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6573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淀.docx

《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淀.docx

学生学号

0121110680313

实验课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软件需求工程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刘军

学生姓名朱阁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工程ZY1102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

实验项目名称

Linux键盘命令和vi

实验成绩

实验者

朱阁

专业班级

软工ZY1102

组别

同组者

实验日期

2013年4月24日

第一部分:

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Linux键盘命令和vi

要求:

掌握Linux系统键盘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

 

Vi编辑器常见命令如下:

Vi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此时光标会定位于第一行行首

Vi+nfilename:

打开一个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n行行首

Vi+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最后一行行首

Vi+/pattern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个与pattern匹配的串处

vi -r filename :

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移动光标:

移动光标h、j、k、l:

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Ctrl+b:

上滚一屏。

Ctrl+f:

下滚一屏。

Ctrl+d:

下滚半屏。

Ctrl+u:

上滚半屏。

G:

移到文件最后。

w:

移到下个字的开头。

b:

跳至上个字的开头。

删除:

x: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后面一个字符。

dd: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行。

X:

删当前光标的左字符。

D:

删至行尾。

列出行号:

setnu(nu为行数):

显示行数。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Linux操作体统

Vi编辑器

PC一台

 

第二部分:

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vi共分为三种模式

(1)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为vi的初始模式,可以使用“上下左右”按键来移动光标,您可以使用“删除字符”或“删除整行”来处理文档。

在编辑模式或指令列模式中按【ESC】键可换回命令模式。

(2)编辑模式:

在命令模式中按下【i,I,o,O,a,A,r,R】等字母之后才会进入编辑模式。

按下上述的字母时,在画面的左下方会出现【--INSERT--或--插入--】的字样,才可以做文字数据输入。

(3)指令列模式:

在命令模式当中,输入【:

】或【/】就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最底下

一行,进入指令列模式。

在这个模式当中,可以存盘、结束vi、显示行号等操作。

2、实验操作的一般方法:

(1)进入Linux

(2)打开终端teiminal

(3)输入常见Linux命令测试

(4)进入vi

(5)在vi中进行输入,修改查找操作

(6)退出VI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1、登陆Linux系统后,进入vim,屏幕显示如下信息:

2.切换至插入模式(Insertmode)编辑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Insertmode)」,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3.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mode)」下,按一下「:

」冒号键进入「Lastlinemode」;输入wfilename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对Linux系统有了大概的了解,也熟悉了一些基本的vi操作

虽然仍然不是很熟练,但毕竟是初窥其貌,收获仍是比较多的。

实验中有不少的遗憾,就是很多东西本可以做得更好,只是限于水平,不能自由发挥。

以后要更多了解相关知识了。

 

实验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

实验项目名称

Linux下C编程

实验成绩

实验者

朱阁

专业班级

软工ZY1102

组别

同组者

实验日期

2013年4月26日

第一部分:

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要求:

掌握vi编辑器的使用方法;掌握Linux下C程序的源程序编辑方法;编译、连接和运行方法。

内容:

设计、编辑、编译、连接以及运行一个C程序,其中包含键盘输入和屏幕输出语句。

 

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实验步骤,实验过程等)

实验步骤:

1、先建立文件。

2、在vi界面输入如下代码:

//求一个时间段内的闰年

#include

intmain()

{

intyear,m,n;

printf(“请输入年份下限和上限:

:

\n”);

scanf(“%d%d”,&m,&n);

printf(“找到闰年如下:

”);

for(year=m;year<=n;year++)

if((year%4==0&&year%100!

=0)||(year%400==0))

{

printf(“%d”,year);

}

return0;

}

3、编译、运行相应的文件,即可在屏幕上显示出对应范围内的闰年

三、主要实验工具、,仪器设备及耗材

Linux操作体统、vi编辑器、gcc编译器。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刚开始输入的时候有点小问题,经过多次调试修改,最终程序正常运行了

 

二、实验结果描述

如在屏幕上输入1900,1960,会显示:

19041908191219161920192419281932

1936194019441948195219561960

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习惯了在windows上面编写代码的我,在linux上写最简单的C程序都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主要就是很多东西都跟windows下不一样,短时间内还不是很适应。

不过,经过这次试验,我依然很兴奋,至少我有一点linux下编程的经验了。

 

实验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

实验项目名称

SHELL编程和后台批处理

实验成绩

实验者

朱阁

专业班级

软工ZY1102

组别

同组者

实验日期

2013年5月06日

第一部分:

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SHELL编程和后台批处理

要求:

掌握Linux系统的SHELL编程方法和后台批处理方法。

内容:

(1)将编译、连接以及运行上述C程序各步骤用SHELL程序批处理完成,前台运行。

(2)将上面SHELLL程序后台运行。

观察原C程序运行时输入输出情况。

(3)修改调试上面SHELL程序和C程序,使得在后台批处理方式下,原键盘输入内容

键盘命令行位置参数方式交互式输入替代原键盘输入内容,然后输出到屏幕。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

 

test.cpp文件如下:

#include

intmain()

{

intyear,m,n;

printf(“请输入年份下限和上限:

:

\n”);

scanf(“%d%d”,&m,&n);

printf(“找到闰年如下:

”);

for(year=m;year<=n;year++)

if((year%4==0&&year%100!

=0)||(year%400==0))

{

printf(“%d”,year);

}

return0;

}

 

test.sh文件如下

#!

/bin/bash

#Program:

#Thisprogramisusedtocompileandrunafileofcpp

#History

#2011/06/01

g++-otest.outtest.cpp

chmodu+xtest.out

./test.out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Linux操作体统

Vi编辑器

PC一台

 

第二部分:

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经过调试修改后,程序能正常运行。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程序运行结果和上次的一样,如下所示:

如在屏幕上输入1900,1960,会显示:

19041908191219161920192419281932

1936194019441948195219561960

 

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通过这次的上机实验,对Linux上的SHELL编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对Linux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性能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后台批处理这个概念也有一些认识了。

总的来说,收获良多,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非常有限,还有很多东西都不懂。

 

 

实验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

实验项目名称

Linux系统调用(time)

实验成绩

实验者

朱阁

专业班级

软工ZY1102

组别

同组者

实验日期

2013年5月13日

第一部分:

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Linux系统调用使用方法:

要求:

掌握Linux系统调用使用方法。

内容:

学习使用time,ctime,sleep,exit等Linux系统调用使用方法。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namespacestd;

intmain()

{

while

(1)

{

chartimebuf[100];

time_tt;

time(&t);

strftime(timebuf,sizeof(timebuf),"%Y年%m月%d日%H:

%M:

%S",localtime(&t));

cout<

fflush(stdout);

sleep

(1);

}

return0;

}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Linux操作系统

Vi编辑器

g++编译器

 

第二部分:

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我们知道,完成Linux下的系统调用大致需要以下几步:

1、下载并不属于内核源代码

2、添加系统调用号

3、在系统调用表中添加或修改相应表项

4、sys.mysyscall的实现

5、重新编译内核

6、编写用户态程序

在经历以上六个步骤后,多次修改每一步出现的问题,最后程序正常运行了。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实验结果的一部分如下所示:

 

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这次实验的收获很大,不仅了解了系统调用的一般步骤及方法,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Linux系统的认识,真正见识到了系统的复杂与强大,也让我的视野开阔许多。

 

实验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

实验项目名称

Linux进程控制(fork)

实验成绩

实验者

朱阁

专业班级

软工ZY1102

组别

同组者

实验日期

2013年5月20日

第一部分:

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Linux系统进程控制

要求:

掌握Linux系统中进程控制原语fork的使用方法。

内容:

设计C程序,其中主进程创建一个子进程,以特定次序各自执行规定操作后退出。

 

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实验步骤,实验过程等)

实验主要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namespacestd;

intmain()

{

cout<<"Parentprocessid:

"<

pid_tiRet=fork();

if(iRet<0)

cout<<"Createchildprocessfail!

"<

elseif(iRet==0)

{

cout<<"I'mchildprocess,andidis"<

"<

}

else

{

cout<<"Createchildprocesssuccesschild"<<"theidis:

"<

}

return0;

}

三、主要实验工具、仪器设备及耗材

Linux操作系统

Vi编辑器

g++编辑器

PC电脑一台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pid_tfork( void);

(pid_t是一个宏定义,其实质是int被定义在#include中)

返回值:

若成功调用一次则返回两个值,子进程返回0,父进程返回子进程ID;否则

出错返回-1

函数说明:

一个现有进程可以调用fork函数创建一个新进程。

由fork创建的新进程被称为子进

childprocess)。

fork函数被调用一次但返回两次。

两次返回的唯一区别是子进程中返回0值而父进程中返回子进程ID。

子进程是父进程的副本,它将获得父进程数据空间、堆、栈等资源的副本。

注意,子进

持有的是上述存储空间的“副本”,这意味着父子进程间不共享这些存储空间。

linux将复制父进程的地址空间内容给子进程,因此,子进程有了独立的地址空间。

在明白了上述原理之后,经过多次修改程序中出现的问题,程序运行正常。

 

二、实验结果描述

实验的运行结果的一部分如下所示:

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通过这次实验,对Linux进程控制大体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在程序中控制进程的一种简单的方法,同时对进程的概念也有了进一步细化的认识,总的来说收获四不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