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3620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docx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由于文化差异,英语中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意义在汉语中尚无确切的对应词来表达。

有学者认为,将country、nation、state与“国家”对译,其实内涵差距很大。

三个英语单词与“国家”相比,缺少的主要内涵是

A.民族B.家乡C.政权D.家庭

2.韩非子提出君主要善于用法来管理官吏,还要做到“使法择人,不自举也”。

这一主张尽

A.要求君主熟悉法律B.体现王在法下

C.是对贵族政治的否定D.突出依法治国

3.东汉豪强地主在庄园内纳宾客附徒,兴办教育,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

田庄

A.是王国问题的延续B.国家培养人才

C.利于维护君主专制D.不利于地方有效管理

4.下表为“唐前后期长江下游地区水利工程数量比较表”。

它反映了唐代

A.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长江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农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D.江南地区开始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5.初唐科举考试分为“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和“进士”六科,除了最后的进士一科外,皆可以上溯至汉代,只是以前是察举,现在改用考试登进而已。

汉唐的这些科目设置

A.反映出汉唐的选材标准较为宽泛B.说明了科举制对察举制的完全继承

C.印证了古代选官标准重专业技能D.体现了政权的社会基础在不断扩大

6.宋代皇帝的意见须有宰相同意才能写进国书(外交文书)。

淳熙年间,范至能使北,宋孝宗命令他当面向金主口奏一事,遭到宰相坚决反对。

尽管孝宗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孝宗意见依然未能写进国书。

这表明当时

A.体制僵化导致官员因循规制B.相权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C.中央政府决策实现了民主化D.君权削弱降低了行政效率

7.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

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D.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8.明朝中央的正式司法机关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审判专属刑部,大理寺专管复核,两者都须接受都察院的监督。

凡遇有重大或疑难案件,三个部门组成“三法司”,进行三司会审,最后由皇帝裁决。

这反映出明朝

A.司法权力由皇帝直接控制B.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

C.司法制度开始向近代转型D.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

9.下表为“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

综合表格内容可知,当时

A.汉员比例上升实现了满汉平等B.出现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局面

C.时局变动导致政权结构的变化D.地方机构开启半殖民地化进程

10.19世纪七八十年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张树声都在奏议中言及过西方政体。

前者说:

“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

”后者说: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钦?

”这反映出当时

A.部分官员实现了从洋务派到维新派的转变

B.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之学而进入哲理学

C.“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观念嬗变

D.洋务派坚持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广泛批判

11.1001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所列12项要求分为四大类别:

惩罚性、预防性、赔偿性、改善性四类条款。

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

A.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惩治附合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D.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

12.有学者对张容在1901~1911年创办和投资的企业进行统计分析:

在大生纱厂出现引人注目的连年赢利的条件下,一个新出现的现象同样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张骞新创办和投资的企业数目,同时出现了超大幅度的迅速的增加。

该分析意在强调张骞

A.投身实业的勇气B.实业救国的智慧C.企业发展的危机D.工业强国的成就

13.清末民初,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应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

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趋势加强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沿海地区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

14.西南军阀中的一部分人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或护国战争,有的人还曾参加过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充当过革命的角色。

但在同北洋军阀的武力对抗和纵横摔阖中,他们自身也变成了军阀。

这一状况根源于

A.传统自然经济的分散性B.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瓦解

C.同盟会内部的争权夺利D.近代教育的半殖民地性

15.著名学者任鸿隽在1915年创刊的《科学》发刊词中指出:

“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

”据此可知,任鸿隽主张

A.民主制度必须与思想进步相结合B.科学救国是近代中国的唯一出路

C.科学革命比政治革命更显得重要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开始发生转移

16.毛泽东说:

“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

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

”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这一思想的提出

A.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B.指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C.说明进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D.体现中困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17.1935年4月成立的资源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主管重工业的主要机构,其所办各厂矿,分布均远离沿海,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都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地省份。

国民政府的着眼点是

A.发展经济以便剿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B.为应对日本扩大侵略作持久抗战准备

C.加强中西部开发以改善民族工业布局D.与地方实力派争夺利益与经济主导权

18.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2枚:

“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8枚:

“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两套邮票相比,后者A.突出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B.强调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肯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D.呈现了抗战中不同侧面的历史地位

19.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特别提出,必须特别注意培养精通生产技术和其他各种专门业务知识的干部,必须在各个地方注意培养熟悉当地的情况、同群众有密切联系的本地干部。

这些论述的提出是由于

A.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已经完成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C.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在全国逐步实施D.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在全国展开

20.1977年11月,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明确提出:

“农村中心问题就是要把农业生产搞好,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要着眼于发展农业生产”“我们是一个方针——以生产为中心”。

1978年4月,中共中央文件特别提到:

“企业是生产单位,必须以生产为中心。

”这些主张

A.利于全面贯彻“八字方针”以恢复国民经济

B.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形成

C.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D.标志着经济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21.新中国的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B.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

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

D.2005年因私护照数量大量增加,推动了中国加人世贸组织

22.公元前390年,高卢人攻占罗马。

情况危急,罗马人决定请卡米卢斯回来带兵作战。

他们派出一名使者冒险穿过敌人的包围,回城征求元老们的意见。

元老院取消了对卡米卢斯的放逐,命其为独裁官。

卡米卢斯才能够名正言顺地回来带领众人打败了入侵者。

卡米卢斯的这一人生转变表明

A.罗马贵族垄断司法权欺压民众B.万民法巩固了罗马的共和政权

C.古罗马公民注重遵守法律程序D.民族矛盾激化了罗马阶级矛盾

23.路德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地宣传赎罪券功效的行径很是气愤。

于是,他按照当时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1517年10月31日夜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

这说明当时路德

A.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B.信奉“教随国定”原则

C.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D.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

24.据十九世纪英国卫生改革家查德威克的报告:

城镇卫生工作的缺点会使人们养成最卑劣的堕落习惯,导致多数人道德败坏,因为他们在偏街僻巷堆积的有害脏物中寻找他们赖以为生的东西。

该报告揭示了

A.城市建设与社会救济的关系B.工业革命与社会习俗的关系

C.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D.城市环境与文明风尚的关系

25.当最高法院宣布《农业调整法》违宪以后,在时任农业部长的竭力争取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法案规定:

对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而改种保持土壤肥力作物,且进行土壤整治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

这一法案的通过

A.掀起了一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B.意味着美国分权制衡的原则已被打破

C.有利于合理调节农产品的供应D.实现了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全面控制

26.孔祥熙在给蒋介石的密电中汇报会议进展:

“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现正进行商讨中”“弟复告我国久战八年,损失严重,此项摊额有关将来复兴建设”。

此次会议

A.是二战后大国间争夺世界领导权的产物

B.解决了南京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问题

C.明确了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基本原则

D.有利于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体系化

27.1962年11月,赫鲁晓夫决定在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中设立领导工业生产的党委会和领导农业生产的党委会,各自成立自己的一套领导机构,以保证对工农业生产的更具体的领导。

这一措施

A.从根本上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B.使苏联的农业形势有所好转

C.混淆了党政机关和经济组织的职能D.有助于实现扩大企业自主权

28.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

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

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解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

这表明当时

A.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B.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

C.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29.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和国籍法》,规定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且从事的职业不会引起已经从事此种职业的美国人的失业或工资水平的下降。

此规定

A.有利于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与重建B.取消了移民政策的种族歧视观念限制

C.适应了美国解决“滞胀”问题的需要D.体现了美国移民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

30.下图是当代美国的一幅漫画。

该漫画表明

A.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美国财富已被OPEC榨取殆尽D.国际经济旧秩序面临严重挑战

31.金砖国家(BRIC)最初指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成长前景看好的新兴市场国家。

2010年12月,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正式吸收南非加入机制,英文名称为BRCS。

综合下表可知,金砖国家

A.基础设施质量差异非常小B.需要加快合作和转型升级

C.造成了国际收支失衡问题D.开创了南北合作的新模式

32.十九世纪,英国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复兴风行一时。

那种高耸入云的尖塔形式,成为唤起想象力与神秘感的适当背景,被建筑师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

这里“新的时代气息”属于

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3、3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5题~第3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2小题,共37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1688~1783年,英国社会拥有一个易于伸缩的社会分层系统,但社会流动日益加剧。

贵族阶层的开放是单向度的,社会的中下层几乎不可能成为社会上层的一员,主要是允许贵族家庭成员向下流动。

贵族财产的衰落常常把他们的儿子推入工商业领域,这样贵族后代变成了商人。

人们靠从做学徒开始进入中间阶层,出身贫寒的人通过学徒制上升为企业主,甚至成为绅士。

英国社会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事商业和法学、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的重要性迅速增强,他们由此获得较多的财产、较高的地位和较大的权力。

中间阶层的人数迅速增加,重要性日益增强,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

英国社会上层和中间阶层中有些人逐渐向工资劳动者靠拢,农村家庭农场主的破产和消失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多数转化为工资劳动者,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为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

英国社会的流动机制使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连结成一个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前进。

——摘编自舒小购《18世纪英国社会流动分析》

材料二晚清时期科举制出现严重弊端:

一方面,科举制下培养的大多数人思想僵化,往往成为早期现代化阻碍力量。

另一方面,科举制虽难以容纳向上流动的庞大社会群体,却吸引了广大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成员的参与,这就导致社会实业领域人才缺乏。

科举制废除后,社会流动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由于新式教育制度的勃兴和科举考试束缚的消失,向上流动的社会成员以新式教育为中介,获得了新的政治、经济、教育、工商、科技等适应社会结构变动需求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夕他们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具有一种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救世意识。

科举制的废除,使得“功名”身份不再是判断人们社会地位的唯一重要标志,社会各界从业者的社会地位由此也得到了提高。

于是,不仅是入仕,包括经商、从军等也成为人们谋求向上流动的选择。

社会流动的改善,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准备和提供了大量的、多样的人才,加强了社会活力。

——摘编自伍茂春《科举制的废除及社会垂直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社会各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的特征,并简析英国社会流动加剧的原因。

(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显著变化。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合理的社会流动的认识。

(11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上面两幅图片,提取两项关于中西科技发展差异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差异形成的原因。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在第35、36、3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咸丰五年(1855年)胡林翼被任命为湖北巡抚,他认为:

民乱必由官贪,民乱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民,而是官的贪污腐败。

他来湖北后,首先从整整顿吏治开始,对那些庸官、劣官,或治罪、或撤换。

人称赞道:

“由于林翼之忠诚,储才之远识,果然使湖北耳目一新,人才之盛冠全国,一时为各方瞩目。

”与此同时,胡林翼通过改漕章、通蜀盐、整榷务等手段岁入四百多万两银子,这些钱主要用作湘军军饷。

他对绿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去弱留强,经裁撤后的绿营只剩下4000多人,与此同时,胡林翼严整军纪,严惩官兵私逃和奸淫掳掠,并以山乡农民、猎户为勇,大力扩编湘军,同时建成了自己的嫡系部队——楚军。

经过胡林翼改革,把湖北“天下第一破烂鄂”变成了吏治最清明,风气最正的“天下第一富强省”,史称“湖北新政”。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胡林翼“湖北新政”的时代背景。

(8分)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胡林翼“湖北新政”进行简要评价。

(7分)

3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美国与苏联经过无数次的核裁军谈判,终于在1991年7月31日正式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向着全面核裁军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苏联在谈判中比较积极主动,不惜一再作出重大让步。

条约规定,苏、美双方将在条约生效后7年内分别削弱30%的进攻性战略武器,有效期为15年,可延长5年。

届时每一方所拥有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般弹道导弹、重型轰炸机总数不得超过1600件,其所有携带的核弹头不得超过6000枚(其中弹道导弹限制在4900枚,机动洲际弹道导弹限制在1100枚),并采取强制性核检查措施,包括临时通知对方进行战略核武器的设施检查,以确保双方遵守条约。

这是自1982年6月29日,美、苏双方在日内瓦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会谈后,经过长达9年的曲折历程,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摘编自刘华秋《1991年美苏核裁军评析》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签署《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时代背景。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6分)

3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刘昞(约370年~440年),字延明,敦煌人氏。

父亲刘宝,以儒学见长。

“独河西一隅自前凉张氏以后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以保存,外来避乱之儒英亦得就之传授。

”刘昞十四岁时,有机会投拜到博士郭瑀的门下学习,因品行端雅、学业优异,深受郭瑞赏识。

后来,汉人李暠割据敦煌,让刘昞主持教学及经籍校勘注释工作,他读书著述更加勤勉。

刘昞著有记载前凉张氏政权事迹的《凉书》十卷,撰写了记载敦煌地区史地人物等西凉历史的《敦煌实录》共二十卷,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实录体史书,又注释了《周易》《韩子》等书。

匈奴后裔北凉沮渠蒙逊打败西凉,拜刘昞为秘书郎并教授弟子。

其子沮渠牧犍更尊刘昞为国师,令文武百官跟随刘昞学习经史。

刘昞门生弟子遍及河西,“前后显达,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

魏世祖平定凉州,百姓东迁,拜授他为乐平王从事中郎。

正光四年六月,刘昞病逝。

朝廷诏令:

“昞德冠前世,蔚为儒宗,太保启陈,深合劝善之。

其孙等三家,特可听免。

——摘编自《魏书》等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昞能够“蔚为儒宗”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昞的历史贡献。

(9分)

 

参考答案

1-10:

DCDBABADCC11-20:

BCBAADBDCC21-30:

ACADCBCBDD31-32:

BA

二、非选择题

33.

(1)特征:

贵族的开放是单向度的;中间阶层向全社会成员开放;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各个阶层连结成一个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前进。

(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

原因: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重商主义的推动;思想解放的影响。

(8分)

(2)变化:

社会流动渠道拓宽,社会流动由一元转向多元;向上流动社会成员素质高、思想新;受西方影响较大。

(每点2分,共6分)

认识:

社会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流动,合理的社会流动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5分)

34.信息一:

差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持续发展;西方科学技术在公元4~6世纪遭到严重挫折。

(每点1分,共2分)

原因: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持续发展,封建大一统王朝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回答农耕经济、民族之间和中外之间的交流、科技人员的主观因素等,也可酌情给分);中世纪早期,欧洲宗教思想占据支配地位,科学发展受到抑制。

(每点2分,共4分)

信息二:

差异:

中国古代技术的发展始终领先于科学理论的发展;酉方的科学理论与技术则交替领先。

(每点1分,共2分)

原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从中世纪后期起西方科学技术注重实践和实验,把系统的观察、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起来,推动了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每点2分,共4分)

信息三:

差异:

十六世纪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缓慢;西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每点1分,共2分)

原因:

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和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政府厉行文化专制。

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形成了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氛围。

(每点2分,中外各答一点即可,共4分)

(以上信息任答两条即可。

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同等得分)

35.

(1)清代吏治腐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政府重用汉族大臣。

(每点2分,共8分)

(2)使湖北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为湘军提供了军饷,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助长了地方势力的膨胀,削弱了中央集权。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共7分)

36.

(1)美苏长期军备竞赛,阻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陷入困境;世界政治经济多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正在减弱,以经济和高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赛已在世界范围全面展开;全世界争取和平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强大潮流。

(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得满分,共9分)

(2)条约是美苏战略武器谈判的重大成果,也是当代核裁军的一个突破;但该条约规定双方削减核武器只有30%,这与世界各国人民要求美、苏大幅度削减和销毁核武器的根本愿望相距甚远。

(每点2分,共6分)

37.

(1)家庭环境的熏陶,得到名师授业;敦煌地区相对安定,学术文化氛围浓厚;当地执政者的重视;个人勤奋治学的态度和优秀的品德才华。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共6分)

(2)促进了河西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为后世留存了大量宝贵的史料;弘扬了儒家文化,为河西区域性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贯献;有利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

(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得满分,共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