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4162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上找规律教案.docx

四上找规律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文章来源:

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 文章作者:

谢洁收藏本页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和第49页“想想做做”。

学情与教材分析:

“找规律”其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够利用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题让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分别观察、分析晾晒的手帕块数和所用夹子个数,小白兔只数和蘑菇个数,篱笆的块数和所用木桩的根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

“试一试”让学生动手操作表示上述相关现象,深化一一间隔这一规律。

“想一想”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具有类似数学规律的例子,进一步打开思路,使认识更加清晰。

“想想做做”继续呈现出了一些蕴涵同样规律的生活现象,让学生在直接运用规律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认识。

其中第3题还能让学生体会生活现象的复杂多样,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看一看、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中找出相关的两种事物之间的规律,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初步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推理等方法发现间隔排列现象中的简单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经历间隔排列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初步理解规律产生的原理。

教具和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都准备若干小棒和圆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感知规律

(一)小棒游戏,初步感知规律

1、谈话:

课前老师让小朋友玩了手指夹棒的游戏,谁来交流一下课前敏学部分。

(学生用一只手夹住了4根小棒。

提问:

手指和小棒是怎么排列的呀,像这样的排列我们给它起个名字

叫“--间隔排列”。

(板书:

“--间隔排列”)

(二)利用男女学生排列,深刻理解“--间隔排列”。

活动:

教师请第几排同学起立,其他同学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

男女生一一间隔排列)

看着这“--间隔排列”的物体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

有规律)

指出:

像这样“--间隔排列”的物体又有什么规律?

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规律(板书课题:

找规律)

二、合作学习,探索规律。

(一)发现规律

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兔子乐园去看看。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

师:

在这个画面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

哪些物体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你能够找出几组来?

和同桌说一说

这三组都属于--间隔排列的物体,咱们先看第一组(课件出示:

夹子与手帕图)问:

最前与最后的物体是什么?

(夹子),我们把它统称“两端物体”(板书:

两端物体)。

相同吗?

(相同),也就是说“两端相同”(板书:

两端相同)。

谁在中间?

(手帕),我们把它叫作:

“中间物体”(板书:

中间物体)。

追问:

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各是什么?

和同桌说一说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有什么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下面表格】

兔子()只木桩()个夹子()个

蘑菇()个篱笆()块手帕()块

()比()多,多()。

()比()多,多()。

()比()多,多()。

(交流完后可让学生来提问题)

看着这张表格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

提问:

为什么木桩的根数比篱笆的块数多1?

为什么兔子的只数比蘑菇的个数多1?

为什么夹子的个数比手帕的块数多1?

小结:

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的物体相同,那么两端的物体就比中间另一种物体多1个,反之中间另一种物体比两端物体少1个。

[学情预设:

A、夹子和手帕是间隔排列的,并且两端都是夹子,所以夹子

的个数比手帕的块数多1。

B、兔子和蘑菇是间隔排列的,并且两端都是兔子,所以兔子的只数比蘑菇的个数多1。

C、木桩和篱笆是间隔排列的,并且两端都是木桩,所以木桩的根数比篱笆的块数多1)。

(二)总结规律。

1、畅谈找到的规律。

[学情预设:

学生在观察主题图后,对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但可能带无法用语言进行完整的叙述,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及时地进行适当指导,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规律的三要素:

A、间隔排列;B、两端相同;C、两端比中间多1。

]

2、师小结:

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设计意图:

全课设计图凸显“找”的味道,因此我转变学习方式,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三方面转变。

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目的,施展自主发现学习的活动平台。

]

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质疑。

师:

“是不是两种物体只要间隔排列,都具备这样规律呢?

2、动手操作。

师:

(课件出示要求)“请同学们任意拿出几根小棒,在桌子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

数一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记录,完成下面的表格

小棒的根数24

圆的个数13

讨论:

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填写表格。

3、交流:

发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推想:

5、揭示:

刚才同学们动手摆的时候,虽然用的小棒根数和圆片个数各不相同,但每人用的小棒都是代表两端物体,圆片都是代表中间物体,得到的规律都是:

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设计意图:

体验既是教学活动的目标,也是学生学习数学重要活动方式之一。

我们常说:

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

因此我在学生"找"到规律后,让他们动手去摆一摆,验证规律,近而感悟和理解规律。

]

四、联系实际,列举规律。

1、谈话:

其实这种规律在生活中到处都有,你能说说生活中有这样的规律吗?

(学生自由说)

[学情预设:

当学生畅谈时,要求学生说出有什么规律?

如:

A.手有五个手指和四个空档;B.4排桌子有3个空档......]

2、欣赏一组照片,引导学生说说图片中蕴含的规律。

-

[设计意图:

知识源于生活,当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体现着这样的规律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了。

]

3、画“规律”

(可以写字母、数字等)

五、解决问题,应用规律。

1、谈话:

生活中这种现象还真不少,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的题图)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马路一边共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

想一想:

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集体交流。

重点交流:

你怎么想到广告牌的个数比电线杆根数少1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图,指名口答。

(2)提问:

锯的次数和锯成的段数有什么关系?

(3)快速抢答:

锯7次能锯成多少段?

锯9次呢?

55次?

反过来,如果要锯成8段,需要锯多少次?

9段呢?

24段呢?

师:

你们回答得这么快,用的是什么规律啊?

(锯的段数总是比次数多1,锯的次数总是比段数少1。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第一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

(2)第二个问题,先独立思考,再说说自己的想法。

答案可能有74棵和75棵两种,引导学生争论,用自己的方法证明。

请三男三女上讲台手拉手围成圈,验证结果,使学生体会:

沿圆周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同样多。

[设计意图:

通过有趣且富有思考的分层练习,加深对“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及其解题策略的理解,完善认知,形成灵活的解题策略,达到学以至用,提高数学综合素质的目的。

通过排队游戏和原有的球串,加深对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认识。

接着提出要求,有意识地设置认知障碍,制造思维冲突。

拓展认识“两种物件--间隔排列围成一圈,两种物件的数量相等”,这一“封闭式一一间隔排列”的拓展性问题,前后呼应,趣味性强。

]

六、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1、师问: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谈话:

在我们的生活中,--间隔排列的现象非常多,随处可见,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

机动练习:

学校计划在校园主干道一边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来摆设鲜花美化校园。

(课件出示图)有25盆蓝花,猜猜看有多少盆红花?

你是怎么想的?

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大家想到了三种方案,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看来,你们要是做美化设计师还是挺称职的。

课后大家可以利用今天学的规律来设计美化教室或者自己的卧室。

-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教案

作者:

兮妍日期:

2011-12-1013:

48:

00

找规律

卢家巷实验学校薛志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初步学会练习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初步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游戏:

猜猜橡皮在哪里

(1)无序,学生猜测。

谈话:

两次猜测,有时猜对有时猜错。

想不想每次都猜对?

如果老师告诉你,我第一次放左手,第二次放右手,第三次左手,第四次右手,以此往下,再来一次。

生猜。

师:

现在你们怎么就能一下猜对了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规律。

2.师:

(出示多媒体场景)在小兔乐园里,可爱的小兔们也在做游戏呢,在它们的游戏场景里是不是也有规律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

找规律。

(板书)

二、找规律。

(一)理解“一一间隔排列”。

1.仔细观察:

你能看到哪些物体?

(学生自由回答)

2.师:

(加入手势)大家从小兔乐园里,看到了三行排得整整齐齐的物体:

夹子和手帕、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

在这些物体中,大家先来看小兔和蘑菇排成的一排,小兔和蘑菇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出示多媒体的问题)(请2-3名学生说一说)

3.教师归纳指出:

像小兔和蘑菇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排,这样的排列方法就叫做一一间隔排列。

4.回到小兔庄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些物体也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小兔夹子木桩蘑菇手帕篱笆

(二)个数关系探索。

1.设疑:

这些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它们的个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吗?

是不是也存在着规律呢?

2.学生探索:

(多媒体出示)

数一数:

每一排里物体各有多少个?

填在表格中。

小兔()只

夹子()个

木桩()个

蘑菇()个

手帕()块

篱笆()个

想一想:

每组的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可以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3.师:

这三组物体为什么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预设:

蘑菇排在中间,小兔在两边)

4.师:

排在两端的物体叫两端物体,排在中间的物体叫中间物体。

两端物体

小兔()只

夹子()个

木桩()个

中间物体

蘑菇()个

手帕()块

篱笆()个

5.小结

我们发现了: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相同,那么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

(反过来说,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相同,那么中间物体的个数比两端物体的个数少1。

(三)试一试

1.谈话:

刚才我们只是通过小兔乐园给我们的信息,发现了这个规律,究竟是否正确,我们还需要来验证。

(多媒体出示)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一个圆。

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1)在表格中示范一次。

提问:

两端物体是什么?

中间物体呢?

(2)生独立完成三组

2.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相同,那么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

3.与前面发现的规律一致吗?

4.提问:

如果小棒有20根,圆片有多少个?

如果圆片有30个,小棒有多少根?

根据规律,你也能写一组吗?

5.小结: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相同,那么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

7.列举规律:

生活中你见到过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吗?

(1)手

(2)看!

这是谁?

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骄傲。

(3)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

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

提问:

两端物体是什么?

中间物体是什么?

三、应用

1.应用规律: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生动手试一试。

提问:

两端物体是什么?

中间物体是什么?

2.对比练习:

师:

其实在排队中,也有一一间隔的情况呢!

请上4位男生,如果要让每两名男生之间站一名女生,需要几名女生?

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把他们围成一圈,你又能发现什么?

(出示多媒体)

小结: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相同,那么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那么两种物体的总个数相同。

师: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在于西湖的美,前人在苏堤的岸边栽了一行柳树,再在每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这样就有了“桃柳夹岸,桃红柳绿”之说。

如果在河堤的一边栽75棵柳树。

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如果沿西湖的一周共栽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4.我是小小设计师:

2012年元旦即将到来,四1班同学为庆祝国庆节准备将教室布置一番,他们买了20个红灯笼,老师建议他们再买些黄灯笼。

如果一一间隔排列,排成一排,最多要准备多少个黄灯笼?

最少呢?

如果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个封闭图形呢?

四、教师总结

看来同学们已经充分认识了“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相同,那么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

”的规律,如果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那么两种物体的总个数相同。

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

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课前准备:

每小组若干小棒和圆片,课件,表格。

  课前谈话,感知规律:

  师:

今天在这里上课和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啊?

  (预设:

学生:

教室大,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座位进行了调整)

  师:

今天的座位安排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生初步感知间隔排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寻找规律:

  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师: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这幅图中有这样三组排列。

这些排列都蕴涵着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师:

每幅图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

  师:

这属于一种间隔排列,图1中夹子排在开始和最后,我们把它看作“两端的物体”,手帕排在中间,我们把它看作“中间的物体”。

  谁能说说下面两幅图中,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各是什么?

  2、探究规律:

  师:

看到这三组排列,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

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有什么关系?

(先独立完成表格,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两端的物体数目中间的物体数目

  夹子手帕

  兔子蘑菇

  木桩篱笆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汇报。

  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师:

是不是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2、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要求:

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

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3、集体交流:

  师:

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

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

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四、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

生活中你见到过有这种规律的现象吗?

  2、应用规律:

  

(1)基本练习:

  ①出示一组排列。

  填空:

两端的物体是(),中间的物体是(),()比()多1个。

  ②这根绳子被打了6个结,这根绳子被分成了多少段?

你是怎么想的?

  ③经过了15个白天,那么经过了多少个黑夜?

  

(2)变式练习:

  ①间隔问题:

(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图)

  师:

看!

这是谁?

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骄傲。

其实在刘翔的运动场地上也有咱们今天研究的规律呢。

  出示:

110米跨栏,10个栏中间有多少个间隔?

  ②锯木料问题:

想想做做第2题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引导学生用图表示出锯木料的过程,再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③圆周问题:

  欣赏:

西湖苏堤春晓图

  师: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在于西湖的美,前人在苏堤的岸边栽了一行柳树,再在每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这样就有了“桃柳夹岸,桃红柳绿”之说。

  如果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

质疑:

有的同学说74棵,有的同学说75棵,还有的说76棵,那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b:

探究规律:

你们能想办法找出来吗?

在小组内试一试。

  c:

汇报小结:

谁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想到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

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和柳树的棵数怎么样?

那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中间间隔着栽桃树,可以栽多少棵桃树?

  d:

对比联系:

  师:

前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而在圆周上,它们为什么又是相等的呢?

  (课件演示:

把直线转化成圆周,两端的物体重合)

  ④机动练习:

  师:

国庆节就要到了,学校计划在校园主干道一边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来摆设鲜花美化校园。

(课件出示图)

  有25盆蓝花,猜猜看有多少盆红花?

你是怎么想的?

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师:

大家想到了三种方案,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看来,你们要是做美化设计师还是挺称职的。

课后大家可以利用今天学的规律来设计美化教室或者自己的卧室。

  五、总结评价:

师:

今天我们研究了一些排列的规律,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

2011-10-17出处:

本站作者:

有53位读者读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经历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的过程,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2、能够利用发现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一、创设情境,初步了解间隔排列

准备一盒子,里面装着一串黄白间隔排列的乒乓球。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你们猜猜盒子会是什么呢?

学生猜。

师:

(拉出1个黄球)什么东西?

(乒乓球)什么颜色?

(黄色)是黄球。

(再拉1个白球)现在呢?

(白球)再看?

(黄球),再看看(白球),那你猜猜下一个球是什么颜色呢?

为什么?

指名回答。

师:

(拉出下一个黄球并固定)真的是黄球哦!

其实呢,老师这份什么的礼物就是一串黄球,而且是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一次排列着,像这样的排列你们能不能给它起各名字,叫什么排列好呢?

指名回答。

师:

像这样一个隔着一个,我们称它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我们就叫它一一间隔排列。

(板书:

一一间隔排列)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

谁来举个例子?

(生举例)

师:

你们觉得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看起来怎么样?

(舒服、很美)

这样的排列使物体看起来显得非常有秩序,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二、游戏巩固理解间隔排列

师:

下面老师还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个排队的游戏,你们能不能排出一个男女生一一间隔排列的队形呢?

(4男4女排队)

(队形:

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师:

这样的队形是男女生一一间隔排列吗?

(生:

是)这样太简单了,老师想增加难度,提点要求,看你们能不能排出符合要求的队形。

队形要求:

1男女生一一间隔排列排成一排;1男同学的左右两边都必须有女同学。

生排队(队形:

女男女男女男女)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队伍,这个队伍符合要求吗?

他怎么没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问没找到位置的男同学)你没有位置怎么办呢?

同学们能不能帮他想想办法。

(增加一名女同学或减少一名男同学)

师:

为了使这名男同学不离开我们的队伍,我们还是采取增加1名女同学的办法,谁愿意上来?

(再次排队)

师:

现在符合要求了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队伍,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一一间隔排列、两端都是女生、女生不男生多1人)

师:

同学们观察非常仔细,发现了这种排列的很多特点。

是不是想这样的排列(指着队伍),两端物体相同的一一间隔排列里面都有这样的特点呢?

下面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到兔子乐园去看一看。

三、新授教学内容

出示情境图

师:

在这个画面中有没有符合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

哪些物体符合一一间隔排列呢?

你能找出几组来?

(生观察主题图,小组合作,自主研究,完成表格)

师:

两端相同,是吗?

我们来看看,以夹子手帕为例,是不是量端相同,前面(夹子)后面也是(夹子),两端是相同。

那另外的两组也是两端相同吗?

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两端相同(板书:

两端相同)。

师:

既然排列在两端的物体都相同,那干脆就统称为“两端物体”,可以吗?

(板书:

两端物体),那除了两端物体之外,中间的另外一种物体,比如,手帕,我们叫它什么比较好呢?

(中间物体、间隔物体)板书:

间隔物体

师:

多1是吗?

两端的物体都比中间的间隔物体多1是吗?

师:

经过同学们的自主探究、仔细观察和思考,我们发现两端相同物体的一一间隔排列的很多特点,你们能够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吗?

两端物体相同的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的物体比中间间隔的物体多1个。

师:

对于同学们自主探究,总结出来的这个结果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四、巩固练习

课本想想做做的1、2题

五、规律拓展

1、师:

指着刚刚的那串神秘礼物,你们都知道黄球和白球是一一间隔排列的,那么这一串球是黄球多,还是白球多呢?

(生猜)

(球串全部拉出,两端都是黄球)哪种球多?

你知道吗?

你数过吗?

你们想知道哪种球多,是不是一定要数呢?

(不一定,看两端就能判断,掌声送他)

2、师:

你们看仔细了,我现在把它剪掉一个(黄球),它还是一一间隔排列吗?

(是)

师:

那现在是黄球多还是白球多,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一样多。

两端不同的一一间隔排列,两种物体的数量就相等)

师:

(头尾相接围成一圈)那现在还是一一间隔排列吗?

(其实这是一种封闭式间隔排列)。

那黄球多还是白球多呢?

(一样多)

师:

通过老师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