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4509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docx

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

2019-2020年中考物理化学真题试题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全卷共12页,两大题,满分13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后两位。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不得答在“试卷”上。

4.第Ⅱ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Cl-35.5、Ca-40、Cu-63.5

可能用到的物理量:

g=10N/kg,水的密度为1×103kg/m3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钉生锈B.冰雪消融C.蜡烛熔化D.灯泡发光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B.空气由空气分子组成

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等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缺铁会引起人体贫血

B.回收废弃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C.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汽油着火可用水扑灭

5.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I(浓)

MnCl2+2X+Cl2↑,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2OB.H2O2C.HClOD.O2

 

6.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

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是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试管内物质

胶头滴管内物质

A

氢氧化钠固体

B

氧化铁

稀盐酸

C

氯化钡溶液

稀硫酸

D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7.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加热条件下,氨气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O+2NH3

3Cu+3H2O+N2,如下图所示,挤压鼓气球把空气鼓入盛有浓氨水的集气瓶中,使氨气进入试管,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关于该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可看到试管内有红色物质生成;

③反应结束时,先撤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以免液体倒流;

④该装置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会污染空气。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只有①②

8.现有一种固体粉末状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

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

②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色不变;

③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

④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⑤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铁。

A.2个B.3个C.4个D.5个

9.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答案:

D

10.“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答案:

C

11.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B.用热值较高的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

答案:

C

1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答案:

D

1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

AB.C.D.

答案:

A

14.如图所示,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保持磁体不动,若导线ab水平向右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导线ab水平向左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B.若导线ab竖直向上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C.若导线ab竖直向下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D.若导线ab斜向上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答案:

A

15.同学们都是未来理想能源的探索者和使用者。

关于未来理想能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必须全部转化为电能,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B.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C.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D.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答案:

A

16.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答案:

C

17.三位同学准备进行爬楼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

他们展开了如下的讨论:

甲:

只有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才能进行比较;

乙:

在爬楼的时间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就可以进行比较;

丙:

在爬楼的高度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就可以进行比较。

A.甲、乙和丙B.甲和乙C.甲和丙D.乙和丙答案:

D

18.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

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A.45N、50%B.45N、75%

C.60N、50%D.60N、75%答案:

B

 

19.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Q,P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3G,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G

B.P对Q的吸引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和2G

C.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G

D.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分别均为2G答案:

B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R3是两个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S、滑片P向左滑动:

当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I时,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U;当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I′时,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U′。

若ΔI<ΔI′,则

A.

B.

C.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

A

21.(3分)下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过程中热量,产生的湿热空气被风机吹出。

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这部分空气(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

.

答案:

蒸发;吸收;减少

22.(3分)玩滑板车是小朋友们喜爱的一项运动。

如图所示,小朋友一只脚踏上滑板车之后与踏上之前相比,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强会;小朋友的另一只脚用力蹬地,使踏板车向右滑动起来,脚离地后,由于,滑板车将继续向右滑行。

请在图中画出滑板车向右滑行时前轮对地面摩擦力的示意图。

答案:

变大;惯性;前轮对地面摩擦力的示意图如下:

23.(5分)某同学利用两支同样的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时,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作为平面镜。

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可以看到它在镜后的像。

再拿一支的蜡烛,竖立着在镜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2)他在白纸上记下了两支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两支蜡烛,请画出该同学在S处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1)玻璃板;没有点燃;完全重合

(2)

24.(4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小车停下的位置分别做上标记。

(1)标记③是小车在表面上停下的位置。

(2)分析可知:

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可知:

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若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处滑下,则不仅可以探究小车的重力势能与的关系,还可以探究小车的动能与的关系。

答案:

(1)木板

(2)慢(3)高度;速度

25.(4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

(2)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这是为了探究。

(3)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

A.酒精(ρ酒精=0.8×103kg/m3)B.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kg/m3)

C.盐水(ρ盐水=1.1×103kg/m3)

(4)若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红墨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Pa。

(ρ红墨水≈1.0×103kg/m3)

答案:

(1)相同

(2)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3)C(4)103

26.(6分)图甲是测量小灯泡(U额=2.5V)电阻的电路。

电源电压恒为4V。

(1)请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要求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灯变亮,导线不允许交叉)

(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可以。

(3)下表是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图乙是第1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该示数为A。

这5次实验中,灯泡电阻的最大值为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为了完成这5次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Ω的滑动变阻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2.5

2.0

1.5

1.0

0.5

电流I/A

0.22

0.19

0.16

0.10

答案:

(1)

(2)改变流过电路的电流,多测几组数据(3)0.24;10.42;35

27.(7分)下图是一种调温型电热毯的电路示意图,R1和R2是两根相同的电热丝。

图中虚线框内是“三刀四档”滑动式调温开关,“三刀”(即AB、CD、EF三个滑片)只能同时并排向左或向右滑动,使开关处于“1”、“2”、“3”、“4”档中的某一档位上。

当开关处于“4”档时,电热毯不发热;当开关处于其他三档中的某一档位时,电热毯的最小发热功率为30W。

(1)电热毯以最小发热功率工作时,流过电路中的电流为A。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开关分别处于“1”、“2”档时,电热毯的发热功率分别为W、W。

(3)开关分别处于“3”档时,电热毯工作30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

答案:

(1)0.14

(2)120;60

(3)当开关位于“3”档时,R1与R2串联,电热毯功率为30W。

∴Q=W=Pt=30W×30×60s=5.4×104J

28.(8分)下图是八浮子(编号为1-8)波浪发电机的俯视图。

当浮子随着海面波浪向上浮动时,会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发电机发电。

已知每个浮子的重力为20N,体积为0.016m3,若它在水中上浮带动发电机发电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0.004m3,则:

(1)每个浮子上浮带动发电机发电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2)当海浪的波高为3m、起伏周期为6s时,假设浮子沿竖直方向运动,平均每秒每个浮子带动发电机发电时匀速上浮的高度为0.8m,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的总效率为30%,求:

①每个浮子对与之相连的硬杆产生的竖直向上的推力是多少牛?

②波浪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是多少瓦?

答案:

(1)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16m3-0.004m3)=120N

(2)①硬杆对浮子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F浮-G=120N-20N=100N

浮子对硬杆竖直向上的推力F'=F=100N

②每秒内8个浮子对硬杆竖直向上的推力所做的总

W总=F's×8=100N×0.8m×8=640J

波浪发电机输出的电能W电=ηW总=30%×640J=192J

波浪发电机输出功率

29.根据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甲烷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氧化镁的化学式并标出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3)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钾元素在人体内起调节体液平衡的作用,下图A是钾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1)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右图B是钾元素形成呢过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x=_______,改粒子的符号是______

31.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

(2)t3℃时,甲、乙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

其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

B.t2℃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10%

C.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甲

D.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32.某白色粉末状固体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某溶液乙可能含有硝酸钡、氯化钠。

为探究它们的成分,某化学小组开展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6、溶液A呈_______(填“酸性”、“中性”、“碱性”)。

步骤Ⅱ中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_______

17、固体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滤液C中除了指示剂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

18、根据步骤Ⅳ不能确定固体甲中某物质一定存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要证明甲中该物质的存在,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现象。

37.某化学小组成功完成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验证了二氧化碳的组成。

探究过程如下:

1.称量装有干燥块状木炭的试管D,质量为50.7g,装有碱石灰的装置C质量为112.3g,连接A、B、D装置;

2.从长颈漏斗加入足量3%的过氧化氢溶液,连接C装置,点燃酒精灯;

3.待D中发生反应,熄灭酒精灯,冷却;

4.称量试管D及剩余固体的质量为50.1g,装置C的质量为114.5g

已知:

碱石灰的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木炭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B、C中所装药品足量,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A.装置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

B.酒精灯加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为减小误差,步骤Ⅲ冷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列式并计算)_____________,从而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34.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

某化学小组成员称量12.5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

完全反应后,承德固体剩余的质量为2.5g。

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

(2)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013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D

A

A

A

C

D

B

B

A

二.非选择题

21.蒸发;吸收;减少

22.变大;惯性;前轮对地面摩擦力的示意图如下:

23.

(1)玻璃板;没有点燃;完全重合

(2)

24.

(1)木板

(2)慢(3)高度;速度

25.

(1)相同

(2)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3)C(4)103

26.

(1)

(2)改变流过电路的电流,多测几组数据(3)0.24;10.42;35

27.

(1)0.14

(2)120;60(3)当开关位于“3”档时,R1与R2串联,电热毯功率为30W。

∴Q=W=Pt=30W×30×60s=5.4×104J

28.

(1)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16m3-0.004m3)=120N

(2)①硬杆对浮子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F浮-G=120N-20N=100N

浮子对硬杆竖直向上的推力F'=F=100N

②每秒内8个浮子对硬杆竖直向上的推力所做的总功W总=F's×8=100N×0.8m×8=640J

波浪发电机输出的电能W电=ηW总=30%×640J=192J

波浪发电机输出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