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624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

版高考生物复习第1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1讲 走近细胞

[考纲展示]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Ⅱ)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3.实验: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考点一|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连线)

生命活动      基础

    a.细胞的增殖、分化

②生长发育

③遗传与变异c.细胞代谢

答案:

①—c ②—a ③—b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2)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3)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且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是病毒。

(4)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态系统由群落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

4.病毒相关知识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个体是生命系统中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

(×)

提示:

细胞是生命系统中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

(2)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

(3)根毛细胞能完成一切生理功能。

(×)

提示:

根毛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只能完成部分生命活动。

(4)病毒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

提示:

病毒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5)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碱基和核苷酸也各有4种。

(√)

2.思考回答(规范表述)

怎样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记病毒?

提示: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记病毒时,应先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宿主细胞,再用宿主细胞来培养病毒。

考法1 考查细胞与生命系统的关系

1.(2019·武汉联考)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  )

A.HIV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A [HIV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只说明病毒的组成,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2.(2019·济南模拟)“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哪一项叙述不符合这一观点(  )

A.各种细胞的功能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的整体中才能完成

B.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

C.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不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D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各种细胞的功能只有在保证其完整性的情况下才存在;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

考法2 考查病毒及与细胞的关系

3.(2018·北京四中期中)寨卡病毒是一种虫媒病毒,通过伊蚊属蚊子的叮咬进行传播,能够让人患上寨卡病。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生命系统最基础的结构层次

B.病毒是不具细胞结构的生物

C.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病毒可在内环境中完成增殖

B [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病毒必须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增殖;病毒是不具细胞结构的生物。

]

4.(2019·河北正定中学模拟)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结构简单,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B.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只有遗传物质核酸进入细胞内

C.机体清除入侵体内的病毒只依赖于细胞免疫

D.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宿主细胞的U或T,然后接种病毒,可确定病毒的遗传物质的类型

D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A项错误;多数动物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是通过宿主细胞的内吞作用,整个病毒都进入细胞,B项错误;机体清除入侵体内的病毒依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C项错误;RNA病毒含有的特征成分是尿嘧啶,DNA病毒含有的特征成分是胸腺嘧啶,D项正确。

]

1.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2.病毒被界定为生物主要是因为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能自我增殖,病毒单独存在时不具有生物活性,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

3.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碱基和核苷酸也各有4种。

考点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及细胞学说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图1         图2

(1)图1属于原核细胞,图2属于真核细胞。

(2)图1代表的细胞与图2代表的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写出图1细菌细胞中下列结构的名称:

①拟核;②细胞壁;⑤核糖体;⑥鞭毛。

(4)两类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5)图1中蓝藻细胞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蓝藻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细胞学说

(1)细胞学说建立过程(连线)

     

     

①1665年   a.魏尔肖   Ⅰ.创立了细胞学说

B.虎克Ⅱ.发现并命名细胞

③1858年

提示:

①—b—Ⅱ ②—c—Ⅰ ③—a—Ⅲ

(2)基本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

①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②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蓝藻、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

提示:

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2)硝化细菌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

提示:

硝化细菌无线粒体,但细胞内有催化有氧呼吸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

(3)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均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

提示: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核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4)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提示:

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生物界的多样性。

2.思考回答(规范表述)

(1)不同细胞的形态、大小及结构各不相同,其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

直接原因:

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具有多样性;根本原因:

不同个体的细胞中含有的DNA不同,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从细胞生命活动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提示:

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3)细胞学说涉及的生物范围是什么?

提示:

细胞学说仅涉及动植物细胞,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

1.归纳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不同

项目

比较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细胞分

裂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转录和

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翻译在细胞质(主要在核糖体)内

是否遵循

孟德尔遗

传定律

不遵循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生物的分类

生物

3.归纳细胞统一性的“五个”表现

考法1 考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

1.不属于真核生物的不一定就是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非原核生物也非真核生物。

2.带“菌”的不一定都是细菌(原核生物),如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3.带“藻”的不一定都是蓝藻(原核生物),如绿藻(小球藻、衣藻)是真核低等植物,黑藻是高等植物。

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如蓝藻无叶绿体。

5.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线粒体,如硝化细菌。

6.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都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和筛管细胞。

1.(2019·江西百校联考)如图分别表示蓝藻和水绵两种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蓝藻      水绵

A.两者都含有光合色素

B.两者的DNA均不与蛋白质结合

C.两者含有核酸的主要场所不同

D.两者细胞内均可完成能量转换

B [蓝藻为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染色体,其DNA主要分布在拟核中,不与蛋白质结合。

水绵为多细胞真核生物,细胞核中的DNA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

2.(2019·长沙市雅礼中学期末)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生物的细胞

B.含有有氧呼吸酶的生物不可能是原核生物

C.真核生物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只进行无丝分裂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D [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生物的细胞,如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A错误;含有有氧呼吸酶的生物可能是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B错误;真核生物可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或无丝分裂,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无丝分裂,可进行二分裂,C错误。

]

考法2 考查细胞学说

3.(2019·衡水中学月考)下列对“细胞学说”理解合理的是(  )

①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②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③提出了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 ④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①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①正确;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②错误;③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由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③错误;④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④正确。

]

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B.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细胞均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

B [细胞学说并没有提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划分;细胞学说认为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的,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但并没有说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并没有指出具体的分裂方式,一般真核生物的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进行增殖。

]

考点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

1.实验原理:

将细胞放大,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有利于区别不同的细胞。

2.实验步骤

(1)低倍镜:

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2)高倍镜观察的“四字诀”。

①“找”:

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②“移”:

“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③“转”: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④“调”: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放大倍数的计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的计量标准:

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2.目镜和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离装片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离装片越远,如H2。

3.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比较

项目

物像

大小

看到细

胞数目

视野

亮度

物镜与载

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低倍镜

4.成像特点及装片移动规律

(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且放大的虚像;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180度。

(2)装片的移动规律:

装片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相对于视野中央,物像偏哪个方向,装片就移向哪个方向,即“偏哪儿向哪儿移”。

1.(2018·海南高考)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C [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A错误;高倍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B错误;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C正确;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D错误。

]

2.(2018·长沙模拟)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未经染色的家兔新鲜血涂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操作者的左侧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上升显微镜镜筒

B.为观察位于视野左下方的某个红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在低倍镜视野中可以观察到红细胞数量最多、有细胞核、呈鲜红色

D.白细胞的体积比红细胞大,在显微镜视野中最容易找到它

A [观察位于视野左下方的某个红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B项错误;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C项错误;红细胞的数量多,白细胞的数量少,在显微镜下最容易找到红细胞,D项错误。

]

真题体验|感悟高考 淬炼考能

1.(2018·全国卷Ⅱ)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B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项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其不能感染肺炎双球菌,B项错误;HIV是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C项正确;阻断病原体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D项正确。

]

2.(2018·海南高考)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

B.酵母菌有线粒体,而乳酸菌无线粒体

C.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

D.溶菌酶能破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壁

D [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但产物不同,A正确;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线粒体,乳酸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线粒体,B正确;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C正确;溶菌酶只能破坏乳酸菌等细胞的细胞壁,D错误。

]

3.(2018·海南高考)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的内膜上有酶的分布

B.细胞核中含有DNA和蛋白质

C.核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D.叶肉细胞的细胞膜含有纤维素

D [线粒体的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分布有相应的酶,A正确;细胞核中含有染色质,其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B正确;核膜等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C正确;叶肉细胞的细胞膜中含有脂质和蛋白质,细胞壁中含有纤维素,D错误。

]

4.(2017·海南高考)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

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

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D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遗传物质集中在一个没有明确界限的低电子密度区,称为拟核,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A、C正确;原核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B正确;蓝藻细胞无叶绿体,细胞质中含叶绿素和藻蓝素,D错误。

]

5.(2015·海南高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B [本题考查原、真核细胞的判断与比较。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有核糖体,无叶绿体,A项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项错误;水绵是真核藻类,细胞内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项正确;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内有细胞核,无叶绿体,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D项正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