是辅助条件。

气候方面包括降水、光照和热量,其中后两者对作物品质和产量有直接影响,热量又可分为年总热量和昼夜温差两个方面。

由于位于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年热量不足,因而作物在此处生长期较长,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而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而位于河谷地区,有河流沉积物质和灌溉水源,这方面也利于作物的生长。

.(2013高考题海南卷)(10分)旅游地理

图9示意著名旅游目的地。

 

分析该地游客数量最多,季节构成较均衡的原因。

 

【答案】地处亚热带,四面环海、深受海洋影响,气候优越,四季皆宜旅游;(4分)海滩、世界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丰富;(2分)距离周边客源地较近;(2分)景区基础设施(酒店、机场等)完善。

(2分)

【试题立意】本题考察了旅游业发展条件分析以及影响游客数量季节变化的因素。

难度中档。

【解题思路】本题可分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

该地游客数季节变化小的原因;第二问:

该地游客数较多的原因。

由图可知,该地位于西北太平洋亚热带海域,纬度位置较低,热量丰富,季节变化不大,而该区域主要的旅游资源是海滩和世界文化遗产,人文景观无季节变化,而由于维度较低,气温季节变化小,因而海滩游览季节变化小,两类景观均无大的季节变化,所以游客数季节变化不大。

第一问分析游客较多的原因,极为常规。

答题思路:

旅游景观质量高低,市场距离远近,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交通通达度等。

从图中可得出,旅游景观质量高,有海滩和世界文化遗产;距离中、日、韩等东亚发达地区近,客源地较近;有机场和大量酒店,基础设施完善。

.(2013高考题山东卷)(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6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7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图7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6分)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6分)

(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8分)

(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试推断其依据。

(4分)

【答案】

(1)冲积扇(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2)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3)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

(4)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

(答出两点即可)

【命题立意】该题综合考查了典型地貌的成因、该区域地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知识,以及获取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以文字材料、银川平原及其周边区域图、该区域地貌景观图为材料,首先考查了该区域所处的宏观环境背景下典型地貌的形成,然后考查特殊下垫面(黄河贯穿和贺兰山的“守护”)形成的特殊地理环境“塞上江南”,进而考查这一特殊环境的内部差异、相应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及其布局,最后探究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

中等难度。

【解题思路】第

(1)题,从景观图和地貌类型素描图看该地貌位于山前,河流流出山口处,呈扇形分布,可判断为冲积扇或洪积扇。

其形成过程要注意,该处正处于由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地带,河流速度减缓,导致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

(2)题,结合区域图和景观图可知,贺兰山位于银川平原西北部,一方面阻挡冬季冷空气南下和西部大沙漠的东扩,另一方面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增加降水。

(3)从区域图和景观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该区域分为山区、山麓地带、平原地区几部分;根据文字材料“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可知该区域还有面积广阔的河湖水域。

根据这几个区域特点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各区域的农业类型。

(4)实际上是分析发展枸杞特色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可从自然条件、原料条件、市场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2013高考题山东卷)(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6分)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

【答案】(l)甲地。

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泥石流的发生机制及其危害,以及获取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利用我国某区域图考查了泥石流发生条件的对比,以及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泥石流的危害。

较易。

【解题思路】第(l)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太行山脉,对比图中甲乙两地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山坡(谷)上,坡度较陡,同时又位于夏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题,丙地位于山谷中,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通过该山谷的除河流外,还有铁路线。

丙处发生泥石流会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2013高考题新课标II卷)(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

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6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8分)

观点A:

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答案】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3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风沙在此沉积。

(1分)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