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4166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docx

西湖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

西湖区200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

科学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姓名等相关内容。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5.本卷所用的g取10N/Kg;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a-40,C-12,O-16,H-1,Cl-35.5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2.下面的现象中属于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水蒸气将水壶盖顶起B.用火炉给水加热

C.用太阳能热水器对水加热D.钢锯条在水泥地上摩擦变热

3.下列制备CuSO4溶液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Cu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充分搅拌    B.CuO放入稀硫酸中充分搅拌

 C.Cu(OH)2放入FeSO4溶液中充分搅拌  D.FeSO4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充分搅拌

4.某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

A.浓硫酸B.食醋(pH=3)C.食盐水(pH=7)D.苏打或肥皂水(pH=9-10)

5.“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清除污染。

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

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A.以氧化镁为原料制取MgCl2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C.工业上生成乙醛:

2C2H4+O2

2C2H4O

D.以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

6.在膳食中,需要量小,但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的是

A.糖类和脂肪B.无机盐和维生素

C.无机盐和蛋白质D.维生素和蛋白质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一滑轮组经过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改进后比改进前相比较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D.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减少

8.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端细线下所挂5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点加竖直向下的力F=30N作用时,木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已知OA=15cm,OB=5cm,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A.80NB.60NC.40ND.20N

9.把两根一模一样的电阻丝,串联接在220伏的电压上时的总功率为P1,并联接在220伏的电压上时的总功率为P2,则P1:

P2为

A.1:

2B.1:

4C.1:

1D.2:

1

10.如右图,拉力F=4N,则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

A.8N、8NB.12N、8N

C.8N、12ND.12N、12N

11.某同学准备参加玩具赛车比赛,他运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挑选一只能量转化效率较高的电动机。

设电池的电压恒定不变,他先用手捏住电动机的转轴,使其不转动,闭合开关后电流表读数为2安,然后放手,当电动机正常转动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6安。

该玩具电动机正常转动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A.91%B.70%C.30%D.9%

12.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放入足量的水中,一定有不溶物生成的是

A.CuSO4,KOH,HClB.Fe,CuSO4,H2SO4

C.MgCl2,HCl,NaOHD.Na2CO3,H2SO4,KNO3

13.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①浓硫酸②浓盐酸③纯碱④烧碱⑤生石灰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

C.①④⑤D.①④

14.如图所示,将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液体Z,最终一定能看到液体变浑浊的是

 

15.将等质量的石灰水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溶液的pH一定

A.大于7    B.等于7    C.小于7    D.无法判断

16.下列几组物质中能按照右边关系图进行转化的一组是(→表示反应一步完成)

物质

A

B

C

D

X

Fe2O3

C

CaCO3

Cu

Y

Fe

CO

CaO

CuO

Z

FeCl2

CO2

Ca(OH)2

Cu(OH)2

 

17.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

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

据此,你认为绿色荧光蛋白应

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

C.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盐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18.某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定其成分,最佳的实验方案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A.甲、乙、丙B.丙、乙、甲

C.丙、甲、乙、丙D.丙、甲、丙、乙

19.在人循环系统中,以下结构中含有动脉血的是

A.右心室B.肺动脉C.肺静脉D.右心房

20.人体内二氧化碳扩散的方向是

A.静脉血→组织细胞→肺泡B.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

C.肺泡→静脉血→组织细胞D.肺泡→组织细胞→静脉血

21.下列各组生物中,从营养方式和是否需要氧气两个方面考虑,代谢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蘑菇和蚯蚓B.苹果树和乳酸菌

C.草履虫和小麦D.葫芦藓和变形虫

2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B.唾液淀粉酶除了可以催化淀粉的分解,也可以催化蛋白质的分解

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D.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6分)

23.(4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480N的物体G,所用拉力F为200N,将重物提升3m所用的时间为10s.则重物上升的速度为

▲m/s;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焦耳;拉力的功率为▲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4.(4分)盼盼同学家买了一辆五星牌电动自行车,它行驶的动力是靠蓄电池提供的电能.已知它的工作电压为35V,工作电流为6A时。

⑴如果蓄电池的持续放电时间3h,则该车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最大行程是▲km;在这一过程中,蓄电池消耗的化学能为▲J。

⑵电动车蓄电池的电功率一部分转化为无用功率,另一部分转化为车行驶的有用功率,其效率为80%。

当电动车以6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它所受到的阻力是▲牛。

25.(4分)如下图所示为小明自制的风力板。

a板为迎风板,其迎风面承受风力,b板为压重板,它水平放置,m为压重板上的铁板(a、b板重力不计)。

当压重板上铁板重力一

定时,风力大到一定程度,风力板就会倾倒。

在这过程中,风对迎风板的作用力当作动力,▲当作阻力,压重板上的铁板越重,风力板倾倒时记录的风力越▲。

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在压重板上加上重力不同的铁板,制成能测风力1~8级的8个风力板,构成一套风力探测仪。

在南风盛行的某地,小明用这套风力探测仪测定当天最强的风力。

⑴在开阔地的水平地面放置风力探测仪时,小明应▲;⑵小明确定当天最强风力的方法是▲。

26.(10分)⑴选择H、O、S、Fe四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空格中:

常用做干燥剂的一种酸▲;红褐色的一种碱▲;水溶液呈酸性的氧化物▲。

今年开学初,许多学校因甲型H1N1流感而停课,这是一类由病毒引起的流感。

对周围环境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是预防H1N1型流感的重要方法。

下面是往自来水中加入某种物质进行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图,产物之一是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已知次氯酸(HClO)具有酸性,它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7.(6分)某污水pH=5,主要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少量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

现欲将其经过滤处理后用于清洗厕所的用水。

问:

⑴从耐腐蚀角度考虑,应选择何种材料制成的管子来引流这种污水▲(选填“铁管”、“铝管”或“陶瓷管”)。

⑵如果要判定经过滤后的水中是否还存在氯化钠,检验的方法是:

取少量的待测液(污水),往待测液中滴加过量的▲(写化学式)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后过滤,然后往滤液中滴加HNO3和▲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28.(6分)实验室有两瓶标签脱落的溶液,只知道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试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

提供的试剂:

①氧化铁②氢氧化钙③氯化钠溶液④氢氧化钡溶液⑤硫酸铜溶液

选择的试剂编号

有明显反应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一

方法二

29.(4分)三大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吸收、血液运输,最后进入细胞内,部分物质在细胞中,合成了人体所需要的有机物,部分物质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

被氧化分解后的废物进入血液,血液在流经▲和▲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

A液(%)

B液(%)

C液(%)

蛋白质

微量

8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5

0.72

1.25

尿素

0.03

0.03

1.8

30.(8分)右表是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浆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请据此表分析回答:

⑴B液是▲,C液是▲。

⑵C液中不含有蛋白质的原因是▲。

C液中不含有葡萄糖的原因是▲。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3分)

31.(6分)小明在做测量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

⑴他已经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⑵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小明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4V,电流表的示数为0.35A,于是他立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V,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保留两位小数)

⑶开关闭合前,应将金属滑片放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但小明未按此要求操作,除了从实物图中能直观地看到滑片所在的位置外,你还能用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哪个实验现象来证实这一点?

⑷若电压表的大量程已损坏,在不添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请你在答题卷相应的方框内画出能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图。

32.(9分)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例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⑴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

组成世界的物质大多是由▲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大量类似现象可以使我们作如下的推理: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有关。

⑵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

猜想

推理性结论

推理依据

示例

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举例

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有关

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⑶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

 

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

根据第⑵小题“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①▲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

②▲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33.(6分)同学们都有这样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夏天,将食品放在冰箱里不容易腐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颗粒状石灰石比块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泡更快。

说明反应物的浓度(溶质质量分数)、温度和固体反应物表面积的大小对化学反应快慢有影响。

小明利用稀硫酸与某金属的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下表是五组50mL稀硫酸与0.1g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丝状金属的规格相同):

实验序号

金属状态

丝状

粉末状

丝状

丝状

丝状

稀硫酸质量分数/%

5

5

10

10

15

溶液温度/℃

反应前

20

20

20

35

丢失数据

反应后

34

35

35

50

55

金属消失的时间/s

500

50

125

50

3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⑴比较实验▲(填实验序号),表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越快;

⑵比较实验①和②,表明▲,化学反应越快;

⑶依据实验规律,推测“丢失数据”的值约是▲。

34.(8分)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⑴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

则无色溶液可能是▲。

⑵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提示: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除去碳酸钠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是否含有

氢氧化钠

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35.(6分)小强同学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后,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

在老师指导下,小强与同学们展开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Ⅰ:

用下图所示的由a、b、c、d组合成的成套装置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abcd

⑴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a装置可采用下图中的▲(填序号)。

 

①②③

⑵用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未与超氧化钾反应的二氧化碳。

活动Ⅱ:

探究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其它什么物质?

【老师提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一是氧气,二是一种化合物。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什么物质?

小强作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①:

是一种碱;猜想②:

是一种碳酸盐

通过对反应物元素组成的分析,小影同学认为猜想▲(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

【进行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小强同学的另一个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后的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滴加盐酸溶液

猜想②是正确的,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

36.(8分)已知甲、乙、丙分别表示蛋白质、脂肪、淀粉中的一种。

如图为甲、乙、丙经人体消化道各种器官时被消化的情况,根据图回答

 

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肠大肠

⑴从图中各物质的消化情况来看,甲代表的是▲(选填“蛋白质”、“脂肪”或“淀粉”)的消化过程。

⑵食物经过小肠时都急骤下降说明了小肠是▲场所。

⑶从图中可知道,最先在消化道内消化的是▲(填物质名称),该物质最终被消化成▲才能被吸收。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19分)

37.(6分)小红同学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楼顶上,热水器的水箱离地面12米高。

现需要将初温为10℃、体积为80升的水加热到60℃,C水=4.2×103J/(kg·℃)。

求:

⑴80升的水的质量是多少?

⑵把这些水从地面输送到热水器的水箱中,至少需对水做多少焦耳的功?

⑶如果水从10℃升高到60℃的过程中,辐射在热水器水管表面的总的太阳能为3.36×107焦,求该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

38.(9分)小明购得用于食用菌种植的轻质碳酸钙,标签如图。

为测定其含钙量,小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称取样品5.5g;

②加入足量7.3%的盐酸充分反应

③将所生成的全部气体除杂干燥后,通入至l00g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溶液的总质量变成了l02.2g。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⑵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消耗盐酸多少克?

⑶标签标示的含钙量是否正确?

39.(4分)图甲和图乙是利用热敏电阻来测量温度的原理图。

电源电压均为20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Ω.则:

⑴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消耗的功率分别是多少?

⑵图乙中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试求此电路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西湖区200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2D3B4B5C6B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D8C9B10B11B12B13C14D15D16B17A18D19C20B21A22B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6分)

23.(4分,每空1分)0.3;1440;180;80%

24.(4分,每小题2分)

(1)54;2.268×106

(2)28

25.(4分,每空1分)(铁板的)重力;大

(1)将(八个)风力板的迎风面朝南放置

(2)每天结束时,以倾倒风力板中记录风力最大的值作当天最强风力

26.(10分,每空2分)⑴H2SO4

(2)Fe(OH)3(3)SO2或SO3等

⑵①Cl2+H2O==HCl+HClO

②2HClO+Ca(OH)2==Ca(ClO)2=+2H2O

27.(6分,每小题2分)

(1)陶瓷管

(2)Ba(NO3)2AgNO3

28.(6分)

选择的试剂编号

有明显反应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一

①(1分)

Fe2O3+6HCl==2FeCl3+3H2O(2分)

方法二

⑤(1分)

2NaOH+CuSO4==Na2SO4+Cu(OH)2↓(2分)

29.(4分,每空2分)肺肾脏

30.(8分,每空2分)

(1)血浆尿液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四、实验简答题(本大题共43分)

31.(6分)

(1)将灯泡右侧接线柱和电压表“15”接线柱连接起来(图略)(1分)

(2)0.341.29(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分)

(3)滑片移动,电流表示数减少,变阻器电阻变大,说明开关闭合前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不是最大。

(1分)

(4)将电压表并联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图略)(2分)

32.(9分,每空1分)

(1)分子温度

(2)猜想:

质量(或体积、或者分子多少)

推理性结论:

质量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推理依据:

物体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势能的总和就越大

(3)①(d)(d)的水量比(a)多与(b)、(c)相同,而且温度最高

【或(d)的水量多,温度最高】

②(a)与(b)(a)的水量比(b)少,但温度比(b)高

33.(6分,每空2分)

(1)①③

(2)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3)40℃。

34.(8分,每空2分)①稀硫酸或稀盐酸等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CaCl2

CaCl2+Na2CO3=CaCO3↓+2NaCl

溶液变红

 

35.(6分)活动Ⅰ:

(1)②或③(2分)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气泡产生(1分)

碳酸钾(1分)

活动Ⅱ:

①(2分)

36.(8分,每空2分)

(1)蛋白质

(2)食物最主要的消化(3)淀粉葡萄糖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19分)

37.(6分,每小题2分)解:

⑴m=ρv=1.0×103kg/m3·80×10-3m3=80kg

⑵W=Gh=80kg·10N/kg·12m=9600J

⑶η=Q吸/E=50%

38.(9分)

(1)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增重2.2克,即二氧化碳2.2克(2分)

(2)碳酸钙为x克,盐酸为y克,

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1007344

X7.3%y2.2克

=

==

得x=5克(2分)

y=50克(2分)

CaCO3%=5/5.5=90.9%

(3)mCa=5×Ca/CaCO3=2克

Ca%=2/5.5=36.4%,所以标的不正确,应约为36.4%(2分)

39.(4分)解:

(1)U0=I1R0=0.3A·30Ω=9V

U1=U-U0=20V-9V=11V

P1=U1·I1=11V·0.3A=3.3W(2分)

(2)I2=U2/R0=15V/30Ω=0.5A

R总=U/I2=20V/0.5A=40Ω

R热敏=40Ω-30Ω=10Ω

由图丙可知,此时温度为92℃(88℃——95℃均可)(2分)

西湖区200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调研

科学答题卷

题号

(24分)

(48分)

(46分)

(43分)

(19分)

总分

(180分)

结分人

复核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得分

评卷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6分)

23.(4分)

24.(4分)⑴⑵

25.(4分)

26.(10分)⑴

⑵①

27.(6分)⑴⑵

28.(6分)

选择的试剂编号

有明显反应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一

方法二

29.(6分)

30.(8分)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