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588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5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docx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拔出法检测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

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spectionofstrengthofcementmortarandfiberreinforcedcementmortarbypulloutmethod

 

(征求意见稿)

 

2014年3月

 

目次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基本规定

4拔出法检测装置

4.1技术要求

4.2拔出仪

4.3钻孔机

4.4锚固胶

4.5锚固件

4.6固定架

5先装拔出检测技术

5.1一般规定

5.2安装锚固件

5.3抹压砂浆

5.4拔出试验

6后装拔出检测技术

6.1一般规定

6.2钻孔与清孔

6.3注胶与锚固

6.4拔出试验

7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及推定

7.1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换算

7.2单个构件的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推定

7.3批抽检构件的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推定

附录A建立测强曲线的基本要求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

条文说明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andsymbols

2.1Terms

2.2Symbols

3Basicrequirement

4Pullouttestapparatus

4.1Technicalrequiement

4.2Pulloutequipment

4.3Drillingmachine

4.4Anchorglue

4.5Anchoringparts

4.6Fixeddevice

5Cast-installpullouttesttechnique

5.1Generalrequirement

5.2Fixinganchoringparts

5.3Compactanddaubmortar

5.4Pullouttest

6Post-installpullouttesttechnique

6.1Generalrequirement

6.2DrillingandBorehole cleaning

6.3Injectingglueandanchoring

6.4Pullouttest

7Conversionandestimatingofcementmortarandfiberreinforcedcementmortarcompressivestrength

7.1Conversionofcementmortarandfiberreinforcedcementmortarcompressivestrength

7.2Compressivestrengthestimatingofsinglecomponent

7.3Compressivestrengthestimatingofinspectionlot

AppendixABasicrequirementsofbuildingstrengthcurve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Listofquotedstandards

Addition:

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总则

1.0.1为规范拔出法检测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的试验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既有结构、在建结构和加固结构中抗压强度为10MPa~50MPa的水泥砂浆和抗压强度为20MPa~100MPa的纤维水泥砂浆抗压强度的检测与推定。

1.0.3采用拔出法进行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检测与推定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拔出法pulloutmethod

通过安装在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中的锚固件,采用拔出仪测定拔出力,并推定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抗压强度的检测方法。

拔出法包括先装拔出法和后装拔出法。

2.1.2先装拔出法cast-in-placepulloutmethod

对预先埋置在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中的锚固件进行拉拔试验,根据拔出力来推定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抗压强度的检测方法。

2.1.3后装拔出法post-installpulloutmethod

在已硬化的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表面钻孔、清孔、注入锚固胶并安放锚固件,待锚固胶固化后安装拔出仪进行拔出试验,并根据拔出力来推定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的检测方法。

2.1.4测点testingpoint

检测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时,按本规程要求取得检测数据的检测点。

2.1.5抽样检测samplinginspection

从检测批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检测确定测批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的检测方法。

2.1.6纤维水泥砂浆fiberreinforcedcementmortar

由水泥、细集料、外加剂,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纤维材料等组分加水拌合而成的砂浆。

纤维水泥砂浆主要包括钢纤维水泥砂浆和合成纤维水泥砂浆。

2.1.7合成纤维synthetics

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

 

2.2符号

——相对标准差;

——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

——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

——水泥砂浆强度推定值;

——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推定值;

——拔出力;

——检验批中构件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

——检验批中构件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

——检验批中构件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

——检验批中构件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

——检验批中所抽检构件的测点总数;

——标准方法制作的、被测构件养护条件基本相同、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水泥砂浆试块,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水泥砂浆抗压强度。

 

3基本规定

3.0.1拔出法检测结果可作为评定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的依据,检测前应全面了解工程相关情况并宜具备下列相关资料:

1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

2被检测的结构或构件名称、设计图纸及设计要求的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等级;

3细骨料品种、级配、最大粒径及纤维品种和砂浆配合比;

4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施工和养护情况以及龄期;

5检测原因等。

3.0.2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构件可作为同批构件:

1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等级相同;

2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养护条件及龄期基本相同;

3结构或构件种类相同;

4构件所处环境相同。

3.0.3结构或构件的测点应标有编号,并宜绘制测点布置图。

拔出法原位检测后,应对测点部位进行修补。

3.0.4本规程提供了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的全国统一测强曲线,测强曲线相对标准差分别不大于12%和12%。

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地区测强曲线和专用测强曲线,测强曲线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12%。

建立测强曲线的基本要求应按本规程附录A执行。

3.0.5从事拔出法检测的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与考核,并满足《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2011中关于检测人员的相关规定。

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环保规定。

 

4拔出法检测装置

4.1技术要求

4.1.1拔出法检测应采用圆环式拔出仪,其检测装置由钻孔机、注胶枪、固定架、锚固件及拔出仪等组成。

4.1.2拔出法试验装置应具有制造工厂的产品合格证,拔出仪应经法定计量机构校准。

4.2拔出仪

4.2.1拔出仪由加荷装置、测力装置及反力支承圆环三部分组成,其技术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

1测试最大拔出力应为额定拔出力的20%~80%;

2拔出仪的拉杆材料极限抗拉强度不应小于1000MPa;

3拔出仪工作行程不应小于4mm;

4允许示值误差应不超过仪器额定拔出力的±2%;

5测力装置应具有峰值保持功能。

4.2.2拔出仪(图4.2.2)的反力支承圆环的材料及尺寸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采用屈服强度不小于355MPa的金属材料制作;

2内径应为(120±0.1)mm;

3外径应为(135±0.1)mm;

4高度应为(50±0.1)mm;

5上壁厚应为(15±0.1)mm。

图4.2.2拔出法检测装置示意图

1-锚固件;2-拉杆;3-反力支承圆环;4-水泥砂浆或纤维水泥砂浆层;5-基层

4.2.3拔出仪应每年至少校准一次。

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法定计量机构重新校准:

1新仪器使用前;

2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3经维修后;

4拔出仪出现异常时。

4.3钻孔机

4.3.1钻孔机宜采用金刚石薄壁空心钻。

4.3.2钻孔机宜带有控制垂直度及深度的装置。

金刚石薄壁空心钻应带有水冷却装置。

 

4.4锚固胶

4.4.1锚固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4.1的规定。

表4.4.1锚固胶的性能

性能项目

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抗拉强度

(MPa)

≥40

GB/T2567

受拉弹性模量

(MPa)

≥2500

伸长率

(%)

≥1.5

抗压强度

(MPa)

≥70

混合后初黏度(23℃时)

(mPa·s)

≥1800

GB/T22314

钢-钢拉伸剪切强度

(MPa)

≥20

GB/T2567

注:

表中的性能指标均为平均值。

 

4.5锚固件

4.5.1锚固件应采用屈服强度不小于355MPa的金属材料制作,其尺寸应符合图4.5.1的要求,允许误差应为±0.1mm。

锚固件锚固深度应为(30±0.5)mm。

图4.5.1锚固件示意图

4.6固定架

4.6.1固定架(图4.6.1)应能保证锚固件垂直于水泥砂浆或纤维水泥砂浆表面并可调节锚固深度。

图4.6.1固定架示意图

1-中心螺母;2-固定杆;3-活动杆;4-活动杆调节螺丝

5先装拔出检测技术

5.1一般规定

5.1.1拔出试验前,应确认锚固件周围水泥砂浆或纤维水泥砂浆完好未受损伤,并确保拔出仪的工作状态正常。

5.1.2先装拔出法的测点数量和位置应预先规划确定。

对单个构件进行强度测试时,应至少设置3个测试点。

当最大拔出力或最小拔出力与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中间值的15%(包括两者均大于中间值的15%)时,应采用后装拔出法在最小拔出力测点附近再加测2个测点。

5.1.3抽样检测时,应进行随机抽样,且抽检构件最小数量应符合表5.1.3的规定。

对同批构件按批抽样检测时,每个构件测试点数宜为1个。

表5.1.3随机抽测构件最小数量

同一检测批构件总数

15~25

26~50

51~90

91~150

151~280

抽测构件最小数量

5

8

13

20

32

同一检测批构件总数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10001~35000

抽测构件最小数量

50

80

125

200

315

5.1.4测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测点离构件边沿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测点部位的砂浆厚度不应小于30mm。

测点位置应避开钢筋和预埋件。

5.2安装锚固件和固定架

5.2.1锚固件和固定架外表宜涂上一层机油或其他隔离剂。

5.2.2锚固件应在抹压砂浆前安放到测点部位。

安装固定架时,调节活动杆螺丝使固定架与基层表面垂直后,应在两个固定杆的凹槽内钉入钢钉,使固定架固定在基层上(图5.2.2)。

图5.2.2先装拔出法锚固件和固定架安装示意图

1-中心螺母;2-固定杆;3-活动杆;4-活动杆调节螺丝;

5-锚固件;6-钢钉;7-基层

5.3抹压砂浆

5.3.1砂浆应分两次抹压。

先抹压底层砂浆,底层砂浆厚度应为15mm。

在锚固件周围底层砂浆终凝前应拆除固定架,然后抹压面层砂浆,面层砂浆厚度应为15mm。

5.4拔出试验

5.4.1拔出仪与锚固件应用拉杆连接对中,并与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测试面垂直。

5.4.2施加拔出力应连续均匀,其速度应控制在0.5kN/s~1.0kN/s。

5.4.3施加拔出力至砂浆破坏,测力显示器读数不再增加为止。

记录的拔出力值应精确至0.1kN。

5.4.4进行检测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拔出仪及机具脱落伤人或摔坏。

5.4.5当拔出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本规程第5.1.2条及第5.1.3条的规定补充检测。

1单个构件检测时,因锚固件损伤或异常导致有效测试点不足3个;

2按批抽样检测时,因锚固件损伤或数据异常导致抽测构件最小数量不足5个,无法按批进行推定。

 

6后装拔出检测技术

6.1一般规定

6.1.1拔出法检测前,应确保钻孔机、注胶枪及拔出仪的工作状态正常,锚固件的规格、尺寸满足要求。

6.1.2检测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单个检测:

适用于单个构件的检测,其检测结果不得扩大到未检测的构件或范围;

2抽样检测:

同一检测批构件总数不应少于15个,否则,应按单个检测。

6.1.3抽样检测时,应进行随机抽样,且抽测构件最小数量应符合本规程表5.1.3的规定;

6.1.4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应在构件上均匀布置3个测点。

对同批构件按批抽样检测时,每个构件测试点数宜为1个。

当最大拔出力或最小拔出力与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中间值的15%(包括两者均大于中间值的15%)时,应在最小拔出力测点附近再加测2个测点。

6.1.5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不应小于300mm,测点距构件边缘不应小于100mm。

测点应避开砂浆面层破损部位以及钢筋和预埋件。

6.1.6被测构件应处于干燥状态;测试面应平整、清洁,必要时应进行磨平处理。

 

6.2钻孔与清孔

6.2.1在钻孔过程中,钻头应始终与水泥砂浆或纤维水泥砂浆测试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

6.2.2成孔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直径应为(18±1)mm;

2钻孔深度应为(30±5)mm;

6.2.3钻孔完毕后,应用毛刷或吹尘球清除孔内粉尘。

6.3注胶与锚固

6.3.1向孔内注入锚固胶时,应缓慢注胶至胶体从孔内溢出,以确保孔内胶体饱满。

6.3.2注胶完成后应尽快安放锚固件,锚固件应事先与固定架连接好。

锚固件应缓慢旋入孔内,确保锚固件与锚固胶充分粘结(图6.3.2)。

图6.3.2后装拔出法示意图

1-中心螺母;2-固定杆;3-活动杆;4-活动杆调节螺丝;5-锚固件;6-钢钉;

7-锚固胶;8-基层;9-水泥砂浆或纤维水泥砂浆层

6.3.3锚固件旋入孔内后,应调节活动杆螺丝,使锚固件与测试面垂直,并及时在两个固定杆的凹槽内钉入钢钉,将固定架固定(图6.3.2)。

6.3.4待锚固胶固化后,方可拔除固定杆凹槽内的钢钉,拆除固定架,进行拔出试验。

 

6.4拔出试验

6.4.1拔出仪应符合本规程第5.4.1条~第5.4.4条的规定。

6.4.2当拔出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作详细记录,并将该值舍去,在该测点附近加测1个测点。

1破坏体呈非完整椎体破坏状态;

2反力支承圆环外砂浆出现裂缝;

3锚固件出现断裂或滑脱;

4破坏体的破坏面上有显著影响检测精度的缺陷或异物;

 

7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及推定

7.1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换算

7.1.1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先装拔出法检测水泥砂浆:

(7.1.1-1)

2后装拔出法检测水泥砂浆:

(7.1.1-2)

3先装拔出法检测合成纤维水泥砂浆:

(7.1.1-3)

4后装拔出法检测合成纤维水泥砂浆:

(7.1.1-4)

5先装拔出法检测钢纤维水泥砂浆:

(7.1.1-5)

6后装拔出法检测钢纤维水泥砂浆:

(7.1.1-6)

式中:

——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MPa),精确至0.01MPa

——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MPa),精确至0.01MPa

——拔出力(kN),精确至0.1kN。

7.1.2当有地区测强曲线或专用测强曲线时,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可按地区测强曲线或专用测强曲线计算。

7.2单个构件的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推定

7.2.1单个构件的拔出力,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当3个拔出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均未超过中间值的15%时,以3个拔出力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构件拔出力,计算精确至0.1kN。

2当按本规程第5.12条或6.4.2条加测时,加测的2个拔出力值和最小拔出力值一起取平均值,再与前一次的拔出力中间值比较,取较小值作为该构件拔出力。

7.2.2将单个构件的拔出力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应代入公式(7.1.1-1)~(7.1.1-6)中计算强度换算值作为单个构件水泥砂浆强度推定值

或单个构件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推定值

(7.2.2-1)

(7.2.2-2)

 

7.3批抽检构件的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推定

7.3.1将同批构件抽样检测的每个拔出力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检测对象对应代人公式(7.1.1-1)~(7.1.1-6)中计算强度换算值。

7.3.2水泥砂浆强度的推定值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7.3.2-1)

(7.3.2-2)

(7.3.2-3)

式中:

——检验批中构件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MPa),

精确至0.01MPa;

——检验批中所抽检构件的测点总数;

——第

个测点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MPa);

——检验批中构件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精确至0.01MPa。

7.3.3纤维水泥砂浆强度的推定值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7.3.2-1)

(7.3.2-2)

(7.3.2-3)

式中:

——检验批中构件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MPa),

精确至0.01MPa;

——检验批中所抽检构件的测点总数;

——第

个测点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MPa);

——检验批中构件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精确至0.01MPa。

7.3.4对于按批抽样检测的构件,当全部测点的强度标准差或变异系数出现下列情况时,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进行检测:

1当砂浆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不大于30MPa时,

大于4.5MPa;

2当砂浆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大于30MPa且不大于60MPa时,

大于5.5MPa。

3当砂浆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大于60MPa时,

大于5.5MPa。

 

 

附录A建立测强曲线的基本要求

A.0.1拔出法检测装置应符合本规程第4章的有关规定。

A.0.2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用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用砂》GB/T14684以及《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纤维水泥砂浆用纤维应符合《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的规定。

A.0.3建立测强曲线试验用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不宜少于8个强度等级,每一强度等级砂浆不应少于6组,每组由1个至少可布置3个测点的拔出试件和相应的3个立方体试块组成。

A.0.4每组拔出试件和立方体试块,应采用同盘砂浆,同条件养护,同时进行试验。

砂浆试块应采用带底试模制作。

A.0.5拔出法检测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拔出法检测的测点应布置在试件侧面;

2在每一拔出试件上,应进行不少于3个测点的拔出法检测,取平均值为该试件的拔出力计算值F(kN),精确至0.1kN。

33个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确定。

A.0.6测强曲线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

1将每组试件的拔出力计算值及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汇总,按最小二乘法原理进行回归分析。

2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的回归方程式可按下式计算:

(A.0.6-1)

式中:

——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MPa),精确至0.01MPa;

——拔出力(kN),精确至0.1kN;

——测强公式回归系数(103/mm2);

——测强公式回归系数(MPa)。

其中A、B按最小二乘法公式计算:

(A.0.6-1.5)

(A.0.6-1.5)

式中:

——第i个构件的水泥砂浆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MPa),精确至0.01MPa;

——第i个构件的拔出力(kN),精确至0.1kN;

——制定回归方程式的数据数量;

——制定回归方程式的n个拔出力平均值(kN),精确至0.1kN;

——制定回归方程式的n组水泥砂浆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MPa),精确至0.01MPa。

3回归方程的相对标准差

可按下式计算:

(A.0.6-2)

式中:

——相对标准差;

——第

组水泥砂浆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MPa),精确至0.01MPa;

——由第

个水泥砂浆拔出试件的拔出力

按公式(A.0.6-1)计算的强度换算值(MPa),精确至0.01MPa;

——建立回归方程式的试块试件组数。

纤维水泥砂浆强度换算值的回归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可参照本条第1~第3款的规定。

A.0.7当回归方程式的相对标准差符合本规程第3.0.4条的规定时,可报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后实施。

A.0.8测强曲线的使用,仅限于在建立回归方程所试验的水泥砂浆和纤维水泥砂浆强度范围内,不得外推。

 

本规程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采用“可”;

反面词采用采用“不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

《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