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6189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经济学基础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经济学基础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经济学基础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经济学基础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经济学基础考试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经济学基础考试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经济学基础考试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考试重点.docx

《经济学基础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考试重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学基础考试重点.docx

经济学基础考试重点

1.资源的稀缺性: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欲望而言,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2.需求规律: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3.供给规律: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随之增加。

4.需求价格弹性:

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

5.供给价格弹性:

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

6.无差异曲线:

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果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7.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同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8.预算线:

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9、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货币额和实际支付的货币额之间的差额。

10、等产量曲线: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11、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2、等成本线:

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13、边际收益: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益的增加量。

14、边际产品价值:

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所增加的价值。

15、工资变动的替代效应:

工资变动对劳动者消费闲暇与收入之间的替代所产生的影响。

16、工资变动的收入效应:

工资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动对劳动供给所产生的影响。

17、市场失灵:

指由于某些原因,市场不能充分有效的配置经济资源的情况。

18、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国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19、通货膨胀:

一国价格水平持续而普遍的上涨。

20、失业率:

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

21、自然失业率:

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是的失业率。

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22.奥肯定律: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23、倾销:

厂商对其出口的产品制定一个比其在国内市场要低的价格的行为。

 

1、如何理解资源是稀缺的?

答:

一般的,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欲望而言,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

即稀缺性是就相对意义而言的。

欲望的基本特点在于无限性,即人们得欲望永远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时候,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品或劳务来满足,而物品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

然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样无限的欲望与有限的资源的矛盾就形成了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

2、说明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

答:

面对资源稀缺性的事实,人类社会都必须面对和解决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

他们是: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1)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

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在诸多可能的物品和劳务中,每一种应该生产多少以及何时生产,生产多少消费品和投资品。

(2)如何生产物品。

一个社会必须决定谁来生产,使用何种资源,以及采用何种生产技术。

(3)为谁生产。

谁来享用经济活动的成果?

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是公平合理的吗?

社会产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间进行分配?

是否会出现贫富差距?

3、考虑家用旅行车市场答:

(1)人们决定多生孩子。

即人们偏好更多的孩子,对孩子的需求增加。

(2)钢铁工人的罢工提高了钢材价格。

工人罢工引起工资提高,即投入品的价格提高,从而提高钢材的价格。

供给的价格提高,供给量减小。

(3)工程师开发生产出新的自动化机器用于家庭旅行车。

技术提高,供给量提高。

(4)客货两用车价格上升。

价格上升,需求降低。

(5)股市崩溃减少了人们的财产。

收入减少,需求降低。

4、披萨市场需求供给。

答:

由图可知,这个市场的均衡价格是6美元,均衡数量是80个。

如果市场上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需求减少,供给增加,最终会回到均衡位置。

如果市场上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最终会回到均衡位置。

5、篮球比赛门票答:

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对于反需求函数则是竖直的),也就是说供给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

(2)均衡价格为8美元,均衡数量是8000张。

6、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价格20.........一份肯德基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是多?

答:

4份快餐可以换一件衬衫或者一件衬衫可以换四份快餐。

7、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

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I为无差异曲线。

答:

(1)消费者的收入:

30*2=60元

(2)商品2的价格:

60/20=3元(3)预算线方程:

60=2X1+3X2(4)预算线的斜率:

-P1/P2=-2/3(5)E点RCS12值:

RCS12=P1/P2=2/3

8、假设AB两个消费者,需求函数为yA=20-4P和yB=30-5p。

答:

1画表格横头包括(价格(0、1、2、3、4、5)、A的需求量、B的需求量、市场需求量A+B)2按表格画出A、B需求量的图和总的图。

9、该生产函数表现了出边际报酬递减,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从第5单位开始递减。

10、写出生产函数。

答:

平均产量为

,边际产量为

11、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TC(Q)=Q3-10Q2+17Q+66......答:

(1)可变成本部分为

不变成本FC=66

(2)

(3)

12、举出一个政府制造垄断的例子。

制造这一垄断一定是不好的吗?

答:

专利法和著作权法是政府为公共利益创造垄断的一个例子。

当一个制药公司发明了一种新药,它就可以向政府盛情专利。

如果政府认为这种要是真正原创性的,就批准专利,该专利给予该公司在若干年中排他性的生产并销售这种药的权利。

制造这种垄断虽然从静态上看会形成垄断价格,造成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但从动态来看,它可以起到激励创新的作用,而这一方面的作用对于整个经济的长期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所以说制造这种垄断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13、已知短期成本函数C=0.1Q3-2Q2+15Q+10,价格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当价格为多少时,必须停产?

答:

(1)由短期成本函数得MC=0.3Q2-4Q+15=P=55Q=20利润为PQ-C=55*20-310=790

(2)厂商必须停产的条件是:

在MC=MR的情况下出现P=AVC(平均可变成本)MC=0.3Q2-4Q+15=P=0.1Q2-2Q+15得到:

Q=10P=5所以市场价格P=5时,厂商必须停产。

14、厂商要素的使用原则:

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那么厂商选择要素的使用量是也就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使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边际成本”。

特别的在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要素边际收益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价格。

而边际成本则恰为要素的价格。

所以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也就是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价格等于要素的价格。

15、试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概念对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进行分析:

之所以会出现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因为当工资率提高时,对劳动供给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成相反的作用。

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对劳动者消费休闲与收入之间的替代所产生的影响。

较高的工资率意味着休闲变得相对昂贵,因而若工资率提高,则劳动者倾向于用消费其他的商品来代替闲暇。

所以,工资率提高的替代效应是的劳动供给量增加。

反之亦然。

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动对劳动供给所产生的影响,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时间减少,反之亦然。

由此可见,工资率提高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反,工资提高是否使得闲暇时间或工作时间减少,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程度。

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

16、试解释为什么自然垄断行业的边际曲线低于其平均成本曲线:

自然垄断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报酬递增,即随着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不断下降,这也是该行业能形成自然垄断的原因。

由于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必须更低,才能保证对于每一单位产量的成本(平均成本)下降,也就是说,边际成本必须在平均成本以下,才能保证平均成本是下降的,从而保证它是以规模报酬递增特点的自然垄断。

17、反垄断的利与弊:

反垄断政策一方面可以让厂商集中精力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花较少的精力在减少竞争的策略上。

而另一方面,反垄断政策又在某些方面影响了经济效率,作为一项固定的政策,它阻碍了一些有效率的经济行为的进行,比如涉及到某些有效率合同的合法性。

18、GDP的四个组成部分:

1支出法计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2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物)和劳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等)的支出。

3投资导致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投资包括固定资本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

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

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4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设施、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支出。

5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额。

进口比如对国外高科技产品的进口,出口则比如我国初级产品如衣物等的出口,所有的出口与所有的进口即为净出口。

19、

(1)一国经历了移民高潮。

—长期总供给增加

(2)一国工会在新的合同中赢得了未预期到的工资增加。

—长期总供给减少(3)严重的暴风雨危机一国的工厂。

长期总供给减少

20、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

1.增长的要素包括:

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

人力资源(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励),劳动力投入包括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大军的技术水平。

所投入的劳动力的质量,如劳工的技术、知识和纪律性,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水平、健康程度和纪律意识,以及提高劳工的电脑操作技能,都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2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产出的第二大传统要素是自然资源。

这里所指的主要资源包括耕地、石油天然气、森林、水力和矿产资源等。

但是,自然资源的拥有量并不是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3资本(机器、工厂、道路),不仅包括私人投资,还包括由政府承担的为私人投资部门提供基础设施的投资。

这些投资被称为社会基础资本,包括大规模的先于贸易和商业的工程。

如公路、灌溉和引水工程、公众医疗保健事业等。

4技术变革是指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发明或是新产品、新服务的引进。

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无声的、不为人察觉的方式,不断以微小的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出数量。

21、如果悲观主义情绪蔓延全国,则总需求会发生萎缩。

中央银行如果想稳定需求,就要采取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

中央银行只能采取货币政策,即改变法定准备率;改变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则为:

降低法定准备率,降低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从而扩大货币供给量,从而抑制总需求的萎缩。

 

 

2.人类社会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是: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3.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行为可以描述为,消费者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之下,通过购买选择,使其满足程度最大化。

4.在既定的预算约束下,消费者选择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的价格比,即相对价格时,就达到了使他的满足程度最大化的状态。

5.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产生于个人选择使其满足程度达到最大化的商品和劳务组合的过程。

6.市场需求曲线可由市场中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到。

7.消费者剩余等于买者对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减去实际为该种物品所支付的货币量,它衡量买者从参与市场交易中所得到的收益。

可以通过找出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来衡量消费者剩余。

8.经济学家认为垄断和不完全竞争导致了四个主要的问题:

产出受到限制,管理松懈,研究与开发的减缩和寻租。

9.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如何取决于价格。

根据需求规律,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因此,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0.除了价格之外,决定需求量的其他因素包括收入,偏好,预期,以及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

如果这些其他决定因素中的一种发生了变化,需求曲线就会移动。

11.供给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供给量如何取决于价格。

根据供给规律,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

因此,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2.除了价格之外,决定供给量的其他因素包括投入价格,技术,以及预期。

如果这些其他决定因素中的一种发生了变化,则供给曲线移动。

13.供给与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被称为市场的均衡。

这两条曲线相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下,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14.买者与卖者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使市场趋向于均衡。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存在超额供给,就会引起市场价格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存在超额需求,就会引起市场价格上升。

15.为了分析任何一个事件如何影响市场,我们用供求图来考察这种事件对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这样做时,我们按照上三个步骤,第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

第二,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第三,将新均衡与旧均衡进行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