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4345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2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docx

鹰潭市经济发展战略

鹰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城市发展战略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指导方针,科学的规划一个城市的发展战略是保证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必要条件。

根据对鹰潭市的现状情况与发展机遇的综合分析,结合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领域相关的理论与方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针对鹰潭市发展的战略规划。

一、鹰潭市在江西省的地位

1.鹰潭市在江西省经济发展中的位置

城市是区域的城市,城市的发展与周边区域密不可分,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城市与区域之间总是不断的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因此,制定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基于其所处地域,首先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城市发展宏观背景,才能正确制定其经济发展策略和重点。

鹰潭市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在上位规划中被定位于“赣东北中心城市”,拥有北通首都、南连港澳的铁路大动脉,并自北向南依次与长江黄金水道和浙赣铁路交汇,成为沟通南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交通枢纽地带。

随着长三角和海西地区中心城市产业梯度的转移,鹰潭市的这种地缘优势在江西省中日益凸显。

2006年,鹰潭市主要经济指标在江西省的位置如表1所示。

表1鹰潭市主要经济指标江西省的位置(2006年)

城市

人口

(万人) 

GDP

(亿元)

人均GDP

(元)

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

(亿元)

农业人均产值

(元)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元)

江西省

4339.13

4670.53

10798

1288.09

2831

3291

鹰潭市

108.50

143.21

13217

110.11

2942

3888

南昌市

454.54

1183.90

26131

307.16

2741

7885

景德镇市

154.50

224.78

14582

65.31

2134

4405

萍乡市

182.92

265.49

14544

81.93

2255

4196

九江市

469.15

506.22

10825

136.11

2240

2975

新余市

111.91

214.27

19172

93.41

3300

4830

赣州市

824.05

582.73

7098

123.37

2583

2240

宜春市

534.72

439.72

8210

109.49

3257

2459

上饶市

639.63

451.43

7082

85.25

2250

2470

吉安市

472.73

351.78

7466

72.95

3056

2100

抚州市

383.78

313.56

8197

58.66

3361

3013

06年位置

11

11

5

4

5

5

资料来源:

江西省统计局编:

《江西省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从表1中可以看出,鹰潭市在人口、GDP等总量指标中均靠后,但人均指标相对靠前,属于江西省总量小市,人均大市。

2.鹰潭市在江西省经济空间格局中的地位

区域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是经济结构在地表空间上的具体反映,反映了经济活动在地表空间的排列组合方式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研究江西省的区域空间结构,对科学确定鹰潭市在省域内的专业化分工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图1研究对象空间分布图

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析通常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一是通过分析核心城市的影响范围,结合“流”的特征,确定核心城市及其影响区的边界和空间结构,在指标选取方面则常采用城镇人口规模或者经济总量数值。

二是分析研究范围内各地理单元的类型,通过聚类与组合,确定城市的组合关系,亦即空间结构。

实际上,反映区域空间结构最核心的内容是不同区域的经济特性,即不同梯度地域的经济密度因产业性质差异而存在从核心到外围的梯度递减规律。

以此为基础对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在统计数据上具有时间连续性和空间可比性,符合空间结构概念的本质,是一种值得进行探讨的方法。

本次研究从“均质型”区域角度出发,将江西省划分为11个设区市的市区及其下辖的80个县级行政区域,共计91个地理单元,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

鉴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典型性,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西统计年鉴2007》,采用指标包括2006年末的一产增加值、二产增加值、三产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国际互联网用户数的人均值和地均值共计18个指标。

地均值指标可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不同地域的空间经济密度,人均值指标的采用,则可有效纠正因行政辖区面积差异而产生的经济密度偏差。

分析方法采用数理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法。

首先用91个地理单元的18个指标构建91×18数据矩阵,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反映经济密度差异的主因子。

进一步根据因子荷载矩阵把主因子表达为变量表达式,计算出91个地理单元的各因子得分,对结果采用“沃尔德”法进行聚类分析,将所有地理单元归纳为不同梯度类型,进而总结出江西省经济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表2因子分析法得到的因子荷载矩阵

指标

因子荷载系数

F1

F2

F3

人均一产增加值(X1)

-0.140

-0.118

0.915

人均二产增加值(X2)

0.345

0.893

0.097

人均三产增加值(X3)

0.528

0.752

0.046

人均工业总产值(X4)

0.086

0.886

0.003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X5)

0.533

0.783

0.041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6)

0.597

0.676

0.000

人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X7)

0.426

0.526

0.093

人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X8)

0.572

0.700

0.044

万人国际互联网用户(X9)

0.817

0.496

0.012

地均一产增加值(X10)

0.282

0.286

0.818

地均二产增加值(X11)

0.897

0.410

0.053

地均三产增加值(X12)

0.922

0.376

0.034

地均工业总产值(X13)

0.847

0.502

0.030

地均地方财政收入(X14)

0.934

0.324

0.041

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5)

0.928

0.350

0.032

地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X16)

0.935

0.263

0.063

地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X17)

0.942

0.312

0.052

地均国际互联网用户(X18)

0.963

0.237

0.039

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标准化转换,并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0的原则提取了3个经济密度水平因子,因子荷载矩阵如表2所示。

根据各因子的荷载系数特征,将它们分别概括为:

①第一因子:

非农产业空间密度因子,衡量单位土地面积上发生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出、消费、投资等空间密度水平。

②第二因子:

非农产业的人均密度因子,衡量某个区域发生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出、消费和投资等人均密度水平。

③第三因子:

农业密度因子,衡量单位面积上的人均农业产出水平。

经济密度综合差异由上述3个因子共同构成。

现以3个因子的得分矩阵进行系统聚类,得到4种类型区域:

①高经济密度区域。

具有F1最高、F2较高和F3很高的特征,全省只有南昌市区1个地理单元属于这一类型区域。

②较高经济密度区域。

包括两种亚类:

第Ⅰ亚类具有F1很低、F2很高和F3很低的特征,包括九江市区、景德镇市区、萍乡市区、新余市区和贵溪市共5个地理单元。

第Ⅱ亚类具有F1较高、F2较高和F3很低的特征,鹰潭市区、赣州市区和上饶市区共3个地理单元属于这一类型区域。

③中等经济密度区域。

具有F1较低、F2较高和F3较高的特征,包括吉安市区在内的13个地理单元属于这一类型区。

④低经济密度区域。

具有F1较低、F2很低和F3较低的特征,包括宜春市区、抚州市区在内的69个地理单元属于这一类型区域。

各类型区域的空间分布如图2所示。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

由于城市群内不同圈层具有不同的经济密度特征,因此,可以根据不同地理单元的经济密度特征差异分析城市群空间结构:

高经济密度地区属于核心地域,较高经济密度地区属于次核心地域,中等经济密度地区属于外围地域,低经济密度地区属于边缘地域。

根据上文对江西省经济密度差异特征的分析,可归纳出省域各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组合如图3所示。

进一步通过对经济发展走廊的分析,可以构归纳出江西省区域空间结构,如图4所示。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鹰潭市是赣东北地区三个中心城市之一。

对比赣东北其他城市,鹰潭市的经济空间结构还具有“平行双核心”特征,即鹰潭市市区(月湖区和贵溪市)共同支撑着鹰潭市赣东北中心城市的区域地位。

3.小结

(1)江西省经济空间格局具有工业化中前期特征,初步形成了浙赣线和京九线“十”字形发展格局,其中,浙赣线是发展主轴,鹰潭市是这条主要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2)鹰潭市是赣东北地区中心城市。

这一地位由月湖区和贵溪市共同构筑,两者在鹰潭市经济发展中地位相当。

二、鹰潭市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因素

分析促使鹰潭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优越的区域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大规模、先进的铜冶炼加工起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分析现有的其他资源优势,人文和自然景观独特,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1.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奠定了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

鹰潭自古地处交通要地,区域位置优越,作为东南沿海进入内陆和东、西区域交流的咽喉位置,面向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距鲁、苏、沪、浙、民、粤、桂等沿海省市的直线距离都在500-1000公里以内,尤其是与福建接壤,不仅是福建连同内地的门户,也是台湾与内地交往的重要通道。

素有“东连江浙,南控瓯闽,扼鄱水之咽喉,阻信江之门户”之称,是江西省沿浙赣铁路、京九铁路发展主轴带上赣东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在东部开放、西部开发的大背景下,鹰潭又正好处在承东启西的交汇点上。

正成为沟通我国东南沿海与西南边陲的中枢。

鹰潭为闽浙赣鄂皖湘六省通衢,地处浙赣铁路、鹰厦铁路和皖赣铁路交汇点,形成纵贯东西和南北的大通道。

鹰潭火车站始建于1935年12月,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特等站之一。

下设鹰潭东编组站、鹰潭南货运站、鹰潭西客运站。

铁路鹰东编组站是江南四大编组站之一;鹰潭南货运站是一个百万吨级大型综合货运站,货物零担、中转量位居华东第一位,全国第五位;鹰西客运站每日始发和过往旅客列车105对,日客运量最高峰约2.9万人次。

鹰潭境内铁路总里程达339.70公里,密度为0.0956公里/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是江西省乃至江南的重要交通枢纽,一个典型的交通枢纽城市。

国家计委在早在《2000年全国城市发展战略重点》中就把鹰潭确立为“沿铁路干线重点城市之一”。

鹰潭的发展中,铁路枢纽的发展对鹰潭市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鹰潭铁路地区现有职工家属近四万余人,铁路的用地占了鹰潭市中心城区用地的四分之一。

从铁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一方面,由于京九铁路的开通,鹰潭铁路交通枢纽的地位已有所下降。

同时,我国高速公路网的加快建设,公路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也将对“铁老大”在我国交通运输中的地位造成冲击,这就促进了铁路系统的改革和技术革新,由此将导致铁路系统的从业人员和用地出现趋减的趋势,而铁路所属的服务企业社会化则更是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铁路的全面提速,沪昆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贵溪疏解线工程、鹰潭车站站台扩建工程均在2007年顺利竣工,同期,新增5列动车组、1列北京至福州直达列车。

鹰潭市的铁路枢纽地位又重新增强。

与此相反,在鹰潭铁路地位下降的同时,水运、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鹰潭与周边地区的交通环境。

公路运输方面,鹰潭公路四通八达,以鹰潭为中心,上海至昆明的320国道和连云港至汕头的206国道交叉贯穿市区,与6条省道相连,47条县乡公路联网。

沪昆高速公路横贯全境,济广高速公路从鹰潭市区西部纵贯全境,强化了鹰潭的交通优势,缩短与长江三角洲、珠三角及通达西部的空间距离,为鹰潭市的经济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2007年,鹰潭市成功列入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全年公路客运量大1100万人次。

水上运输上,信江是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与鄱阳湖水系贯通,构成鹰潭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

鹰潭港是信江沿线之重要港口,水中稽查之要塞。

市区有水陆联运码头4个,千吨级船舶可直抵长江各口岸,是全国19个大型零担中转站之一。

便利的交通将加强鹰潭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可以成为吸引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中的一个有利条件。

历史上,鹰潭交通枢纽的优势是鹰潭经济得以发展的关键,尽快变交通的交汇点为人流、物流交汇点是鹰潭“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思路。

实际上,鹰潭作为一个因交通枢纽发展起来的城市,尽管目前在全国的枢纽地位有所下降,但区域中的交通枢纽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而且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由东部沿海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在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方兴未艾之时,鹰潭应该充分依托这种优势,吸引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的企业来此发展。

2.全国规模最大的铜冶炼加工企业锁定了世界铜都的称号

“六五”时期,国家先后投资20多亿元,在鹰潭新建了一批大中型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鹰潭成为中国的铜业基地,具有“铜都”之称。

铜产业支柱企业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79年7月,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集铜的采、选、冶、加于一体的特大型联合企业,是中国最大的铜产品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硫化工原料及金银产地,公司总部设在江西省贵溪市。

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中国最大的铜冶炼生产规模,2003年已达到年产铜40万吨的能力,2007年形成了年产铜70万吨的能力,2010年的铜冶炼将达到100万吨以上规模。

仅2007年,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就实现销售收入501亿元,利税总额达81亿元。

除了龙头企业江铜集团外,全市还逐渐发展起来多家铜材加工企业,截止2007年末,已落户规模以上铜加工企业就有65家,废旧铜收购企业43家,铜加工能力达116万吨,初步形成了铜杆、线、管、棒、板带、异型材及铜铸件等上下游产品配套的铜产业链,2007年全市铜企业实际铜产品产量135.3万吨。

自从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投入生产以来,铜冶炼的加工为鹰潭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表3可以看出,在近年的工业总产值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所占的比重都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上。

以铜加工工业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鹰潭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表3鹰潭市1995、2000、2007年工业总产值前5名的行业

年份

行业

产值(亿元)

1995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9.76

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8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4.65

食品加工业

4.3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62

2000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5.9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6.60

食品加工业

1.58

其它制造业

1.5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22

2007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23.05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6.6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1.93

非金属矿物制造业

5.2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5.07

资料来源:

鹰潭市历年统计年鉴

在市场经济下,经济发展并不是由供给条件所决定的,而是由需求所决定的,各种优势条件只有与需求相一致时才能成为真正的优势条件。

分析铜加工工业的发展前景,由于铜及铜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因而其加工材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有着广泛的用途,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以及电网改造工程的继续,均对铜产生大量需求。

尤其是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强劲,更增加了对铜的消费,铜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我国人均GDP跨入1000美元以后,宏观经济发展对铜的需求更为旺盛,引起铜价扶摇直上,其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国内市场的供不应求。

MacquarieBank在报告中称,中国2008年国内精炼铜产量约为385万吨,精炼铜表观消费量将比2007年增10%。

07年1-9月份,国内精铜产量为241万3千吨,比06年国内同期219万吨上涨了10%,1-9月份进口精铜1089000吨,同比06年368000吨上涨了近200%。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9000亿元左右,南方电网也将投资3000亿元,用来改造全国城乡电网。

这样,我国电网总投资将超过1.2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电网投资5000亿元的2倍多,而铜占到其中电缆以及变压器生产总成本的80-90%。

这个用量决定了国内市场依旧保持牛市格局。

从铜冶炼加工的原料来看,铜是我国除原油以外第二位严重短缺的战略资源。

这种短缺主要体现在包括铜精矿和废铜等在内的铜冶炼原料的紧缺上。

江西铜资源占全国工业储量的42.13%,而其中的96%集中在位于鹰潭的江西铜业公司所属的矿山。

由于铜价近两年来大幅上涨,国内铜厂家利润在近两年提高幅度很大,其主要收入来源为自有铜精矿的开采冶炼以及下游产品的生产制造。

在国内上市企业中,江西铜业自有矿率最好,为35%左右,云南铜业占到25-30%左右,铜陵有色占到10-15%左右。

这些数据表明,江西铜业公司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对鹰潭市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将稳步上升。

随着鹰潭市“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即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铜废旧原料回收利用基地、铜产品加工基地和铜业物流中心)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到“十一五”末,全市铜冶炼能力将达到100万吨,铜加工能力超过120万吨,年拆解实物量150万吨,铜产品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涉铜企业就业人数6万人,铜产品综合实力全国第一,江铜集团公司综合生产能力进入世界铜行业前三强。

“世界铜都”的基础基本奠定。

3.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为发展大旅游提供了资源基础

鹰潭山水风光秀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且别具特色。

市区南郊16公里的龙虎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

鹰潭的风景资源有着鲜明的特色。

首先,龙虎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发祥地。

龙虎山以“中国道教第一山”名闻遐迩,被誉为“华夏仙都”,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祖庭,是中国古典名着《水浒》开篇第一回所描绘的道教名山。

东汉中叶第一代先师张道陵在此肇基炼九天神丹,创立道教,道教由此而登上中国历史舞台。

现保存完好的嗣汉天师府,为天师世家的府第,历63代、1800多年,是我国惟一向海外道徒开放的单位。

其间的上清嗣汉天师府,是全国21座重点开放道观之一,其影响有“南张(天师府)北孔(孔府)”之称。

其次,龙虎山的自然景观十分丰富独特,风景区内有24岩、99峰、108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丹峰环碧水,密林藏怪石,苍山挂飞瀑,候鸟映湖光之丽景。

横贯龙虎山景区的泸溪河清澈见底,长达近50里的沿河两岸美景如画,堪称50里画廊,可与桂林山水媲美,尤其是被游客称为“不是漓江胜似漓江”的羞女岩,更令人流连忘返。

第三,龙虎山是中国崖墓文化的发源地。

龙虎山有2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崖墓群,据考古察证,和其它地方的崖墓相比,龙虎山的崖墓位置最险要、年代最久远、数量最众多、文物最丰富,古人是怎样将数百斤的棺木送到悬崖绝壁的洞穴中去,至今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

龙虎山中的仙水岩春秋战国时期大型崖墓群,墓葬之集中、年代之久远、文物之珍贵,世所罕见,是我国古越族文物宝库。

2001年度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对于外省市一些地方以丹霞地貌为特征的旅游景区,龙虎山景区遗存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丰富、更悠久、更深厚。

就人文景观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而言,龙虎山不仅有众多的道教文化遗存,而且有唐代禅宗第八代名僧马祖道一的法场马祖岩,宋代理学家陆九渊讲学的应天山象山书院以及明代内阁首辅夏言的故里桂洲村,儒、道、佛遗迹与龙虎山天然美景融为一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浑然结合。

除龙虎山核心景区外,鹰潭还有许多可供开发的众多引人入胜的旅游潜力。

比如,工业旅游中,铜冶炼的加工过程的展示;农业旅游中,鹰潭青山绿水,到处是森林公园,尤其是境内有我国南方最大的早熟梨种植基地,万亩连片的梨园一望无际;开春时节,“千树万树梨花开”,一片洁白的世界,美不胜收;六、七月间,万亩连片的梨树果实累累,压满枝头,身临其境,会给人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是都市人郊游、休闲的好去处。

总之,鹰潭的旅游资源无论从资源规模、资源文化、资源品味和资源的可开发性方面,有着广阔的开发潜力。

旅游业是新兴产业,产业的关联效益大,旅游行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旅游业就会兴旺发达起来,国人就会产生旅游的动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旅游市场。

而这个市场的形成又带动了相关产业,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世界旅游组织的另外一组数据是,旅游行业里每增加一个直接从业人数,全社会的就业机会就会增加3到5个,旅游行业每增加1元的直接收入,就会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的相关收入,无论是1美元还是1元人民币,比例关系是一致的。

所以,应该说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发展会越来越繁荣。

世界旅游组织对中国的旅游发展状况预测,根据中国1995年的基础数据,1997年他们预测中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旅游客源国。

1999年1月世界旅游组织再次确认这一预测。

全国先后有多个城市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

鹰潭是1983年提升为省辖市后才真正开始发展旅游业的。

进行了建立健全组织,开展旅游资源普查等一系列工作,投入近300万元进行了初步的开发工作,已经形成了年接待6万人次左右的规模。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几条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产品,如泸西览胜游、崖墓探奇游、道教文化游等,吸引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周边的游客。

特别是1993年鹰潭市委、市政府理顺龙虎山和鹰潭市旅游业管理体制以来,旅游业已经进入大力发展的阶段,成为鹰潭市国民经济中最富活力、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表4反映了鹰潭市旅游业近几年的发展状况。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鹰潭市旅游业发展的巨大变化:

对比1995和2000年数据,国内旅游人数分别增长38倍、12倍,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393倍、150倍,境外游客分别增长10倍、2.7倍,创汇分别增长48倍、3倍。

鹰潭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正在迅速崛起。

表4鹰潭市1995-2007年旅游业发展状况

年份

国内旅游人数

(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

(万元)

境外游客人数

(万人次)

创汇

(万美元)

1995

17

520

0.50

117

2000

51

1356

1.49

239

2007

669

205000

5.52

930

资料来源:

鹰潭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鹰潭市旅游局、南开大学旅游学系:

《鹰潭市旅游产业总体规划(提交评审稿)》

在江西省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发展战略中,江西要充当沿海中心城市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将旅游业作为21世纪初期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行培养。

作为江西省的主要旅游城市,无论在开发客源、宣传促销等方面都会得到省政府和省内其他城市的大力支持。

而且目前鹰潭的主要客源来自于处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市场的需求潜力较大。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鹰潭和龙虎山风景区目前还在一个地区级或省级的风景区水平,周边的庐山、武夷山与黄山对其构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要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风景城市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