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经验.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3952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经验.docx

《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经验.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经验.docx

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经验

作者:

颜涛

来源:

《教育界·下旬》2016年第11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

高职院校作为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的教育院校,其学生群体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

各高职院校积极地探索与研究适应高职学生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班风学风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

班级管理就是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

良好的班级管理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总之,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

那么如何进行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呢?

下面我浅谈一下自己的管理经验。

一、把握大方向,紧跟国家政策,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职学生

新形势下的高职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宣传力度弱化,缺乏规范导向,高职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不足等问题。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把握好大方向,紧跟国家政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抓好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

加强和改进高职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加强爱国主义、历史传统教育,借用民族文化艺术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用浓郁的校园文化熏陶高职学生,并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非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整合,开展一系列的班团会活动。

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把握学生特点和思想轨迹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及時把握学生特点和思想轨迹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是了解和满足学生需要的过程。

针对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我采用了集体座谈、走访宿舍、个别谈话的方式及时获取了大量的学生信息。

大一,学生的特点是有“三性”(盲目性、服从性、可塑性)“三差”(自我管理差、适应能力差、自学性差)。

对此,我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理想教育、学习目的教育等适应性教育上,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心理的转变。

大二,学生的特点是对周围的环境比较熟悉,思想活跃,接受的社会信息比较多,往往容易出现专业思想动摇的问题。

这一阶段,我重点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适应能力,全面发展自己。

大三,学生的特点是思想趋于成熟和务实,对个人的前途考虑得比较多。

根据学生的具体实习情况,我利用网络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加强纪律教育,抓好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三、创造优良班风、学风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保证

(一)班风建设

1.班级骨干建设

培养学生党员、干部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组织保证。

选拔、培养和使用好学生骨干,是班级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使班级形成坚强团结的领导核心,我采取了积极培养、认真考察、慎重选拔、大胆使用、勤于督导、严格要求、定期轮换的方式,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来培养班级骨干。

大一开学初,年级中设立了年级组,下设年级长、学习组和生活组,各组由每班学生党员、班长、学习委员和生活委员、宿舍长组成。

学习组的职能是在年级中开展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生活组的职能是关注学生的生活,深入了解贫困生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营造“家”的氛围。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

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党员、干部成为学校政策上传下达的宣传媒体,从而使年级中形成有利于维护集体利益的正确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宿舍归宿感和班级归宿感,以此来推动年级文化建设。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生骨干的主力军作用。

(2)增强了学生骨干在校纪校规方面的学习和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3)以年级中开展评优活动为契机,营造了学生骨干主动参与的竞争气氛。

(4)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发挥了学生骨干的主人翁作用。

2.凝聚力建设

要建设一个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集体,在班级形成之初,就要不断强化和深化班集体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这一方面,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开展特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3.宿舍文化建设

宿舍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有效载体。

宿舍不仅具有生活功能,还具有帮助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

良好的舍风能使其内部成员受益,而且为学风、班风的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学生宿舍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休息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重要阵地。

大一开学初,学生所在宿舍楼内成立了学活小组,主要职责是及时反映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情况、要求和意见,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协助辅导员排解寝室、学生间的矛盾。

大二时,在宿舍内开展了“一帮一学习互助”和“文明舍风”评比活动。

大三时,在学生党员所在宿舍门上悬挂“党员宿舍”标志牌,扩大了党支部的覆盖面,增强了辐射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

引导和帮助学生建设文明宿舍是日常教育管理的一个切入点,由小到大,以舍风带班风和学风,形成良好的局面。

(二)学风建设

1.提出奋斗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根据学校专业和班级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总体发展规划,然后确定每一学期的分目标,用学风建设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把几十颗心凝聚在一起。

2.以第二课堂为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学风创建活动,从而找准学风建设的着力点。

课外科技活动是高校搭建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支撑,是学生进行素质拓展的资源依托,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在大一、大二时,年级中开展了沙龙活动。

我利用学院的资源请专业教师给学生做讲座,请优秀学生座谈等,对学生进行了理想教育、学习目的教育、专业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适应能力,全面发展自己,同时为大三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做准备。

在大三时,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科研意识,在年级中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有效推进了学风建设。

3.“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实施班级建设评优机制和单项奖励机制

每学期抓住奖学金评定和各项评优工作的契机,一方面促进了各项评优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另一方面以评促建,积极推进了学风建设。

在评定过程中,学校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给所有班级发放了奖学金评定細则以及各项评优的细则,使每一位学生了解评定过程和要求,使学生严格按照这一细则,经过学生

自评、互评等程序,进行奖学金评定及各项评优工作。

并在每学期召开的年级总结会上,评选出学习标兵班级和个人,肯定了学生在一个学期各方面取得的点滴进步,使班级建设出现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互相学习、全面提高的良好局面。

同时,通过每学期的年级总结会对先进集体的建设及个人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抓点带面,推动了班级学风建设上新台阶。

(三)贫困生工作

高校收费并轨以来,贫困生日益增多,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

如何解决贫困生的问题日益突出。

在开展贫困生工作过程中,我把解决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注意采取针对性的贫困生资助途径与方式。

在开学之初,要求生活组的学生深入到学生当中进行调查和了解,及时掌握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实情况,为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在情感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为了做好“奖贷助补减体系”工作,制定出贫困生的评定细则,由生活组的成员与班级骨干组成评定小组,根据评定细则对学生的日常表现投票评议,从而更准确、及时地了解到各个班级贫困生的情况,同时增加了奖贷补助工作的透明度。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烦琐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门管理艺术。

班级日常管理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同时又千变万化。

班主任在紧紧把握国家政策的同时,要发挥工作中的独创性,以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班级日常管理的新办法、新经验。

【参考文献】

[1]王丽霞.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2003.

[2]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2005.

[3]景安琪.浅谈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亚太教育,2016(21):

209-210.

[4]李幽然,李灿,张彦花.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2):

45-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