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4319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大政治学原理.docx

南大政治学原理

南大政治学原理

2002

名词解释⒈《理想国》⒉自由主义⒊政治共同体⒋.二元君主制⒌公民⒍乡政村治二简答题⒈扼要说明政治学研究中的角色理论⒉如何理解政治文化结构与功能⒊实行政治监督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三论述题⒈以现代化进程为背景,谈谈你对政治秩序合政治民主关系问题的看法。

⒉试论经济全球化的政治效应。

2001

(已有)一名词解释⒈洛克⒉政治角色⒊公共舆论⒋国家元首⒌代议制⒍《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二简答题⒈简要说明政治系统与内外部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

⒉如何看待政治同志的目标与手段?

⒊简要分析国家权力资源的结构三论述题⒈法治辩⒉论现代化背景下的廉政建设

2000

名词解释⒈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⒉政治权利与政治权力⒊政治输入与政治输出⒋三权分立与议行合一⒌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二简答题⒈如何理解“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一命题⒉怎样看待利益关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⒊简述政治社会化及其基本实现方式三论述题⒈试论公共舆论的政治效能⒉结合实际,对激进改革和渐进改革两种改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1999

名词解释⒈政治共同体⒉公民权利⒊利益聚合⒋民族主义⒌政党联盟⒍国家主权二简答题⒈政治系统的基本特征⒉政治文化的功能作用⒊政治权力的运行结构⒋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三论述题⒈论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⒉论政治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及其相互关系

1998

名词解释⒈自然法学说⒉地缘政治学⒊政治资源⒋压力集团⒌政治社会化⒍政治系统分析二简答题⒈简述政治形态的结构要素和基本特征⒉扼要评述精英政治理论的基本观点⒊如何理解政治统治的合法性⒋现代政治决策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三论述题⒈论民主监督在五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⒉从现代化的社会政治效应应看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

1997

名词解释⒈契约论国家起源说⒉政治分析科学⒊政治形态⒋政治价值观⒌君主制和共和制二简答题⒈简述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⒉简述一国两制的基本特征⒊简述国家机构组织原则⒋简述政治意识发展的基本途径⒌简述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三论述题⒈论述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政治决策机构⒉怎样提高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政治素质(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96

名词解释⒈主权⒉结构功能主义⒊《五权宪法》⒋政治参与⒌国家元首二简答题⒈简述“中产阶级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错误⒉简述地理环境对政治形态的影响作用⒊简述政治统治的实质⒋简述我国国家结构形式和政权组织形式及其特点⒌简述政治意识传承的基本意义三论述题⒈论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及其现实意义⒉举例说明政治决策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

复旦大学

2001年政治学原理

—、概念半国家国家职能议会共和制多党制国家利益二、简答题1简述民主集中制在我国国家权力结构中的表现形式2简述总统制与议会内阁的区别3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基本思想三、论述题1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2试论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关系

2003年政治学原理

一、简要解释1,政治辩证法2,代议民主制3,政治参与的含义4,民族的基本特征5,政体与国体的关系6,政府机构7,内阁制8,两党制及其政治实质二、现代政党的基本特征三、政治统治职能为什么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

这一理论对“治理”国家的意义?

四、民族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结果。

五、论政治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分析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经验?

2004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1、行为政治学2、国家形态3、政党政治4、结构功能主义5、政治发展的含义6、阶级7、民族区域自治8、违宪审查权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三、试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和多党制进行比较分析。

四、试论政治文化的超前性和滞后性。

五、试论我国“当前改革是一场大变革”并用我国当代经济体制改革分析。

2005年政治学原理

一:

简要解释1国家结构形式2政治社会学3威权政体4现代政党的政治功能5政治决策6国家主权7民族与宗教二:

中国政党制度的含义和特色三:

你对于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都要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中找寻这一命题是怎么理解的?

四:

政治发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五:

试论西方民主共和制的主要类型极其内在矛盾2005年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

一:

名词解释(写出时代,地区,核心思想,代表著作,地位)1波利比乌斯2毕达哥拉斯3边沁4托马斯•阿奎那5贡斯当6托马斯•潘恩7格劳秀斯8托马斯•莫尔二:

简答题1西塞罗的政治学说2美国联邦党人的政治学说3奥古斯丁的政治学说三:

论述题1比较康德和黑格尔政治思想的异同。

2以下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开篇里的一段话:

“Somepeoplethinkthatthequalificationsofastatesman,king,householder,andmasterarethesame,andthattheydiffer,notinkind,butonlyinthenumberoftheirsubjects.Forexample,theruleroverafewiscalledamaster;overmore,themanagerofahousehold;overastilllargernumber,astatesmanorking,asiftherewerenodifferencebetweenagreathouseholdandasmallstate.Thedistinctionwhichismadebetweenthekingandthestatesmanisasfollows:

Whenthegovernmentispersonal,therulerisaking;when,accordingtotherulesofthepoliticalscience,thecitizensruleandareruledinturn,thenheiscalledastatesman.Butallthisisamistake;”指出他所说的是古希腊哪位思想家的那种思想,并对两人进行比较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年政治学原理

一、概念题1、传统主义政治学2、结构-功能分析方法3、国家结构形式4、半总统制5、政治参与二、简答题1、简述西方现代政治学发展中三种主流政治观点2、简述西方民主政治的核心理论3、简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4、简述政党的政治功能 三、论述题1、现阶段我国政治参与的制度化途径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2、试论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及其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系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一、名词解释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主权国家3、欧洲钢铁联营4、普金5、WTO二、简答题1、简述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内容。

2、日本90年代以来经济长期萧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政体有哪些主要类型?

4、简述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论述。

5、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法国、德国和美国的主要分歧在哪里?

三、论述题1、试论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2、十六大政治报告对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工作阐述了哪些主要内容?

2005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1、政治模仿2、三权并重论3、领主占有制4、信访制度5、双国论二、简答题1、帕杰斯的政体分类标准2、民族国家实行一党制的主要途径3、前苏联的联邦制及其特征4、简评2003年我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5、西方民主政治的核心6、间接政治社会化的形式三、论述题:

1、我国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对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的主要表现2、试析民主政治的价值3、试析阿尔蒙德关于政治文化的主要观点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一、名词解释1、联合国2、阿拉法特3、科索沃战争4、欧元5、第三世界二、简答题1、简述十六大提出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原则2、简评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3、简析“布拉格之春”的前因后果4、简评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的国际影响5、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三、论述题1、“9•11”以后大国关系变化的特征2、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南开大学

1999年政治学原理

一、简答题1、现代政治学的主要学科分支。

2、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3、分权和制衡4、现代政党的主要特征5、为什么说普选权的历史就是对公民的限制逐渐减少的历史二、论述题1、国家的阶级职能与社会职能之间的辩证关系2、从我国近年的村民委员会建设,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2000政治学原理

一、简答题1.工人阶级中蓝领阶层和白领阶层的异同点。

2.君主制和立宪君主制的异同点。

3.总统制和内阁制的异同点。

4.反对党和在野党的异同点。

5.政务类公务员和事务类公务员的异同点。

二、论述题1.从政治学理论的角度论述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2.民主思想的历史发展与中国的民主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

2002年政治学原理

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国家的阶级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关系2.如何理解国家和氏族的基本区别3.如何理解总统-内阁混合制的主要特点4.如何理解在野党和执政党的主要区别5.现代西方民主思想的要点二\论述题1.当代西方国家和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主要变化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2.政治概念与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政治思想史论述题1.轮空子的"有道"政治主张2.运用政治学国家理论分析孟子的"仁政"学说3."玄学"政治认识的理论特点评析4."夫并兼者高作为,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请对这句话的政治意义进行分析

2003年政治学原理

一、简答题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2.如何理解"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思想3.单一制与联邦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4.合法反对原则5.制衡原则的主要内容二\论述题1.怎样分析政治概念2.试析当代西方国家阶级阶层构成的主要变化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3.现代民主观念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中外政治思想史1.墨家专制政体思想述评2.论王安石政治调节思想的理论特点及其历史借鉴3.用"与时俱进"观点评析戴震对理学思想的反思4.古代西方政体论评述5.马基亚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6.西方近代代议制理论的特点及其思想基础

孙关宏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与政治学

一、政治的内涵

(一)“政治”最初的含义:

是指古希腊成邦,即城市国家,我国古代“政治”的含义是:

统治的意思,也即“治国平天下”的含义。

(二)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政治观。

1.从道德的角度,用道德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为了使人类社会达到道德至善的境界;代表人物:

(1)中国的“孔子”;

(2)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3)德国的康德和黑格尔。

2.从法律的角度,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代表人物:

凯尔逊。

3.从权力的角度,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即认为政治就是统治者对法、势、术的掌握和运用。

典型代表:

(1)《韩非子·定法》;

(2)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他的代表作《君主论》又称为《霸术》,主张政治就是用力量来统治人,用权术来欺骗人;

(3)德意志首相卑斯麦,把政治说成是当政者的统治艺术;

(4)美国“拉斯韦尔”,认为研究政治就是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

(5)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

4.从管理的角度,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代表人物:

<1>孙中山,他认为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标志着我国近代政治观的一种发展和进步。

<2>英国政治学家麦肯齐认为政治是“参与一个社会的全面的管理进程”。

5.从政策的角度,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代表人物:

美国政治学者戴维·伊斯顿提出了“权威性分配说”,在《政治体系》书中提出,政治“是为社会作出执行权威性分配(具有约束力的决策)的行为或相互交往”。

(三)马克思把政治解释以下四个方面: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即包括<1>统治阶级与被统级的关系;<2>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3>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注:

在人民掌握政权后,国内的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关系,政治本质内容是政治制度本身的现代化、民主化。

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是指导并服务于全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其核心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问题。

3、  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它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四)政治的含义:

所谓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范围主要包括:

(2个方面)P8

1、  时间范围,即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不是永恒存在的,与此相反,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含义之一就是指政治关系是永恒的)”

2、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凡是通过政权所要解决的具有全局性的问题都属于政治现象(即政权和全局性是衡量人民内部关系哪些是属于政治现象的标准)

 

二、政治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

政治学的研究内容。

1.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而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

2.政治学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1>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2>政治制度; <3>政治思想; <4>政治文化 ;<5>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是政治学研究的内涵问题,其范围主要包括(6个方面)

1.政治学基础理论(思想史)

,是建立政治制度,指导国家政治活动的基本原理,是政治学的基础和核心。

2.中国政治,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其特点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比较政治,包括横向的现实比较研究和纵向的历史比较研究。

4.公共政策,是对政府制定与执行政策过程研究日益的发展,是近代实证科学方法被引入政治学领域后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包括决策科学、政策分析以及对各类政策的专题研究等。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是国家、国际组织及其它政治行为主体,在参与国际社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第二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方法包括:

<1>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2>理论联系实际;<3>阶级分析;<4>经济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它要求辩证地客观地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从一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考察政治,尤其是从社会经济生活中去探究政治发展的动因,揭示政治现象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二、政治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传统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2.现代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

(1)早期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

  制度研究法;

  历史比较法;

  

(2)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

  政治系统论;

  结构功能主义;

  政治沟通理论;

  政治文化理论;

  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计量理论。

  (3)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

  社会学制度主义。

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西方政治研究的历史变迁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大体历经了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近代资本主义时期和现当代时期,其理论研究范式的中心脉络大体是沿着价值的规范主义和经验的科学主义两条逻辑路线进行的,体现出了规范研究(Normative)与实证研究(Empirical)两种风格迥异、意函悬殊的研究范式.

1、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论”、“正义国家论”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他所设想了《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别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本人也由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2、中世纪是西欧社会的黑暗时代,当时的主题是人与上帝以及教会之间的关系,其主导思想是神学世界观。

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世界观。

  3、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

  4、15世纪至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马基雅维里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他的代表作有《君主论》,布丹的代表作《共和六论》,莫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代表作有《乌托邦》和《太阳城》。

  5、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荷兰的格老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斐逊、潘恩和汉密尔顿等,他们根据自然权利和自然法理论提出的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理论、分权制衡学说。

  6、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

以孔斯坦、边沁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以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

  7、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世界的范围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政治、经济矛盾也日趋尖锐化和复杂化。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个时期的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

  第二个阶段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为适应这一变化,资产阶级政治学也从国家制度的研究转向政治权利的研究。

  第三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研究方向又从以权利研究为主逐渐转变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

二、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演变

政治学(PoliticalScience)作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我国恢复以来,尽管政治学对因国内环境变迁而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并逐步与其它学科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些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然而,站在体制变革与国家新世纪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这些年来政治学研究及其发展变化,发现政治学研究与发展明显地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独立性、科学性体现不够,学术阵地和学科研究领域都还很狭小;存在着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某些词句,简单移植西方政治学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的倾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层次严密的政治学范畴体系尚待建立和完善。

这种状况,在民主化(Democratization)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体化(Integration)的发展趋势下,不能不引起我国政治学者们的普遍忧虑和思考。

面对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全球化给政治学研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有必要对当代中国政治学如何开展研究进行深入地研究,以推动政治学发展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改革、政府管理和社会发展的现实。

政治学理论复习

一、名词解释:

2002年

国家能力:

政治体系:

人权:

法理型统治:

2003年

政治文化:

多元主义:

政治制度:

意识形态:

压力集团:

合法性:

2004年

制度主义:

行为主义:

“议行合一”:

自由主义:

兼容性政党:

福利国家:

2005年

历史制度主义:

使命政党与客政党:

议会委员会制度:

精英民主理论:

寡头政治铁律:

2006年(a):

古典主义政治学:

利益表达:

政党适应性:

“议行合一”

联邦主义:

威权主义国家:

2006年(b):

强制性权力:

政治合法性:

压力集团:

非零和博弈:

国家能力:

国家元首:

2007年

共和制:

官僚自主性:

操纵性权利:

司法独立:

议会主权:

民族国家:

2008年

宪政主义:

公民权利:

协商民主:

技术专家型政治:

政治系统理论:

内阁制:

归口管理:

社群主义:

二、简答题:

2002年

简述官僚的作用

简述国体与政体的区别

2003年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简述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简述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简述人权的基本内容

简述精英统治论:

2004年

简述“政治家”与“官僚”的关系

简述治理(governance)概念

简述权力与权利的关系

是比较洛克与孟德斯鸠分权学说

简述政治合法性概念

2005年

简述分权学说

简述归口管理体制

简述公共选择理论

简述政党和利益集团的区别

简述共和制的要素与意义

2006(a)年

简述治理理论的基本含义

简述福利经济学派的政府职能理论

简述美国和英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

简述多元主义民主的基本含义

2006(b)年

简述权威与合法性的关系

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简述国家政治中关于人权争论的主要问题

简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征

2007年

简述社会资本和集体行动的关系

简述政治参与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利益集团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内阁制政府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有哪些基本获得方式

2008年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

简述政治博弈的规则

媒体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

简述政治发展中的民粹主义的原因

三、论述题:

2002年

试用政党理论分析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思想

试析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003年

论述西方国家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模式

政治发展理论评述

2003年(同等学历加试)

试论中国的多党合作制

试论利益集团的特点及活动方式

2004年

试述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

试述民主与自由的关系

2005年

结合政治发展理论试分析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试述社会转型时期国家职能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2006(a)年

运用国家目的理论解读中国新领导集体的政府行为特征

试述当代中国政治体制中的党政关系

2006(b)年

结合对外政策的国内政治过程,说明利益集团的作用

运用政治权力的基本类型理论,说明当前美国的伊拉克政策

2007年

试述代议制民主的优缺点

运用政治学原理,试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式

结合国内政治或国际政治,说明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2008年

用政治参与理论分析我国的“群体性”现象

试论新世纪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制度创新

中南大学

财经政法

政治学2002

一、名词解释:

卢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权力共和制二、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关系怎样?

3、政治社团有何特点?

4、现阶段中国人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主要有哪些?

5、政治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1、西方学者的政治发展观?

2、结合当前实际,从不同政治主体间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的理解。

政治学2003

一、名词解释:

政治家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参政党“主权在民”政治改革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法治?

2、国家机构的特性是什么?

3、如何认识政治的本质?

4、为什么要对政治权力进行制约?

5、政治文化的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