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3046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

秋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穆圩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中医给成年人“切脉”来诊断疾病.所“切”的血管一般是(  )

 A.肱动脉B.静脉C.动脉D.毛细血管

 

2.如图是心脏和血管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心脏舒张,血液由c→丙,b→乙B.心脏舒张,血液由a→甲,d→丁

 C.心脏收缩,血液由甲→a,丙→cD.心脏收缩,血液由丁→d,甲→a

 

3.一位B型血的病人急需输血急救,从血库中取血时首选的血液是(  )

 A.O型血B.B型血C.A型血D.

AB型血

 

4.血液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发生的变化是(  )

 A.血液由鲜红动脉血变成了暗红的静脉血

 B.血液由鲜红静脉血变成了暗红的动脉血

 C.血液由暗红动脉血变

成了鲜红的静脉血

 D.血液由暗红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5.下列毛细血管中,两端都是小动脉的是(  )

 A.肺部毛细血管B.头部毛细血管

 C.足部毛细血管D.肾小球毛细血管

 

6.下列物质中不可能存在于汗液中的是(  )

 A.水B.无机盐C.尿素D.蛋白质

 

7.我们在做优育运动时,起到维持身体平衡作用的结构是(  )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8.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是一位血友病患者,她的症状是一旦出血就会血流不止,这种疾病是由于血液中某细胞发生病变而引起的,该细胞是(  )

 A.血小板B.红细胞C.白细胞D.血浆

 

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其心脏的(  )

 A.心率较快,每搏输出量大B.心率较快,每搏输出量小

 C.心率较慢,每搏输出量大D.心率较慢,每搏输出量小

 

10.如图是肾脏内部结构①②③依次分别为(  )

 A.皮质、髓质、肾盂B.髓质、皮质、肾盂

 C.髓质、肾盂、皮质D.皮质、肾盂、髓质

 

11.下列属于皮肤功能的是(  )

A.阻挡紫外线B.排泄

C.保护作用D.以上说法都正确

 

12.人体要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主要依靠调节(  )

 A.出汗量和呼出蒸量B.食量与排粪量

 C.排尿量与饮水量D.唾液量与呼吸量

 

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新陈代谢的产物的是(  )

 A.水B.无机盐C.尿素D.粪便

 

14.下列血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的是(  )

 A.白细胞B.红细胞

 C.血小板D.红细胞和血小板

 

15.课堂上,王强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刻站起来,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B.反射弧条件反射

 C.脊髓条件反射D.大脑非条件反射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6.如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G      、H      和图中的C      构成一个肾单位.

(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过程,即图中的A    

  作用和C      作用,通过A过程形成的液体B为      ,通过C过程形成的液体D为      .

(3)与图中的G相连的小血管E为      ,F为      .

(4)液体在A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      和大分子的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      、      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而在C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      和部分无机盐被结构I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围在I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

 

17.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编号①~④所指的是心脏的4个腔,字母A~J所指的是血管.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用图中的数字编号和字母写出肺循环途径:

      .

(2)在A~J所指的血管中,能与其周围的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的血管是      .

(3)若F为肾脏内的血管,当血液流经该血管以后,除氧以外,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是      .

(4)从H血管内抽取少量的血液制成血涂片,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所看到的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是      .

 

18.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各部分标注的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甲是      ,乙是      .

(2)下列有关该图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①②③④⑤

B.③是该神经结构的中枢

C.甲处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D.乙处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3)神经冲动(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的顺序是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穆圩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中医给成年人“切脉”来诊断疾病.所“切”的血管一般是(  )

 A.肱动脉B.静脉C.动脉D.毛细血管

考点:

脉搏.

分析:

血管根据血流方向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解答:

解: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为:

血管类型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

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快

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最慢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较薄,弹性小较大慢

中医给成年人“切脉”来诊断疾病.所“切”的血管一般是腕动脉.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血管的类型和特点知识点的掌握.属于基础题.

 

2.如图是心脏和血管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心脏舒张,血液由c→丙,b→乙B.心脏舒张,血液由a→甲,d→丁

 C.心脏收缩,血液由甲→a,丙→cD.心脏收缩,血液由丁→d,甲→a

考点:

心脏的结构.

分析:

心脏的结构包括心房和心室,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a肺静脉、b主动脉、c肺动脉、d上腔静脉、甲左心房、乙左心室、丁右心房、丙右心室.

解答:

解:

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室瓣只向心室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在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向动脉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只能由心房→心室→动脉.血液在心脏与血管里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是因为图中血液只能a肺静脉→甲左心房→乙左心室→b主动脉;d上腔静脉→丁右心房→丙右心室→C肺动脉.使血液不能倒流.综上所述:

A、C、D选项不正确,B选项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心脏中血流的方向.是中考的重点内容.

 

3.一位B型血的病人急需输血急救,从血库中取血时首选的血液是(  )

 A.O型血B.B型血C.A型血D.AB型血

考点:

输血的原则.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

解答:

解:

输血的原则是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而情况又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除可以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由于是B型血的病人,而血库中有B型血,所以首选

B型血.

故选:

B

点评:

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

 

4.血液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发生的变化是(  )

 A.血液由鲜红动脉血变成了暗红的静脉血

 B.血液由鲜红静脉血变成了暗红的动脉血

 C.血液由暗红动脉血变成了鲜红的静脉血

 D.血液由暗红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

(1)肺循环的路线:

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入肺,再经肺动脉分支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通过毛细血管壁和极薄的肺泡壁,血液与肺泡内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再经肺静脉出肺,注入左心房.肺循环的特点是:

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功能是使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2)动脉血为含氧多、颜色鲜红,静脉血为含氧少、颜色暗红.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答:

A:

经过肺循环后使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为错误项.

B:

动脉血为含氧多、颜色鲜红,静脉血为含氧少、颜色暗红,为错误项.

C:

动脉血为含氧多、颜色鲜红,静脉血为含氧少、颜色暗红,为错误项.

D:

经过肺循环后血液由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鲜红的动脉血,为正确项.

故选:

D

点评:

关键知道经过肺循环后血液由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鲜红的动脉血.

 

5.下列毛细血管中,两端都是小动脉的是(  )

 A.肺部毛细血管B.头部毛细血管

 C.足部毛细血管D.肾小球毛细血管

考点: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

肾小球处毛细血管的两端均为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的两端都是毛细

血管,前端是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后端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解答:

解: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处毛细血管的两端均为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的两端都是毛细血管,前端是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后端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如图:

故选:

D

点评:

注意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

 

6.下列物质中不可能存在于汗液中的是(  )

 A.水B.无机盐C.尿素D.蛋白质

考点:

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

分析:

此题考查汗液的成分,可结合排泄的概念及途径来分析.据此解答.

解答:

解:

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排泄有三条途径:

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可见蛋白质不是汗液的成分,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键点:

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分、无机盐和尿素等.

 

7.我们在做优育运动时,起到维持身体平衡作用的结构

是(  )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考点:

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解答:

解:

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因此我们在做优育运动时,起到维持身体平衡作用的结构是小脑.

故选:

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小脑的功能: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8.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是一位血友病患者,她的症状是一旦出血就会血流不止,这种疾病是由于血液中某细胞发生病变而引起的,该细胞是(  )

 A.血小板B.红细胞C.白细胞D.血浆

考点: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分析: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解答:

解:

A、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友病患者受伤会流血不止,是因为血液中血小板过少.故符合题意;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故不符合题意;

C、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故不符合题意;

D、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二氧化碳等.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

关键点: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其心脏的(  )

 A.心率较快,每搏输出量大B.心率较快,每搏输出量小

 C.心率较慢,每搏输出量大D.心率较慢,每搏输出量小

考点:

脉搏.

分析:

此题考查体育锻炼对人体心脏的影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

解答:

解: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对心肌的血液供应,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使肌细胞逐渐变粗,体积增大,收缩力增强.而不是肌细胞数量增加.

故选:

C

点评:

要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促使心脏强健,以增强心脏工作的潜力.

 

10.如图是肾脏内部结构①②③依次分别为(  )

 A.皮质、髓质、肾盂B.髓质、皮质、肾盂

 C.髓质、肾盂、皮质D.皮质、肾盂、髓质

考点: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

肾脏的结构包括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皮质和髓质构成肾实质,每个肾大约包括1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解答:

解:

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包括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图中肾脏内部结构①②③依次分别为①皮质、②肾盂、③髓质.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11.下列属于皮肤功能的是(  )

 A.阻挡紫外线B.排泄

 C.保护作用D.以上说法都正确

考点:

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分析:

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生发层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以及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毛发、皮脂腺、汗腺、指(趾)甲等是皮肤的附属物.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

解答:

解:

皮肤生发层中有黑色素细胞,能够产生黑色素,黑色素能够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有保护作用;通过汗腺和真皮内血管的作用使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皮肤覆盖在身体表面,对人体内部具有屏障作用;皮肤通过汗腺分泌和排出

汗液,所以具有排泄功能.

故选:

D

点评:

此题考查了皮肤的功能:

保护、分泌、排泄、感受刺激等.

 

12.人体要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主要依靠调节(  )

 A.出汗量和呼出蒸量B.食量与排粪量

 C.排尿量与饮水量D.唾液量与呼吸量

考点:

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排尿的意义.

分析:

排尿是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废物.

解答:

解:

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

故选:

C.

点评:

关于排尿的意义,多以选择题或是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新陈代谢的产物的是(  )

 A.水B.无机盐C.尿素D.粪便

考点:

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

分析:

人体产生的废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过了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

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另一类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消化吸收后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人体,这些废物没有进入人体细胞,没有参与细胞的代谢活动,不是代谢产物,它们排出体外,称为排遗.

解答:

答:

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主要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没有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人体,这些废物没有进入人体细胞,没有参与细胞的代谢活动,不是代谢产物.

故选:

D

点评:

本题的选择是“不属于”,这样的情况,容易由于粗心导致错误,同学们要注意.

 

14.下列血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的是(  )

 A.白细胞B.红细胞

 C.血小板D.红细胞和血小板

考点: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分析:

本题考查血液中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

解答:

解: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成熟的卵细胞和精子中都有细胞核.所以没有细胞核的有红细胞和血小板,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特点:

红细胞最多无核,白细胞最少有核.

 

15.课堂上,王强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刻站起来,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B.反射弧条件反射

 C.脊髓条件反射D.大脑非条件反射

考点: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弧和条件反射.解答时可以反射弧的概念和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的,不学就会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

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获得的,复杂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王强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刻站起来,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故选:

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反射弧的概念和反射特点.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6.如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G 肾小球 、H 肾小囊 和图中的C 肾小管 构成一个肾单位.

(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过程,即图中的A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作用和C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作用,通过A过程形成的液体B为 原尿 ,通过C过程形成的液体D为 尿液 .

(3)与图中的G相连的小血管E为 入球小动脉 ,F为 出球小动脉 .

(4)液体在A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 血细胞 和大分子的 蛋白质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 无机盐 、 葡萄糖 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而在C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 葡萄糖 和部分无机盐被结构I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围在I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

考点:

尿液的形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

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认清肾单位的结构,在这个基础上理清尿形成的过程.

解答:

解:

(1)肾

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G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H肾小囊,囊腔与C肾小管相通.肾小管对原尿起重吸收作用.

(2)由图中看出,A过程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过程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恰似一个过滤器,流经肾小球的血液成分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均被滤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大约99%的水分以及一些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如钠、钾、葡萄糖等重新回到血液中,只有1%的水分和多余的无机盐成为尿液而被排出体外.

(3)肾小球是一个由E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的毛细血管球,这些毛细血管有汇聚成F出球小动脉.

(4)液体在A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而在C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围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成为尿液而被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

(1)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2)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原尿;尿液;

(3)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4)血细胞;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葡萄糖.

点评:

认清肾单位的结构,深入理解尿形成的过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17.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编号①~④所指的是心脏的4个腔,字母A~J所指的

是血管.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用图中的数字编号和字母写出肺循环途径:

 ②→A→B→D→③ .

(2)在A~J所指的血管中,能与其周围的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的血管是 BFI .

(3)若F为肾脏内的血管,当血液流经该血管以后,除氧以外,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是 尿素 .

(4)从H血管内抽取少量的血液制成血涂片,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所看到的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是 红细胞 .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尿液的形成.

分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图示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A是肺动脉、B是肺部毛细血管、C是主动脉、D是肺静脉、E是流向身体下部的动脉、F是组织处毛细血管、G是下腔静脉、H是上腔静脉、I是上肢和头部的毛细血管、J是流向身体上部的动脉.

解答:

解:

(1)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即图示中血液由②→A→B→D→③的循环是肺循环.

(2)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适于在此处充分进行物质交换.在A~J所指的血管中,能与其周围的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的血管是B肺部毛细血管和F组织处毛细血管及I脑部的毛细血管.

(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输尿管随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是尿素减少,氧气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