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3286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docx

化工安全4防火防爆2pptConvertor

第四章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主要内容

燃烧:

燃烧要素、燃烧过程、燃烧的特征参数

爆炸:

类型、爆炸极限

防火防爆:

措施、加工处理和工艺参数的控制、灭火剂与灭火设施

第一节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氧或其他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一、燃烧概述

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必要条件:

(1)可燃物

(2)助燃物(3)点火源

燃烧的充分条件:

(1)可燃物质达到一定的浓度

(2)助燃物达到一定的浓度

(3)火源具备足够的能量

二、燃烧要素

1.可燃物质固态如媒、木炭等;液态如汽油、甲醇、酒精、苯等;气态如氢气、一氧化碳、乙炔等。

2.助燃物质凡是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

3.火源明火电源过热热表面自燃火花静电摩擦

四、燃烧类型及其特征参数

燃烧类型:

闪燃、点燃(或着火)、自燃

特征参数:

闪点、着火点、自燃点

三、燃烧形式

自燃和自燃点

受热自燃:

可燃物质在外部热源(如高温热表面、加热、撞击、摩擦等)作用下温度升高,达到其自燃点自行燃烧。

自热自燃:

可燃物质在无外部热源的影响下,其内部发生物理、化学或生化变化而产生能量不能及时与外界交换,并不断积累使物质温度上升,达到其自燃点而燃烧。

物质自热自燃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氧化热,如不饱和油脂、金属硫化物(硫化铁)等。

分解热,如硝化棉、塞璐佫等有机过氧化物。

聚合热、发酵热,聚合热如环氧丙烷、丁二烯等;发酵热如干草、湿木屑等植物类产品。

1.可燃气体在火源作用下加热到着火点就能氧化分解燃烧,最容易燃烧且速度快。

如:

2C2H2+5O24CO2+2H2O+Q

第三节燃烧的特征参数

一、燃烧温度

燃烧温度即火焰温度——可燃物质燃烧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二、燃烧速率

气体燃烧速率

火焰的传播速度:

单位时间内燃烧表面的火焰沿垂直于表面的方向向未燃烧部分传播的距离。

单位:

m/s。

管道中气体的燃烧速率与管径有关。

(P77表4-4)

当管径小于某个值时,火焰在管中不传播。

若管径大于这个小的量值,火焰传播速率随管径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管径增加到某个量值时,不再增加,此时即为最大燃烧速率。

某些气体在空气中的火焰传播速度

2.液体燃烧速率

液体燃烧速率取决于液体的蒸发。

(1)质量速率:

每平方米可燃液体表面,每小时烧掉的液体的质量,kg/m2.h。

(2)直线速率:

每小时烧掉可燃液层的高度,单位为m/h。

火焰沿液面蔓延的速率决定于液体的初温、热容、蒸发潜热以及火焰的辐射能力.

3.固体燃烧速率

一般小于气体、液体的。

与物质本性有关。

固体比表面积越大,燃烧速率越大。

燃烧热:

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可燃物质25℃的氧中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

与可燃物质燃烧爆炸时所达到的最高温度、最高压力和爆炸力有关。

第四节爆炸及其类型

爆炸:

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并伴有巨大声响的过程。

一、爆炸概述

例如:

乙炔与氧气混合发生爆炸,大约在1/100秒内完成,使罐内压力升高10~13倍,使罐体升空20~30m。

二、爆炸分类

1.按爆炸性质分类

(1)物理爆炸物质的物理状态发生急剧变化而引起的爆炸。

如蒸汽锅炉、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过压等引起的爆炸。

(2)化学爆炸指物质发生急剧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

化学爆炸可分为以下几种:

简单分解爆炸:

物质在爆炸时分解为元素,并在分解为元素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热量。

如叠氮铅、叠氮银、乙炔铜、乙炔银等

2.按爆炸速度分类

(1)轻爆爆炸传播速度在数米/秒。

(2)爆炸爆炸传播速度在几米~数百米/秒。

(3)爆轰爆炸传播速度在1000~7000米/秒。

3.按爆炸反应物质分类

(1)纯组分可燃气体热分解爆炸,如环氧乙烷、肼、叠氮化氢等在分解时引起的爆炸。

(2)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苯、醇、醚等的蒸气。

(3)可燃粉尘爆炸,如,分散在空气中的镁、铝、钛、硅、钙等粉尘引起的爆炸。

(4)可燃液体雾滴爆炸

(5)可燃蒸气云爆炸,产生于设备蒸气泄漏喷出后所形成的滞留状态。

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极限,在火源作用下即可引起爆炸。

第五节爆炸极限理论与计算

一、爆炸极限理论

1.爆炸极限

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都会发生爆炸,而是必须在一定的浓度比例范围内才能发生爆炸。

CO与空气混合物在火源作用下的爆炸试验情况

33

一、爆炸极限理论

爆炸下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

爆炸上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

2.爆炸极限的表示方法

一般用可燃气体或蒸气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也用单位体积可燃气体的质量表示,单位Kg/m3。

二、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1.初始温度

温度升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使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性增加。

初始温度对混合物爆炸极限的影响

2.初始压力

一般增大初始压力,爆炸极限范围扩大(除CO外)。

初始压力对甲烷爆炸极限的影响

3.惰性介质或杂质

惰性气体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惰性气体种类不同影响不同,如CH4、Ar、He、N2、H20、CO2、CCl4的影响依次增加。

水等杂质的影响很大。

如干燥的H2和O2混合物在1000℃也不会爆炸。

少量H2S会加速水煤气及其混合物的爆炸。

4.容器的材质和尺寸

容器管道直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越小。

如:

H2,C2H2,d<0.1~0.2mm时爆炸不传播。

容器材质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氢和氟在玻璃器皿中混合,在液态空气温度80K,黑暗下也爆炸,而在银制器皿中,在一般温度才爆炸。

5.能源

火源能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愈宽

第六节燃烧性物质的贮存和运输

一、燃烧性物质的贮存安全

1.贮存安全的一般要求

不得与助燃物质、腐蚀性物质共同贮存;通风、阴凉、干隔;远离火源。

2.燃烧性物质的盛装容器

有限量的应用,盛装于容量约200kg以下的容器。

金属制桶装容器,规格一般为200kg或更小的容量。

使用前应进行气密性检验。

只有金属容器不适宜时才允许使用玻璃和塑料容器。

耐酸坛用来盛装硝酸、硫酸、盐酸等强酸。

3.大容量燃烧性液体贮罐

贮存大容量燃烧性液体采用大型贮罐。

贮罐分地下、半地下、地上三种类型。

贮罐安全措施:

安装前必须试压、检漏安全间距修建防火堤充分的救火设施

二、燃烧性物质的装卸和运输

1.车船运输安全

郊区专用车站或码头标记

防火、防爆、防水、防日晒、消防设施

2.管道输送安全

自动报警火焰检测器、自动灭火系统

3.装卸操作安全

配置消防设施、供水管、燃烧性固体轻放

一、工艺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

装置不当

(1)高压装置中高温、低温部分材料不适当;

(2)接头结构和材料不适当;

(3)有易使可燃物着火的电力装置;

(4)防静电措施不够;

(5)装置开始运转是无法预料的影响。

2.操作失误

(1)阀门的误开或误关;

(2)燃烧装置点火不当;

(3)违规使用明火。

第九节火灾爆炸危险与防火防爆措施

4.不停车检修

(1)切断配管连接部位时发生无法控制的泄漏;

(2)破损配管没有修复,在压力下降的条件下恢复运转;

(3)在加压条件下,某一物体掉到装置的脆弱部分而发生

破裂;

(4)不知装置中有压力而误将配管从装置中断开.

5.异常化学反应

(1)反应物质不匹配;

(2)不正常的聚合、分解等;(3)安装不合理。

3.装置故障

(1)储罐、容器、配管的破损;

(2)泵和机械的故障;(3)测量和控制仪表的故障。

兰州石化“2.6”火灾事故

案例

2007年2月6日15时15分,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C4车间4.5万吨/年C4抽提装置脱重塔(T112)塔釜再沸器(H-125D)发生火灾事故。

一、事故经过

2月6日,针对换热效果差的问题,讨论分析认为是再沸器底部积水造成,于15时左右对此检查处理。

车间主任、技术员等共6名员工进入现场,打开倒空线排空阀门排液,有黄色无味溶液排出,约5分钟后有少量气相物料排出,即关闭阀门。

为了排净残液,约5分钟后,再次打开排空阀门(阀门开度很小),发现有气相物料排出并夹带少量液体,随即关闭阀门。

当正在现场讨论下一步处理方案时,突然发生着火,造成6人受轻伤。

二、事故原因

根据初步调查,再沸器排出的黄色液体中可能含有丁二烯过氧化物或自聚物,并且在排放过程中夹带出顺丁烯、丁二烯等易燃易爆气体,过氧化物或自聚物遇空气氧化着火。

1997年6月27日,占地1800余亩,4500余名职工,的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区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经北京市消防官兵1000余名,奋斗扑灭,40多小时,才结束了这次战斗。

这次连环火灾和爆炸造成9人死亡,3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对环境及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案例:

北京东方化工厂“6.27”特大事故

石脑油易挥发,其蒸气比空气重,能沿着地面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石脑油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吸入大量蒸气能引起神经麻痹;

教训一:

卸油泵房至轻质柴油罐的进料阀,应处“开启”状态,却处于“关闭”状态;而卸油泵房至石脑油油罐的进料阀,应“关”却“开”。

致使约640m3石脑油/轻质柴油溢出。

教训二:

现场设置的52台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仅有1台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在长达20多分钟的时间里,其余51台均未报警,以致贻误宝贵的时间。

教训三:

事故勘查时,门卫室里竟发现有烟蒂若干。

案例:

配方错误+设备选型错误

导致上海金路达保健品有限公司爆炸

2000年3月8日,发生爆炸,夷为平地,死11人。

事故经过:

3月3日,冠生园食品公司送来溴酸钾原料3.5吨,于4日生产溴酸钾片,至7日已生产2.5吨。

8日11:

05发生两次爆炸,陈某被爆炸气浪冲出14米,除一只水塔外,厂房全部倒塌还殃及厂区周围的居民房屋。

10人当场死亡,1人送医途中死亡,重伤5人,轻伤5人。

7月1日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不得再使用溴酸钾。

这种在面点行业使用了91年能起到强筋剂作用的食品添加剂,由于可能致癌日前被卫生部叫停。

过量食用溴酸钾会得癌溴酸钾在焙烤业中已有91年的应用历史,它作为氧化剂成功地赋予焙烤制品所必需的面筋强度及弹性,成本低廉,但过量食用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

原因分析:

1、产品配方错用“淀粉20%、少量麦芽精糊”,直接与80%溴酸钾混合,构成爆炸物;

2、烘箱不防爆,产品粉体接触420ºc电热套管,引发大爆炸。

(溴酸钾的分解引爆温度370ºc)

在豆奶、速溶麦片、麦乳精中用以增稠、吸收异味、改善口感、延长保质期;在奶茶、果晶、速溶茶、固体茶、植脂奶、咖啡伴侣中,用以增加醇厚、细腻、味香浓郁的口感及降低成本;在椰奶汁、花生杏仁露、各种乳酸饮品中,增强乳化力,使产品稳定性好、不易沉淀;在各色罐头或汤羹汁类食品中,用于增稠、改善结构、外观和风味。

教训:

知识贫乏违背科学

溴酸钾是强氧化剂,淀粉、麦芽精糊是可燃物,相混构成爆炸物,遇火源、高温能引爆的危险,未被识别。

显属缺乏化学品安全知识;

2.程序不循急功近利

尼日利亚的样品,小试解析,未经放大,急于投产,埋下祸根。

56

火药爆炸生产事故

辽阳市庆阳化工厂爆炸

案例

发生地点:

辽宁省辽阳市庆阳化工厂

【案情】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91年2月9日19时30分,辽宁省辽阳市庆阳化工厂二分厂TNT生产线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重伤13人,轻伤94人,硝化房全部炸毁,附近其它厂

房设施均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

2月9日19时15分左右,硝化工组3段2号机手牛某发现2号机分离器压盖处往外冒烟,就将分离器雨淋阀打开,并打开硝化机的旁路水开关进行降温,然后到仪表室向班长张某报告。

仪表工看了仪表室内仪表温度不到97℃,还未达到报警温度100~105℃。

张某即同2名仪表工与牛某一起到硝化工房南大门,打开安

全硫酸,并让仪表工停止送料。

牛某打开安全硫酸,因烟太大,不能在机台坚持观察分离器温度变化,便离机走开,

返回时发现3段2号机分离器着火,便到南大门报告班长张某,张某同时看到火从分离器

压盖处窜出,瞬间大火漫延整个硝化工房,当他们跑到距工房30米处时,发生了爆炸。

【评析】

二、事故原因分析

这是一起操作人员违章操作而导致的爆炸事故。

张某在接到分离器冒烟的报告后,未按该厂《岗位操作与安全防火守则》第5条第5项的规定“分离器温度超过上线10℃或冒烟时开废酸循环阀进行本机循环,同时将硝化物和废酸向相邻两机分摊”,而错误地让牛某打开安全硫酸,严重违章指挥。

牛某在处理分离器冒烟过程中,没有带防毒面具,使其无法在机台观察温度变化情况,违反该厂《岗位操作与安全防火守则》第5条第8项规定。

二人的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规定,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三、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

辽阳市人民检察院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对牛某、张某提起公诉。

辽阳市人民法院判处牛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判处张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案例

火灾生产事故

“11.19”特大火灾事故

发生地点:

深圳市葵涌镇致丽工艺制品厂

【案情】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93年11月19日中午,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致丽工艺制品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死亡84人(其中女82人,男2人),重伤20人,轻伤25人,烧毁厂房1600平方米和一批原料、设备等,直接经济损失260万余元。

11月19日13时25分,致丽工艺制品厂厂房一楼东北侧仓库布料堆垛突然起火,市消防支队先后调集12个中队20部消防车参加灭火。

由于风大火猛,厂房外面无消防栓,消防车要到1公里以外取水,给扑救工作增加了很大困难。

经过奋勇扑救,火势于16时20分被扑灭。

致丽厂的厂房是一栋3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

一楼是裁床车间兼仓库,库房用木板

和铁栏栅间隔而成。

库内装有裱海棉、哲士布等可燃物。

通过库房顶部并伸出库房搭在

铁栏栅上的电线没有套管绝缘。

总电闸上用两根2.5毫米粗的铜丝代替保险丝。

二楼手缝和包装车间,西头有办公室;厨房,放有两瓶液化气。

三楼是成衣车间.

该厂实行封闭式管理。

两个楼梯,东边一个用铁栏栅隔开,与厂房不相通;西边的楼梯

平台上堆放了杂物。

楼下四个大门有两个被封死,一个被铁栏栅隔在车间之外。

职工上下班

只能从西南方向的大门出入,通过一条用铁栅围成的只有0.8米宽的狭窄通道并打卡。

全部窗户安装了铁栏杆加铁丝网。

起火初期,火势不大,部分职工试图拧开消防栓和使用灭火器扑救,但因不懂操作方法而未能见效。

一楼的职工全部逃出。

正在二楼的厂长黄某不组织工人疏散,自己打开窗户爬绳子逃命。

二、三楼近300名职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下楼逃生。

由于路窄人多,互相拥挤,浓烟烈火,视线不清,加上燃烧的化纤物散发出大量有毒气体,许多职工被毒气熏倒在楼梯口附近,造成重大伤亡。

致丽厂电源开关没有使用保险丝,电线没有套管绝缘,并在电源线下堆放大量可燃

物,致使电线短路时所产生的高温熔珠喷溅到下方的货堆上,引燃了裱海棉、哲士布等

可燃物品。

这是火灾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直接原因

该厂违反防火规定,封闭厂房楼梯的安全出口,在疏散通道堆放货物,车间员工密度过大,火灾时无法迅速撤离现场,滞留在厂房内的员工吸入有毒烟气窒息致死。

该厂在车间内设置仓库,用可燃物(木板)作隔墙,致使仓库内着火后迅速烧过隔墙燃向仓库外。

3.厂方没有对职工进行安全防火教育,职工自救能力差,厂长又只顾自行逃命,没有组织灭火,因而未能在起火初期将火扑灭。

4.领导责任,厂长指挥不当。

三、火灾造成重大伤亡的原因

防火防爆的基本目的:

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

预防发生、限制扩大、灭火熄爆。

防火防爆的基本内容:

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处理,以及点火源的安全控制。

二、防火防爆措施

1.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处理

(1)取代或控制用量

(2)加强密闭(3)注意通风排气(4)惰性化

2.点火源的安全控制

(1)明火指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及其他火源.

应避免明火,而采用蒸汽、过热水或其他热载体加热。

必须采用明火,设备应该严格密闭。

采用防爆照明电器。

尽量避免动火作业。

(2)摩擦与撞击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机器轴承要及时加油,保持润滑。

可能摩擦或撞击的两部分应采用不同的金属制造。

搬运金属容器时,不要抛掷、拖拉、震动,防止互相撞击,以免产生火花。

防火区严禁穿带钉子的鞋,地面应铺设不发生火花的软质材料。

(3)高温热表面

加热装置、高温物料输送管道和机泵等,应防止可燃物落于其上而着火。

可燃物的排放口应远离高温热表面或有隔热措施。

(4)电气火花

电气设备所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多由电弧、电火花、电热或漏电造成。

应选用防爆电气设备

一、用难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在萃取、吸收等单元操作中,可以用不燃液体代替可燃液体,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

第十节有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

二、密闭和通风措施

1.密闭措施

减少接口数量,采用无缝管道。

加压或减压设备,在投产或定期检验时,应检查其密闭性和耐压程度。

2.通风措施

机械通风、自然通风、

全面通风、局部通风。

三、惰性介质的惰化和稀释作用

1.惰性气体保护作用

惰性气体保护是指用惰性气体稀释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性混合物,以抑制其燃烧或爆炸。

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卤代烃等。

易燃固体在粉碎、研磨、筛分、混合以及粉状物料输送时,易燃液体的输送,易燃气体在加工过程中,都应该用惰性气体作稀释剂。

82

2.惰性气体用量

惰性气体的用量取决于系统中氧的最高允许浓度。

根据氧的最高允许浓度值采用不同的惰性气体。

第十一节燃烧爆炸敏感性工艺参数的控制

一、反应温度的控制

1.移出反应热

方法:

夹套、蛇管冷却稀释剂回流冷却惰性气体循环冷却等。

2.正确选用传热介质

常用的有水、水蒸气、联苯醚、熔盐、熔融金属、烟道气等。

避免使用性质与反应物料相抵触的介质。

如液态环氧乙烷中渗入极微量的水分,会引发自聚放热产生爆炸,一般采用液体石蜡。

一、反应温度的控制

3.防止传热面结垢

结垢的危害:

影响传热效率;易形成局部过热点,造成物料分解或堵塞管路引发爆炸。

结垢的原因:

水质不好;物料粘结在传热面上;物料聚合、缩合、炭化等。

防垢:

应控制水质;定期清洗;提高流速;选择适宜的搅拌器等。

一、反应温度的控制

4.热不稳定物质的处理

特别注意降温和隔热措施。

如偶氮染料及其半成品重氮盐等,在反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反应后必须清除反应釜壁上的剩余物。

一、反应温度的控制

二、物料配比和投料速率控制

1.物料配比控制

物料配比应严格控制在爆炸极限以外。

(1)严格控制投料速度

(2)注意投料顺序。

例如,氯化氢合成应先通氢后通氯;三氯化磷合成应先投磷后加氯等。

反之就有可能发生爆炸。

(3)注意投料量。

2.投料速率控制

三、物料成分和过反应的控制

(1)杂质可能会导致副反应过反应,引发燃烧或爆炸。

比如,乙炔和氯化氢合成氯乙烯,氯化氢中

游离氯不允许超过0.005%,因为过量的游离氯与

乙炔反应生成四氯乙烷会立即起火爆炸。

(2)可采取加稳定剂的方法。

例如氰化氢中常加入浓度为0.001%~0.5%的硫酸、磷酸等酸性物作为稳定剂。

(3)过反应的生成物是不稳定的,容易造成事故。

例如苯、甲苯硝化生成硝基苯和硝基甲苯,如果发生过反应,则生成二硝基苯和二硝基甲苯,二硝基化合物在精馏时容易发生爆炸。

四、自动控制系统和安全保险装置

1.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检测系统自动调节系统自动操纵系统

2.信号报警、保险装置和安全联锁

报警装置,情况失常时发出警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保险装置,在危险状态下自动消除危险状态。

安全联锁,利用机械或电气设备控制依次接通各个仪器和设备,使之彼此发生联系,达到安

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措施:

分区隔离设置安全阻火装置配备消防组织和器材选择可燃物存放点;

设置防火门、防火墙等设置防爆墙、隔离室控制室二氧化碳灭火剂

防止外部火焰窜入有危险的设备、管道、容器等

阻火装置

阻火器、安全液封和单向阀等。

作用是防止外部火焰窜入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容器和管道,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间蔓延和扩散。

(1)阻火器是应用火焰通过热导体的狭小孔隙时,由于热量损失而熄灭的原理设计制造。

(2)安全液封

阻火原理是液体封在进出口之间,一旦液封的一侧着火,火焰都将在液封处被熄灭,从而阻止火焰蔓延。

一般安装在气体管道与生产设备或气柜之间,一般用水作为阻火介质。

(3)水封井

是安全液封的一种,使用在散发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气等油污的污水管网上。

可防止燃烧、爆炸沿污水管网蔓延扩展。

水封井的水封液柱高度,不宜小于250mm。

(4)单向阀

亦称止逆阀、止回阀。

生产中常用于只允许流体在一定的方向流动,阻止在流体压力下降时返回生产流程。

(5)火星熄灭器

也叫防火帽,一般安装在产生火花(星)设备的排空系统上,以防飞出的火星引燃周围的易燃物料。

放空管

在某些极其危险的化工生产设备上,为防止可能出现的超温、超压、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宜设置自动或就地手控紧急放空管。

另放空口应在防雷保护范围内,为防静电,放空管应有良好的接地设施。

第十三节灭火剂与灭火设施

一、灭火的原理及措施

1.抑制反应物接触

(1)可燃物固体的抑制:

移开可燃物;整个仓库密闭起来防止火势蔓延或用挡板阻止火势扩大

(2)可燃液体或蒸气的抑制

关闭总阀门,切断可燃物的来源。

转移供给量。

如果关闭总阀门尚不足以抑制泄漏时,可以向排气管道排放,或转移至其他罐内,减少可燃物的供给量。

其它抑制。

水蒸气、泡沫、粉末等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上。

1.抑制反应物接触

2.减小反应物浓度

水、不燃蒸发性液体、氮气、二氧化碳以及水蒸气都有稀释降低可燃物浓度的作用。

3.降低反应物温度

灭火剂水的蒸发潜热较大,降温效果好,但多数情况下水易流失到燃烧体系之外,利用率不高。

强化液、泡沫等可以弥补水的这个弱点。

一、灭火的原理及措施

注意事项

禁水性物质如碱金属和一些轻金属,以及电石、熔融状金属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非水溶性,特别是密度比水小的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原则上也不能用水扑救。

但原油、重油火灾可用雾状水扑灭。

二、灭火剂及其应用

1.水

2.泡沫灭火剂

凡能与水相溶,并可通过化学反应或机械方法产生灭火泡沫的灭火药剂。

密度比水小的液体火灾,泡沫灭火剂优点明显。

二、灭火剂及其应用

3.干粉灭火剂

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和少量的防潮剂硬酯酸钠及滑石粉等组成。

用干燥的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干粉从容器中喷山形成粉雾。

二、灭火剂及其应用

4.其他灭火剂

(1)二氧化碳灭火剂

(2)卤代烃灭火剂

应特别注意,这类物质加热至高温会释放高毒性的分解产物。

例如应用四氯化碳灭火时,分解出光气.

三、灭火器及其应用

1.灭火器类型

根据其盛装的灭火剂种类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多种类型。

根据其移动方式有手提式灭火器、背负式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等几种类型。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