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4045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docx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

蒙学丛书--《史鉴节要便读》

史鉴节要便读  (清)鲍东里撰  ●卷一  盘古首出,天地初分。

三皇继之,物有群伦。

有巢构木,宫室是因。

教民烹饪,则有燧人。

是为邃古,概出传闻。

(以上邃古)  伏羲画卦,书契是造。

炎帝神农,耒耜是教。

黄帝轩辕,始制衣服;作为舟车,以通川陆;始作甲子,吹律以竹;蚩尤弄兵,胜之涿鹿。

少昊金天,通天绝地。

颛顼命官,五方分治。

帝喾继之,传其子挚,立维九年,善政不继。

唐侯代之,是曰放勋。

其大则天,民无能名,知子不肖,逊于廷臣。

有虞舜者,孝德升闻,历试诸艰,乃使摄位;举十六相,去四凶类;觐狱归仁,尧崩之岁,允执厥中,帝命不愧。

子复不肖,荐禹于天。

天命在禹,贤复传贤。

帝运之终,禅让毕焉。

(以上五帝唐虞)  三代称王,实惟夏始。

巍巍神禹,伯鲧之子。

鲧淹洪水,为舜殛死。

乃修父业,瘁其四体。

卒底平成,帝心是喜。

功无与让,受舜禅矣。

子贤能继,因传之启。

家天下者,实始于此。

启子太康,畋游是乐,有穷后羿,拒之于洛。

五子之歌,用是有作,其弟仲康,未能翦恶。

传子帝相,遂死寒浞。

凡四十年,大统中落。

后缗有娠,奔归有仍,乃生少康,一旅一成。

臣靡灭浞,夏以中兴。

杼槐芒泄,不降逊扃,廑传孔甲,好鬼崇神,皋发之后,传癸相承。

龙逢谏死,贪虐荒淫。

商汤伐之,夏祀以倾。

四百余年,十七世已。

周封三恪,其后为杞。

(以上夏)  契封于商,赐姓子氏。

传至成汤,已十四世。

网解三面,天下归仁。

三聘伊尹,学焉后臣。

吊民伐罪,凡十一征。

鸣条之役,实顺天心。

六事自责,祷雨桑林。

九字铭盘,其德日新。

外丙仲壬,年皆不永。

太甲嗣之,相维伊尹。

始不率德,尹放诸桐。

悔过复位,遂为太宗。

沃丁太庚,小甲雍己,或子承父,或兄承弟。

中宗太戊,桑穀生朝。

惧而修德,德足胜妖。

其子仲丁,始迁于嚣。

自是之后,河患频遭。

维彼外壬,以弟承兄。

弟河亶甲,以相为京。

祖乙之世,再迁耿邢。

祖辛之后,沃甲祖丁。

南庚阳甲,八世因循。

迨至盘庚,商道中兴。

复归于宅,改号曰殷。

小辛小乙,乃启武丁。

恭默思道,帝赉良臣。

傅岩得说,作楫为霖。

祖庚祖甲,廪辛庚丁。

武乙射天,震于雷霆。

太丁帝乙,终于受辛。

妇言是听,炮烙其刑。

刳孕斫胫,谏臣剖心。

周王伐罪,大会孟津。

倒戈牧野,衣室自焚。

殷王三十,六七贤君。

六百册载,厚德在民。

奉其祀者,日有宋存。

(以上商)  周家之兴,有邰后稷。

不窋失官,窜于戎狄。

公刘古公,肇基王迹。

太伯入吴,让于季历。

历子曰昌,生有圣德。

羑里释归,为商西伯。

睢麟之化,自家而国。

三分有二,不改臣节。

子发继之,是为武王。

立十三载,乃始克商。

大告武成,反商旧政。

兴灭继绝,天下大定。

成王冲幼,周公相之。

管蔡煽乱,流言是疑。

公乃东征,大义灭亲。

始作洛邑,居殷顽民。

七年归政,礼乐修明。

施及康王,寝兵措刑。

祖孙四世,洋洋颂声。

昭王南征,溺于胶舟。

穆不能讨,八骏周游。

祭公作诗,以止王心。

年至百岁,其志益昏。

共懿及孝,道微可伤。

觐礼之坏,夷始下堂。

厉王暴虐,出奔于彘。

周召二公,共和而治。

十有四载,宣王中兴。

姜后脱珥,政事乃勤。

幽复无道,山崩川竭。

废后黜子,褒姒为孽。

申侯召戎,弑王骊山。

丰镐旧都,戎生其间。

平王东迁,是为东周。

诗降国风,世入春秋。

桓庄郑悍,釐惠秦强。

襄王之世,盟主宋襄。

秦穆称霸,晋文召王。

号召搂伐,迄于顷匡。

定王之世,霸有楚庄。

简王之时,霸复在晋。

灵王庚戌,笃生孔圣。

景宠子朝,祸延悼敬。

夫差勾践,吴越互胜。

敬卅九年,麟乃出游。

孔子伤之,绝笔春秋。

其后二年,孔子乃卒。

元及贞定,群雄争出。

哀为思弑,考复弑思。

分封弟揭,处于旧畿。

班再分巩,是为东周。

威烈宠叛,晋卿为侯。

至安之世,齐亦效尤。

烈传弟显,纵横之秋。

有孟子者,尊王贱霸。

所如不合,终老牖下。

慎靓及赧,归秦昭襄。

其后七年,东周亦亡。

总论周室,三十七传。

合为八百,六十七年。

(以上周)  春秋侯国,十二为大。

战国七雄,兼并为害。

事至繁芜,不能尽载。

欲知大凡,略记梗概。

鲁宅曲阜,始封周公。

公相王室,伯禽就封。

后十二世,平王东迁。

周礼在鲁,春秋托焉。

国有孔颜,不授以政。

三家强臣,世执其柄。

三十四君,年几九百。

顷迁于卞,为楚所灭。

晋祖叔虞,始封于唐。

子燮称晋,实居晋阳。

昭封成师,曲沃乃强。

武遂并晋,请命于王。

文公重耳,出亡廿年。

一朝定霸,请隧受田。

传至于景,始作六卿。

三家分晋,其兆已成。

出公之世,灭范中行。

哀公之际,智氏亦亡。

自是以后,惟韩赵魏。

静公二年,晋祀乃废,年逾七百,三十八君。

提封最广,至是瓜分。

卫为武弟,康叔启封。

耄犹进德,实为武公。

懿公好鹤,国灭于狄。

文徒楚邱,齐恒之力。

成慢重耳,几亡于晋。

灵公无道,娄猪是定。

蒯聩出奔,辄因拒父。

聩劫孔悝,伤哉子路。

成贬称侯,嗣更称君。

四十一世,年九百零。

胡亥灭之,角为庶人。

曹叔振铎,武弟启封。

至十二世,是为共公。

重耳出亡,待之以慢。

后来伐曹,几至于丧。

二十五世,传至伯阳。

背晋奸宋,宠公孙强。

六百余年,社亡于宋。

请待公孙,竟符妖梦。

蔡叔流言,度既迁死。

子仲改行,为王卿士。

后十一世,哀侯死楚。

缪侯继之,为齐所虏。

其后四世,楚又灭灵。

以平继之,实灵之孙。

君共廿五,年几七百。

有侯名齐、卒为楚灭。

郑桓公友,宣王时封。

司徒继父,诗美武公。

庄公克段,射王中肩。

襄为楚败,卒蒙其怜。

国处形势,晋楚所争。

简公之后,始与晋平。

定公之世,子产相之。

国虽小弱,重于一时。

传廿三世,四百卅年。

至于君乙,为韩所歼。

宋微子启,帝乙之嗣。

周诛武庚,俾奉殷祀。

后十二世,宣入春秋。

襄公求霸,楚执堪羞。

君历卅二,八百余年。

桀偃称王,以雀生鹯。

齐湣来伐,国祚不延。

  齐封太公,国于营邱。

后十三世,僖入春秋。

桓公创霸,攘夷尊周。

晏婴相景,名显诸侯。

君传三十,七百余年。

康公之世,易姓归田。

陈胡公满,虞帝之裔。

武王封之,俾奉舜祀。

宣公之世,敬仲奔齐。

妫育于姜,卜凤得妻。

成公之世,几为楚县。

哀公之世,子招肆变。

楚灵灭之,以封弃疾。

其后五年,惠始得立。

至廿四君,湣公名越。

六百余年,终为楚灭。

吴始太伯,仲雍与俱。

周章受国,仲别封虞。

寿梦初霸,始用兵车。

贤哉季札,让位不居。

阖闾弑僚,贼用专诸。

破楚入郢,实以伍胥。

历廿一君,夫差轻越。

越乃沼吴,年逾六百。

越祖无余,少康之嗣。

历殷至周,已廿余世。

迨至允常,始拓土宇。

勾践灭吴,为世盟主。

复传七世,至于无疆。

为伐强楚,兵败而亡。

闽君摇者,从汉入关。

汉兴之后,封为越王。

惠帝更封,东海是居。

武帝灭之,列入版图。

楚为羋姓,文师鬻熊。

曾孙熊绎,乃受成封。

始僣王者,厥为熊通。

庄王称霸,问鼎匈匈。

平杀伍奢,尸鞭于吴。

昭王复国,以鄀为都。

怀为从长,受绐走死。

襄娶于雠,曾不愧耻。

历年八百,九十有余。

君传廿世,秦灭负刍。

燕国有二,北姬南姞。

姬姓之祖,是为召伯。

春秋之世,聘问不及。

其君名溢,大都未悉。

直至文公,合从于赵。

易始称王,暂通齐好。

子哙让国,齐伐取之。

昭王求贤,郭隗是师。

乐毅破齐,其功足重。

惠乃信谗,不竟其用。

迨至王喜,四十二君。

丹怨秦甚,乃遣荆卿。

图藏匕首,谋刺不成。

九百年社,灭于强秦。

赵国之始,与秦同姓。

蜚廉次子,名曰季胜。

造父善御,为穆所幸。

七世生带,始事于晋。

受邑于耿,是为赵夙。

七世至鞅,是生无恤。

乃灭智氏,遂传孙籍。

籍称烈侯,始分晋室。

主父胡服,谥曰武灵。

廉蔺释怨,共辅惠文。

孝成贪地,丧卒长平。

幽杀李牧,郭开受金。

年百八十,灭于强秦。

自烈至代,凡十一君。

魏氏之祖,是为毕公。

毕万事晋,受献之封。

迨至桓子,起而灭智。

文侯斯者,实分晋地。

子夏子方,其所师事。

惠都大梁,聘孟而至。

四世安釐,贤相无忌。

救赵攻秦,为能下士。

再以毁废,秦间得行。

二百年灭,假第八君。

韩本晋族,武子名舆。

受地于晋,韩原是居。

厥登卿位,起徙于州。

虎也灭智,虔始称侯。

其后六世,宣惠称王。

为秦所弱,实始于襄。

年百八十,至于王安。

君凡十一,为秦所亡。

田齐之祖,完出于陈。

无宇始大,乞也得民。

恒曾弑简,和乃篡姜。

再传而后,威始称王。

宣王好贤,曾聘孟子。

燕昭复仇,湣王走死。

田单却敌,迎立襄王。

好客自喜,时有孟尝。

至建七世,百六十年。

虽善事秦,卒为秦迁。

(以上春秋战国)  ●卷二  秦为嬴姓,伯益之后。

其裔飞廉,以力事纣。

非子善牧,为周所封,襄匡王室,地有岐丰。

穆称霸主,孝任繁刑。

僣称王者,始于惠文。

昭襄之世,周室已亡,并东周者,更有庄襄。

称始皇帝,实为吕政,其廿六年,六国并尽。

用李斯言,罢侯置郡,焚书坑儒,肆意巡幸。

南取百粤,北筑长城,三十六载,民不聊生。

崩于沙邱,鲍鱼同载,赵高矫诏,扶苏见害。

二世诈立,严刑肆志,高擅其权,斯斩东市。

豪杰并起,陈涉首倡,胡亥见弑,婴立为王。

诸侯兵至,素车出降,起自庄襄,数至二世。

统计其年。

四十有二,仁义不修,惟趋功利。

昔也何强,今亡何易。

(以上秦)  楚义帝者,其名曰心,幼为人牧,实怀王孙。

项梁立之,从范增计,始号怀王,终称义帝。

项梁既亡,特将宋义,项籍杀之,威振一世。

帝实有约,诸侯伐秦,先至者王,籍乃强争。

卒加放弑,汉为发兵,诸侯应之,籍受恶名。

五年霸业,卒死乌江,身为不义,乃曰天亡。

(以上楚义帝及西楚霸王)  西汉高祖,刘邦字季,始为亭长,即有大志。

陈涉发难,应以沛兵,及事义帝,受命伐秦。

西行扶义,先入咸阳,除秦暴政,约法三章。

项籍背约,立为汉王,还定三秦,缟素发丧。

力不敌籍,屡战屡北,卒乃覆楚,为任三杰。

惜其不学,矜功任智,杀戮功臣,性实猜忌。

吕后元强,不早为计,身死未几,后乃恣肆。

  惠帝嗣位,仁柔太甚,为伤人彘,淫乐伤性。

七年而崩,母后秉政,不遵汉约,辄王异姓。

太后既殂,诸吕为难,周勃诛之,人心思汉。

迎文于代,为世贤君,恭以持己,德以化民。

庙号太宗,实为不愧,遗诏短丧,为仁者累。

景遵遗业,恭俭清静,劝课农桑,减定棰令。

无恣刻薄,颇任智数,七国同反,绐斩晁错。

申屠呕血,亚夫狱死,失宠废后,无罪易子。

文景并称,愧父多矣。

  武帝慕古,庙号世宗,内实多欲,好大喜功。

劝学兴礼,表章六经,初立年号,行夏建寅。

仲舒之贤,汲黯之直,未能大用,是为可惜。

内侈宫室,外事甲兵,好仙嗜利,重敛繁刑。

巫蛊事起,祸及太子,为因少主,钩弋赐死。

轮台一诏,悔心之萌,顾命霍光,实为得人。

孝昭冲幼,委政于光,上书知诈,明过成王。

贷种除租,民渐生息,享祚不永,乃立昌邑。

贺立一月,过不胜纪,霍光废之,迎立病已。

  宣帝庙号,是为中宗,其治杂霸,名实是综。

贤相丙魏,循吏龚黄,定国治狱,充国招羌。

霍氏族诛,不以功宥,赵盖韩杨,枉死谁救。

宦官恭显,外戚许史,盛极而衰,实始于此。

元帝嗣位,政由阉宦,祸及萧周,仁柔不断。

成帝渊默,容仪则嘉,溺情祸水,委政外家。

梅福上书,朱云折栏,王氏不除,张禹可斩。

哀帝昏庸,丁傅权盛,狎比顽童,欲法尧舜。

既罪鲍宣,复杀王郑,六载善终,岂为不幸。

平帝虽立,莽实总已,弑而立婴,遂收汉玺。

西汉帝系,十有二传,合为二百,一十二年。

(以上西汉)  新室之篡,起于元后。

孔光刘歆,后先左右。

莽善要誉,谦恭下士,皇统屡绝,奸谋得肆。

始称居摄,三年即真,狭小汉制,法令纷更。

徭役浩繁,盗贼滋起,十有八年,亦运而已。

天厌新莽,人思刘氏,更立圣公,号为更始。

齐有张步,赵有王郎,蜀有公孙,代有卢芳。

嚣据天水,宪霸淮南,秦丰在楚,刘永居梁。

赤眉兵至,更始就降,扫除铜马,是惟萧王。

(以上新莽及更始赤眉)  世祖光武,其名曰秀,伏处田间,定王之后。

兄縯起兵,死于更始,帝心痛之,暗泣而已。

维帝之兴,同符高祖,二十八将,同心协辅。

昆阳之战,邑寻势壮,以少破之,勇何可量。

巡行三辅,转战河北,食粝乘冰,卒复汉业。

即位鄗南,定都洛阳,访求卓茂,物色严光。

与民休息,保全功臣,惜哉废后,枉杀韩歆。

薏苡是疑,图谶是信,不任三公,其美未尽。

  显宗明帝,崇师重道,勋戚受经,辟雍养老。

奈何褊察,自起撞郎,首兴佛教,千载罹殃。

章帝长者,庙号曰肃,会儒谈经,顺时理狱。

惜违母言,过宠外戚,诸马既衰,窦氏遂炽。

和帝冲幼,宪肆其奸,窦氏既败,启宠宦官。

殇仅八月。

继之以安,邓后称制,善政多端。

帝亲政后,颇多失德,既废其储,南崩于叶。

阎后贪政,迎立北乡,立于童稚,七月而殇。

济阴反祚,是为顺帝,朝虽多贤,宦戚交蔽。

宦有孙王,戚有梁冀,冲仅五月,质复遇弑。

桓帝诛冀,政逮五侯,党锢之祸,始于房周。

施及灵帝,嬖幸俞炽,既杀蕃武,复锢膺密。

转徙数百,死者百余,黄巾贼起,党禁始除。

少帝嗣位,宦焰尤灼,何进无谋,外召董卓。

群狼虽除,猛虎乃至,心轻王室,辄谋废弑。

献为卓立,拱手无权,卓诛操至,又复播迁。

后死莫救,俯首可怜,及丕之篡,汉祀不延。

共为一百,九十五年,东京之帝,亦十二焉。

两汉相继,二十四帝,四百七年,贤称七制。

(以上东汉)  献帝之时,群雄割据,职贡不修,约略可序。

冀州袁绍,舍长立少,谭尚相攻,灭于曹操。

寿春袁术,绍之从弟,曹操攻之,病遂不起。

荆州刘表,传幼子琮,操既灭之,吴蜀相攻。

益州刘焉,觊觎王气,璋不能守,降于蜀帝。

公孙瓒者,据蓟九年,袁绍攻之,自焚而歼。

辽公孙度,康渊相继,四十九年,归司马懿。

汉中张鲁,为操所灭,操不能有,地归昭烈。

(以上汉末诸窃据)  蜀汉昭烈,涿人名备,帝室之胄,欲伸大义。

三顾卧龙,聘莘何异,关张二臣,谊深同气。

不背刘表,信义愈明,与吴合纵,赤壁功成。

从吴借荆,袭璋取益。

夺操汉中,赵黄之力。

方国伐操,权乃袭荆,临沮既陷,恸丧虎臣。

闻丕篡位,为献发丧,始称尊号,即位武担。

兴师南伐,败绩猇亭,永安晏驾,顾托得人。

后帝名禅,任专贤相,五月渡泸,心战为上。

蛮不复反,吴好亦修,一意讨贼,内顾无忧。

六出祁山,鞠躬尽瘁。

汉烬不炎,大星忽坠。

继其相者,蒋董与费,皆无能为,卒于其位。

维出无功,复因谗废,黄皓弄权,陈祗骤贵。

阴平失守,国灭于魏,君统二传,四十三岁。

  魏武曹操,实姓夏侯,阉人之裔,权略素优。

窥汉多事,窃执其柄,天子是挟,诸侯是令。

公王九锡,篡势已成,死不言禅,犹欲欺人。

丕称文帝,终移汉鼎,骨肉恩疏,其年不永。

叡号明帝,黜浮容直,耽于内宠,务营宫室。

薄待宗藩,维城无卫,嘱子于懿,尤为聩聩。

邵陵名芳,叡之养子,睡兽争权,曹爽就死。

师杀李丰,废后及帝,高贵攻昭,殒身成济。

奂维灭蜀,魏亦归炎,相传五主,四十六年。

  吴始孙坚,会兵讨贼,开地江东,童年之策。

策死权继,举贤任能,败操赤壁,鼎足势成。

荆扬奄有,徒治秣陵,荆州之袭,致坏同盟。

蜀帝亲征,暂臣于魏,蜀帝既崩,其好复遂。

魏师临江,每因险退,晚始称尊,少子嗣位。

亮为綝废,休能杀綝,皓淫且虐,为晋降臣。

五十八年,称帝者四,溯策以来,八十余岁。

三国并立,恰六十年,后先亡灭,晋混一焉。

(以上蜀汉魏吴三国)  ●卷三  晋司马懿,执政于魏,子师与昭,亦操丕类。

武帝受禅,吴亦来降,裘虽焚雉,车每乘羊。

羌胡杂居,尽撤武备,太子性愚,不了家事。

弟攸甚贤,实堪顾命,疑而出之,寄托杨骏。

惠帝嗣位,南风烈烈,允欲讨之,不克而死。

冏与禺颖,合力诛伦,冏既辅政,乃妄自矜。

杀冏者乂,杀乂者越、越颖相攻,帝衣溅血。

后攻禺者,南阳王模,此八王者,实自相屠。

帝屡播迁,卒死于毒,王胡乘衅,云扰中域。

怀本太弟,其名曰炽,嗣位六年,为聪所执。

愍立四年,复执于曜,再辱匈奴,实堪痛悼。

自此以后,南北分疆,北陷索虏,南都建康。

  东晋元帝,始封琅邪,草始江东,再造厥家。

运甓有陶,击楫有祖,峤方绝裾,琨且起舞。

戮力王室,实繁有徒,乃仅自保,安贵夷吾。

侵疆未拓,内乱倏兴,帝以敦叛,忧愤而崩。

明帝刚明,惜其不寿,成帝童年,委任元舅。

亮实无谋,遂反苏祖,乘舆播迁,忧贻君母。

父子殉难,卞壶何忠,石头反正,温峤之功。

康嗟短祚,穆立童年,殷浩既败,桓温遂专。

哀帝多疾,海西遭废,简文恬畅,徒拥虚位。

孝武绩业,天去奸臣,谢安镇静,淝水却秦。

道子构衅,哲辅云亡,戏言被弑,女祸可伤。

安帝不慧,衅起桓元,篡夺迁播,朝野骚然。

刘裕讨贼,遂执国柄,弑安立恭,急欲应谶。

西晋四帝,都于洛阳,五十二载,乃迁建康。

传十一帝,东晋偏安,百年有四,禅宋而亡。

以牛继马,语出于谶,暧昧之言,是不可信。

(以上东西晋)  在晋永宁,赵王篡位,内治不修,四海鼎沸。

前赵刘渊,初称汉王,聪篡和位,地据平阳。

掳晋二帝,其势何雄,身死未几,粲覆其宗。

曜诛靳氏,改号赵国,迁于长安,灭于石勒。

起惠甲子,终成己丑,二十六年,熙亦授首。

后赵石勒,襄国是居,虎实悍戾,殄灭其孤。

世与遵鉴,兄弟相屠,起成戊子,讫穆己酉。

石闵取之,尽杀其后,改号曰魏,寻为燕有。

前燕慕容,廆封辽东,皝称王号,以邺为宫。

俊取石闵,帝号是崇。

暐方败晋,旋覆其宗。

起武乙巳,四世相传,太和庚午,灭于苻坚。

后燕之主,为慕容垂,始奔苻氏,坚厚待之。

乃乘坚败,兴复旧基,子宝弑母,亡国亦宜。

败于元魏,弑于强臣,共十四载,其国两分。

  北燕主盛,能诛元凶,三年称帝,居于和龙。

熙亦遭弑,篡于高云,历年有十,仅传二君。

重起孝武,甲申之岁,熙亡之年,为安丁未。

冯跋弑云,遂有其地,子翼未立,宏为不义。

窃位未几,灭于拓跋,二主之年,二十有八。

德为南燕,广固是据,子超嗣之,灭于刘裕。

安帝之世,庚子庚戌,二主十年,是其起讫。

  前秦苻健,地据长安,坚篡生位,用猛而强。

削平诸国,寇晋败亡,子丕继之,居于晋阳。

登后崇嗣,灭于西秦,四十五载,凡传六君。

起于庚戌,讫于甲午,前为穆帝,后为孝武。

  后秦姚苌,初事苻氏,坚破弑之,长安称制。

于兴嗣立,并有秦凉,浤为晋败,戮于建康。

起武甲申,讫安丁巳,三主之年,四十有四。

西秦之主,乞伏国仁,初事苻氏,后据金城。

乾归炽磐,递传暮末,赫连定来,国为所夺。

晋武癸未,宋文辛未,四主相传,四十八年。

李特子雄,僣称成帝,传班及期,寿复相继。

改号曰汉,传之子势,四十四年,相传五世。

起惠甲子,终穆丁未,桓温灭之,蜀国乃废。

前凉张轨,保河西郡,实茂继之,复传子骏。

重华曜灵,世称忠顺,祚篡称王,后立元靓。

天锡弑之,灭于苻坚,共传九世,七十六年。

惠之辛酉,是其所始,其亡之年,孝武丙子。

后凉吕光,亦据姑臧,绍为篡弑,及隆而亡。

起武丙戌,迄安癸卯,十有八年,姚兴荡扫。

南凉秃发,其名乌孤,吕氏之臣,广武是都。

利鹿孤后,继以傉檀,称王三世,灭于炽磐。

起安丁酉,终于甲寅,十有八年,国入西秦。

北凉蒙逊,其姓沮渠,晋安辛丑,张掖是居。

传子牧犍,二世不保,拓跋取之,宋文己卯。

西凉李暠,据有敦煌,歆恂相继,三世而亡。

晋安庚子,立国之初,宋武辛酉,灭于沮渠。

夏王勃勃,赫连其姓,据有朔方,传昌及定。

起于晋安,丁未之岁,北魏灭之,宋文辛未。

(以上十六国)  宋祖刘裕,草泽英雄,起诛桓逆,遂邀晋封。

扫荡四方,威震夷夏,南国之盛,未有过者。

奈蓄异谋,不遑远虑,千里之秦,付之婴孺。

恭帝之禅,出于甘心,再行弑逆,作俑不仁。

义符嗣之,居丧无状,废而弑之,羡之晦亮。

文帝诛逆,讼理政平,误杀道济,自坏长城。

衅挑强邻,六州残破,废立迟疑,遂招子祸。

骏诛逆劭,是为孝武,性既奢淫,复恣慢忤。

废帝凶悖,至无人理,明帝忌刻,肆杀诸弟。

巷梧不君,醉宿郊垌,君臣怀忌,弑于下人。

顺帝甫立,禅位萧齐,宋凡八主,才六十期。

齐之高帝,萧氏道成,为创帝业,乃弑二君。

篡位之后,以俭率下,欲使黄金,与土同价。

武帝继之,务总大体,永明之政,亦有可纪。

昭业不道,废为郁林,昭文甫立,降封海陵。

明帝少孤,高祖抚字,受武顾托,乃行篡弑。

高武子姓,尽于一时,北朝问罪,实为义师。

东昏淫虐,潘妃是幸,六贵同朝,杀懿生衅。

和帝废兄,立于江陵,禅梁之后,死于生金。

齐传七君,二十三载,萧衍篡之,其国乃改。

  梁祖萧衍,初镇襄阳,密修武备,知齐必亡。

为兄报仇,遂移齐鼎,初政可观,孝慈恭谨。

后惑于佛,三度舍身,纳降贪地,饿死台城。

简文嗣之,受制逆景,逼禅豫章,土囊致殒。

栋囚密室,景乃称尊,既为绎败,死于羊鹍。

元帝观衅,徒为身谋,自戕骨肉,终为魏囚。

敬帝承统,齐纳贞阳,霸先争之,遂秉朝纲。

帝虽复位,卒禅于陈,五十五载,相传四君。

后梁萧察,继处江陵,一州称帝,岿琮相承。

三十三年,附庸于魏,隋文并之,岁在丁未。

  陈祖霸先,起于刺史,讨贼建勋,骤居端揆。

代梁未几,躬蹈舍身,子昌北陷,兄子相承。

文帝明俭,投签自警,奈何孤恩,昌归而殒。

废帝继之,政惟顼秉,临海降封,柔弱可悯。

宣帝南归,力辞储位,既受托孤,乃行篡废。

克齐寿阳,为乘齐乱,乃与周争,丧师数万。

后主荒淫,嬖幸总范,隋师伐之,匿井可粲。

陈共五主,三十三年,江东王气,于是尽焉。

(以上南朝宋齐梁陈及后梁)  魏姓拓拔,种出鲜卑,通贡曹魏,始自力微。

猗卢以上,世居荒外,晋怀之世,始封于代。

至什翼键,奇伟大度,苻秦伐之,分散其部。

珪之称魏,在晋太元,是为道武,恢拓中原。

后十三载,始自称尊,规模□绝,建都平城。

但荒于色,夺妇杀夫,卒死于祸,其自取诸。

明元诛绍,力行孝悌,举用八公,诸邦助祭。

太武继之,灭凉取燕,平夏破宋,武烈赫然。

为信阉宦,致丧贤储,酷杀之报,卒死奸奴。

文成诛逆,继统以孙,不兴师旅,善拊其民。

献文雄断,但惑于佛,崇光退居,遭母鸩毒。

孝文迁洛,改姓为元,礼乐明备,求书均田。

政美俗淳,江左莫媲,废后杀子,亦有可议。

宣武继之,幸戚用事,国政不修,喜造佛寺。

明帝冲幼,灵后宣淫,郑俨徐纥,皆为幸臣。

尔朱荣者,入清君侧,后乃鸩帝,惧为所劫。

荣立孝庄,遂奸其政,荣始伏诛,兆复犯顺。

别立长广,杀庄佛寺,寻废立恭,为节闵帝。

高欢讨逆,废恭立朗,即位信都,权为欢揽。

朗复逊位,孝武乃嗣,急欲除欢,未能得志。

出奔就泰,遂都关中,欢立孝静,居邺为宫。

自是北魏,又分西东,起晋大元,终梁大通。

其为一百,四十九年,道武至朗,君凡十传。

  东魏孝静,凡十七纪,高洋篡之,是为北齐。

西魏孝武,弑于宇文,文帝仅免,传于子钦。

复遭废弑,传恭帝廓,禅位北周,为宇文觉。

凡传四主,国乃不守,二十三年,终陈丁丑。

  北齐高氏,欢后有澄,欢犹臣节,澄乃幽君。

洋移魏祚,迁于晋阳,始犹整肃,终则淫狂。

殷为演夺,立止一年,命名之际,机动于先。

演谥孝昭,篡亦一岁,坠马而亡,弟湛即位。

武成既立,复效前人,杀其犹子,逼嫂丞淫。

乃因彗见,传其子纬,纬号无愁,酣歌好内。

周师告急,挚妃而奔,委国幼子,其名曰恒。

未及一月,父子遭擒,二十八载,递传六君。

始于庚午,梁大宝年,讫于丁酉,时当陈宣。

  周宇文觉,自称天王,冲年篡位,都于长安。

兄护专政,废为略阳,寻复弑之,谥悯可伤。

庶兄毓立,鸩于权臣,舍子立弟,不愧为明。

邕称武帝,大难削平,孝亲重道,翦灭强邻。

子赟未立,失德已闻,及宣嗣位,犹扪杖痕。

自比上帝,大肆淫刑,五后并立,卒死于瘖。

静帝名阐,立于童年,夺其祚者,外祖杨坚。

君凡五传,共年廿四,起丁讫庚,皆当陈世。

(以上北朝魏及东西魏齐周)  隋世之初,姓普六茹,忠有勋劳,受周封胙。

文帝杨坚,宣后之父,刘昉助之,遂移周祚。

九年混一,轻徭薄赋,猜忌信谗,寡思亲故。

废勇立广,构由杨素,卒弑于广,独孤诚误。

炀帝夺宗,烝淫弑逆,巡游无度,征伐不息。

至幸江都,盗贼充斥,谁斫头颅,宇文化及。

晋阳立侑,东都立侗,侑禅李氏,侗禅世充。

侗为王弑,侑降酅公,二君之谥,皆号曰恭。

隋卅七年,共传四世,辛丑丁丑,起讫可记。

  大业之末,群雄四起,僣号十三,余不足纪。

字文化及,弑隋炀帝,自称许帝,为夏所诛。

郑王世充,弑恭帝侗,秦王擒之,献俘都中。

楚林士宏,鄱阳起事,败死于唐,五年称帝。

夏窦建德,称长乐王,据洛四载,终灭于唐。

魏之李密,杀让自立,降唐复叛,自贻伊戚。

梁有萧铣,据于江陵,僣号四载,为唐所平。

梁梁师都,僣号一纪,雄视朔方,死于其弟。

梁沈法兴,据于毗陵,僣无二载,兵败自沉。

吴李通者,据于海陵,降唐复叛,卒正典刑。

西秦薛举,起于金城,传子仁果,为唐所擒。

定杨可汗,刘氏武周,据于马邑,亦为唐收。

楚有朱粲,嗜食人肉,既降而叛,为唐所戮。

凉之李轨,据有始臧,僣号三载,终灭天唐。

(以上隋末诸窃据)  ●卷四  唐祖李渊,西凉之后。

袭封唐公,晋阳留守。

宫监裴寂,私以女侍。

文静世民,因劝举义。

不师汤武,为偷铃计。

卑事突厥,复立恭帝。

九锡称王,然后禅位。

蹈丕陋习,视汉有愧。

化家为国,功在世民。

泥古立长,储以建成。

元吉构之,兄弟成衅。

元武门中,遂相推刃。

太宗受禅,施政以仁。

房谋杜断,谏有魏征。

二十三载,善政无穷。

守难创易,十渐不终。

远劳师旅,亲伐辽东。

承乾谋乱,失教东宫。

万目虽张,三纲不正。

自累辰嬴,睢麟难咏。

  高宗初政,贞观同风。

无忌遂良,辅政协恭。

奈何聚麀,武尼入侍。

弑后屠忠,二圣同制。

宏鸩贤废,屡易其储。

动为所制,懦哉雉奴。

中宗嗣位,窜居房州。

睿宗继之,亦为所幽。

后乃自帝,改号为周。

二十一载,淫秽可羞。

虽任酷吏,亦善知人。

徐娄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