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3102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1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docx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典当大厦工程施工合同

1.2中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图纸。

1.3主要规程、规范

类别

名称

编号

国家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行业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JGJ74-200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企业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5其他

(1)建设部“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十项新技术的通知”。

(2)企业ISO9001-2000质量体系管理文件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3)公司《施工技术手册》

2.工程结构概况

**典当大厦工程位于某某县惠民路与205国道交叉口,该工程由高层住宅和地下车库(人防)组成,地上24层,地下室为1层。

工程基础形式为桩基、独立基础、地梁及筏板基础,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岩层,主体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

结构主要构件尺寸如下:

结构层高(m)

转换层层高5.0m

楼板厚度(mm)

190

墙体厚度(mm)

200、250、300

柱截面尺寸

(mm)

500×500、800×800、1000×1000、1000×2000

主要梁截面尺寸(mm)

200×450、200×600、250×450、250×600、

300×600、300×700、300×750、600×1500、

600×1600、600×1700、800×1800、1000×1800、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技术规范、标准、工艺规程,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建筑和结构及土建与设备安装专业图纸之间的尺寸是否一致。

3.1.2进行技术交底。

3.1.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班组的技术素质。

3.2材料选择

序号

部位

模板选型及配置说明

1

方柱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模板,背楞为100×50木枋,Φ48×3.0钢管围檩@300~500加固及支撑,高强对拉螺栓拉结加固。

2

剪力墙

剪力墙模板采用18mm木胶合板模板拼装,背楞采用100×50木枋,Φ48×3.0钢管支撑,对拉螺栓拉结加固,

3

梁板

采用18mm木胶合板模板,木楞为100×50木枋,Φ48×3.0钢管满堂架顶撑系统支撑。

梁截面高度≥700时,梁侧面采用强对拉螺栓拉结加固,并在两侧加设Φ48×3.0钢管斜撑

3.3主要材料需用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木枋

50×100×4000mm

m3

200

按进度分批进场

2

钢管

φ48×3.0

T

150

按进度分批进场

3

扣件

十字

14000

4

对接

4000

5

旋转

2000

6

模板

1830×915×18mm

1500

7

模板

1220×2440×18

500

4.主要施工方法

4.1施工流程

4.1.1竖向结构模板安装流程图

测量定位放线

绑扎竖向钢筋

安装竖向模板

安装支撑体系

穿插安装对拉螺杆

校正模板垂直度并复核模板标高

检查验收

进入下道工序

4.1.2梁板结构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楼板模板

复核模板技术参数

进入下道工序

检查验收模板质量

测量定位放线

搭设满堂支模架

绑扎梁钢筋

安装梁底模

安装梁两侧模板

 

4.2统一要求

4.2.1模板的配置

本工程所使用的木胶合板模板现场加工及组拼。

4.2.2模板组拼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进行组拼,并进行编号;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为防止漏浆,拼缝采用双面胶粘接。

拼装要求详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两块模板之间拼缝

≤1

2

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

≤1

3

模板平整度

≤2

4

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3

4.2.2满堂架搭设要求

转换层楼板满堂架采用Φ48×3.0普通钢管搭设,满堂架立杆间距600mm,横杆步距1200mm,梁下立杆纵向间距500mm,横杆步距1200mm,扫地杆纵横方向满加,离地高度200mm。

4.3模板定位

4.3.1中心线和位置线的放线

当底板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进行轴线投测。

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

根据轴线位置弹出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三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4.3.2找平工作

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可用在浇注砼前在墙体钢筋上焊接短钢筋间距1.5m以确定砼的浇注高度,在砼初凝时将砼刮平。

4.3.3设置模板定位基准

墙体模板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焊成定位梯子支撑筋,焊在墙体两根竖筋上,起到支撑作用;

柱模板在柱模上、下口用钢筋焊成井字形套箍撑位模板并固定竖向钢筋。

4.3.4模板的支设

模板支设前用空压机将楼面清理干净。

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

所有内侧模板必须刷水性脱模剂。

4.6剪力墙模板

4.6.1模板选择

选用普通木模现场组装加工为剪力墙结构施工的主导模板。

4.6.2设计方案

1)墙体模板

四层转换层层高为5000mm。

内侧采用木胶合板模板,板厚18mm,现场拼装,竖楞采用50×100木枋,间距为300mm(后经验算调整为250mm),外楞采用2×φ48×3.0钢管,竖直间距450mm。

2)角模

阴角模采用搭接式角模,可保证墙体的平整度以及砼在浇捣时不漏浆、便于拆模。

3)穿墙螺栓

其中对拉螺杆M12的间距按照计算结果为准,本工程钢筋砼墙模板的对拉螺杆间距按照@440×450(水平×竖向间距)来控制。

 

4)模板配置方案

满配一层所配置的模板全数用于流水周转。

模板逐一编号,其平面位置在每一流水段中唯一确定。

6)拆模后对拉螺杆处理

防水砼构件的对拉螺杆处理按照有关要求执行,对于非防水砼构件的对拉螺杆(如前面绘制的示意图中个别柱子上的对拉螺杆),在拆除模板以后将对拉螺杆从UPVC套管中拔出重复利用,并割除UPVC露出砼面的部分,在套管孔洞两端采用掺有微膨胀剂的1:

3水泥砂浆封堵,封堵深度至少要保证在50mm及其以上。

如下图示意。

非防水结构对拉螺杆套管洞口封闭处理示意图

4.7柱模板

4.7.1墙柱模板

本工程墙柱的形式有GAZ、GJZ。

墙柱与该部位剪力墙同时施工,墙柱模板均使用18mm木胶合板模板,模板支撑体系的布置与同部位的剪力墙模板支撑体系相同。

4.7.2独立KZ模板

本工程三层独立框架柱截面尺寸主要有500×500、800×800、1000×1000、1000×2000。

框架柱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模板,竖楞为100×50木枋,间距250mm,Φ48×3.0钢管加固及支撑;

(1)柱截面边长小于700mm时,在该边中心位置设置高强对拉螺栓拉结,并在两端模板外侧设置高强对拉螺栓加固(见下图)。

(2)柱截面长边尺寸在700mm~1200mm时,在该边距边缘a/4处设置高强对拉螺栓拉结,并在两端模板外侧设置高强对拉螺栓加固(见下图)。

(3)柱截面长边尺寸在1200mm~1500mm时,在该边距边缘a/6处设置高强对拉螺栓拉结,并在两端模板外侧设置高强对拉螺栓加固(见下图)。

4.8梁、板模板

满堂支架采用采用φ48钢管和铸铁扣件根据弹线位置搭设满堂支模架,支架的立杆间距、大小横杆间距、支架横杆步高、斜撑杆间距等技术参数根据不同的梁截面大小、层高、板厚情况决定。

A、根据梁设计尺寸和现场实际情况,梁的高度h=1800mm且宽度不小于1000mm的情况下,采用如下方式搭设支撑架:

①梁底立杆设置顶杆沿截面方向布置3根;

②梁底顶杆沿梁方向间距为500mm;

③梁两侧立杆间距为500mm,离梁侧距离为150-200mm;

④水平杆步高为1200mm,扫地杆离已浇注楼板面300mm;

⑤水平小横杆沿梁方向间距500mm,限制顶杆自由端≤300mm;如果利用满堂架的横杆,则需要中间加密。

⑥梁底沿梁方向剪刀撑搭设间距为500mm;

⑦沿梁两侧搭设各满搭剪刀撑;

⑧梁的对拉螺杆间距为500mm×500mm,第一道螺杆离梁底距离为200mm;

⑨梁底木枋沿梁方向布置,间距为250mm,搁置水平杆上;

⑩梁下水平杆沿梁方向间距500mm布置;

⑾梁侧木枋沿梁方向布置,间距为250mm;

B、梁的高度h在1000mm~1500mm之间且宽度不小于800mm的情况下,采用如下方式搭设支撑架:

①梁底立杆设置顶杆横向布置2根,梁底顶杆沿梁方向间距为500mm;

②梁的对拉螺杆间距为500mm×500mm,第一道螺杆离梁底距离为200mm;

C、梁宽度小于800mm的情况下,采用如下方式搭设支撑架:

①梁底横向立杆设置顶杆1根;

②梁底立杆沿梁方向间距为800mm,当梁高大于1000mm时,间距加密到500mm;

③梁高大于700mm的梁,在梁侧竖直方向安装一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布置水平方向间距500mm,离梁底距离为200mm。

梁高大于1100mm的梁,沿截面高度方向设置三道对拉螺杆。

D、板下满堂支架的搭设:

楼板厚度190,满堂架立杆间距为1000×1000,水平杆步高为1200,扫地杆离已浇注地面300mm,在板中部设置纵横方向各一道剪刀撑。

4.8.1施工流程

转换层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图。

4.8.2主要施工要点

1、测量定位放线时将梁边线弹在基层上(通过控制梁边线来同时控制楼板平面位置),再采用吊线锤将梁边线引测到支模脚手架上并沿梁边线位置安装梁或楼板模板。

2、在制作模板以前绘制出详细的模板拼装图和制作大样图用来指导模板的制作和安装工作。

3、采用φ48×3.5钢管和铸铁扣件根据弹线位置搭设满堂支模架。

4、模板的主要技术参数复核确认无误以后,检查验收模板质量并作好相关记录。

5、搭设梁底和板底钢管脚手架。

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立杆,上好连接横杆,再安第二排立杆,二者之间用横杆连接好,依次逐排安装。

按设计标高调整梁底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要拉线找直,梁底板起拱,注意起拱应在支模开始时进行,而后将侧模和底模连成整体。

在预留起拱量时,要迭加上地基下沉、支撑间隙闭合等因素,使梁在拆模后起拱量符合规范要求。

6、梁区中现浇楼板的起拱,除按设计要求起拱外,还应将整块楼板的支模高度上提5mm,确保混凝土浇筑后楼板厚度和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7、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

8、在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模板吸水后膨胀的影响,其下料尺寸一般应略微缩短些,使混凝土浇筑后不致嵌入混凝土内。

9、要注意梁模与柱模的接口处理、主梁楼板与次梁模板的接口处理,以及梁模板与楼板模板接口处的处理,谨防在这些部位发生漏浆或构件尺寸偏差等现象。

10、用钢管连接并夹紧梁侧模板,位置及间距同前面所述要求。

安装水平向钢管背楞之后安装拉杆(模板为竖拼时的做法)。

11、按楼板尺寸,铺设楼板模板,从一侧开始铺设多层板,尽可能选用整张的,并且是经包边角处理的多层板,余下尺寸再需裁切,以利于多次周转使用。

12、模板拼缝采用双面胶粘接

4.8.3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⑴、柱墙模板安装前需检查钢筋,钢筋保护垫块,办理好隐蔽验收。

⑵、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

⑶、支摸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对该层竖向总垂直度进行控制校正,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⑷、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重量、施工荷载、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荷载,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承载能力和刚度。

⑸、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⑹、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尺寸。

⑺、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中间应起拱,起拱高度:

框架梁为全跨的0.2%,次梁为全跨的0.1%。

⑻、楼梯踏步模板放样、安装时应注意考虑装修层厚度。

⑼、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严密,发生错位要及时校正好。

⑽、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严密,混凝土浇捣前,如现场条件许可,将木模板浇水湿润,使其膨胀挤紧拼缝。

⑾、模板内侧要涂刷脱模剂,要涂刷均匀,涂刷层不宜过厚。

⑿、为防止漏浆,柱墙模板校正加固完毕后,应在模板根部外侧抹1-2CM厚,宽5CM左右砂浆封堵空隙。

⒀、墙、柱根部的拐角及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模板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孔处封模。

4.8.4成品保护注意事项

⑴、模板拆除时,不得将模板、钢管等直接从空中扔下,注意安全,同时保护好模板,防止碰坏混凝土棱角。

⑵、模板支模成型后,应及时将全部多余材料及垃圾清理干净。

⑶、安装预留、预埋应在支模时配合进行,不得任意拆除模板,也不得用重锤敲打模板、支撑,以免影响模板质量。

⑷、模板侧模不得堆靠钢筋等重物,以免倾斜、偏位,影响模板质量。

⑸、禁止平台模板面上集中堆放重物。

⑹、砼浇筑时,模板上不能倾倒堆积过多砼,以免模板受压变形。

⑺、水平运输车道,不得直接搁置在侧模上。

⑻、模板安装成型后,浇筑砼过程中,应派模板工值班保护,进行检查、校正,以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5模板工程的冬期施工

本工程地下室结构施工正好处于冬季,模板工程在冬期施工期间需注意以下问题:

(1)模板在支设前必须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刷涂脱模剂,不得粘有杂物或冰雪,然后采取塑料布等覆盖措施以便提高模板所处的环境温度。

(2)顶板拆模按气温和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来确定,按规范要求拆模。

墻体模板和保温层必须待混凝土强度大于临界强度,且混凝土的温度降至5℃时才能拆除;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需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6模板的拆除

6.1模板拆除原则

(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要求。

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承重性模板,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相关规范要求,方可拆除。

(3)模板拆除,遵循先安后拆、后安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4)拆除后的模板及其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指定地点堆放。

(5)拆除后的模板材料,应及时清除面板砼残留物,涂刷隔离剂。

(6)拆除后的模板及支承材料应按照一定顺序堆放,尽量保证上下对称使用。

(7)严格按规范规定的要求拆模,严禁为抢工期、节约材料而提前拆模。

(8)模板拆除后,对于结构的棱角部位,要及时进行保护,以防止损伤。

6.2墙模板拆除

(1)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

(2)拆墙模板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

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

(3)阴角模拆除:

角模的两面都是混凝土墙面,吸附力较大,加之施工中模板封闭不严,或者角模位移,被混凝土握裹,因此拆除可能有时遇到困难。

需先将模板外表的混凝土剔除,然后用小锤敲高出部分的角模,进行脱模。

角模拆除后,凸出部分的混凝土应及时剔凿,凹进部位或掉角处应用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及时修补。

(4)门窗洞口模板在墙体模板拆除结束后拆除,先松动四周固定件,再将各面模板轻轻振出拆除,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位置撬动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时洞口的阳角被损坏,跨度大于1m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设临时支撑。

6.3楼板模板拆除

(1)楼板模板拆除时,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

拆除板模板时要保留板的养护支撑。

(2)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

支模前刷脱模剂。

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

(3)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

7质量标准及技术控制措施

7.1进场模板的质量标准

本工程模板全部采用木胶合板模板,进场模板质量标准如下:

(1)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

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2)规格尺寸标准检查

厚度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共取8点计算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

长、宽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

对角线差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

翘曲度检测方法:

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7.2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要求

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相关规范要求。

7.2.1一般规定

(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7.2.2模板安装

7.2.2.1主控项目

(1)安装转换层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时,地下室底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架的立柱要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7.2.2.2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

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

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面。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注:

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

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移

柱、墙、梁

5

尺量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3

截面模内尺寸

基础

±10

尺量

柱、墙、梁

+4,-5

4

层高垂直度

层高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拉线、尺量

层高大于5m

8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5

靠尺、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塞尺

垂直

2

线尺

8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2

拉线、尺量

9

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

螺栓外露长度

+10,-0

10

预留孔洞

中心线位移

+10

拉线、尺量

尺寸

+10,-0

11

门窗洞口

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

宽、高

±5

对角线

6

12

插筋

中心线位移

5

尺量

外露长度

+10,-0

7.2.3模板拆除

7.2.3.1主控项目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定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执行。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7.2.3.2一般项目

(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7.2.4模板垂直度控制

(1)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