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191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一章 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docx

第十一章作文的语言与运用教学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讲解

一、古代作家作品

1.孔子,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论语》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它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孔子“少贫且贱”,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琴于师襄。

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

年五十,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

后又曾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终为见用。

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删修鲁史官所记《春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相传先后有三千人弟子,其中著名者七十馀人(贤人)。

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为“仁”即“爱人”。

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

“克己复礼为仁”。

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

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

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

2.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有《孟子》七篇传世:

《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3.庄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

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名篇有《逍遥游》、《秋水》、《齐物论》、《养生主》。

《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4.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人。

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

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

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屈原流放期间,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

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5.司马迁,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著有《史记》。

《史记》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五个部分,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四年上下三千年的历史。

它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著作。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

《史记》在人物描写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意细节刻画,极力描摹人物的神情口吻。

(2)善于通过矛盾冲突集中尖锐的场面来表现人物。

(3)善于通过渲染气氛来烘托人物,增强故事感染力。

6.陶渊明,东晋大诗人,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

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陶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饮酒诗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咏怀诗以《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为代表。

《杂诗》12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

《读山海经》13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10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

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

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

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

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

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7.王勃,唐朝诗人,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著有《滕王阁序》。

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

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久为人们所传诵。

而王勃最为人所称道、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的,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滕王阁序》。

其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已成为千古名句。

8.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合称“王孟”,代表作有《宿建德江》、《过故人庄》、《春晓》等。

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

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

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9.王维,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代表作有《使至塞上》、《观猎》、《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如《山居秋暝》、《鸟鸣涧》、《终南山》等。

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他的诗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

10.王昌龄,盛唐诗坛著名诗人,他的代表作有《芙蓉楼送辛渐》、《采莲曲》、《出塞》、《长信秋词》。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如《出塞》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

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

11.高适,唐代边塞诗人。

与岑参并称“高岑”。

他的边塞诗“雄浑悲壮”,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

如《别董大二首》之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

代表作有《燕歌行》、《别董大》。

12.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

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均融入其诗。

代表作有《白雪歌》、《走马行川》、《轮台歌》。

13.李白,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

他的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代表作有七言古诗:

《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

《古风》59首,《长干行》、《子夜吴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等,七言绝句:

《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14.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吸收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他的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被后世称为“诗史”。

15.韩愈,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合称为唐宋八大家,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

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另外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

代表作有《师说》、《马说》《祭十二郎文》等

16.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永贞元年(805)九月,柳宗元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贬永州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

其部分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

另外一些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另外,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作品集有《柳河东集》。

代表作还有《捕蛇者说》等。

17.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骈体散文《陋室铭》。

刘禹锡政治上主张革新,文学上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被任命为江州刺史期间,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

名句很多,广为传诵。

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刘禹锡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

18.白居易,唐代诗人,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主要作品有:

《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等。

闲适诗和讽谕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

讽谕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19.杜牧,晚唐诗人,有“小杜”之称。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以七言绝句著称,他的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在诗歌创作上,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代表作有《赤壁》、《过华清官》等。

20.李商隐,晚唐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就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而言,他与其他任何诗人相比都不逊色。

他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鬼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风格。

李诗还善于用典,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表达。

代表作品有《春日寄怀》、《乐游原》、《锦瑟》、《燕台诗》、《碧城三首》、《柳枝五首》、《夜雨寄北》等。

21.范仲淹,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一生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心忧天下。

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自己的诗文也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

《岳阳楼记》是其传颂千古的名作。

文章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调。

诗歌方面,坚持风雅传统,诗风古朴,有散文化及多议论的倾向,以《四民歌》为代表。

词存五首,《渔家傲》为其名作,写戌边生涯,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慨及忧国思乡的悲凉情怀表达得协和统一,开拓了宋词的表现领域。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2.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

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其它一部分诗作沉郁顿挫,笔墨淋漓,将叙事、议论、抒情结为一体,风格接近杜甫,另一部分作品雄奇变幻,气势豪放,却近于李白,但多数作品,主要学习韩愈“以文为诗”,即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

在内容上,他的诗有一部分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更多的是写景抒情作品,或清新秀丽,或平淡有味,多抒发诗人的生活感受。

他创作了很多词,内容大都与“花间”相近,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离情别绪、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并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醉翁亭记》等。

23.王安石,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其执政期间积极推行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豪商的特权,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他反对西昆派空泛的靡弱文风,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

《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

王安石的一些小品文如《读孟尝君传》、《伤仲永》等,脍炙人口,他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

代表作品还有《泊船瓜洲》、《游褒禅山记》等。

24.苏轼,北宋文学家。

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苏轼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名作有《石钟山记》、《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

25.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早期作品,音调优美,限于写闺情相思,南渡后,浓厚的故土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一并抒发在她的作品里,风格突破,社会意义也扩大了。

代表作品有:

《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

26.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

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

陆游的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27.辛弃疾,宋代豪放派词人,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心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

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28.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

代表作《窦娥冤》。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的凶横残暴,又有童养媳、婢女的悲剧遭遇;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如窦娥等,她们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

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

29.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代表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在描写各封建统治集团的斗争中贯穿了一个“拥蜀反魏,尊刘贬曹”的中心思想。

它提供了不少战争经验和各种军事科学知识,对战争的描写,是很出色的。

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都写有声有色,雄伟壮阔,引人入胜。

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战略战术经验和教训。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简洁明快而又生动,它把历史和文学自然结合,有现实的描绘,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

这是一部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它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

30.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代表作《水浒传》。

《水浒传》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

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

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

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扣紧人物的身份、经历,重在刻画人物的个性特。

善用夸张、渲染、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个性,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作者善于精心提炼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和细节,充分展现人物的性格,宋江、林冲、鲁达、武松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31.吴承恩,明代小说家,代表作是《西游记》。

《西游记》通过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神魔小说的两大主题:

寻找与追求,斩妖与降魔。

它告诉人们:

为了寻找、追求、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必须去顽强地战胜困难,克服挫折。

作品通过取经人和妖魔的斗争及神佛与妖魔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乐观精神和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统治的腐朽、秩序的混乱。

作者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

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

《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他有无穷的本领,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

他有着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点。

大英雄的不凡气度,对师父师弟有情有义,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