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6679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docx

板梁吊装方案之欧阳育创编

时间:

2021.02.04

创作:

欧阳育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吊装准备工作及吊装施工方向

四、吊装工序程序

五、吊装校核数据计算与校核

六、吊装注意事项

七、劳动力计划

八、吊装施工机具及手段用料计划

九、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十、安全与环境保护施工技术措施

十一、文明施工措施

十二、附表

附图《吊车站位布置示意图》

《DBQ300T/m工作范围示意图》

《DBQ3000T/M塔式起重机轨道铺设方案》

《3000T/m塔式起重机起吊120t大板梁工作示意图》

《3000T/m吊车与250t协作120t大板梁起吊点示意图》

《3000T/m塔式起重机起吊90t大板梁工作示意图》

《3000T/m吊车与250t协作90t大板梁起吊点示意图》

大唐鸡西B厂2#锅炉板梁/钢架

吊装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大唐鸡西B厂2×300MW煤矸石热电联产新建工程厂址位于鸡西市滴道区东部的化工二厂处,位于东经130°51′20″,北纬45°20′45″。

距鸡西市市中心直线距离约7km,距滴道火车站约3km、新发矿5km,距拟选的二道沟灰场约5km,距本期主要供水水源地团山子水库约7.5km。

厂址南侧和西侧分别有穆棱河和滴道河通过。

林密(林口到密山)铁路线与方虎(方正到虎林)公路在主厂区南侧经过,此段公路和铁路将厂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

南区为穆棱河和滴道河的河漫滩地,丰水期此漫滩被水淹没,枯水期农民在此开荒种地。

铁路接轨方案的要求,本工程拟将此处填高后布置贮煤场。

北区为滴道区东山西侧的坡地,自然地面坡度约为8%,采用阶梯布置方式,布置主厂房区域与循环水冷却塔区域等,两个区之间采用输煤栈桥进行连接。

大板梁吊装参数表

构件名称

重量(t)

安装高度(m)

大板梁(K-E)

120

70

大板梁(K-C)

90

57

大板梁(K-B)

90

57

表格说明:

(1)经多次与设计院联系得知,大板梁的截面尺寸及长度尚未明确,重量及安装高度由设计院给出,如上表。

二、编制依据

2.1《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T3515—2003

2.2《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HG20201—2000

2.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

2.4《设备吊耳》……………………………………………..……..HG/T21574-94

2.5常用钢丝绳品种《GB/T8918-1996》

2.6碳素结构钢《GB700-88》

2.7《DBQ3000(100t)塔式起重机性能》

2.8《M250(250t)履带起重机性能》

三、吊装准备工作及吊装施工方向

3.1施工场地的准备:

设备吊装的临时通道无障碍物,吊装方案已报有关部门审批,并向施工班组全面安全技术交底。

3.2吊装机索具的准备:

包括吊装用的钢丝绳、卡扣、信号旗、道木、脚手架、撬棍、哨子等;

3.3吊车吊装前,应对吊车进行全面检查,吊车应处于完好状态,吊车站位的地基铺垫石子及钢板且必须平整夯实,对影响吊装的场地障碍进行清理并经各方检查达到要求。

3.4本期为硫化床炉,特点为钢架跨度大(40米*65.2米)。

考虑到板梁最大起重量为120吨,安装高度最高70米,需要M250履带吊、DBQ3000T/M吊车联合吊装作业。

先将钢架及板梁在起吊前预先存入起吊点附近。

按照K5至K1、KA至KG的方向组织吊装。

祥见《吊车站位布置图》

《DBQ3000T/M工作范围示意图》

四、吊装工序程序

五、吊装校核数据计算与校核

5.1吊车的选用:

根据设备布置图和总平面图,整个装置布局紧凑,结合被吊装设备的重量、设备吊装高度以及安装的位置、起重机械的技术参数等综合考虑,选用型号为M250履带吊、DBQ3000t/m塔式起重机各一台。

详见<3000T/m塔式起重机起吊90T板梁示意图>

<3000T/m塔式起重机起吊120T板梁示意图>

5.2DBQ3000t/m塔式起重机、M250履带吊联合起吊120T板梁计划起重量:

DBQ3000t/m塔式起重机

选用主杆66.32m,副杆36m,选定工作幅度为21.1m

起重范围78T

详见《附表一》

M250履带吊

选用主杆91.4m,选定工作幅度为20m

起重范围25T

详见《附表二》

吊装120由于G1+G2≥120t

由以上设定联合起吊120T板梁时G1=40TG2=80T

5.3DBQ3000t/m塔式起重机、M250履带吊联合起吊90T板梁计划起重量:

DBQ3000t/m塔式起重机

选用主杆66.32m,副杆36m,选定工作幅度为21.1m

起重范围78T

详见《附表一》

M250履带吊

选用主杆91.4m,选定工作幅度为20m

起重范围25T

详见《附表二》

吊装120由于G1+G2≥90t

由以上设定联合起吊120T板梁时G1=30TG2=60T

5.4吊点位置计算:

L(板梁长度)

G(板梁质量)

G1(M250履带吊计划起重量)

G2(DBQ3000t/m塔式起重机计划起重量)

G1起吊中心线L1=G1/G*L

G2起吊中心线L2=G2/G*L

由以上算得吊点位置见:

《DBQ3000t/m塔式起重机、M250履带吊联合起吊90T板梁吊点示意图》

《DBQ3000t/m塔式起重机、M250履带吊联合起吊120T板梁吊点示意图》

5.5吊装绳计划由于板梁长度未定,暂不计算。

六、吊装注意事项

6.1吊车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

吊车在额定负荷或接近额定负荷时,应将重物吊离地面200~500mm,停止提升,检查吊车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稳性,绑扎的牢固性,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提升。

对于易摆动的物体,应拴溜绳控制。

6.2起重机械操作应遵守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6.3建立吊装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分工明确,互相紧密配合。

6.4在吊装现场应专设警戒线,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

6.5钢丝绳在与金属构件锐角、建筑物夹角接触时,应加垫保护以防损伤。

6.6本次吊装,大部分作业都在高空进行,安装的梯子、平台应进行安全检查。

6.7吊装施工严禁在大风、雷雨中进行。

七、劳动力计划

序号

职务或工种

人数

序号

职务或工种

人数

1

吊装总指挥

1人

7

机械工

2人

2

吊装副指挥

1人

8

铆工

6人

3

现场工程师

1人

9

电焊工

6人

4

现场安全员

1人

10

测量工

1人

5

吊车司机

4人

11

普工

10人

6

起重工

2人

八、吊装施工机具及手段用料计划

序号

机具、材料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1

100吨轨道吊

DBQ3000T/M

1

2

250T履带吊

M250

2

3

150吨平板车

1

4

φ36钢丝绳

6×37+1—170

200

5

φ18钢丝绳

6×37+1—170

400

6

10吨倒链

6

7

5吨倒链

6

8

道木

200×200×2500mm

80

9

木跳板

400×50×4000

20

10

20吨卡环

16

九、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9.1质量目标:

精心组织,确保安全稳妥吊装就位。

9.2质保措施

9.2.1吊装前,技术人员应全面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让班组对所吊装设备吊装参数心中有数,明确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

9.2.2在安装中,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精心安装,确保钢架、板梁垂直度及水平度。

9.2.3施工期间,施工技术人员要深入现场,加强中间验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十、安全与环境保护施工技术措施

10.1吊装的指挥和吊装工艺岗位的分工

10.1.1起重吊装的指挥协调工作

(1)凡参加吊装的施工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根据指挥者的命令进行工作。

(2)指挥者应把信号向全体工作人员交代清楚,明确各人的岗位职责。

哨音必须准确、响亮,旗语应清楚,工作人员如对信号不明确时,应立即询问,严禁凭估计、猜测进行操作。

(3)在吊装作业中,为了保证正确、及时地下达信号,可在指挥者领导下,设副指挥,分管辅助吊车各吊装岗位的指挥工作,但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

(4)指挥者应站在能看到吊装全过程并被所有施工人员全能看到的位置上,以利直接指挥各工作岗位,否则应通过助手及时传递信号。

(5)指挥者及操作人员应使自己的视觉、听觉不受阻碍。

(6)吊装过程中,任何岗位出现故障,必须立即向指挥者报告,没有指挥者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10.1.2吊装工艺岗位的分工

序号

岗位号

岗位名称

职责

1

1-0

吊装指挥

具体指挥吊装全过程的工艺操作,包括主吊车提升,辅助吊车抬送作业的协调。

1-1

主吊车司机

执行吊装指挥命令,准确、平稳操作。

吊车动作,主辅吊车力求同步作业。

1-2

设备就位

负责设备的就位找平,做好安装记录

1-3

监测组

正确使用仪器,监测主吊车吊装净空及两台吊车运转情况,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吊装指挥报告。

1-4

预备队

执行吊装指挥命令,排除吊装故障。

2

2-0

吊装副指挥

指挥辅助吊车的工艺操作。

2-1

辅助吊车司机

执行吊装副指挥命令,准确、平稳操作。

吊车动作,主辅吊车力求同步作业。

10.2安全技术措施

◆吊装施工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必须要保证正常运转,以确保吊装工程达到安全优质的要求。

◆凡参加本工程的施工人员,均须熟悉起吊方法及本工程内容,并按方法要求进行施工和遵守起重安全规程及起重机操作规程。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在整个吊装过程中,应有统一的指挥信号,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必须熟悉此信号,以便各操作岗位协调动作。

◆在整个吊装过程中,要切实遵守现场秩序,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吊装时,整个现场由总指挥调配,各岗位指挥应正确执行总指挥的命令,做到传递信号迅速、准确,并对自己岗位的范围内负有责任。

◆辅助吊车吊装进度宜与主吊车相匹配。

◆吊钩偏角不应大于3°。

◆禁止用吊车在地面上直接拖拉设备。

◆开始松辅助吊车吊钩时,设备的仰角不宜大于75°。

◆两台吊车抬吊设备时,各吊车间的动作必须协调一致。

指挥信号要准确、可靠。

◆施工中,凡参加登高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身体检查合格,操作时均需佩载安全带,并系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所带的工具应拴上保险绳,并严禁上、下掷物件。

◆施工人员必须头带安全帽。

在冬季施工,不得将帽子的护耳放下,以利听觉不受阻碍。

◆带电的电焊把线和电线要远离钢丝绳,如电焊把线在地面上与钢丝绳交叉时应隔开,严禁接触。

◆钢丝绳在与金属构件锐角、建筑物尖角接触时,应加垫保护,以防损伤。

◆拖拉绳跨过公路,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5m,以免阻碍车辆通行。

◆在进行设备吊装工作前,应与当地气象站联系,了解天气情况,一般不允许在雨天、夜间和五级风以上的情况下进行上述工作,如工作必须进行时,须有防滑、充分照明等措施,同时须经有关领导批准。

◆吊装前应组织有关部门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共同进行全面检查,其检查内容如下:

⑴施工和索具的配置与方案是否一致。

⑵地锚的隐蔽工程是否有自检、互检记录。

⑶施工现场是否符合操作要求,妨碍吊装工作的障碍物是否清理。

⑷待吊装的设备是否符合吊装要求。

⑸施工用电是否能够保证供给。

⑹了解劳动组合、人员分工和指挥系统落实情况。

⑺了解天气预报中的风雨情况。

⑻检查其它的准备工作(如保卫、救护、生活供应等)是否落实。

◆经检查后确认无误,方可下达起吊命令施工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后,仍须对本岗位进行检查,经检查无误时,方可待命操作。

如需隔日起吊,应组织人员进行现场保卫。

◆在正式吊装前应进行试吊,检查各部受力情况,如一切正常,才能进行正式吊装。

◆设备运输装排过程要平稳、安全。

如需二次倒运封车要符合要求,运输中要经常检查有否松动。

◆在吊装过程中,未经现场指挥人员许可,不得在起吊重物下或受力索具附近,停留或通过。

◆吊装施工现场,应设有专区派员警戒,非本工程施工人员严禁进入。

施工指挥和操作人员均佩载标记。

◆在吊装过程中,如因故中断,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得使重物长时间呈悬空状态。

◆一旦起吊施工发生事故时,应严格保护现场秩序,并做好记录以便分析原因。

10.3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

施工现场环境因素与控制措施

序号

活动类型

重要环境因素

来源

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影响程度

措施

1

施工机械使用

噪声

电焊机、砂轮机等机具运行

影响人体内分泌而引发各种疾病,影响语言交流

一般

1、对现场的噪声进行测定,如超标,作业人员必须佩带耳塞进行操作。

2、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噪声区域作业

能源消耗

资源有效利用

一般

检修施工机具,减少漏油、噪声、耗电

2

施工材料使用

材料消耗

使用

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般

现场设分类垃圾箱,及时对废料进行回收、分类堆放,以便废料的再利用

辨识、危险评价与控制措施

序号

危险源

危害

可能发生的事故

危险程度

时态/状态

控制措施

1

施工用电

未采用TN-S系统及五芯电缆

触电

现在/异常

1.采用TN-S系统及五芯电缆。

2.采取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3.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开关箱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0mA

不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

触电

漏电保护器失灵

触电

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接线错误

触电

2

人为因素

未按规定正确佩带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人员伤害

现在/异常

1.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奖励制度

2.加强安全教育

3.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

4.施工前进行安全交底

5.特种人员要持上岗证

违章违纪

各类事故

行为失误

各类事故

3

高空作业

未正确使用安全保护

高处坠落

现在/异常

1.正确使用安全保护

2.作业平台四周设防护栏杆,挂设安全网

3.人员上下必须设有通道

4.操作平面脚手架板铺设牢固

无可靠立足点

高处坠落

物体放置不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

未按规定搭设操作平台和设置防护措施

高处坠落

5

施工机具

机械设备无安全保险装置或失效

机械伤害

现在/异常

1、机械设备完好,安全保险装置齐全有效。

2、危险部位按规定进行防护。

3、用电设备及线路应绝缘良好。

4、设备金属外壳可靠接地符合“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漏电保护器灵敏有效。

5、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检查验收

机械设备带病运行中检修

机械伤害

用电设备及线路绝缘不良,无保护接零,无漏电保护器或不符合要求

触电

电焊机焊接弧光

灼伤

气瓶安全、使用和存放不符合

要求

火灾、爆炸

6

施工现场

地面不平整、道路不畅通

人员、车辆损坏

现在/异常

1、工地路面作硬化处理,保证道路畅通。

2、材料堆放整齐、稳固。

3、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4、夜间事故要有充足的照明。

材料堆放不符合要求

坍塌、物体打击

剩余材料、废物垃圾乱摆乱放

物体打击、伤害

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和存放不当

火灾、爆炸

7

起重机

无安全保险装置或装置失效

高处坠落

现在/异常

1、机械设备完好安全保险装置齐全

2、施工场地加固处理

3、设置施工警戒区域

4、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起重吊车超负荷或支腿支护不牢

机械伤害

未按规定设置吊装警戒区域

物体打击

钢丝绳破损、锈蚀等

高出坠落

8

警戒区

施工区未拉警戒线

物体打击

现在/异常

用安全警视带在作业区拉上警戒区

吊装作业时未设警戒区

物体打击

十四、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4.1设备吊装前,严格按施工总图要求布置设备、吊装机具,机具摆放整齐有序,做到物流有序,保证现场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状况良好。

14.2吊装过程中,保持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排水良好。

14.3电源线、溜绳、钢丝绳、道木等应排放整齐,穿越道路时,应用槽钢或角钢加以保护。

14.4各种措施用料等,应按指定的地点分类摆放。

每次吊装前应对场地进行清扫,保持施工场地干净整齐

14.5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应加强成果保护意识,做好本工序的成果保护,同时不破坏上下工序及其他专业的成果。

14.6对吊索具进行检查,并且与吊物相匹配。

14.7钢煤斗在吊装过程,必须保持二个指挥人员,在上层有指挥人员进行主指挥,下层指挥人员进行主指挥,相互配合好吊车司机。

14.8在吊装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4.9400t履带吊进场前,必须进行道路环境前勘察,穿过循环水管、设、路、机箱,保持全过程有专人指挥。

14.10钢煤斗运输、卸车过程措施另行制定并交底。

附表一DBQ3000型塔式起重机塔式工作时的总起重量

主臂长(m)

工作幅度a(m)

不同副臂长度时的总起重量(副臂30、42米为额定起重量)

24m

30m

36m

42m

48m

54m

 

66.32

17.9

100.0

-

-

-

-

-

18.0

100.0

-

-

-

-

-

19.5

100.0

-

-

-

-

-

20.0

100.0

80/19.78

-

-

-

-

21.1

99.1

76.8

100.0

-

-

-

22.0

98.4

74.8

96/21.8

-

-

-

22.8

96.7

72.1

94.7

-

-

-

24.0

94.2

70.6

88.1

65.3

-

-

24.4

92.6

69.8

86.9

64.5

72.5

-

26.0

86.4

66.6

82.3

58.9

66.5

60.0

28.0

79.6

60.74

77.6

53.6

60.7

54.1

30.0

73.0

54.5

72.8

49.3

56.1

49.4

32.0

66.1

49.2

66.2

45.6

52.3

45.6

32.8

62.9

47.2

63.9

43.8

51.0

44.3

34.0

-

44.3

60.5

41.2

49.0

42.4

36.0

-

39.59

55.6

36.9

46.0

39.7

38.0

-

34.7

51.1

33.1

42.9

37.3

38.3

-

34.1

50.5

32.6

42.5

37.0

40.0

-

-

46.8

29.8

40.2

35.2

42.0

-

-

42.7

26.7

37.7

33.3

43.7

-

-

39.1

24.3

35.7

31.9

44.0

-

-

-

23.8

35.4

31.6

46.0

-

-

-

21.1

33.2

30.0

48.0

-

-

-

18.5

31.2

28.5

49.1

-

-

-

16.8

30.1

27.7

50.0

-

-

-

-

29.2

27.1

52.0

-

-

-

-

27.2

25.7

54.0

-

-

-

-

25.2

24.3

54.6

-

-

-

-

24.5

23.9

56.0

-

-

-

-

-

22.94

58.0

-

-

-

-

-

21.5

60.0

-

-

-

-

-

20.0

滑轮倍率

10

10

10

10

8

6

吊钩质量(t)

5

5

5

5

5

3.1

特殊说明:

本机工作设计副臂最大仰角为74°,为提高安全余度,在反事故措施中规定副臂仰角小于70°时工作。

附表二

M250主臂工况起重性能单位:

t

工作幅度a

主吊臂长度(米)

21.3

24.4

30.5

36.6

42.7

48.8

54.9

61.0

67.1

73.2

79.2

85.3

91.4

20.0

57.1

57.1

56.8

56.4

56.0

55.5

55.2

54.7

54.3

53.8

53.8

53.7

50.4

24.0

43.5

44.8

43.8

43.5

43.0

42.6

42.1

41.7

41.1

41.2

40.9

40.0

28.0

35.8

35.4

35.1

34.5

34.2

33.6

33.2

32.7

32.7

32.4

31.9

32.0

29.3

28.9

28.4

28.1

27.5

27.1

28.5

26.6

26.3

25.8

36.0

24.4

23.8

23.5

22.9

22.5

21.9

22.0

21.6

21.1

40.0

20.2

19.9

19.3

18.9

18.3

18.4

18.0

17.5

44.0

17.3

17.0

16.4

16.0

15.4

15.5

15.1

14.5

48.0

14.6

14.0

13.6

13.0

13.1

12.7

12.2

52.0

12.0

11.6

11.0

11.1

10.7

10.2

56.0

10.3

9.9

9.3

9.4

9.0

8.5

60.0

8.5

7.9

8.0

7.6

7.1

64.0

6.6

6.7

6.3

5.8

68.0

5.5

5.6

5.2

4.3

72.0

4.6

4.0

3.0

76.0

2.6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