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637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docx

电大艺术欣赏本考试复习资料

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一、判断题

   1.戏曲的综合性特征完全打破了西方戏剧“三一律”的结构形式。

(×)

   2.戏曲具有高度的综合特征,能在表演过程中把不同的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其他戏剧形式所没有的。

(√ )

   3.皮黄腔系剧种的主奏乐器是胡琴。

(√ )

   4.当摄影者将物体中的曲线结构提炼得清晰有序时,不但能鲜明地表达事物的特征,而且具有优美动人的视觉形式。

   (√ )

   5.摄影全景范围的大小总是与主体无关,不是与主体对象的大小相对而确定的。

(× )

   6.摄影中色彩的三种属性是色别、明度和饱和度。

(√ )

   7.1900年以来,电影由于具有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 )

   8.《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将现在时(战争)处理为黑白画面,跟过去时(和平)的彩色画面作对比,强烈表达了女战士们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之情。

(√ )

   9.就像故事片塑造人物一样,每部科教片也要找到它所介绍的知识的性格。

(√ )

   二、填空题

   1.戏曲熔歌、舞及其它艺术形式为一炉,以唱、做、念、打为表演的艺术手段。

   2.据不完全统计,布及全国的戏曲剧种有310多个。

   3.同是上马,正如阿甲先生所形容的,武生是跨马,文生如跨犬背,旦角则如跨龟背。

   4.戏曲的虚拟受到“以神制性”的制约,人们通常把这种规范化的制约称为戏曲的程式化。

   5.武生名角杨小楼有“活子龙”之称,盖叫天有“活武松”之誉。

   6.影调是指画面上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7.黑白摄影能表达色彩的明度变化,而不能表达色彩饱和度的不同。

   8.在摄影的表现手法上,对画面主体的处理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突出,另一种是环境烘托。

   9.视觉残留的影象的色彩,往往不是原来的色彩,这种色彩的变化叫色幻觉。

   10.从声画同步到多种形式的声画对位,在各国电影艺术家手中创造出更为全面的视听综合、时空复合的银幕形象。

   11.一部成熟的电影,必定有自己的蒙太奇规范,其中包括时空流程、和叙述角度镜头风格等。

   12.意大利著名摄影艺术家斯托拉罗指出:

“拍一部电影要按照最适合这部特定的影片,和它所包含的思想方式去用光。

   13.按结构形式和叙述风格特性来分类,影片可分为戏剧式影片、散文式影片、诗电影、心理片等。

   14.美国西部片与中国西部片主要反映黄土高原的内涵不同,其特点是牛仔、枪和马(货马车、小镇、惊险故事等)。

   三、选择题

   1.( C )是欣赏戏剧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

   A.丰富性        B.情节曲折    C.真实性     D.感染力

   2.( B )中丫环春兰虚拟搓麻线、纳鞋底的表现极为传神,能起到以虚代实的作用。

   A.蒲剧《挂画》                B.京剧《花田错》

   C.荆州花鼓《站花墙》          D.汉剧《柜中缘》

   3.川剧是属于( C )的剧种。

   A.昆腔腔系     B.皮黄腔系    C.高腔腔系    D.梆子腔系

   4.( D )这两出京剧的表演都以武打取胜。

A.《二进宫》和《柜中缘》

   B.《辕门斩子》与《十八罗汉斗武空》C.《四进士》与《三岔口》

   D.《雁荡山》与《火烧裴元庆》   

   5.( B )不注重笔墨的工细,二追求神韵的表达,具有写意的特征。

   A.风光照片      B.剪影照片       C.人物照片  D.静物照片

   6.(B )以黑白两极调子来表现现代建筑的美,在我国当代摄影者中独树一帜。

   A.郑鸣          B.杨晓利         C.丁爱民    D.简庆福

   7.( D )的拍摄画面虽顺手抓来,却具有时代气息和戏剧性的人间真像。

   A.吴印贤《白求恩大夫》          B.路易斯•海因《童工》

   C.丁爱民《喜迎门》              D.郑鸣《倒闭后的滋味》

   8.欣赏电影最主要应欣赏( D )。

   A.电影的综合艺术                B.电影的表演艺术

   C.电影的摄影艺术                D.电影的导演艺术

   9.《虎!

虎!

虎!

》和《现代启示录》都是( D )。

   A.历史片       B.灾难片       C.惊险片     D.战争片

   四、简答题

   1.构成戏曲流派的核心是什么?

   参见教材第172页。

   2.欣赏摄影作品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你自己的作品注意了哪些问题?

试分析。

   欣赏摄影作品可以从作品的内容、作品画面的构图美以及作品的技术技巧等方面入手。

举例分析略。

   3.蒙太奇的基本心理原理是什么?

   蒙太奇是人们从建筑学中借来的词汇,它是电影声音、画面分切与组合规律的代称。

蒙太奇决定着一部影片内容的取舍、结构和节奏的安排。

   作为电影的叙事方式,蒙太奇变化无穷。

它的原理首先来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习惯。

正如电影理论家林格伦指出的:

“蒙太奇作为以表现周围客观世界的方法,它的基本心里原理是:

蒙太奇重现了我们在环境中随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视象的内心过程。

   人的意识活动,除了观察和认识的一般过程,还有联想、比较、想象、幻觉、记忆、错觉等,通过各种各样的蒙太奇手法,同样可以一一再现于银幕。

同时,每一部影片的叙事形式中,还必然包括着创作者让观众按照他的意图去理解故事、接受感染而作的主观导向。

这种导向的分寸感和鲜明度因片而异,而导向的体现就存在于蒙太奇技巧之中。

   4.试以电影艺术为例,简述判断导演艺术的标准。

 

   判断导演艺术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完整,即高度的艺术和谐感;二是个性,即鲜明的艺术独创性。

举例略。

   五、分析与论述

   1.戏剧和戏曲有什么区别,戏曲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戏剧在表现人物性格时各自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戏剧艺术与戏曲艺术的区别可以这样理解:

   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

本教材所谈戏剧,主要指话剧。

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就被称为戏剧。

   戏剧与戏曲在表现与再现、时空建构、表演方式、戏剧结构等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戏曲重写意,戏剧重写形;(虚拟性与写实性)

   戏曲抒情性程式化表演与戏剧表演的表演理论、体验理论;

   戏曲丰富的表现手段与戏剧的时空限制、戏剧性冲突、戏剧动作。

   具体讲:

   

(1)话剧注重再现生活,舞台大多是写实和具象的,包括布景、化妆、灯光、效果、道具等都力求真实,创造出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的舞台气氛,在舞台上形象地展现出社会生活环境;戏曲则注重表现生活,戏曲的舞台美术基本上是写意和抽象的,戏曲的布景和道具都很简单,全凭演员的虚拟表演来表现,演员手中的一根马鞭,可以让观众想象到剧中人物正扬鞭策马,疾飞如奔,演员手中的一只船桨,仿佛使观众看到了大江中一叶扁舟正破浪前行。

   

(2)话剧注重写实,戏曲注重写意。

话剧艺术是一种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舞台表演艺术,演员对于角色必须有深切的体验,不管是本色表演还是性格化表演,话剧演员都必须从客观现实生活中找到创造角色的依据、塑造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

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它是将生活中的动作加以变形和夸张,形成戏曲表演艺术特有的唱、念、做、打的程式和手、眼、身、步的身段来表现。

   (3)话剧的戏剧性冲突在特定的场景中表现,而且是用对话来表现行动,戏曲则要凭借剧中人物的唱、念、做、打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内心世界。

戏剧动作带有更强的外在实体性,而戏曲在完成内心动作向外部动作转化的过程中,则更多地流连徘徊于内心活动之中,侧重于内在情感的尽情抒发,戏剧冲突多在内心活动中展开,并不过多地强调外在的面对面地进行,很多戏都在内心冲突最激烈的场合、情感抒发最浓烈的地方形成高潮。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戏曲常用一些动物神态丰富人物形象,借助动物形态、神态、取其精神加以提炼并融入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

如,采用虎型步,以显示体形的魁梧和性格的勇猛;吸取鼠的动作特点,表现人物动作上的迅速滑脱,性格上的狡黠多疑;取孔雀伫立时的姿态表现旦角的文静庄娴;取蝴蝶展翅形态表现人物体形轻盈飘逸等等。

这方面,戏剧则更多地是展示舞台人物形象自身所应具有的美,并用人物在特定场合下所应有的动作来刻画人物,再现人物。

   2.试比较故事影片中的表演与话剧的舞台表演有什么异同。

   

(1)故事片中的表演与话剧的舞台表演一样,都是演员按照剧本规定的情境和角色的思想感情,运用语言和动作创造角色形象,并与编剧、导演、音乐、美工等密切合作,体现剧本的内容和主题。

   

(2)由于舞台表演是在剧场的舞台上完成的,为了使直接面对的观众能看得清、听得真,故要求演员语言和动作的表演幅度大,有所夸张和强调;而故事片中的表演则是在逼真的生活场景中进行的,故要求演员语言和动作的表演生活化,更加逼真和自然。

   (3)由于舞台表演是在规定的有限时间里集中完成的,故必须按照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线索进行表演,一气呵成,才能塑造好角色形象;而故事片中的表演则是在长时间里分若干拍摄镜头完成的,故演员的创造就成为零散的、非顺序的、随时变换幅度的表演形式。

   3.以《童工》为例,说明欣赏人物摄影应注意哪些因素。

   欣赏人像摄影应重视以下因素:

   ①神情,特别是眼神。

童工表情疲惫、痛苦,向观众射来失望而悲哀的眼神。

   ②手势。

女孩一手扶着窗台,一手扶着机器,正面对着镜头,像是直接向观众诉说童工的悲哀和痛苦。

   ③姿态。

被拍摄人物的正面拍摄,使观众正面看到这幼稚瘦弱的女孩,是这样被资本积累时期的大机器生产所束缚,夺取了天真的童年,成了机器的附庸。

   ④环境。

机器和墙壁所形成的“V”字形像一把巨大的钳子把她牢牢地控制住,使她成了机器的附庸。

   ⑤细节。

童工两只袖口卷起,表示她一刻也未脱离繁重的劳动。

   4.试在本课程所包含的艺术门类中,分析一件你所喜欢的艺术作品。

阐述清楚你喜欢它的原因。

   略。

   5.绘制一张图表,将教材涉及到的11个艺术门类的语言特征进行归纳,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略。

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

   一、判断题

   1.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和扬琴都是西洋乐器。

(×)

   2.音乐作品中最突出、最富有乐思特征的部分便是它的主题。

(√)

   3.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的图画之四,是表现“雏鸟的舞蹈”。

(×)

   4.《紫竹调》、《喜相逢》是四句基本曲调多次变形出现构成的作品。

(√)

   5.空间与时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构成,是建筑艺术和舞蹈艺术美学特征的重要标志。

(×)

   6.对于舞蹈情绪意境美的欣赏,既要对形式美有较敏锐的感觉,又要有主体积极投入的心理冲动。

(√)

   7.《雀之灵》是傣族舞蹈家刀美兰创作并表演的女子独舞。

(×)

   8.观众欣赏戏剧是与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现场直接交流,而这种交流是以情景为媒介的。

(√)

   9.在《贵妇还乡》中对伊尔形象的塑造,主要是将他置于尖锐的戏剧冲突中来展现心理历程。

(×)

   10.戏剧艺术的动作是以再现性语言为基础,同时又具有揭示行动主体的心理活动的一面,因此,戏剧艺术是综合性的艺术,而飞单纯的再现性艺术或表现性艺术。

(√)

   二、填空题

   1.歌剧《威廉•退尔》的主题,是歌颂瑞士的民族英雄威廉•退尔带领山区人民反抗奥地利暴政的斗争。

   2.《大海》(副题为“三首交响素描”)是法(填国籍)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作品。

   3.《海燕》是作曲家秦咏诚“读高尔基同名散文诗有感”而写的声乐协奏曲。

   4.交响组诗《舍赫拉查达》取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天方夜谭》。

   5.《图画展览会》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根据他参观展览会得到的印象写成的一部独特的钢琴套曲_。

   6.交响音乐中在真正的再现部出现之前,要再现的音乐主题先在其它调性上出现,叫做假再现。

   7.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精华之大成,被尊为“一代乐圣”。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9.舞蹈的结构一般分为线型结构与块状结构两种样式。

   10.舞蹈的内容情感思想在一定的空间中展现,又在一定的时间中流动。

   11.三人舞《金山战鼓》以南宋名将梁红玉擂鼓战金兵的故事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这位大义凛然的巾帼英雄。

   12.“诗心、乐性、舞体”这六个字可以概括舞蹈的特征。

   13.所谓戏剧艺术的语言,主要是指演员表演艺术的表现手段。

   101.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现场直接交流,观众之间的现场相互影响,构成戏剧欣赏的基本特征,也是戏剧艺术特有的魅力之所在。

   14.情境是戏剧作品的中心问题。

   15.戏剧演出的舞台法则,要求结构以大实大虚、虚实结合为原则。

   16.在表演艺术中,内心独白原指演员对角色进行设身处境的体验时一种无声的言语过程,它只是通过演员的姿态、表情传达给观众。

   三、选择题

   1.一般认为,贝多芬的顶峰之作是(A)。

   A.《第九(合唱)交响曲》      B.《第三(英雄)交响曲》

   C.《第六(田园)交响曲》      D.《第五(命运)交响曲》

   2.《鳟鱼五重奏》(作品第114号)是曲作家(D)的作品。

   A.舒曼       B.勃拉姆斯     C.帕格尼尼   D.舒伯特

   3.( C )首次使用“交响诗”这一名称后,它便成为许多作曲家颇为喜爱的一种音乐体裁。

   A.贝多芬     B.莫扎特       C.李斯特     D.柴可夫斯基

   4.( D )是属于“线型结构”这种舞蹈结构样式的。

   A.《丝路花雨》与《无字碑》    B.《秦始皇》与《文成公主》

   C.《无字碑》与《小刀会》      D.《玉卿嫂》与《宝莲灯》 

   5.既流动持续,又有形可见,这便是( A )的区别。

   A.舞与诗、乐                B.诗与舞、乐

   C.乐与诗、舞                D.舞与诗、画

   6.《雀之灵》与《残春》都是( B )。

   A.女子舞蹈       B.独舞        C.男子舞蹈      D.舞剧

   7.戏剧作品的中心问题是( C )。

   A.塑造舞台形象 B.场面      C.情境      D.演员的表演艺术

   8.( C)是欣赏戏剧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

   A.丰富性        B.情节曲折    C.真实性     D.感染力

   四、简答题

   1.简述回旋曲式的结构原则及其优点。

   回旋曲式是一种多段体的曲式,它的结构原则是:

一个相当完整的、独立意义较强的部分,多次出现,每次反复之间插入一个性质、结构、特点不同的部分。

这种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它擅长于表现民间风俗性的生活场景,群众性的歌舞、活动场面等。

回旋曲式的结构原则,具有把纷繁的内容组织在一个作品之中,并使之得到充分而集中的表现的巨大威力。

   2.比较舞蹈语言、戏剧语言,谈谈不同的舞台效果。

   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归纳完成。

   3.简谈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

   戏剧艺术的手段(即演员表演艺术的表现手段)是以再现性的语言为基础,逐步探索、拓展了多种主观表现性的语言。

   作为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动作的内涵不仅限于形体动作,还包括言语动作、静止动作等等。

在戏剧艺术中,由这些成分构成的“动作”具有双重的本性:

首先它们是对人的行动的摹仿;同时,作为戏剧表现手段的动作的各种成分,还应该揭示行动主体的心理活动内容。

   五、分析与论述

   1.怎样理解“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联系音乐作品的实际,谈谈音乐中的声音同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声音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

   请同学们参看教材,归纳完成。

   2.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为例,谈谈“奏鸣曲式”的结构特征、表现特征和一般的通用范围。

   答案要点:

   “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是“呈式——发展——再现”。

呈式部包括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

如“梁祝”“草桥结拜”是呈式部。

呈式部的主部主题充分陈述了男女主人公相互倾慕、喜悦激动的心情;副部主题则带有嬉戏的特点。

“梁祝”在主部主题前有前奏,后有华彩乐段。

发展部手法更复杂、更丰富——主题材料的分解、展开,调性的频繁转移等。

“梁祝”的“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投坟”为展开部。

再现部副部向主部靠拢——调性服从成为一种公认的有效形式。

“梁祝”的“化碟”是再现部。

   “奏鸣曲式”的表现特征是:

长于表现深刻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和内心感受。

如“梁祝”呈式部华彩乐段细致地刻画了祝英台爱恋着梁山伯却又无法表白的复杂心情。

   “奏鸣曲式”一般的通用范围:

长于表现有矛盾冲突和戏剧性的斗争生活内容。

“梁祝”“抗婚主题”。

   3.举例说明“情境”的构成及其在全剧中的地位和作用。

   

(1)要求结合实例分析指出:

戏剧情境由人物生存与活动的时空境、对人物直接发生影响的事件和有定性的人物关系所构成,它不仅是剧中人物生存的特殊世界,以及人物生存的条件,同时也是使人格(个性)凝聚成具体的动机并导致行动的一种刺激力和推动力,——而恰恰是动机与行动集中表现了剧中人物的人格(个性);这种相互推进的逻辑关系既体现在剧本的创作中,也贯穿在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此外,观众也以情境为媒介,与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现场的直接交流,因此,我们说戏剧情境是戏剧作品的中心问题。

   

(2)举例略。

   4.试选一个你熟悉的话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赏析。

   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自己熟悉的话剧人物完成本题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一、判断题

   1.希腊雕塑多以夸张大胸肌、三头肌来表现力士;我国雕塑则多以夸张颈部和腹部的运动来表现力度。

(√)

   2.湖北武当山环境艺术的主题是歌颂代表南方的大神——真武大帝。

(×)

   3.罗丹的《思想者》是“地狱之门”这件作品中的核心人物,但它并未反映出作者的主要思想。

(×)

   4.乌桐的《伏尔泰像》是市民反侵略的象征。

(×)

   5.对实用美术的欣赏首先要看它的使用功能。

(√)

   6.西周前期的利簋是装用品的器物。

(×)

   7.青铜器用模子铸成,主要有蜡模铸法和泥模铸法两种。

(√)

   8.浙江东阳的竹编多取材于家禽家畜,其造型注重性、态、神。

(√)

   9.彩陶成就最大的是长江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

(×)

   10.北魏时发明的白瓷,为后来的各种彩绘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

   11.书法的结构是指作品的整体布局。

(×)

   12.书法是表现艺术而非再现艺术。

(√)

   13.中国四大楷书家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修、赵孟頫。

   (×)

   二、填空题

   1.罗丹说:

“假如在傍晚,把你的雕像放在窗台上,你从窗内看出去,你见到一个立体的轮廓,这就是影像。

   2.在雕塑的方圆结合中,我国往往以方为主,而古希腊则往往以圆为主。

   3.北魏云冈石窟第20窟的释迦趺坐大像,是我国早期佛教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

   4.湖北武当山的环境艺术将山岳、河流、建筑、雕塑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雕塑作为最后的点睛之笔。

   5.乌桐的《伏尔泰像》刻划一位睿智的哲人,以高度敏锐的观察力不知疲倦地批判着、鞭挞着一切不合理现象。

   6.用蚌壳作为镶嵌装饰,是周代漆器工艺的一种非常流行的手法。

   7.宋代瓷器出现百花争艳的局面,而影响最大的是“五大名窑”的产品,“五大名窑”指的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8.宜兴紫砂陶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

宜兴紫砂陶

   9.商周时代的玉器,主要用于祭祀和礼仪,简称为礼玉。

   10.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通过点画运动来表现一定情感、意蕴的艺术。

   11.书法创作中的计白当黑,就是把空白作为一种表现因素,它和点画具有同等美学价值。

   12.包世臣认为:

“《兰亭》神理在‘似奇反正,若断还连’八字。

   13.在黄庭坚的画论、诗论、题跋中显示了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追求不俗的个性。

   14.“囊括万殊,裁成一相”是唐代张怀瓘论述书法的著名观点。

   15.在我国古代的书法鉴赏理论中,苏轼最初以“意态”二字来评价书法作品。

   三、选择题

   1.在雕塑史上,对眼睛的刻划达到空前绝后成功的,当数(C)。

   A.罗丹        B.米开朗基罗    C.乌桐    D.布朗古希

   2.雕塑艺术大师(A),以接近几何体的构成表达极为概括的抽象的思想,开辟了现代雕塑的新路。

   A.马育        B.乌桐         C.米开朗基罗 D.罗丹

   3.( B )完成了由原始瓷器到瓷器的飞跃。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明代

   4.“薄如纸、明如镜、声如謦”,是人们对我国( C )的赞誉。

   A.陶器        B.玉器        C.瓷器        D.玻璃器皿

   5.不属于陶瓷装饰的是( D )。

   A.胎装饰      B.釉装饰      C.彩装饰      D.贴花装饰

   6.( A )更强调迅速抓住观者的视线和购买者的心理,达到宣传、推销的效果。

   A.广告招贴与商品装潢          B.服装与纺织品

   C.家具与室内陈设品            D.漆器与竹器

   7.古代著名书法家( B ),在强烈的感情驱使下尽情挥洒,开拓了一派狂放浪漫的书风。

   A.王羲之        B.张旭       C.黄庭坚      D.颜真卿

   8.( D )发现了“屋漏痕”的自然效果,在书法中自觉地运用它来丰富线条的韵律。

   A.黄庭坚        B.张旭       C.王羲之      D.颜真卿

   四、简答题

   1.你是怎样欣赏布朗古西的《空间之鸟》的?

   《空中之鸟》是罗马尼亚现代雕塑家布朗古希的代表作之一。

他是在19世纪末在雕塑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

他的《空中之鸟》抛弃传统雕塑的写实手法,删去了那些被作者认为是多余的细节,只留下那必不可少的“基本形态”——流畅、飞动、形体本身的美感,以使它带有普遍的象征意义。

作者以极抽象、极纯粹的造型语言在雕塑领域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