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764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docx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docx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制度改革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整体框架。

但由于每个省或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也应该是因地制宜的。

作为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有自身的特殊性。

文章首先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目标和方式做出诠释;其次分析了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其形成机制;最后,结合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根据浙江自身的特点提出了浙江建设新农村的现实路径选择。

  2006年,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新农村建设运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新农村的含义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

这种提法就意味着新农村建设不能只注重农业生产,还要注重农村文化、农村福利事业的建设,不能简单加速农村经济增长,而是要促进农村和谐健康地发展。

笔者将通过对浙江省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研究,根据政治经济学原理,结合浙江实际情况,提出一条适合浙江的新农村建设路径。

  一、政治经济学中新农村建设的诠释

  当今学术界对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倾向:

第一种是极端的具体化,把新农村建设运动定义在农村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完善上;另一种则是极端的宽泛化,把农村的所有工作都纳入新农村建设运动。

现有的一些文献主要讨论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测度,尤其对其推进思路,提出了多种制度变革和发展方案。

①②这些对于人们深化认识新农村建设无疑是有很大价值的。

但是,这些文献

  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和落实《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统筹城乡发展的系列工程,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改观。

浙江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正在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不断提高。

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撑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农村人口和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致富门路拓宽,使县城和“中心镇”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农村企业和人口的集聚中心、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依托。

在农民不断增收的情况下,浙江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全省城市化率达到60%左右,新转移农业劳动力200万人,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到20%以下。

2007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65元,连续23年居全国各省区的首位,几乎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的两倍。

其中,来自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收入达到80%左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

2006年,浙江各级财政在“三农”投入达亿元,同比增长%以上。

其中,累计完成环境整治村8236个,示范村852个,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万人,下山脱贫万户;15665家工商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10205个城市文明单位与9830个行政村结对。

但与此同时,浙江省农业基础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还没有完全得到改变,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机制尚未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制约“三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纵观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主要可以归结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浙商”精神和发达的民营经济。

浙江人多地少,农业资源有限,原有城市较少,自古就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且国有企业不发达,这些都使农民受到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这些迫使农民要去“闯市场”,走农村工业化道路,去自主创业带动他人就业,而各级政府对农民的这种“闯精神”,这种自发的、大胆的、超前的实践也非常支持。

可以说,正是各级政府和农民的解放思想造就了当今遍布全球的浙江农民企业家。

如今的“浙商”,锐意进取、有胆略、有拼劲,敢于创新,善于学习和利用外部资源。

正是这种“浙商”精神造就了如今浙江发达的民营经济,使浙江农民逐渐走上非农道路。

(2)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

浙江是全国县域经济最发达的省份,而浙江县域经济的特色就是块状经济和专业化市场。

浙江农民收入长期保持第一的原因主要也在于其强大的县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经济的迅猛发展。

这几年,浙江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以中心城市、城镇和块状特色经济的发展带动产业和农业人口的集聚,目前已使全省80%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

浙江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也是非农业,浙江农民增收的经验就是把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解放出来,成为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生力军。

这也是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最成功的方略。

(3)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三化”农业。

在农业发展上,浙江农民充分发展“三化”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科技化),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现代产业发展的理念经营农业、以先进的装备设施来武装农业、以农产品加工流通的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农业,形成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

而农业“三化”的发展正是以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为载体的。

2003年4月,浙江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唯一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试点省,目前,合作社已经成为浙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整合资源和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004年11月11日,浙江人大会议通过了《浙江省农业专业合作社条例》。

这部专业农民合作组织法规为浙江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扫清了没有法人地位的障碍,使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更有效地发挥了作用。

与此同时,浙江农业也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目前,浙江以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业资本在国外和省外,获得了大量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

(4)浙江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与浙江省各级政府的新农村机制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浙江在统筹城乡、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机制上形成得较早。

浙江农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而浙江省的高层领导和基层干部的理论工作也做得非常好,高层干部把基层干部对农民的经验提高到了理论政策的高度,又用理论指导推动了实践。

其次,省政府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速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形成了城乡互动互促的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促使浙江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率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各省区第一。

  三、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

  根据浙江省自身的特点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浙江新农村建设应该继续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

继续发扬“浙商”精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走集群化、工业化道路。

充分利用县域经济和专业市场,带动农村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因此,建设新农村就要以农民的收入和福利的提高为中心和根本出发点;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增强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重点转向农村;政府要继续提供和改进新农村建设所需求的各种制度和政策,着眼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制度性障碍,形成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农村财富源泉充分涌流、新农村建设动力不断增强的体制和机制。

  

(一)继续发扬“浙商”精神、大力发展集群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增长

  浙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浙商”,同样,浙江的新农村建设也应该继续发扬“浙商”精神,让农民实现自主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强民营企业在浙江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浙江的民间资本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

而对于民营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稀缺的浙江来说,建设新农村应该走产业集群道路,充分发挥块状经济和专业化市场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把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企业集中和产业集群,利用块状经济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就业门路,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目前,浙江几乎每个县都有作为依托的乡镇企业,以及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起来的非农业产业集群,而发展集群产业既能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又能推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对浙江新农村建设的农业发展来说,第一要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

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继续发展“三化”的农业集群,具体来说,可以依托当地特色农业而形成的农业或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也可以依托地方的一些中小企业带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和农业产业集群。

第二要继续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逐步实行以农户为主体的土地流转制,这样可以促进土地资源向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流动,实现土地的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的进程,克服家庭分散经营的风险,并且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不仅要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等优势来发展农产品,还要形成支撑长期发展的技术优势,必须充分发挥各种层次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技术研发能力,实行农学研结合,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来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靠科技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

  浙江新农村建设还要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

因为农业的先天性缺陷,单靠农业,农民是无法致富的。

所以,应该继续发扬“浙商”精神,走农村工业化道路。

把农村经济结构由以农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向以工业为主、农工商结合的复合经济结构转变。

通过农村的农工商结合使农民富起来,充分发挥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和带动作用,着眼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发展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民营经济和特色块状经济为支撑的县域经济。

着力提升县域特色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块状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大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向工业功能区和中心镇集聚力度,推动农村产业集群化发展。

对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也应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自己的集群产业,一些发达的农村可以建立工业园区。

而服务业方面要继续发挥农村山水景观、农耕文明、人文历史等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业。

  

(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要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重诚信、讲礼仪的新型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综合应用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和市场机制等多种手段,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基础。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需要从教育人手。

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水平,着力增强科技、教育对培育新农民的作用。

首先,要改革农村教育体制,使农村教师将关注普通教育与关注农民教育结合起来,了解农民的基本需要,激发农民的求知欲望,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次,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适合浙江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要求的农村教育新模式,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技能培训,建立农民操作技能认证制度,为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直接动力,为农民素质提高创造条件。

通过各种教育培训,形成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民培育良性互动的机制,通过新农民的培育造就一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让新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源泉。

  (三)借鉴现代社区理念,推进农村“新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新村”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推进村庄整治、改变村容村貌、优化人居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任务。

浙江建设“新村”应该借鉴现代社区的建设理念来改造传统的村落社区,在村庄整治建设中要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方向。

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一体和创造最佳人居环境的要求,对现有的布局分散、杂乱无章的村落和农居点进行科学地规划和整治建设。

重点是要搞好中心村的建设规划,使中心村成为农民的集中居住点和农村公共服务的基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整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社区建设,引导农民住宅建设和居住向中心村集中,努力把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设施齐备、服务配套、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

  

  (四)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提高供给效率

  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农民的生产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

对一些公共产品的投入要确立以政府为主导,政府、集体、农民三方共同出资的政策。

同时,要拓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来源,根据浙江民间资本充足和民营经济发达的现实,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金融市场等方式进行融资,具体可以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建设农村公共产品生产专项基金等方式。

在供给方式上,除了政府或农村社区的直接供给方式外,应该增加政府委托私人的供给方式以及政府补贴私人或企业的供给方式,鼓励帮助企业或私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

④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生产是一个投资回报率低、回收期长的事业,因此政府要通过提供财政补贴、提供民间资本贴息、免掉企业税收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

对于社区内的一些公共产品提供,则主要由社区自身提供。

提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就要求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要以农民的需求为引导,推行自上而下的公共决策制度,要创新农村公共产品生产与管理制度,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公共产品使用收费上,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公共产品供给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包括养老、医疗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训,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建设。

  (五)实行农村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在农村管理体制上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基层民主建设的领导,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进行农村管理体制创新,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逐步完善相关法制体系,提高村委会直接选举的质量。

通过规范选举程序,进一步规范村委会民主选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村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放弃原来的公推公选模式,而代之以差额直选的方式,选举出真正有能力、有魄力的人当干部。

(2)理顺农村两委关系。

明确区分村庄的领导权与管理权,处理好政治领导与处理具体事务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在乡镇级或大村可以建设以村民代表组成的农村纪律检查委员会,加强对党政领导的监督。

村级党组织的权力主要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管理好党务工作和自身建设。

村委会的管理权在于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3)要健全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加强民主议事协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制度建设,提高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电算化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

要充分推广“枫桥经验”,切实加强农村社区管理在农村管理中的作用。

  (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协调的发展体制

  浙江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职责就在于进行体制改革、实行农村体制的制度变迁。

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推进、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农村综合配套体制改革,首先,要废除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其次,要实行农地股份制式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最后,重点应放在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制度完善、农村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上。

  在财政体制上,浙江省政府要继续深化农村基层财政体制改革,取消乡级财政,建立县乡一体的、由县级财政统筹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系。

进一步完善政府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一套科学投入、投资的机制和有力的监督机制专任制。

在财政政策上,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民的投入与补贴,要调整和优化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结构。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调整支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大对农村公共品和公共设施基础建设的投入。

从目前来看,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品的投入力度,因为这些投入不仅可以使农民收入提高,而且可以提高农民的综合能力。

  在金融领域,要继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首先,要通过吸收地方政府、民间资本或外资将农村信用社改为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要提高农村信用社和合作银行扶持三农发展的信贷比例,改革邮政储蓄功能,开发其农村贷款业务,利用各种政策,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

对于农业发展银行,可以由政府给其提供一定的财政补偿,引导其转型为一家真正的农业产业银行。

针对浙江民间资本数量大,民间金融较为发达的事实,可以考虑先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制定公平的市场进入退出制度,规范民间信贷,通过建立民间银行而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闲散资本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为农村农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⑤⑥⑦政府要合理引导农村社区金融组织、农民互助金融组织的良性发展,通过多方吸引资金而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和农民共同基金。

在融资制度方面,可以通过制度安排、财力扶持等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多渠道筹资担保基金,改变农民和农村中的中小企业大额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同时,要积极在农村推进现代化的金融工具,积极利用金融市场的各种金融工具来筹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

政府要建立股权融资制度,利用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扩大农业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支持有前景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化项目上市融资,为进一步促进非银行金融发展积极创新条件。

  注释:

  ①马晓河《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及其政策建议》,载于《改革》2006年第1期第5至11页。

  ②韩俊《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载于《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9期第14至20页。

  ③高帆《新农村建设:

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析》,载于《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第1期34至39页。

  ④施从美、倪慧《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体制创新》,载于《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3期第141至143页。

  ⑤高亮《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载于《农村经济》2007年第6期第58至60页。

  ⑥彭红利《金融抑制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载于《农村经济》2007年第2期第53至56页。

  ⑦邹欣《“准入开放”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载于《财政研究》2007年第11期第39至41页。

  [参考文献]

  [1]陈运国,陈和平.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07,(12):

50-52.

  葛兵.发展产业集群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

86-87.

  姜作培.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运作机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3):

43-46.

  李厚廷.新农村建设:

战略目标与策略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7,(12):

27-30.

  林毅夫.建设新农村既是目标又是手段[J].改革,2006,(3):

5-6.

  杨继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探讨[J].农村经济,2007,(10):

3-7.

  曾康霖,王艳娇.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0):

20-23.

  赵春玲.地方政府主导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07,(5):

87-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