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3726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docx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学习中心编号:

学习中心名称: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学生姓名

学号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土木工程

层次本升本

指导教师

日期2016年9月26日

 

目录

摘要…………………………………………………………………………………1

一、绪论……………………………………………………………………………2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2

1.“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概念…………………………………………3

1.1生态建筑………………………………………………………………………3

1.2节能建筑………………………………………………………………………3

2.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3

2.1.生态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3

2.2国内外节能建筑研究发展现状…………………………………………………5

3.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7

3.1生态建筑国内的主要问题………………………………………………………7

3.2节能建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8

4.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8

4.1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相同性…………………………………………………8

4.2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不同性…………………………………………………9

5.我国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13

5.1我国生态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13

5.2我国节能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13

四、结论………………………………………………………………………………14

参考文献……………………………………………………………………………15

附录…………………………………………………………………………………15

致谢…………………………………………………………………………………16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和资源日益短缺,人们的生活品位逐渐提高,发展“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市场机遇日趋成熟,“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也随之越来越突出。

阐明了“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概念,从都是节能的建筑、都符合国家的政策等两个方面研究了二者的相同性,同时分析了“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在特征、发展时间、要求、效益等方面的不同。

发展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相同性;不同性

 

一、绪论

截至20015年我国人口已达136782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

人均耕地为约0.052亩,约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0%。

人均淡水资源是13个国家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自然资源约占世界平均值的50%,属于自然资源十分稀缺的国家。

然而,我国的经济建设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如建筑单位面积的能耗是美国的4倍,反映了绩效低、资源浪费的现象,随之带来了环境污染,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尤其是北京、上海、长江三角洲和沿海等地区的住宅、办公楼迅猛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快速上升,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向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快速挺进。

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品位不断提高,对建筑的需求已从生存型向功能舒适型转变。

但是,大批量的建筑涌现,能源跟不上,造成了能源对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

综上所述,倡导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的市场机遇已日趋成熟,有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基础和人们对新观念、新理念的认同。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世界建筑发展的大潮流中,生态建筑和节能建筑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标志,也是建筑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

发达国家为此进行了长久的努力,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

我国建筑师也必须奋起直追,把生态和节能建筑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从分析研究我国生态建筑和节能建筑现状入手,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设法加以比较、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推进生态、节能建筑的推广工作。

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得以改善,更加美好和可持续的发展。

 

1.“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概念

1.1生态建筑

中文名称:

生态建筑

英文名称:

ecologicalbuilding

定义:

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和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的环境体系。

其设计、建造、维护与管理必须以强化内外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达到经济、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态目标,实现生态健康的净化、绿化、美化、活化、文化五化需求。

简介:

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1.2节能建筑

中文名称:

节能建筑

英文名称:

energy-savingbuilding

定义:

设计和建造采用节能型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的建筑物;在此类建筑物中部分或全部利用可再生能源。

简介: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

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

2.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

2.1.生态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国内生态建筑研究发展现状

中国的生态建筑已经有很深远的历史,中国的生态建筑大多是从很不发达的地区起源的,或许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科学水平没有达到今天的高度,所以那个时代可能只有极少的人认识到该建筑形式的合理性。

它们包含着中国古代的技术精髓,不论从结构、构造、还是从与自然结合的角度上看,它们都极好的应用了生态建筑技术。

不论是哪种乡土建筑形式,都有其特点。

例如,窑洞都有平顶式、靠崖式、天井式三种。

每一种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各自的适用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

窑洞建筑节约耕地、保护植被、冬暖夏凉、相互之间没有干扰。

随着建筑的发展,中国的生态建筑也随之从乡土派往高技派发展,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生态型的办公建筑,清华大学的设计中心楼就是其中一例,作为清华人学校园中的建筑,整体形象上既要有典雅朴素的文化教育建筑风格,同时又兼有简洁明快的现代企业形象,其室内设计也遵循这个原则,小用过分花哨的颜色,不用豪华奢侈的材料,没有仟何复杂繁琐的装饰,有的只是构筑物自己本来的样子和他们之间的空间关系,但是创造的却是一个落落大方、清爽怡人的环境。

但是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研究却起步较晚,近十年来才开始重视建筑生态化发展。

为此,我国在生态建筑设计理论研究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只是关于生态建筑设计原则、设计理论框架、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或是介绍国外先进生态建筑个案等方面。

近些年来陆续出现了部分“生态建筑”的著作或译著。

关于生态建筑的文章在《世界建筑》、《建筑学报》、《建筑师》及部分院校学报也有不断的刊出。

2.1.2国外生态建筑研究发展现状

对人类面对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国际建筑界做出的积极回应就是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也是建筑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选择。

生态建筑的核心思想是要使建筑寿命周期中对地球、对大自然的伤害尽可能的减少,尽可能的节地、节能,要使废弃物大大减少,能够循环使用的尽量的循环使用。

世界各国已高度重视生态建筑的研究与实践,但各国发展的程度各有不同。

在对生态建筑的研究上,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生态建筑已经历三、四十年的发展,这些国家都纷纷对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制订,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生态建筑评估体系,且该系统日趋成熟。

许多著名的建筑杂志都纷纷有了“生态建筑”专辑的出版,对生态建筑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进行分析,例如,德国的著名建筑专业杂志《细节》,日本的《建筑与都市》、《新建筑》等,英国的《建筑评论》,以及法国的《技术与建筑》等,对生态建筑的作品都多次作了介绍。

在生态建筑的发展上,欧美等发达国家,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些国家的建筑师和理论家们就已经开始像自然结构进行模仿,探索中,比较突出的如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以及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运动等都具有生态建筑的思想。

到了20世纪50年代国外的一些建筑师和理论家开始生态建筑的研究,在结合环境和气候,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改造传统生态建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例如:

法国绿屋顶中学、土耳其One&Ortakoy建筑群。

2.2国内外节能建筑研究发展现状

2.2.1国内节能建筑研究现状及发展

据人民日报载,“目前我国每年新建建筑中,只有10%—15%能达到国家制定的强制性节能标准,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的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这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不用算细账,我国建筑耗能的数字就非常惊人:

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使用的钢材、水泥等建材的生产能耗占16.7%.两项相加,我们非常短缺、又千辛万苦开采生产的能源,有约一半被建筑消耗了.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2—3倍.仅以建筑供暖为例,北京市在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前,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30.1瓦/平方米,执行节能标准后,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20.6瓦/平方米,而相同气候条件的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仅为11瓦/平方米.因建筑能耗高,仅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170亿元.”那么,造成我国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资源、能源浪费的原因是什么呢?

2005年2月23日,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建筑能耗比高、浪费严重的原因从宏观上归纳为四个方面:

(1)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那么在许多方面用材、用料还是大锅饭状态,例行节约始终强调得不够,建筑的标准方面余量也太大;

(2)长期以来原居民的供热费用一般由单位包揽,造成我国供热制度的改革起步晚,推行难度较大;(3)所制定的许多强制性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还比较低,新建建筑大约只有15%—20%执行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我国不少地方追求奢华成风,大量应用远距离的高档原料,包括进口原材料,从而造成了建筑能源、建筑材料的浪费.面对能源紧缺,建设部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推动节能50%新标准的实施,近年来相继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设计节能标准》,并于2005年4月15日发布了《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从政策、法规上保障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政府亦大力倡导建筑节能降耗,上海市政府出台《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要求新建建筑物在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过程中应实行严格节能管理,必须达到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对改建、扩建建筑的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门窗)进行节能改造;广州市政府以建设建筑节能试点城市为契机,从立法,建立建筑节能设计审查、施工监督、验收备案制度,提高全民建筑节能意识,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加强与国内外的研讨交流等方面全面推进全市的建筑节能工作;青岛市已拥有节能建筑700万平方米,累计节约建筑耗能19.3万吨标准煤,从2005年起执行高于国家节能标准的65%节能标准,而这一标准目前只有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执行;江苏省根据建设部有关精神,在全省范围内大力逐步推广“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并主要从建筑物体型系数、屋面、墙体及冷桥处理传热阻值、窗墙面积比及与其对应的传热阻值、遮阳设施、采暖空调设备设置是否合理及符合标准六个方面进行重点审查,并且强制性规定:

今后开发商新盖住宅节能率必须符合部颁标准,节能不超过50%者,审批时不予通过.

2.2.2国外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发展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节能和环保,采取市场化方式,由政府机构做好服务工作,并充分运用市场工具,让公众感受到节能对自身的好处.主要的手段就是制订行业和产品标准、开发和推荐能源新技术,并注重标准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标准指标的合理定位;制定税收、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等等.1998年,得到能源部支持的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创立了以节能为主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从地址规划的可持续性、保护水质和节水、能效和可再生能源、节约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质量等五个方面对建筑项目进行评估.这是目前世界各国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建筑环保评估标准.美国环保局也制定了“能源之星”计划,对有利于节能的建筑材料授予“能源之星”标志.而加利福尼亚、纽约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州,制定的建筑节能标准则比美国联邦政府标准更为严格.

欧洲各国也将节能列为政府工作重点,努力培养全民节能意识,构建节能生活方式,使民众树立新型的生活观.在瑞典,不少社区每年都要举行大规模的节能教育活动;在荷兰,到了冬季,一些社团则会挨家挨户地发放关于节能方面的常识性知识资料.在西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建筑非常普遍.这些建筑外表朴实无华,但内部构造非常精致,尤其在墙体结构、门窗玻璃、采暖方式等方面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如将外墙、房顶和地下都裹上10至15厘米厚的保温层,使用中间带惰性气体隔离层的高性能玻璃与密闭窗框,让窗户这一主要的进热与散热源尽可能保温;在窗外加装遮阳设施,夏天阻挡热能“侵入”;采用自然送新风系统,尽量减少开窗机会,节约室内能量,从而达到既保证采光明亮、宽敞舒适,又减少能耗、降低运营费用的效果.

以瑞典为例,由于其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因此所有建筑物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就是取暖.它占建筑能耗总量的87%.瑞典的建筑一般来说,多采用深色涂料和建材,以求白天尽量多地吸收太阳能.它们多面南背北,门窗多朝南、西方向,以让阳光更多地进入室内,并且多把门窗设计为落地门窗.在墙体材料使用上,主要采用了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目的是使建筑所吸收的太阳能较容易保存在墙内,以避免迅速流失.

3.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生态建筑的主要问题

3.1.1.生态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生态建设的概念,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其核心内容是基于对自然环境、使用的建筑、生态、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的基本原则建筑及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组合,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自律,并拥有土地、水资源,减少污染、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

3.1.2.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研究不平衡的生态建设系统,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差别很大。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学科大多局限在较发达的城市,在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东北地区。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生态、能源、科学学科的大多数研究虽然内容更加丰富,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各学科之间的结合。

特别是如何将一个特定区域会生活环境和植物环境工程相结合,也是未来研究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3.1.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应在中国建筑业生态建设上发表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宣传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生态建设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建筑和生态指导原则和理论、先进的生态建设经验上,缺乏实际的工程实践模型、计算机模拟、测试环境的影响分析。

3.2节能建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20世纪末期我国的房屋建筑节能才受到高度重视,并逐渐走上起步之路。

各地方都制定了相应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正因为起步较晚才导致房主建筑节能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1.相应法律法规不完善或未能有效执行。

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出台的法律法规较少并不够完善。

光制定法律法规仍然不够,还需要有效地去执行,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督工作要做好。

严禁出现贿赂包庇等现象。

2.建筑节能技术不成熟。

建筑节能是一项新型技术,它牵涉到建筑施工、通风与空调、采暖与照明电器、建材、环境保护、能源应用等众多专业领域。

据悉,我国在太阳能光伏电池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成果也十分显著,我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制造国,有着如此雄厚的技术却没有很好的运用到建筑节能中,着实让人感到惋惜。

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是建筑节能的核心。

据了解,我国建设部早在1995年的时候就已发表相关文献用以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但由于没有出台相应法律文献并且管理不完善,至今没有显著成果。

3.未做好节能材料后期保养与维修。

节能材料的选材与普通材料不同,因此在使用中要注意的地方也与普通材料不同,许多建筑商在前期建造时使用了节能材料但并不了解其性能因此没有做好保养工作且后期有所损坏时无法做好维修工作。

这使得节能材料的实际功效大打折扣。

4.政府激励政策力度不足。

现如今政府对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政府的关注程度对建筑节能的施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5.节能材料性价比不高。

一般我们拿来比较的是有机类和无机类的材料。

从材料的性能方面来考虑的话,有机类发泡聚氨酯在保温效果、抗压能力以及导热系数方面的优势都远远大于无机类,考虑到耐潮湿性能的话挤塑聚苯效果较为显著。

以上是从材料的性能方面所做的考虑,在实际建设过程操作过程中,建筑商们最为重视的却是成本。

在价格方面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成本最为昂贵,绝大多数建筑商不会使用这类节能材料。

4.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4.1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相同性

4.1.1都是节能的建筑

不管是节能建筑还是生态建筑,必须是节能的、节约资源的。

在节约能源方面:

这两类建筑都是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

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同时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在节约资源方面: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

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4.1.2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

党的十七大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意味着我国的经济与社会仍必须保持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特别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经济资源的需求将更加迫切。

但是,我国人均煤炭储量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4.5%,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实心黏土砖每年毁田12万亩;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

钢材消耗高出10%~25%;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

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2005年原建设部更明确地提出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四节一环”的建筑作为工作重点,也是“十一五”的重点,虽然字很少,但每两个字都涵盖着很深的技术力量。

在现有的基础上来节能、节地、节水等是要靠技术来支撑的,从研发到实施再到法规到导向等一系列工作,都存在很大的空间,所以这是我国“十一五”的重点和重心,也是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

4.2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不同性

4.2.1特征不同

节能建筑主要强调节能:

节能建筑是通过节能材料的应用、先进技术的使用、合理设计的调和达到用户在建筑使用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

在这三者中,合理设计重要性大于技术因素,技术系统的重要性又大于单纯材料。

要达到高舒适度、低能标准,需要较多的技术支撑和设计经验,包括五大方面:

①规划整体布局。

有整体采光、自然通风、建筑空间、节能、节水、节材;②小气候环境的研究。

有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和运用、原生地貌与建筑的融合、原生生物的保留;③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

含体形设计、开窗比例、遮阳设计、外墙保温隔热等;④内部各技术系统之间的配合。

如零耗能、热泵、光纤照明、中水回收、变频;⑤生态能源系统的应用等。

如太阳能、余热回收、蓄能、能耗模拟评估及检测。

节能建筑主要有如下3个特征:

①地域性惓,考虑因地域不同、环境差异导致的气候、生活习俗、建筑形式等方面的差别是巨大的;②可控性惓,是最重要的原则。

同一个地域的同一建筑物也会因为其年月日时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湿度、温度、光照、气流,从而导致建筑物的能耗随时间涨落;③经济性,节能建筑的造价不宜超出同类建筑的20%。

生态建筑主要强调环保:

生态建筑是在节能的基础上,强调环保。

它基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则,以“可持续”经济为基础、“可持续”社会为内涵、“可持续”技术为支撑。

它在研究方面将建筑、人、环境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

它追求人、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

在设计方面,主张自然、和谐。

提倡在技术上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

要做到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自身必须适应环境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

生态建筑的主要特点是:

①建筑物坐落的地理条件,要求土壤中无有毒的物质,地温相宜,地下水纯净、地磁场适中、无灾害性地质条件;②生态绿色建筑完全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树皮、毛竹、石头、石灰或可以自然降解的环保建筑材料来建造,对这些建材还必须经过检验处理,以确保其无毒无害,并具有隔热功能,有利于供暧一体化,以提高热效率和节能,在炎热季节还可降低户外高温向户内传递和辐射;③生态绿色建筑根据所处的环境设置太阳能装置或风力装置等,以充分利用天然、再生资源,达到既减少污染又节能环保的目的;④生态建筑内要尽量减少废物的排放;⑤有合理的立体绿化,能有利于保护、稳定周边地域的生态;⑥富有生态文化及艺术内涵。

根据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的研究显示,世界各国的生态建筑研究大体上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即节能环保、生态绿化和舒适健康。

各国从最先面临的省能省资源出发,逐渐认识到地球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转而为生态绿化,最后回归到人类生活基本条件:

舒适与健康。

4.2.2发展不同

节能建筑起步较早:

我国抓节能建筑是以1986年颁布的JGJ26-8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为标志启动的,节能率要求30%。

1995年12月,建设部又发布了第二个节能标准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节能率要求50%。

1993年又出台了一部规范旅游旅馆建筑节能设计的GB50189-93《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

199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指导全国节能的大法,对推广和建设节能建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005年之后,节能建筑工作更是被提到了国家重要议事日程,节能相关标准的制定、修订开始得到发展。

大量标准相继发布实施,填补了多项节能标准的空白,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原建设部提供的资料显示,该部先后批准发布了21项关于建筑节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开展了27项有关标准的制订和修订。

民用建筑节能标准已经扩展到覆盖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