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605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docx

备课参考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

常见古代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

 来源:

老田语文

格式:

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总体风格

 

1、陶渊明——先做几年小官,后辞官隐居——田园风光,平常生活——朴素真挚,悠然冲淡

人生经历:

(367--427)东晋末年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

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4l岁之前曾几度出仕,担任过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小官职。

自觉深受羁缚。

后坚决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直到病故。

思想内容:

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

作品主要表现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作为劳动者的喜悦,如《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和第三首《种豆南山下》。

还有的诗写他的社会理想,如《桃花源诗并记》。

艺术特点:

语言朴素,善用白描手法,情感真挚自然,意境优美,情致悠然冲淡。

 

2、骆宾王——仕途受挫,起而造反——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擅长铺陈,圆熟流转    

人生经历:

(约626或627—684后)唐代诗人。

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

父死后,早年生活贫困落拓。

仕途上历经挫折和失败,后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参与其中。

兵败,骆下落不明。

   

思想内容:

曾久戍边城,写了不少边塞诗,抒写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或写边塞生活的亲切见闻。

而五律《在狱咏蝉》,则借蝉自喻,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

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艺术特点:

五律精工整炼,尤擅七言长歌,排比铺陈,圆熟流转,或被誉为“绝唱”。

 

3、王勃——少时家贫,出仕废官——怀乡送友——意境开阔,清新质朴

人生经历:

(649—676)字子安,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青年时代就“迫于家贫,道未成而受禄”。

出仕以后,又两次因事废官,一生处于下位。

最后溺海而死。

思想内容:

王勃的诗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

《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

《别薛华》、《重别薛华》等五律都以感情真挚动人。

《山中》、《羁春》、《春游》、《临江二首等五言绝句,则通过写景抒发深沉的怀乡之情:

明代胡应麟认为王勃的五律“兴象婉然,气骨苍然……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

艺术特点:

所作诗意境开阔,清新流畅,质朴自然,是新旧诗及过渡的标志。

 

4、陈子昂——慷慨任侠,株连下狱——忧国忧民,生不逢时——激情奔放,刚健质朴

人生经历:

(约659-一700)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24岁基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

后迁右拾遗,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诛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垂远见,38岁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狱中。

思想内容:

其边塞诗表现洞察国家安危的远见,关怀人民疾苦的热情:

既有对将帅无能、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愤慨,又有对边塞将士的爱国热情遭到压抑的深刻同情。

感怀诗多表现生不逢时、美好理想无法实现的深沉苦闷。

艺术特点: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同时存在。

现实主义的作品,有的叙事慷慨沉痛,有的还兼有政论锋芒。

那些偏于抒发理想之作,有的寄兴幽婉,有的又激情奔放。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

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

 

5、王维——身陷叛军,皈依佛门——前期积极,后期求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人生经历:

(70l一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因事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曾奉使出塞,回朝后累官至给事中。

安史之乱,身陷叛军,接受伪职。

乱平,受降官处分,后官至尚书右丞。

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

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思想内容:

前期诗歌表现出一种政治理想,积极入世精神。

诗豪壮雄阔,内容充实。

后期着意表现大自然之美。

艺术特点: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描写景物优美,精工刻画;意境动人,浑融完整。

语言高度清新洗练,朴素中有润泽华采。

 

6、孟浩然——应试落第,归隐山林——寄情田园,寻求归隐——清远空淡,韵味深长

人生经历:

(689-一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早年隐居鹿门山,40岁入长安应进士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即所谓“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卒。

他是不甘隐沦而以隐沦终老的诗人。

思想内容:

其山水田园诗,主要反映隐居生活,描写山水田园风景。

内容并不丰富。

艺术特点:

清远空淡,韵味深长,往往以自然清朗的格调表达深长意韵,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怀,给人一种清纯之美。

语言朴实无华,平淡、自然。

 

7、高适——潦倒失意,转任武职——边塞征战,建功立业——雄厚豪健,悲壮浑朴

人生经历:

(约700-一765)字达夫,渤海(今河北景县人)。

少孤贫,潦倒失意,长期客居梁宋,以耕钓为业。

又北游燕赵,南下寓于淇上。

后中有道科,授封丘尉。

后弃官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

安史之乱,升侍御史,拜谏议大夫。

肃宗朝历官御史大夫、扬州长史、淮南节度使,又任彭州、蜀州刺史,转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后为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病逝。

思想内容:

边塞诗人。

其作品有许多同情人民生活。

体现强烈的报国愿望和建功立业的思想。

侧重于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大大丰富了边塞诗的题材。

与岑参齐名,世称“高岑”。

艺术特点:

风格雄厚豪健,悲壮浑朴。

 

8、王之涣——遭人诬陷,漫游中原——边塞征战——气势雄浑,意境开阔,韵调优美

人生经历:

(688一742)盛唐边塞诗人。

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开元初,任冀州衡水县主簿,被人诬陷,去官,此后漫游15年,足迹遍及黄河南北。

晚年补文安县尉,死于任所。

为人豪放,常击剑。

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尤长于边塞诗。

作品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

曾与高适、王昌龄相唱和,七绝《凉州词》、五绝《登鹳雀楼》,都写得气势雄浑,意境开阔,韵调优美,是唐人绝句中的上乘之作。

王之涣诗今仅存6首。

 

9、王昌龄——早年贫贱,后遭谤谪——边塞征战.征夫思妇——意境雄浑,语言蕴藉,和谐宛转

人生经历:

(约6(o一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思想内容:

边塞诗人。

表现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心j歌颂将士们慷慨悲壮的精神,反映战争艰苦和战士们的情绪和思妇的思亲之情。

还写了一部分宫怨诗。

艺术特点:

善于融合情景,意境雄浑开阔,情调激越悲凉。

善于捕捉典型情景,善于概括和想象。

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和谐宛转,民歌气息很浓。

 

10、李白——供奉翰林,漫游各地,晚年飘泊——揭露黑暗,怀才不遇,向往自由一意境壮阔,想象奇特,真率自然,清新飘逸   

人生经历:

(70l一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今属四川江油)人。

唐玄宗时供奉翰林。

后赐金放还,漫游各地。

安史乱中,曾入永王磷府,因磷败而以“附逆”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思想内容:

浪漫主义诗人。

深刻尖锐地揭露朝廷黑暗和统治者的荒淫,抒发自己怀才不遏的愤懑和痛苦,表现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刚正不屈的斗争精神。

充满火一样的热情和美好的理想,主观感情强烈,个性特征鲜明,向往人生自由,追求个性解放。

艺术特点:

往往给人开阔壮美的意境,给人一种积极奋进的勇气,也给人激动心胸的鼓舞。

广泛采用民间神话传说,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大胆的夸张,使诗歌洋溢着浓厚的浪漫情调,构成奇幻无穷、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语言往往冲口而出,真率自然,浑然天成,清新飘逸。

 

11、岑参——边塞任职——边塞征战,风光奇异,慷慨报国——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语言豪迈

人生经历:

(7157—770)原籍南阳,移居江陵(今湖北!

荆沙)。

少时读书于嵩山,后游京洛河朔。

天宝三年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后赴安西高仙芝幕掌书记:

,复赴北庭封常清幕任职。

对边塞生活深有体验一肃宗朝拜右补阙。

长安收复后,转起居舍人,以上书指斥权佞,出为虢州长史。

代宗朝入蜀,两任嘉州刺史:

罢官后客居成都。

思想内容:

边塞诗人。

展现边塞奇异风光,歌颂战士的英雄气概,抒发个人的抱负与情绪,构成了他边塞诗的主体。

以慷慨报国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

   

艺术特点:

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

语言新奇俊逸,豪迈挺拔。

 

12、杜甫——早年漫游,科场失利,身陷叛军,晚年漂泊——忧国忧民,揭露黑暗,同情百姓——意境壮阔,沉郁顿挫

人生经历:

(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

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裘马清狂而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

后入长安,困顿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始博得看管兵器的小官。

安史乱起,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麻鞋见天子,被任为左拾遗,又眨为华州司功参军。

后弃官西行,客秦州,寓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草堂。

严武镇蜀,荐授检校工部员外郎。

次年严武死,即移居夔州。

后携家出峡,漂泊鄂湘,死于舟中。

思想内容:

盛唐现实主义诗人。

真实反映人民疾苦,表达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和关怀;揭露批判统治集团的腐败、昏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描写和表现个人亲情以及朋友情谊,往往和自己的忧时伤世之感紧紧结合在一起;描写祖国河山和自然景物,表现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一些寄情写景诗,有的渗透着诗人的爱国之情,是内在情感的折射。

艺术特点:

善于从生活中选择和提炼典型事件,真实地客观地反映现实,深刻地揭示生活本质;善于把个人和家庭的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现实而深刻;在描写事物时体察事物特征非常细微,能鲜明地展示事物特征。

语言丰富多彩,雅俗共赏,善于学习前人和民间语言而锤炼出优美的诗歌语言,自然而平易。

风格沉郁顿挫。

 

13、韩愈——三岁丧父,国子博士,后遭贬谪——遭贬情绪,怀才不遇——好发议论,古朴苍劲,奇崛险怪

人生经历:

(768—824)字退之,郡望昌黎(今属河北),籍贯河阳(今河南孟县)=三岁丧父,由嫂氏抚养成人。

贞元进士,先后赴宣武节度、徐泗濠节度幕中任职,入朝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贬山阳令。

宪宗朝还京官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知制诰,随裴度征淮西平叛有功,迁刑部侍郎,以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贬为潮州刺史。

穆宗朝调任吏部侍郎,病逝长安。

思想内容:

其诗歌前期对现实有一定的关怀,反映藩镇兵将叛乱的历史事件,对人民疾苦也有所接触。

许多咏怀诗、赠答诗抒发了自己和朋友们怀才不遇或遭受贬谪的牢骚愤懑:

艺术特点:

前期表现了雄才博学、好发议论、格调拗折、造语生心。

后期向奇崛险怪的方面发展。

语言古朴苍劲,洗净陈熟词汇,奇崛险怪。

 

14、韦应物——贵胄出身,晚年闲居——寄情田园,洁身自好——高雅闲淡,清新自然

人生经历:

(737一79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系贵胄出身,少为皇帝侍卫。

后入太学,折节读书。

代宗朝入仕途,历任洛阳丞、县令、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罢官后,闲居苏州诸佛寺,直至终年。

思想内容:

田园山水诗人。

不仅仅是寄托洁身自好、乐天知命的思想,而且还流露对农民劳苦的关怀。

艺术特点:

更接近劳动人民的感情,生活气息也比较浓厚。

高雅闲淡,自成一体。

语言锤炼而近于自然。

 

15、元稹——少年丧父,中年遭贬——百姓疾苦,治国安邦——平浅明快,铺叙曲折,刻画真切

人生经历:

(779~831)字微之,洛阳(今属河南)人。

8岁丧父,少经贫贱。

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

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

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

思想内容: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

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

元稹的乐府诗是针对现实政治而写的,他所涉及的面很广,但内容庞杂,既有对安史之乱以来社会变迁的反思,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也有儒家礼乐治国思想和大汉族主义。

它反映了士大夫对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而这种意识又同儒家所谓 “正礼作乐而天下治”、规劝君主以整顿伦理纲常为治国之本的思想密切相联。

艺术特点:

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关,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

 

16、白居易——遭贬江州——关注民生,同情百姓——叙议结合,语言通俗

人生经历:

(772—846)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

唐德宗朝进士,元和三年(808年)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今属江苏)、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刺史。

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

思想内容:

现实主义诗人。

自己将作品分为四类:

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以讽喻诗价值最高。

讽喻诗多揭露统治者奢侈生活,表现尖锐社会对立和社会矛盾,反映浓重的赋税和人民的痛苦生活。

艺术特点:

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主题专一明确.运用外貌和心理等细节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叙事和议论结合。

语言通俗,平易。

 

17、刘禹锡——主张革新,后遭贬谪——宦海沉浮,调刺权贵——或开朗流畅,或含蓄隽永

人生经历:

(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

思想内容:

抒发自己身世遭遇的愤懑和痛苦,有的直接讽刺了当朝的权贵。

乐府诗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地方风物.

艺术特点:

作品中表现他的朴素唯物论思想。

开朗流畅,含蓄宛转。

语言含蓄隽永,有的颇具口语特色。

 

18、柳宗元——主张革新,后遭贬谪——宦海沉浮,离乡云营——描绘细致,语言淡泊

人生经历:

(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贞元年间进士及第复中博学宏辞,授集贤院正字。

调蓝田尉,迁监察御史里行。

顺宗即位,任礼部员外郎,参预裘政治改革。

不久宪宗继位,废新政,打击革新派。

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召还长安,复出为柳州刺史。

病逝于柳州。

与韩愈发起古文运动,为一代古文大家,世称“韩柳”

思想内客:

多抒发自己悲愤抑郁和离乡去国的情思。

也有体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剥削耆的憎恨。

艺术特点:

善比喻。

山水诗情致深沉委婉,描绘细致简洁,尽管情景各有不同,但处处显示出他清峻高洁的性恪,同时也往往流露出被贬远荒的幽愤。

语言淡泊,幽峭明净。

 

19、李贺——因避父讳,不得进士——怀才不遇——奇崛幽峭,浓丽凄清

人生经历:

(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郡望陇西,家居福昌之昌谷,因称李昌谷。

其父名晋肃,“晋”、“进”同音,故因避父讳不得考进士,仅任奉郎小官,愤懑不得志。

思想内容:

浪漫主义诗人。

发泄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与牢骚,表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和无情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

他的一些非现实的幻想诗,则是在憎恨现实又无力改变现实,转而厌弃现实的情绪支配下创造出来的。

他的边塞诗积极健康。

艺术特点:

继承了楚辞九歌、南朝乐府神弦歌的传统,并受李白浪漫主义精神的直接启发,用奇特的想象、浓重的色彩、富于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他“哀愤孤激之思”,使他的诗歌形成一种奇崛幽峭、浓丽凄清的浪漫主义风格。

语言富有象征性。

 

20、李商隐——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忧郁感伤,感叹沦落——深情绵邈,绮丽精工

人生经历:

(约813年一约858年)唐朝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

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思想内容:

前期表现政治抱负和揭露社会现实,借咏史曲折地对政治问题发表意见。

后期更多地用忧郁感伤的调子,感叹个人的沦落、世运的衰微。

他的爱情诗交织着他对爱情的希望、失望、以至绝望的种种复杂心情。

艺术特点:

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善用神话点染意境。

语言绮丽精工。

 

21、杜牧——恃才自负,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爱国忧民——词采清丽,画面鲜明

人生经历:

(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中书圣人等官。

杜牧早年即以经邦济世的才略自负。

慷慨激昂,好谈军事。

立朝刚直不阿,敢于论列大事,指陈时弊。

政治上不失为有识见、有胆量的进步人士。

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

思想内容:

表现爱国忧民的思想,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荒淫,表现个人潦倒失意的感伤。

艺术特点:

词采清丽,画面鲜明,格调悠扬。

语言既有清丽,又有华丽。

 

22、欧阳修——四岁丧父,后中进士,后遭贬谪——关注民生——自然流畅、风格清新

人生经历:

(10Cr7—1072)字永叔,庐陵(江西吉安)人。

四岁丧父,家境很贫穷,母亲用获杆画地教他识字。

二十四岁中进士后,在西昆派文人、西京留守钱惟演的幕府里,开始和尹洙、梅尧臣等互相师友,唱和诗歌并提倡古文,逐渐成为著名的文章家和文坛领袖。

他一生作过朝廷和地方的许多官职,也是北宋中叶重要的政治人物。

思想内容:

部分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现实意义较强。

诗中较多的是抒写个人生活情绪以及亲朋间题赠应和的作品,思想内容较贫弱。

    ‘

艺术特点:

吸收韩愈诗歌的散文化、议论化的特点。

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清新而不流于柔靡。

 

23、王安石——主张革新,辞官退居——关注民生,抒发性情——长于说理,精于修辞

人生经历:

(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

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

后辞官退居南京。

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文学成就颇高,影响甚巨。

思想内容:

王安石的诗也和散文一样,具有充实的政治内容,十分鲜明的倾向性。

在他长期作地方官时,就有不少诗篇,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对社会前途的忧虑,以及对传统思想的反抗,充分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王安石晚年罢相隐居以后,生活和心情的变化,引起了诗风的变化,创作了较多的描写湖光山色的小诗,也更多地注意对诗歌艺术的锤炼。

艺术特点:

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

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

 

24、苏轼——外任杭州,再贬黄州,又贬岭南——抒发性情,歌咏自然——豪迈奔放,清新自然

人生经历: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子,嘉佑进士。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思想内容:

曾写出一些反映民间疾苦、谴责官吏贪鄙、关心国家命运的作品。

少数诗篇,表现诗人要求为国破敌的雄心。

在苏诗里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许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

苏轼的词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它进一步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词的题材,提高词的意境,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里去,举凡怀古、喜旧、记游、说理等向来诗人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这就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

艺术特点:

其诗清新豪迈,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是苏诗苏词浪漫主义的基调。

 

25、陆游——生于战乱,后遭贬黜——恢复中原,关注民生——想象瑰丽,精炼自然

人生经历:

(1125一1210)南宋大诗人。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

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

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

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

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

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思想内容:

杰出的爱国诗人,一生以诗文为武器,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忧愤。

还写了大量的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诗篇。

另有一部分诗歌热烈地歌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流露出亲切淳厚而又真挚的感情。

艺术特点:

概括性和抒情性很强,而故事性则比较薄弱。

由于对理想的热烈追求,陆游的诗有丰富而瑰丽的想象,有奇特的夸张,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有“小李白”之称。

语言晓畅平易,精炼自然,所谓“清空一气,明白如话”、“无一语不天成”。

他的词风也以雄放悲慨为主,兼有柔婉清逸之关。

前人谓其流丽处似秦观,雄放处似苏轼。

 

26、辛弃疾——坚持抗金,多受排挤——恢复中原,壮志难酬——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人生经历:

南宋词人。

字幼安,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于金兵统治的沦陷区。

二十一岁时,率领两千多人起义,投归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耿京被害后,带兵回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浙东等地地方官。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并作了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准备,受到南宋主和派的多次打击,曾长期罢官闲居。

思想内容:

是两宋词人中词作最多的作家,共有六百多首。

不少词作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表现坚持抗战的决心,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屈辱投降进行嘲讽和批判。

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特点: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27、李清照——早年优裕,晚境悲凉——抒写自然,伤时感世——清丽优美典雅情致

人生经历:

(1084一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着。

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赵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思想内容:

早期作品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多写其悠闲生活。

南渡后,悲伤于自己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临着民族的灾难,其作品多伤时感世,悼亡思乡,沉郁感伤。

艺术特点: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意境优美,典雅情致。

 

28、柳永——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歌妓生活,羁旅行役——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人生经历:

(?

一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

景佑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

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思想内容: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艺术特点: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29、李煜——南唐后主,阶下之囚——宫廷生活,亡国之痛——意境深远,语言清新

人生经历:

(937—9r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

李景第六子,90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

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

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侯命,实已沦为阶下囚。

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卒。

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

   ’

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30、马致远——半世蹉跎,归隐山林——怀才不遇,遁世之情——意境优美,语言凝练

人生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