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365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

南宁市学年度秋季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

南宁市2018-2019学年度秋季学期期末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时间:

120分钟分值:

100分)

一、卷面(2分)。

同学们,本题是卷面评分,请你答卷时,注意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二、积累运用。

(28分)

1.看拼音写词语。

(4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cōnghuì,演算使人jīngmíng。

哲理使人思想shēnkè,伦理使人有xiūyǎng,逻辑修辞使人善变。

2.选择题。

(5分)

(1)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宠然大物不拘一格古香古色囫囵吞枣B悬崖峭壁窃窃私语曲高和寡意味深长C可见一斑漫不经心抑扬顿挫德高望重D兴高彩烈雕梁画栋震耳欲聋惹人讥笑

(2)下面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A一汪清泉一盏明灯一记耳光一副手套B神情激动声音响亮资源枯竭田地干涸C人生坎坷山路崎岖泉水清澈高山巍峨

D明亮的教室坚强的目光敏捷的思维朴素的衣着

(3)结合语境理解加点的字词,有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荒园,人迹罕.至,平时经常光顾的就只有鸟儿了。

(罕:

稀少)

B日落西山,天色苍茫,在一片唏.嘘.声中,嘎羧开始上路了。

(唏嘘:

喘气)C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

不断,经常,接二连三)

D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

(错:

错误)

(4)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这句话把老桥当老人写了。

B“我早就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这句话中的“仿佛”是指闰土和

“我”年纪差不多大。

C“竭泽而渔”比喻目光远大,考虑长远。

D京张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是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5)把下面的这些关联词依次填入文段中,最恰当的是()

拾起一片落叶,枯黄的样子()会使你感到惋惜,(),()用手拨开地上的叶子,你

()悄然发现,春天孕育着新的生命。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啊!

A所以因为如果就B所以可是因为就

C可能因为只有才D可能可是只要就

3.按要求改写句子。

(6分)

(1)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改为设问句)

(2)

桑娜对丈夫说:

“咱们家的邻居西蒙死了。

”(改为第三者转述)

(3)他问盲姑娘:

“您爱听吗?

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改为提示语在中间)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中有错误的地方(共有4处错误)。

(2分)

今年夏天,天气严热,我经常去游泳。

游泳池里人很多,有大人、小孩、青年人、老年人,我像鱼儿一样游来游去,非常舒服极了!

5.日积月累。

(7分)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带有“花”的诗句,请你根据提示,写出来。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

②,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道中)

(2)<自嘲>中最能体现鲁迅先生精神写照的名言是:

(3)做人是门大学问,当你失信于人时,长辈会教育你:

“.”当看到同学虚度光阴时,我们要及时劝告:

“.”

(4)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我最喜欢的爱国名言:

 

 

7.语文课本的”课外书屋”向同学们推荐了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相信同学们一定认真阅读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该书的内容,并写下你阅读后的一两点感悟。

(2分)

主要内容:

感悟:

 

三、阅读实践。

(40分)

(一)阅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选段,回答问题。

(6分)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

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血管一样。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1.在正确的答案后打“√”。

(1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

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

2.这段话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

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的关系是。

(3分)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的意思。

(2分)

 

(二)阅读《老人与海鸥》选段,回答问题。

(9分)

①没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

老人去世了。

②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③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④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

1.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分)

(1)

(2)

(3)

2.文段的第4自然段用了两个“扑”字,这两个“扑”用得好吗?

为什么?

(3分)

 

3.默读文段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如果照片中默默注视海鸥的老人和海鸥之间还能交流说话,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对啊?

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3分)

 

(三)阅读古文《爱弟》,回答问题。

(5分)

下生有弟,甚①爱之,一日,弟疾②,卧床不能起,丁生暇③时,辍④坐床前。

为弟讲故事,唱歌的,以解其闷,及⑤疾郁⑥,始已⑦。

注释:

①甚:

很,非常。

②疾:

生病。

③暇:

空间。

④辍:

就。

⑤及:

等到。

⑥:

治愈,病好了。

⑦已:

停止,罢了。

1.住助注释,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

(2分)

(1)丁生有弟,甚爱之。

(2)及残愈,始已。

2.丁生在弟弟生病的时候为弟弟做了哪些事情?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哥哥?

(3分)

(1)丁生在弟弟生病时弟弟做了这些事:

(2)由此可以看出丁生: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分)

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

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

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②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土,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

“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就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第一段话采用了结构形式写。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这句话运用了说明方法。

说明了

2.云的“变化无常”表现在

由此可见“无常”在短文中的意思是

3.“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

”一句中的“常常”可以删去吗?

为什么?

(3分)

 

 

4.晕、华、虹、霞的出现,天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

(8分)晕:

华:

虹:

霞:

5.短文中多处引用了谚语,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2分)

 

三、习作天地。

(30分)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而我们广西,则迎来了60周年大庆。

这期间,我

们看到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一起亲历了许许多多的庆祝活动。

请你围绕这个主题写一篇习作,可以写家乡的变化,也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次庆祝活动。

要求:

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南宁市2018-2019学年度秋李学期期末义务教有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形式:

闭卷时间:

120分钟分值:

100分)

一、卷面(2分)。

同学们,本题是卷面评分,请你在答卷时,注意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二、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4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cōnghuì(聪慧)演算使人jīngmì(精密),哲理使人思想shēnkè(深刻),伦理使人有xiūyǎng(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2.选择题。

(5分)

(1)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C)A宠然大物不拘一格古香古色囫囵吞枣B悬崖峭璧窃窃私语曲高和寡意味深长C可里一斑漫不经心抑扬顿挫德高望重D兴高彩烈雕梁画栋震耳欲聋惹人讥笑解析:

选C。

A项“宠然大物”应为“庞然大物”。

B项“悬崖峭璧”应为“悬崖峭壁”。

D项“兴高彩烈”应为“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

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

(2)下列词语搭配有错误的一组是(D)

A一汪清泉一盏明灯一记耳光一副手套B神情激动声音响亮资源枯竭田地干涸

C人生坎坷山路崎岖泉水清澈高山巍峨

D明亮的教室坚强的目光敏捷的思维朴素的衣着

(答案解析:

答案选D。

“坚强的目光”应为“坚定的目光”。

(3)结合语境理解加点的字词,有错误的是(B、D)

A这是一个荒园,人迹罕.至,平时经常光顾的只有鸟儿了。

(罕:

稀少)

B日落西山,天色苍茫,在一片唏.嘘.声中,嘎羧开始上路了。

(唏嘘:

喘气)C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

不断,经常,接二连三)

D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

(错:

错误)

(答案解析:

答案选B、D。

唏嘘,1.叹息;2.抽泣,抽噎。

据题意,此处应为叹息的意思。

相互交错,错的意思为交错。

(4)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C)

A“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这句话把老桥当人写了。

B“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这句话中“仿佛”是指闰土和“我”年纪差不多大。

C“竭泽而渔”比喻目光远大,考虑长远。

D京张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答案解析:

答案选C。

竭泽而渔指掏干了水塘捉鱼。

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5)把下面这些关联词依次填入文段中,最恰当的是(D)

拾起一片落叶,枯黄的样子()会使你感到惋惜,(),()用手拨开地上的叶子,你()会悄然发现,春天孕育着新的生命。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啊!

A所以因为如果就

B所以可是因为就C可能因为只有才D可能可是只要就

解析:

选D。

A、B项将“所以”填入第一空,前后无因果关系,排除A、B。

C项的“只有......才”和D项的“只要......就”都表条件关系,但表示的条件意义不同。

“只要......就”表示条件非唯一;“只有才”表示条件唯一。

不是只有用手拨开地

上的叶子才会发现春天孕育着生命。

所以答案选D。

3.按要求改写句子。

(6分)

(1)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改为设问句)

钓鱼岛是哪个国家的?

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答案解析:

设问句,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2)

桑娜对丈夫说:

“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改成由第三者转述)桑娜对丈夫说,他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3)他问盲姑娘:

“您爱听吗?

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改为提示语在中间)“您爱听吗?

”他问盲姑娘,“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答案解析:

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后加逗号。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中有错误的地方(共有4处错误)。

(2分)

炎热

今年夏天,天气严热,我经常去游泳。

泳池里的人很多,有大人、小孩、青年人、老年

人,我像鱼儿一样游来游去,非常舒服极了!

(答案解析:

错别字“严热”改为“炎热”。

“大人”包括“青年人”和老年人,去掉“大人、”;将“老年人”后的“,”改成“。

”;“非常”和“极了”重复累赘,去掉“非常”或“极了”。

5.日积月累(7分)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本学期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带有“花”的诗句,请你根据提示,写出来。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②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自嘲》中最能体现鲁迅先生精神写照的名言是: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做人是门大学问。

当你失信于人时,长辈会教育你:

失信于人,必失信于己

“---------------------------------------------------------。

(4)当看到同学虚度光阴时,我们要及时劝告: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5)

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我最喜欢顾炎武的爱国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仔细观察,从漫画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分)

要树立环保意识,不要为了眼前的小利益而破坏环境,导致环境恶化。

金山

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我们要以保护环境为重。

7、语文课本的“课外书屋”向同学们推荐了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相信同学们一定认真阅读了。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该书的主要内容,并写下你阅读后的一两点感悟。

(2分)

主要内容:

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领养,但她善良,直

率,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友谊。

(1分)

感悟:

做人要积极乐观地面对每一天的生活。

(1分)

三、阅读实践。

(40分)

(一)阅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选段,回答问题。

(6分)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

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1.在正确的答案后打“√”。

(1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

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

2.

这段话先写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接着写大地上的动植物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然后写树汁和树干像我们的血液和血管一样,最后我们和大地共属一个家园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的关系是首尾呼应(3分)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部分。

”这句话的意思。

(2

分)

答:

大地滋养着世上万物,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个群体,所以我们属于大地。

(0.5分)同样人类的生命成长离不开大地上各种自然资源的给予,所以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可以呐。

有很多的。

(0.5分)

这句话充分表明了人类与在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1分)

解析

【小题1】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这句话将物比做人,因此,是拟人句。

【小题2】根据文章片段概括概括文章的内容顺序。

文段的第一句话“我们与大地是融合互属的”和最后一句话“我们共属一个家园”属于首尾呼应。

【小题3】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我们和大地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

(二)阅读《老人与海鸥》选段,回答问题。

①没想到十多天以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

老人去世了。

②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

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③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

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④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

1.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分)

(1)海鸥们轮流看老人遗像,并站成两排肃立不动(1分)

(2)海鸥飞来,并绕着老人的头像盘旋和发出鸣叫(1分)

(3)收起遗像时候,海鸥们扑向遗像并大声鸣叫(1分)

2.文段的第四自然段用了两个“扑”字,这两个“扑”字用的好吗?

为什么?

(3分)

答:

用的好。

①第一个“扑”写出了海鸥使劲朝着老人的遗像猛冲过去的动作,表达了海鸥非常舍不得老人的感情。

②第二个“扑”写的是海鸥扇动翅膀靠近老人的轻柔动作,表达了海鸥内心的悲痛和依恋。

3.默读文段的第三自然段,想一想。

如果照片中默默注视海鸥的老人和海鸥之间还能够交流说话,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对话?

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3分)

答:

海鸥:

“爸爸,你要到哪里去呀?

还会回来看我们吗?

”老人:

“我的孩子们,

不要担心,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守护你们。

我永远和你们在一起的。

解析

【小题1】概括文章的内容。

【小题2】海鸥们意识到就要和老人永别了,所以希望能阻止我们拿走遗像,希望能多看老人一眼,希望老人的遗像能多停留一会儿,深刻体现出海鸥们那种伤痛,那种无奈、那种急切、焦虑的心情。

【小题3】合理展开想象。

(三)阅读小古文《爱弟》,回答问题。

(5分)

丁生有弟,甚①爱之。

一日,弟疾②,卧床不能起。

丁生暇③时,辄④坐床前。

为弟讲故事,唱歌曲,以解其闷。

及⑤疾愈⑥,始己。

注释:

①甚:

很,非常。

②疾:

生病。

③暇:

空闲。

④辄:

就。

⑤及:

等到。

⑥意:

治愈,病好了。

⑦己:

停止,罢了。

1.借助注释,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

(2分)

(1)丁生有弟,甚爱之。

丁生有个弟弟,他非常爱护弟弟。

(1分)

(2)及疾愈,始己。

等到弟弟的病好了,丁生才停止。

(1分)

2.丁生在弟弟生病的时候为弟弟做了哪些事情?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哥哥?

(3分)

(1)丁生在弟弟生病时为弟弟做了这些事:

为弟弟讲故事、唱歌。

(2分)

(2)由此可以看出丁生:

对弟弟的爱护,和疼爱。

(1分)

解析

译文:

丁生有个弟弟,他很喜欢弟弟。

一天,弟弟生病了,躺在床上不能起来。

丁生空闲的时候,就坐在床前,给弟弟讲故事、唱歌,替弟弟解闷。

一直等到弟弟的病好了,才停止。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分)

①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②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

“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第一段话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形式写。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说明方法,说明了_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

_。

(4分)

2、云的“变化无常”表现在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由此可见“无常”在短文中的意思是

天气变化不定,没有规律。

(3分)

3、“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

”一句的“常常”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2分)

答:

不能删去。

原因:

“常常”它比较客观地说明了“晕”出现的通常情况,但也不排除偶尔出现在别的云层上,删除后意思的表达就绝对化了,容易被理解“晕”只出现在卷层云上。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4、晕、华、虹、霞的出现,天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

(8分)晕:

大风雨的征兆;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2分)

华: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2分)虹:

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2分)

霞:

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2分)5、短文中多处引用了谚语,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