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4105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

疯狂专练2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音乐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

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

这类作品(  )

A.抒发了浪漫情怀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D.表达了幻灭反叛

2.(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

该作品(  )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1.《星际穿越》是一部美国原创科幻冒险电影,它讲述在不远的未来,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面临着无法生存的威胁。

科学家们想通过虫洞到更遥远的外太空寻找延续生命希望的机会。

该片2014年在全球上映,获得了6.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这说明电影艺术(  )

A.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B.需要借助高科技制作手段

C.渗透了美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D.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2.下图是世界名画《莫瑞桥》:

在村子的入口处耸立着一座灯火通明的磨坊……往右延伸至四棵并排着的大树。

结构紧凑,再加上极其丰富的色彩,使这幅不朽的作品得以流芳百世。

红色的屋顶,郁郁葱葱的树木,湛蓝的天空和粼粼的波光使人忘却了可能产生的呆板感觉。

据此判断,该名画是(  )

A.印象派的绘画作品

B.浪漫主义绘画作品

C.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D.现代主义绘画作品.

3.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以《老人与海》获得I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被称为“冰山原则”,即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在水面上。

“冰山原则”这种手法(  )

A.寓含着作者对社会与人生的看法

B.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强烈批判

C.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简约与自然

D.彰显了美国社会独有的文学特色

4.近代巴黎举办了一次“无名画家展览会”。

参展的几十位艺术家凭借着丰富的专业知识,把现代光学和色彩综合起来,从物体的本质和表象上进行艰苦的探索,用微小的笔触画在作品上,以保持纯色状态在空间中的混合。

这一艺术流派兴起的时代背景是(  )

A.工业文明推动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B.欧洲民族运动高涨忧患意识增强

C.世界战争给人类心灵造成巨大创伤

D.社会各阶层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5.1949年,斯大林70寿辰,法国共产党专门派人请毕加索为斯大林画了一幅肖像以表祝寿。

毕加索以反传统绘画技法完成这幅作品。

此画(  )

A.域中有诗,歌颂伟人

B.色彩艳丽,光彩照人

C.真实反映领袖的光辉形象

D.视觉异常,有支离破碎之感

6.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最早塑造出文学中的“世纪病”形象,其特征是孤独、忧郁、悲观、失望,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有评论称“这是所有不满于平庸、有思想、有才智的人在资产阶级新世界中的共同感觉”。

材料表明“世纪病”(  )

A.根植于经济危机与世界大战

B.是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

C.具有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特点

D.表达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7.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

“二战后的英国出现了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随后,在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

”这些文学流派(  )

A.重点批判工业化带来的危害

B.反映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C.均带有反理性反传统的色彩

D.体现二战后社会矛盾的变化

8.马塞尔·杜尚在1919年创作完成《在蒙娜丽莎的脸上画上胡须》时曾说:

“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会受到‘高贵’的奴役。

”这反映出(  )

A.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B.浪漫主义重视感情

C.现实主义批判社会D.现代主义突出自我

9.它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

对该艺术思潮判断准确的是(  )

A.主要源于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作品成功与否取决于与对象的酷似程度

C.荷兰的凡高是该思潮的著名代表之一

D.它的主要特征是源于传统而又反对传统

10.英国著名评论家柯林·威尔逊说过:

“存在主义的中心问题可以由一句话来概括:

人的地位。

(但是,)人是神还是虫?

现代文学采取第二种观点,倾向于强调人的毫无价值。

”这表明现代主义文学(  )

A.渲染变态、迷惘、虚无等精神创伤

B.违反文学创作原则和写作手法

C.采用抽象、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

D.揭露丑恶现实并憧憬美好未来

11.图一、图二两幅美术作品的共同风格是(  )

A.细致地刻画人物所生活的社会

B.侧重展示作品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C.体现形式的完美和线条的清晰

D.表现现实生活对人心态的深刻影响

12.2013年放映的好莱坞大片《地心引力》出现了“天宫一号”,正是中国的航天技术成了本片主人公的“救命菩萨”。

以往的好莱坞大片每逢关键时刻总是“美国拯救世界”,而今是“歹徒肇事,美国遇难,中国施救”。

这种变化表明好莱坞大片(  )

A.受到“中国元素”的影响

B.仅仅是一种营销策略

C.旨在提升影片制作的实力

D.完全是为了刺激观众

13.在西欧某一历史时期,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音乐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音乐家也由受雇于宫廷的奴仆变成了为争取个人的成功而创作和演奏的艺术家。

适应了这些变化而盛行的音乐流派是(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民族主义D.现代主义

14.20世纪美国好莱坞电影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90年代以来其在全球票房的分成高达60%以上。

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

据此可知好莱坞电影(  )

A.科技主导电影事业发展走向

B.有助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C.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

D.推动世界价值观的融合统一

15.英国某诗派思想家作品集中体现了对法国大革命的矛盾态度,对资本主义文明表示厌恶,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

该诗派的创作风格属于(  )

A.浪漫主义文学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D.无产阶级文学

16.“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它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

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它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与材料中的“它”风格一致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安娜·卡列尼娜》

C.《人间喜剧》                                          D.《等待戈多》

17.画家德加常常在后台和包厢里冷静地观察舞蹈演员,默写演员们舞蹈时一瞬间的动作,他的画作《舞台上的舞女》生动地表现出舞蹈者轻柔的动作和跳动起来的生动姿态。

更成功的是他通过对舞女的造型描绘,将舞台灯光下的感觉传达的格外真切。

下列美术作品与他的绘画风格最接近的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播种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18.有学者将苏联(俄)文学进行分阶段研究,其中一个阶段被表述为:

“真诚”阶段:

主题仍是战争,但出现了关于真诚性与人性的讨论。

据此推测,“真诚”阶段代表性作品是(  )

A.《母亲》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日瓦戈医生》D.《安娜·卡列尼娜》

19.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具有前卫特色并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这反映出(  )

A.工业文明出现深刻的危机B.启蒙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C.浪漫主义的理想已然破灭D.文明冲突成为世界主流

20.一位诗人在其文学创作中,回顾了法国大革命,想到了卢梭、伏尔泰等号召人民推翻封建暴政;缅怀了意大利古代光荣的历史,提到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意大利著名作家。

材料表明这位诗人(  )

A.反对肤浅的抒情            B.擅长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C.追求理想的世界            D.强调文艺创作应遵从理性

21.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已经进入一个生活富足的时代,在白人中产阶级中流行的理想生活是:

男人到市区工作,女人则在郊区的房子里照看孩子和料理家务。

“任何试图跨越这个理想边界的想法,就常常理解为反常或共产主义行为”。

1957年,随着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的出版,背起行囊,驾车上路,不问目标,只为“在路上”,成为二战后美国“垮掉一代”的宣言。

这反映了(  )

A.美国政府鼓励民众追求自由和平等    B.美苏争霸带来的恐慌和绝望

C.二战后美国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D.现代主义对理性生活的向往

22.2018年10月30日,著名作家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岁。

金庸先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

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在于,他以武侠小说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笔有效地掩盖了现实处境的严峻,完美地连缀了来自现实的矛盾的裂缝,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种理想化、和谐化的世界的可能性。

世界文学史上与其风格类似的是(  )

23.阿莱霍·卡彭铁尔的长篇小说《消失的足迹》,人们将其比作现代版的《桃花源记》:

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境地往往都与“世”隔绝,模拟远古,物质简仆,人情融融,都受到“外界”临近的威胁,并在这威胁到来之前彻底消失。

下列作品与《消失的足迹》风格相近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大卫·科波菲尔》

C.《战争与和平》                                      D.《百年孤独》

24.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画家达维特的作品风格是“考古式地真实再现当时的情景”,他创作出《马拉之死》(雅各宾派的核心领导人)、《拿破仑加冕》等作品,被誉为“历史的见证者”。

这表明达维特的作品(  )

A.深受现代主义影响                                B.推动历史革命进程的发展

C.反映社会重大题材                                D.属于浪漫主义美术的范畴

25.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年)的钢琴曲多以景物或诗画为题材,通过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而非严谨的曲式结构,渲染出变化多端的气氛和色调。

其作品(  )

A.反映了理性主义的时代追求                B.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潮流

C.具有向现代音乐过渡的特点                D.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

 

参考答案

1.【解析】据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一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项;抒发了浪漫情怀是浪漫主义,排除A项;遵循了写实原则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项;突出了理性思维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C项。

【答案】D

2.【解析】由材料“1836年”可知俄国为沙皇专制统治时期,故A项错误;由材料“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可知为现实主义文学,揭露沙皇专制和农奴制下的黑暗,故B项正确;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西欧,因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故寄希望于未来,故C项错误;拜金主义强调以金钱为崇拜对象,由材料“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可知崇拜的是权力而非金钱,故D项错误。

【答案】B

1.【解析】根据材料“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生命希望的机会”可知这部电影唤起了人类对未来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使之意识到当下对地球保护的重要性。

故A项正确。

材料主要强调这部电影的影响力,没有涉及电影的制作手段,也没有涉及这部电影的拍摄背景,故BD两项错误。

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A

2.【解析】根据“极其丰富的色彩”“红色的屋顶,郁郁葱葱的树木,湛蓝的天空和粼粼的波光”,结合所学可知,印象派画家善于使用色彩对比,追求外光与色彩,强调人对外界物体的光和影的感觉和印象,在创作技法上反对因循守旧,该名画应该是印象派的绘画作品,故A正确;浪漫主义绘画注重感情因素,以各种方式抒发内心情感,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热烈追求理想世界,不符合题意,排除B;现实主义绘画着重反映社会现实,不符合题意,排除C;现代主义绘画背离传统,以象征、变形或抽象等艺术手法,展示主观精神世界和现代观念意识,不符合题意,排除D。

【答案】A

3.【解析】由材料可知,冰山原则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上面,有八分之七在水下;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对于作者而言,也没有必要写得太过于直露,因为读者是能读懂的,故A正确;B项材料不是表现批判精神,而是创作原则,故B错误;C项材料不是体现作品的简约而是不直露,故C错误;D项彰显的不是美国而是海明威个人的风格,故D错误。

【答案】A

4.【解析】根据材料“把现代光学和色彩综合起来,从物体的本质和表象上进行艰苦的探索”可以看出,这是印象画派的艺术特点,他跟光学的发展密切相关,是工业文明时期科技发展进步的结果,故A正确;B选项表述的应该是民族音乐兴起的背景,故B错误;世界战争给人类心灵造成巨大创伤是现代主义流派兴起的时代背景,故C错误;社会各阶层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是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故D错误。

【答案】A

5.【解析】本题实际考查了毕加索立体画派的绘画风格,立体画派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的关键在于按结构重新组建物体的形象,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现创作意图,视觉异常,有支离破碎之感,故选D项。

【答案】D

6.【解析】由材料“世纪病”、“其特征是孤独、忧郁、悲观、失望,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所有不满于平庸、有思想、有才智的人在资产阶级新世界中的共同感觉”可知,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对“理性王国”失望,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D项正确。

【答案】D

7.【解析】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因此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反理性反传统的色彩,故C项正确。

【答案】C

8.【解析】据材料“马塞尔·杜尚在1919年创作完成《在蒙娜丽莎的脸上画上胡须》时曾说‘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会受到‘高贵’的奴役’”可知,在这一时期,现代主义逐步开始突出自我,强调自我意识的觉醒,故D项正确。

【答案】D

9.【解析】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与物体独立于我们心灵之外的实际存在是一致的,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这是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典型再现社会现实,故B项正确。

【答案】B

10.【解析】材料“人的地位。

(但是,)人是神还是虫?

现代文学采取第二种观点,倾向于强调人的毫无价值”体现了关于人的地位的迷茫和彷徨,故A项正确。

【答案】A

11.【解析】两幅作品共同体现的是现代主义。

细致地刻画人物所生活的社会是现实主义的特点,故A项错误;侧重展示作品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与现代主义不符,故B项错误;体现形式的完美和线条的清晰与现代主义不符,故C项错误;表现现实生活对人心态的深刻影响与现代主义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

12.【解析】材料“以往的好莱坞大片每逢关键时刻总是‘美国拯救世界’,而今是‘歹徒肇事,美国遇难,中国施救’”强调了中国影响力增强,故A项正确。

【答案】A

13.【解析】古典主义音乐是服务宫廷,服务贵族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音乐发展注重表达个人意愿,与浪漫主义音乐相符,故B项正确;民族主义是体现民族特色的,与材料体现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体现个人意愿仅是现代主义音乐的表现之一,故D项错误。

【答案】B

14.【解析】题干中“《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只是提及好莱坞电影受科技的作用,非强调“主导”,故A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反对美国建立单极世界,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体现了好莱坞电影运用前沿科技来体现美国文化的精髓,故C项正确;世界价值观是多元的,且题干无提及,故D项错误。

【答案】C

15.【解析】材料“对法国大革命的矛盾态度,对资本主义文明表示厌恶,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反映了人们对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感到失望,浪漫主义文学由此盛行,故A项正确;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要流行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不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其特点是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和揭露社会现实,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流行于20世纪,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无产阶级文学主要反映无产阶级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A

16.【解析】材料“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表明是浪漫主义,《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故选A项;《安娜·卡列尼娜》是现实主义,排除B项;《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排除C项;《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排除D项。

【答案】A

17.【解析】依据材料,德加的画作注重变现演员舞蹈时一瞬间的动作,可以通过对舞女的造型描绘,将舞台灯光下的感觉表达的格外亲切,所以绘画风格最近的是强调光和色瞬间印象的印象画派,故选C项;《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作品的典型特点,注重感情抒发和色彩运用,排除A项;《播种者》是现实主义作品,冷静客观的展现现实,排除B项;《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作品,通过夸张、抽象和变形的方式集中表现自我,排除D项。

【答案】C

18.【解析】根据材料“出现了关于真诚性与人性的讨论”,《日瓦戈医生》通过描写日瓦戈医生的个人际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表现了俄国两次革命和两次战争期间宏大历史的另一侧面战争的残酷、毁灭的无情、个人的消极,表现了他们在这一历史变动年代的复杂情绪感受,他们对时代所进行的思考,故选C项;《母亲》站在无产阶级思想的高度,塑造了巴维尔这个丰满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典型形象,排除A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排除B项;《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经济改革、精神探索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旧制度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的苦苦探求,排除D项。

【答案】C

19.【解析】据所学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带来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现代主义兴起发展,故选A项;据所学知识,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排除B项;据所学浪漫主义盛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三十年代,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文明交流融合是世界主流,排除D项。

【答案】A

20.【解析】根据材料“回顾了法国大革命,想到了卢梭、伏尔泰等号召人民推翻封建暴政;缅怀了意大利古代光荣的历史,提到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意大利著名作家”可知这位思想家属于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追求理想世界的背景下兴起的,故选C项;根据材料可知这位思想家属于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注重抒情,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这位思想家属于浪漫主义,而非现实主义,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这位思想家属于浪漫主义,强调文艺创作应遵从感性,排除D项。

【答案】C

21.【解析】从材料“任何试图跨越这个理想边界的想法,就常常理解为反常或共产主义行为”与“不问目标,只为‘在路上’,成为二战后美国‘垮掉一代’的宣言”,可知材料体现了美国出现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可知反映了美国年轻人反对传统的生活方式,追求自由叛逆现象,故选C项;从材料“在白人中产阶级中流行的理想生活”、“二战后美国‘垮掉一代’的宣言”,可知没有涉及政府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中“垮掉一代”可以看出青年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叛逆,不能体现出恐慌和绝望,排除B项;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传统,反理性,排除D项。

【答案】C

22.【解析】“完美地连缀了来自现实的矛盾的裂缝,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种理想化、和谐化的世界的可能性”表明作品是浪漫主义风格,《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选B项;《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体现的是人文主义,不是浪漫主义风格,排除A项;《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风格,排除C项;《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风格,排除D项。

【答案】B

23.【解析】由材料“人们将其比作现代版的《桃花源记》:

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境地往往都与世隔绝,模拟远古,物质简仆,人情融融,都受到外界临近的威胁,并在这威胁到来之前彻底消失”可知该作品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彩,形成幻景和现实交织的画面,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故选D项;《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代表作,排除A项;《大卫·科波菲尔》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排除B项;《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排除C项。

【答案】D

24.【解析】根据“法国大革命时期”“马拉”“拿破仑”等信息可知达维特的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属于新古典主义美术作品,故选C项;现代主义美术出现于20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达维特的作品只是反映了重大历史题材,无法起到推动革命进程发展的作用,排除B项;达维特的作品属于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范畴,排除D项。

【答案】C

25.【解析】据材料“克劳德·德彪西,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而非严谨的曲式结构”结合所学可知,印象派音乐体现了向现代音乐过渡的特点,故选C项;依所学,19世纪30年代,古典音乐体现了理性主义时代的要求,与材料表述不相符,排除A项;依所学,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潮流,排除B项;依所学,印象派音乐注重音乐的响度与色彩,而未涉及到批判现实精神,排除D项。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