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603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docx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

  篇一:

企业管理名词解释

  1.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指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外商投资企业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举办的企业。

  2.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指外国投资者(包括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以及华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侨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租赁土地、独立投资举办的企业。

其特点是由外商独立投资,独立经营管理,自负盈亏。

  3.个体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体企业(个体工商户):

是由个体劳动者兴办,生产经营和管理主要依靠个:

个体企业体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企业。

  4.第四方物流商:

是指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供应链跨度管理的组织集成第四方物流商:

第四方物流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方物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时代的需要,于是在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第四主物流(4pL)概念。

  5.个人业主制企业个人业主制企业:

由业主一个人出资举办,并由业主自已直接经营。

个人业主制企业

  6.合伙制企业:

由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出资,通过签订协议而联合经营的企业。

合伙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

  7.后竞争战略联盟后竞争战略联盟:

它是指产业内的垂直价值链关系,如制造商与供应商联盟。

后竞争战略联盟这种联盟形式下,互动与合作的程度都比较低。

  8.竞争联盟。

这种联盟方式的互动程度较高,但是潜在的冲突也较大。

竞争联盟。

竞争联盟

  9.非竞争联盟。

指产业内非竞争企业之间结成的战略伙伴关系。

这一联盟下,企非竞争联盟。

非竞争联盟业之间的差异较大,企业间的互动水平较高。

  10.前竞争联盟。

指一些分别处于不相关产业内的企业的联盟,它们在一些特定前竞争联盟。

前竞争联盟的领域如新技术开发上结成联盟。

这种联盟方式的互动程度有限。

  11.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

指以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为核心内容,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现代企业制度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企业制度。

  12.企业经营方式:

指处理企业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经济关系的方式,企业经营方式:

企业经营方式也可称为企业资产经营形式。

  13.经营方式:

指通过规范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机构与国有企业之间责、权、利经营方式:

经营方式关系所确立的企业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责任制形式。

  14.租赁经营方式。

是指企业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机构作为出租方,将企业有限期租赁经营方式。

租赁经营方式地交给租方经营,承租方向出租方交付租金并依照合同规定对企业实行自主经营的一种经营方式。

  15.组织职能:

为了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和计划,确定企业成员的分工与协作关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使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的责权利相一致,并且彼此协调,以保证企业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就是组织职能。

  16.用人人事职能:

用人亦称人事职能,系指人员的选拔、使用、考核、奖惩和用人(人事职能用人人事职能):

培养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17.指挥职能:

是由企业各级领导人员行使的一种职能。

它是指企业各级领导人指挥职能:

指挥职能为了贯彻实施企业的计划,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通过下达指示、命令和任务,使员工在统一的目标下,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完成各项任

  务。

  18.控制职能:

就是按照既定计划和其他标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检查,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按原定计划进行,或者改变和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管理活动。

  19.企业管理:

是以企业任务为导向的执行一系列管理职能的系统活动。

  20.生产管理:

就是对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组织、计划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的总称,主要包括工厂布置、生产过程组织、劳动组织、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生产控制、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等。

  21.管理:

就是有意识地协调人们的共同活动,达到一定目标的系统的工作过程。

  22.财力管理:

就是对企业资金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财务管理财力管理:

财力管理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资金筹措、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利润管的主要内容有:

理等。

  23.人事管理:

根据企业合理的生产组织、劳动组织和管理组织对各类人员的需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要,对人员的招收、录用、调配、考核、培训、升迁等工作进行管理。

  24.企业的市场营销企业的市场营销:

指企业在变化发展着的市场环境中,满足顾客需要,实现企业的市场营销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过程。

对这一过程进行的管理即为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它包括市场营销管理市场研究、订货合同、销售渠道、广告宣传、产品定价、为用户服务等,是实现产品价值、树立企业形象、保证生产过程连续不断进行的重要环节。

  25.系统:

指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综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

系统有机整体。

  26.外包外包:

指企业将原来应在企业内部完成的业务,转移到企业外部由其他企业外包完成的行为。

  27.教育方法教育方法:

指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调动职工的积教育方法极性。

  28.现代管理方法:

一般是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以电子计算机和各种信息,通现代管理方法:

现代管理方法信技术为手段,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去执行管理职能的方法。

  29.企业组织结构:

就是企业内部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由层次、部门、职务、职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组织结构权等构成的组织体系,以及企业外部的、同其他企业之间的组织联系。

  30.独立董事:

是指具有完全独立意志、代表公司全体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的公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司董事会成员。

  31.激励:

意味着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缩小经营管理者与企业所有者之间激励:

激励的利益差异,使他们各自追求的目标趋于一致,从而刺激经营者管理者为企业所有者利益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约束:

运用法律、道德等手段抑制经营管理者对个人欲望的追求,规范经营约束:

约束管理者的行为,使其行为不至于由于自利而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33.内部约束:

就是企业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形成的相互约束关系和约束机内部约束:

内部约束制。

  34.外部约束:

指在企业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外形成的约束,即法律、市场机外部约束:

外部约束制、社会道德等各种社会机制对经营管理者的约束。

  35.任务目标原则:

指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以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为

  任务目标原则:

任务目标原则依据和出发点,并以实现企业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为最终目的。

  36.有效管理幅度:

是指主管人员直接指挥下级人员的恰当数量。

有效管理幅度:

有效管理幅度

  37.集权:

指企业决策权的集中化,集中化是指企业高层保留较多较大的决策权,集权:

集权中层和基层只有较少和较小的决策权;

  38.分权:

指企业决策权的分散化。

分散化是指企业高层只保留较少的重大决策分权:

分权权,而把较多和较大的决策权授予中层和基层。

  39.稳定性稳定性:

指组织抵抗干扰,保持其正常运行规律的能力;稳定性

  40.适应性适应性:

指组织调整运行方式,以保持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适应性

  41.精简机构:

就是指部门、人员、管理层次能减则减,办事程序和规章制度力精简机构:

精简机构求简单明了。

  42.直线职能结构:

是一种以集权为主要特征的组织结构,它是在直线结构的基直线职能结构:

直线职能结构础上发展起来的。

  43.超事业部结构:

超事业部就是在公司最高领导层和各事业部之间增设若干事超事业部结构:

超事业部结构业总部,负责统辖和协调各个事业部的活动,使企业在分权的基础上再度集中,从而较好地克服了传统事业部结构的本位主义弊端。

  44.多维立体结构:

是美国道科宁化学工业公司于1967年在矩阵结构的基础上,多维立体结构:

多维立体结构探索出的一种更为复杂的组织结构,它是指企业的组织由三大管理系统构成:

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按地区划分的管理结构,按职能划分的专业结构,这种结构有助于企业部门及时互通情报,集思广益,共同决策,适用于跨国公司或规模巨大的跨地区公司。

  45.市场间网络:

指由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所组成的网络,这些企业之间发生着市场间网络:

市场间网络业务往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依存。

  46.机会网络:

围绕顾客利益组织起来的企业群,这个群体的核心是一个专门从机会网络:

机会网络事市场信息搜集、整理与分类的企业。

  47.网络组织:

是由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为了共同的任务而组成的联合网络组织:

网络组织体,它的运行不靠传统的层级控制,而是在定义成员角色和各自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密集的多边联系、互利和交互式的合作来完成共同追求的目标。

  48.垂直网络是在特写行业中由位于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垂直网络:

零垂直网络部件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共同组成的企业间网络型组织,垂直网络中各个企业间联系的纽带是实现最终顾客价值这一共同使命。

  49.市场间网络:

指由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所组成的网络,这些企业之间发生着市场间网络:

市场间网络业务往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依存。

  50.机会网络:

围绕顾客利益组织起来的企业群,这个群体的核心是一个专门从机会网络:

机会网络事市场信息搜集、整理与分类的企业,它在广大消费者和生产企业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消费者能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生产者能够面对更为广泛的消费才,有利于两个群体之间交易的充分展开。

  51.自我超越:

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娴熟,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自我超越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52.心智模式:

就是人的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它影响着一个人看世界和对待事

  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物的态度,有时可能直接决定人的成功与否。

  53.共同愿景:

指组织中人们共同愿望的景象,它要求组织的全体成员拥有一个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感,把大家凝聚在一起。

共同三个愿景有三个层次。

  54.团队学习:

指通过组织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整体合作能力,并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把个人能力汇成组织能力,使组织的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的过程。

  55.组织扁平化组织扁平化:

指减少管理的层次,扩大管理的幅度,加强横向联系,使企业组织扁平化组织机构由传统的金字塔形向扁平形发展。

  56.组织网络化:

指管理向全方位的信息化沟通的发展。

  57.组织结构的柔性化:

指增强组织对环境动态变化的适应能力,强调集权与分组织结构的柔性化:

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权的统一,管理和变革的统一。

  58.外部动因:

指企业存在的外部环境的变化。

外部动因:

外部动因指企业存在的外部环境的变化。

  59.内部动因:

主要是人的变化、组织结构本身的缺陷、企业的成长等原因引起

  60.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指减少管理的层次,扩大管理的幅度,加强横向联系,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层次,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指减少管理的层次扩大管理的幅度,加强横向联系,使企业组织机构由传统的金字塔形向扁平形发展。

使企业组织机构由传统的金字塔形向扁平形发展。

  61.组织结构的网络化:

指管理向全方位的信息化沟通的发展。

特点是平等、弹组织结构的网络化:

组织结构的网络化指管理向全方位的信息化沟通的发展。

特点是平等、性、其沟通方式是横向、斜向、上下贯通。

  62.组织结构的柔性化:

指增强组织对环境动态变化的适应能力,强调集权与分组织结构的柔性化:

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权的统一,稳定和变革的统一。

  63.企业文化:

是企业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中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厂风厂貌、内隐于人们心灵中的、以价值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

  64.人力资源:

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人力资源是社会中体力和智力正常的人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总和。

就一个国家来说,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的人力资源是指能名推动整个企企业的人力资源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它是一种战略性的资源。

  65.职务分析:

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设计各种职务,对每个职务的各项工作内容职务分析:

职务分析进行清楚准确的描述,对职务的职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进行具体说明,并对承担该职务所需要的行为、条件、人员提出具体的要求。

  66.职务说明:

就是要通过职务调查,在取得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职务的名称、职务说明:

职务说明性质、任务、程序、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等内容作出比较系统的描述,并加以规范化。

  67.任职资格说明:

它描述了从事某项职务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任职资格说明:

任职资格说明兴趣、体格和行为特点等心理及生理要求。

  68.人力资源规划:

是企业通过科学地预测、分析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力资源并使组织或个人得到长期利益的过程。

  69.全方位绩效考核:

也称“360度绩效考核”,就是要求每个岗位的上下左右分

  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岗位的绩效进行考核,全方位、准确地考核员工的工作绩效。

  70.内部培训:

是企业自己组织的培训活动。

这种培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

企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

  71.外部培训:

指企业安排员工到外部参加的培训活动。

企业可以把员工送到专门的培训机构、学校或企业进行某些方面的学习和训练。

  72.浮动工资制是把员工基本工资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奖金等结合在一起,随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员工劳动成果的大小而上下浮动计酬的一种工资制度。

  73.岗位技能(等级)工资制:

是根据员工所在岗位的不同以及同一岗位内技术熟练程度的不同所划分的等级,确定员工工资的制度。

  74.企业员工的需求预测:

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对未来某个时期内企业所需员企业员工的需求预测:

企业员工的需求预测工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预测,进而确定人员补充、教育培训等计划方案.

  75.企业员工的供给预测:

为满足企业对员工的需求,而对将来某个时期内,企企业员工的供给预测:

企业员工的供给预测业从其内部和外部所能得到的员工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预测。

  76.晋升:

是指在企业范围内,将员工从当前的职位调到需要更多才能、担负更晋升:

晋升大职责的职位上去

  77.战略战略:

指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要谋划与方略。

战略

  78.企业定位理论企业定位理论:

又叫产品与市场组合定位理论,指要确定企业定位,即产品定企业定位理论位和市场定位,企业在哪个行业经营,生产该行业何种产品,为哪个或哪些市场领域服务,这就是安索夫的产品与市场组合定位理念,简称企业定位理论。

  79.经营单位战略:

是经营单位在总公司或集团公司总体战略指导下,为实现总经营单位战略:

经营单位战略公司发展目标,对所从事的某一经营事业的发展作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80.战略阶段:

指根据战略目标的要求,在规定的战略期内所划分的若干阶段,战略阶段:

战略阶段以便分期地去实现总的战略目标的要求。

  81.战略实施:

指贯彻和执行已选定的战略所开展的活动。

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

  82.战略控制:

指在战略计划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按战略计划的要求进行生产战略控制:

战略控制经营活动,所采用的不断评审实际工作,将反馈回来的实际成效信息与计划目标比较,及时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的活动。

  83.避免控制:

是管理人员采取适当的手段,使不适当的行为没有产生的机会,避免控制:

避免控制从而达到不需要进行控制的目的。

  84.企业的外部环境:

就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科学企业的外部环境:

企业的外部环境技术、物质资源等环境。

  85.用户的现实需求:

就是用户或顾客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和户客观需要、有用户的现实需求:

用户的现实需求能力购买、也准备购买的需求,现实需求构成企业的现实市场-----现实的市场容量。

  86.企业内部环境:

也叫企业内部条件,主要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客观物质条件和企业内部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工作情况。

它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基础,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

  87.企业规模:

指调查对手的企业总规模和生产某种产品的规模。

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

  篇二:

企管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法人:

  所谓法人,是指具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财产,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组织。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企业的法人财产制度,即确定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以公司的法人财产为基础,以出资者原始所有权、公司法人财产权与公司经营权相互分离为特征,以股东会、董事会、执行机构为法人治理结构来确定各自权利、责任和利益的企业财产组织制度。

文化管理:

  指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提炼企业文化,通过学习与教育,促进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企业精神、经营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准则、规章制度和企业形象等经营哲学与规则,自觉规范企业经营和全体成员的日常行为,协调一致地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目标。

资本经营:

  就是把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各种生产要素,即拥有各种资本,通过流动、物购、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各种途径优化配置,进行有效运营,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流程再造:

  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衡量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如成本、质量、服务和效率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企业文化:

  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中逐步形成的观念形态,文化形式和价值关系的总和。

  欧盟:

  公司基于自愿形式的将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整合进他们商业运作以及与利益相关者互动中的概念。

  社会企业概念及它的核心特征:

  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同时拥有社会使命和商业机构的一些特点,结合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可以在扶贫济困、帮助弱势群体更广泛深入地参与社会事务以及他们的能力建设、建立社会资本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企业拥有基本的社会目标而不是以股东和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为动机,其所获得的利润都再投入到自身业务或社会中。

  社会企业是一种为了社会目标而在市场中进行商业活动的组织。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特征: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能为企业确立和长期保持竞争优势,获取稳定超额利润发挥关键作用的某种特殊能力。

  1、延展性

  即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进入多种产品市场的潜在途径。

  

(2)有用性

  即核心竞争力能为顾客带来较大的最终用户价值。

  (3)独特性

  即核心竞争力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

  (4)叠加性

  即两项或多项核心能力一经叠加,可派生出一种新的核心能力。

这就是战略联盟(strategicAlliances)的主要动因。

  领导力:

  领导力是把人们集结到一个共同目标下的能力和意志力,以及激励人们自信心的品德。

  篇三:

企业文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2:

企业文化模式:

是指一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文化特质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它反映一类企业的整体文化面貌和一般精神状态。

  3:

企业价值观:

是企业领导人和全体员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人的行为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4: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乃是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谋求生存、发展而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并为整个员工躯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5:

企业伦理道德:

企业伦理道德是指用以调整企业内部各种关系以及企业与社会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6:

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物质形态、经营管理行为和精神面貌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或者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整体的认识和评价。

  7:

企业文化积累:

是指企业文化特质的保存以及企业文化新特质不断增长的发展过程。

8:

企业文化传播:

是指企业文化特质从一个群体或个体扩散到另一个群体或个体的过程。

9:

企业文化冲突:

是指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特质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时所产生的撞击、对抗和竞争。

  10:

企业文化整合:

是指企业内部具有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

  11:

企业文化变革:

是指由企业文化特质改变所引起的企业文化整体结构的变化,它是企业文化运动的必然趋势。

  12:

企业楷模:

也称企业英雄,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较高政治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和优秀业绩的劳动模范、先进骨干分子或英雄人物等。

  13:

企业家:

指的是创新事业和冒险事业的组织者。

他是企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是企业精神的人格化代表,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关键与重要的作用。

  14:

企业家素质:

是指企业家本来的品质、特征、知识素养以及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能力的综合。

  15:

企业文化礼仪:

是指企业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所形成的交往行为模式、交往规范性礼节和固定的仪式。

  16:

企业文化保证体系:

是指企业以保持和发展优良企业文化为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科学方法,坚持以人为中心,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

简答题

  1:

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地位?

  答:

第一:

用企业文化理论指导管理实践,体现了成功企业的共同特征。

  第二:

企业文化理论作为一种理论,是对企业管理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第三:

企业文化理论在整个企业管理理论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为探索适合不同国情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提供了新的视野,开辟了新的道路。

  2:

企业文化作为微观现象所具备的特征有哪些?

  答:

第一:

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属性。

  第二: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并发展的。

亚文化属性。

  第三:

企业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它有自身的运动规律。

本质属性。

  第四: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两分属性。

3:

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是什么?

  答:

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是:

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信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反对单纯的强调管理。

注重在汲取传统文化界精华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此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内部物质、精神、制度的最佳结合和动态平衡。

  4:

企业文化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各部分内容所处的地位是什么?

  答:

包括:

企业整体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规范、企业风貌与形象。

  企业文化构成体系的四部分在企业文化整体中所处的地位分别是:

企业风貌与形象处于文化结构的表层,对组织成员起着影响、感染、教化和引导作用。

企业伦理道德规范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中层,对组织的言行起着引导和制约作用。

企业整体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深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着整个企业文化的方向、本质、层次。

5: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的价值?

  答:

从两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