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352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燕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燕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燕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燕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燕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燕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燕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燕子.docx

《燕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燕子.docx

燕子

燕子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

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

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相似。

燕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昆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

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

每产3-7卵。

外形特征

形小,翅尖而窄,凹尾,喙短,足弱小。

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相似。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的1属。

本属鸟类体型小,体长13-18厘米。

翅尖长,尾叉形。

背羽大都呈灰蓝黑色,因此,古时把它叫做玄鸟。

翅尖长善飞,嘴短弱,嘴裂宽,为典型食虫鸟类的嘴型。

脚短小而爪较强。

世界上有家燕、岩燕、灰沙燕、金腰燕和毛脚燕等20多种,中国有4种,其中以家燕和金腰燕等比较常见。

生活习性

燕子最愿意接近人类,人类最爱护这种益鸟。

燕子一般在4-7月从海岛回归靠近农田(昆虫)的农家繁殖。

家燕在农家屋檐下营巢。

巢是把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

巢为皿状。

每年繁殖2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

每窝产卵4-6枚。

第二窝少些,为2-5枚。

卵乳白色。

雌雄共同孵卵。

14-15天幼鸟出壳,亲鸟共同饲喂。

雏鸟约20天出飞,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

食物均为昆虫。

金腰燕体形似家燕,但稍大些。

此种燕腰部栗黄,非常明显夺目,下体有细小黑纹,易与家燕相区别。

习性亦与家燕相似,但大都栖息于山地村落间。

燕是典型的迁徙鸟。

繁殖结束后,幼鸟仍跟随成鸟活动,并逐渐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

捕食

燕子是人类的益鸟,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几个月就能吃掉25万只害虫,所以我们不能伤害它。

燕子在冬天来临之前,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

表面上看,是北国冬天的寒冷使得燕子离乡背井去南方过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本乡本土生儿育女、安居乐业。

果真如此吗?

其实不然。

原来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且它们从来就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而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食物,也不能橡松鸡和雷鸟那样杂食浆果、种子和在冬季改吃树叶(有些针叶树种即使在冬季也不落叶)。

可是,在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燕子又不能像啄木鸟和旋木雀那样去发掘潜伏下来的昆虫的幼虫、虫蛹和虫卵。

食物的匮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来一次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燕子也就成了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了。

相关诗词

诗经•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jié颉之háng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xù勗寡人。

拟古其三

晋·陶渊明

仲春gòu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

草木从横舒。

翩翩新来燕。

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

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

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凶。

君情定何如。

古诗十九首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

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昔昔盐

隋·薛道衡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

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赋得盈盈楼上女

唐·孟浩然

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

妆成卷帘坐,愁思懒逢衣。

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

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

送李六协律归荆南(翱)

唐·韩愈

早日羁游所,春风送客归。

柳花还漠漠,江燕正飞飞。

歌舞知谁在,宾僚逐使非。

宋亭池水绿,莫忘蹋芳菲。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长安遇冯著

唐·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yáng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赋得檐燕

唐·皇甫冉

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

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燕来

唐·韦庄

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

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初夏

宋·范成大

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

永日屋头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香。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金陵驿

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辉,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高阳台·西湖春感

宋·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

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

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

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满庭芳

宋·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双双燕

宋·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应自栖香正稳。

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采桑子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

双燕归来细雨中。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天净沙·即事

元·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

停停当当人人。

 

凭栏人·暮春即事

元·张可久

万朵青山生暮云,数点红香留晚春。

凭阑愁玉人,对花宽翠裙。

小玉阑干月半掐,嫩绿池塘春几家。

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

清江引

元·张可久

平安信来刚半纸,

几对鸳鸯字。

花开望远行,

玉减伤春事。

东风草堂飞燕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