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6799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6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docx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汇报材料

立体阅读:

现代思维的一种行走方式

——“立体阅读”课程建设项目汇报

一、项目基础

2003年,华罗庚实验学校由百年老校金坛市实验小学及有着九十年历史的华罗庚中学(初中部)合并而成。

清代著名国学大师段玉裁先生,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一文一理,两位大家是我们金坛人的骄傲。

他们的精神启迪并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自新学校成立以来,我们致力于课外阅读的研究。

2004年《拓宽阅读教学空间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获常州市课题成果一等奖;2007年《“自育式”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与运用》获省首届教育成果一等奖;2009年《绿色阅读——培养儿童阅读素养研究》获金坛市政府科技进步奖。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2011年起,开启了本土化的“立体阅读”项目,悄悄研究,悄悄地革命,悄悄地改变……2013年《中小学立体阅读项目的建设与研究》获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

2014年3月正式创建成常州市立体阅读课程基地,遂名正言顺地开始了小学1-6年级的“立体阅读”研究。

2014年“立体阅读”项目获常州市学校优秀项目评比一等奖。

“立体阅读”是依据学生阅读需要提出来的。

它是指在不同年级、多维空间、多个时段内,融文本阅读、电子阅读、展览讲座、影视演出等多种形式于一体,全方位、多层次地传承优秀文化的系列阅读项目。

旨在使学生对相异的文本从点线的懂、平面的懂到立体的懂,最终真正学会阅读,学会学习,成为求真、向善、至美的人。

立体阅读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在专家指导、领导重视、教师努力下,“立体阅读”顺利地展开实施过程,全校师生都悄无声息地进行着一种全新的行走方式。

二、项目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阅读为核心,以儿童为本位,构建大语文阅读体系,建设一套适合学生的阅读课程,实现语文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培育学生的良好心性,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志趣、情趣、乐趣,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及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寻找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生共长。

通过“立体阅读”项目的建设与研究,建立“立体阅读”课程体系,开发适切的课程资源;提炼“立体阅读”教学策略,形成科学的阅读模式;搭建“立体阅读”交互平台,形成网状的交流生态;开展“立体阅读”趣味活动,凝成“立体阅读”发展的评价标准。

在此基础上,创建典雅清新的物化环境,营造生态、自然的文化氛围,使师生被阅读的气息包裹,又用阅读洗染的气质来装点校园。

三、项目内容

立体阅读课程,它由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构成立体阅读课程体系,我们着重进行校本课程也就是立体阅读课程建设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一)建立序列性课程体系,开发适切的课程资源——适切序列科学

课程是学校教育与教学中一切关系的总和。

而课程文化,就是全校师生的价值认同。

好的课程,必须具备开放的文化胸襟、完善的课程体系、博约的课程文化、纯粹的课程特色、科学的课程资源。

这里,仅就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做一梳理。

1.合理的课程设置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教师是课程的开发法者和建设者。

调整原有的课程,建设适合我们学校学生的课程体系:

国标本教科书(5课时完成)、年级专项读本(每周一节阅读课)、读写互动1—6(每周一节阅读课)、诵读积累《晨诵暮省》1—6序列(诵读20分钟)、整本书《心灵鸡汤》1—6序列(午间20钟,每周的1节阅读课教学)、课外阅读(每天20分钟)。

2.个性的课表设置

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加以调整,把立体阅读纳入课表,每周开设一堂立体阅读指导课,一堂读写互动课,一堂社团活动课。

各年级按专题进行阅读指导的研究探讨,探寻立体阅读的策略,确保立体阅读课程的切实实施。

3.丰富的资源开发

适切的学生读本。

在国标本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阅读层级及兴趣趋向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资源。

(1)晨间诵读资源

自编的学生读本——《晨诵暮省》、《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选学的国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唐诗三百首》、《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等。

(2)课堂教学资源

自编的专题读本——一年级绘本故事,二年级儿童诗歌,三年级成语故事,四年级儿童漫画,五年级小小古文,六年级精美散文;

推荐的必读书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选定推荐书目,组织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每学期两本。

(3)午间学习资源:

推荐多套丰富的课外阅读书目。

(4)晚间阅读资源:

学生自选的及家长推荐的书目,每月不少于两本。

丰富的数据资源。

让信息信息与网络等新技术为学生阅读服务。

(1)专用网站:

在“立体阅读”专用博客上,开设“阅读教学”“阅读策略”“视频荟萃”“电子书店”等多个栏目。

其中,“视频荟萃”中,存放着“好书推荐”“周末电影”“超级演说”“阅读之星”等多种影像资料。

(2)班级博客:

由语文教师协同本班学生组建。

有“文海泛舟”“常读常新”“我读我思”“小雅读书会”等55个专用博客,按一学期20周计算,每周由2名学生专门负责上传每周新书、阅读方法、阅读成果、阅读竞答等多项素材,供班级同学共享。

同时,55个博客又组成一个“立体阅读”博客群,由“立体阅读项目中心组”及“玉裁文学社”的老师与学生统筹发布大事记,并建立超级链接,每班均可与其他54个班级的博客互通有无,在公用平台上交流阅读体验与感悟。

开放的地方景观。

金坛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校园的南侧,段玉裁、戴叔伦、华罗庚三座纪念馆,金坛博物馆,南洲里风景区、金沙八景,也成为我校学生时常徜徉驻足之地,还有就是跟着教材去旅游的各地风景名胜。

——这些均成为最好的阅读资源。

时尚的“玉裁书馆”。

与新华书店联合举办,把书店搬到校园里,命名“玉裁书馆”,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亲近好书,选择好书,甚至由学生管理,购买方式可以用在读书活动中得到的奖励券去书店淘书。

(二)创建园林式物化环境,营造生态的文化氛围——清新典雅自然

清新典雅的校园,既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气息,又焕发着盎然的生机和蓬勃向上的活力,是学生修身养性的圣地,也是学生自由阅读的天然资源。

走进校园,就像走进了公园,移步换景,园林式的校园让人赏心悦目。

1.景观文化苑

景致“文化石”。

在校园主要建筑物和景点处,布满了风格各异的“文化石”。

如“自强”、“奉献”、“高洁”、“善思”、“好学”、“感恩”、“至善”、“至远”、“至贤”等等,它们如大珠小珠,似星星点点,缀满校园,催人奋进。

露天丫丫阁。

学校四幢教学楼间的园圃设立为诸如“竹园”“梦草”“静虚”“积微”等阅读角,既是自然景观,又可供班级、小组、个人进行读书活动。

这里是学生喜欢的天然书吧。

2.多彩廊壁庭

校园的文化墙是学校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

主线文化墙。

学校的文化墙分三个部分:

主体以华老精神为主线(分布于学校的中轴线),以“中华数圣,传奇人生——戒空戒松谱华章”为主题,全面展示华罗庚一生的光辉业绩;东翼为清代硕儒、国学大师段玉裁的传奇故事为背景,传递《说文解字注》的经典内涵;西翼以金坛文化名人为核心,传播12位名人的诗词散文及古典文化。

楼层连廊画。

1-6年级的教室分别分布于A、B、C三栋楼的东部,三栋楼的连廊、庭柱则成了每个班级文化耕耘的区域,各班根据本班的特色,布置了诸如“中华礼仪”“经史子集”“文学巨星”“唐风宋雪”“阅读明星”“作文高手”“百家看坛”等主题走廊,三栋楼连缀为一体,成为校园走廊文化一景。

师生徜徉于此,可触摸、可体会、可品悟,校园文化渐入人心。

3.立体阅览区

打造“立体阅读”一体化的阅览区。

让书香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无论驻足哪里都有种浸泡书海的感觉。

主题阅读馆(文海揽胜、科学博览、童话王国、古今历史艺术天堂)

功能展览区馆(乐乐堂、小学菁菁园)

电子互动区(电子阅览室、智能录播室)

玉裁文学社(小脚丫俱乐部、向日葵主持团、萤火虫戏剧社)

三味小书屋(典雅的图书藏馆、开放的亲子书吧、精致的班级书房。

4.秀我小剧场

梦幻演播厅C栋六楼的演播厅,平时都用于文学社团作舞台剧、课本剧的训练之用。

剧场壁纸为江南水乡,四周灯光柔和,布景四色交辉,每到4、6、10、12月的月末,每个年级或每个文学社团的拿手剧目就会在此荟萃。

唇枪辩论所为半开放式的演讲、论辩场所。

3、5、9、11月份,均有四年级以上的辩手团,在此唇枪舌战,伶牙俐齿对铁嘴钢牙,表达思想,表达自我。

(三)提炼科学性阅读策略,形成特色的阅读模式——简约深刻有效

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阅读指导,都应该有它基本的阅读策略与模式。

1.素读——赏读——演读(一二年级阅读模式,例如《逃家小兔》)

一二年级的主要读物是绘本,阅读绘本的基本模式是“素读——赏读——演读”。

素读,及原初的阅读,不带任何任务、任何偏见的阅读。

赏读,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标、有序列地开展美点追踪与欣赏。

演读则是在此基础上对绘本的精彩处作表演性的展示阅读。

2.慎读——汇读——助读(三四年级阅读模式,例如《笨狼的故事》)

“慎读”取自“慎独”,即在没有老师、家长的监管下,独自完成阅读。

读到一知半解时,开始第二阶段“汇读”。

“汇读”是指学生带着“慎读”的成果,集中起来汇报、互相学习和交流阅读经验。

“汇读”会带来太多的意外或陌生经验。

这样,就产生了老师的“助读”,帮助学生利用阅读“前经验”来解决陌生的阅读现象。

3.点线读——平面读——立体读(五六年级阅读模式,例如《狼来了》)

针对精美散文及小古文,开展此模式的阅读。

把没有任何资料与辅助工具的文本交给学生,使其做字词、注音、注释等方面的“点线读”。

交给学生相应的工具书、参考资料,促进他们开展对文本内容、结构、方法等的“平面读”。

最后在老师带领下开展对构思、表达、主题等多维面的“立体读”。

 

以上三种模式是基于“立基——立体——立魂”这一主导的阅读模式提出的。

其中,“立基”是积累,大阅读带来大积累。

“立体”是方法,大阅读必有大体系。

“立魂”是目标,大阅读赢得大胸怀(立语感、立心魂、立言立心)。

在主导模式的引领下,三种模式也可以在1-6年级交织运用,形成自然有机的立体阅读。

(四)组建多样化学生社团,开展盎然的特色活动——有趣丰富经典

阅读活动分主要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社团活动,一部分为经典活动。

社团活动如下——

以“玉裁文学社”为牵头单位,根据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分设多个文学社,精选社长、干事,有计划有序列开展数目推荐、读书活动及阅读成果的积累工作。

当前有以下社团:

1.小脚丫俱乐部、笋芽文学社(一年级):

绘本故事、亲子童话剧;

2.尔雅小诗社、蓓蕾儿童诗社(二年级):

声律启蒙、儿童诗鉴赏、寓言故事;

3.春雨文学社、向日葵主持团(三年级):

成语故事、民间故事

4.红黄蓝文学社、童漫文学社(四年级):

童漫时空、玉裁诗文

5.梦幻文学社、萤火虫戏剧社(五年级):

课本剧场、游戏乐园、罗庚诗文

6.玉裁文学社、大雅辩论社(六年级):

“玉裁杯”辩论、唐诗宋词鉴赏、精美散文。

经典活动如下——

1.节令阅读日

节令阅读主要分为二十四节气阅读与节日阅读两部分。

从二十四节气和中国七大传统节日入手,根据不同年级,搜集资源,编撰成册。

逢节气开启每日的晨诵、午读、暮省系列,每个季度末,又由文学社按类编辑阅读成果,以备年度汇报周用,从而更好地热爱中国传统节日,积极地推进优秀文化的传承。

如传统节日阅读系列

2.整本书阅读月

各班级根据学校确定的书目(每学期共读两本),开展相应的“整本书阅读”活动。

1-6年级必读的整本书如图:

具体如:

六年级阅读《华罗庚传》《踏着大师的足迹》两本书籍。

带领学生从前者中了解大师华罗庚的生平简历及成长故事,从后者中汲取为人成长的精神因子。

3.缤纷阅读季

(1)春诵国学经典。

春季山花烂漫,诵读是此季最好的阅读方式。

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论语》等是极好的读物。

按低中高年段,人手一册,日有所诵,心有所悟,日日长进,语感自得。

(2)夏研名人传记。

炎炎酷夏,研读三五部名人传记(如《居里夫人》《海伦凯勒》等),自能消暑祛热,沉静心灵。

名人传记,读一部,感觉了了;读两部,稍有领悟;读三五部,自不必师长苦说,踏着伟人的足迹,精气神儿倍增,前行的动力也就自然多了几分。

(3)秋品唐诗宋词。

凉凉初秋,品唐诗中之花、茶、酒、月、舟、山、雨等,自有一番风味;诵宋词中之花、茶、酒、月、舟、山、雨等,别有一番风味。

将两者再做些深入的比较阅读,又另有一番兴味。

(4)冬悟哲学小品。

冬日凄冷,捧上哲学小品一辑,如《伊索寓言》、毕淑敏之《母狼的智慧》,林清玄之《林清玄散文》,无不带给孩子们暖融融的温情与快意。

4.年度汇报周

前述阅读日、月、季的积淀,在年度末的汇报周来绽放。

十二月末的这一周,由“立体阅读”项目中心组及文学社策划方案、预选节目、布置场子、营造氛围,分班级、年段、校级三个层次,全方位地展现孩子们的阅读成果。

能力是在活动中养成的,在如许之多的阅读活动中,丰盈的是百姓的阅历,丰厚的是师生的思想。

(五)搭建交互式展示平台,形成网状的交流生态——多维交互生态

“立体阅读”,是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产物。

我们将会分区域搭建互动阅读平台,给师生更大的空间展示阅读成果。

1.玉裁文学编辑部

及时编辑《小脚丫涂鸦记》《小雅文学儿童诗》《成语荟萃报》《童漫作品集》《游戏作文集》《玉裁文学》等系列成果,并按儿童诗、小故事、科学、文学、读书报告灯分类摆放,供全校学生上阅读课时分享。

2.电子系列阅览室

由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把自己的读书成果制作成电子小报、PPt、微视频,龙芯电子阅览室、APID专用室、智能录播室等区域,分班级做广泛交流,使孩子们在网络状态下,收获更多的信息,锤炼审美的品味,提升文学的素养。

3.多彩读书报告厅

红、黄、蓝三色报告厅是学生汇演的场所。

红厅,低年级孩子们琅琅的经典诵读,稚嫩的小诗,甜美的故事汇演。

黄厅,中年级学生的集体诗朗诵、成语比拼、童漫表演等。

蓝厅,高年级学生的游戏创意设计展、课本剧表演、小小辩论会、读书报告会、哲理美文欣赏等。

阅读节的收场,是教师读书演讲、家长读书报告和社区舞台剧的开放式表演。

(六)研发发展性评价标准,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多元差异发展

有效的阅读评价促进情感和认知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们以发展的眼光融书面评价与网络评价,有效性评价与教育性评价,共同标准评价与个人内差评价于一体,多元评价促进学生提升阅读素养。

1.评价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结合立体阅读特色课程分层设计评价标准。

2.评价策略盖一枚印章,发一张喜报,戴上话筒讲一个故事,赠送一本书,登上一方舞台,评比一次读书明星,存储一份阅读储蓄卡……;

3.荣誉激励如:

故事大王、成语达人、校园明星、书香少年、超级演说家、金话筒、天才小作家等奖章……最高设立玉裁文学奖罗庚诺贝尔奖

 

四、时序进度

建设内容

目标

追求

建设进度举措

第一阶段

2015.1-2015.6

第二阶段

2015.7-2017.6

第三阶段

2017.7——2018.6

(一)

建立序列性课程体系

适切序列科学

组建课程体系研究团队,初步形成立体阅读课程体系完善意见,编制立体阅读课程表。

组建课程资源研发团队,开发多种文本、电子、地方资源和“玉裁书馆”。

立足实际,审视并完善课程体系,整理序列性阅读资源,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评估,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总结。

(二)

创建园林式物化环境

清新典雅自然

策划校园环境建设方案。

布置校园文化苑、多彩文化廊壁庭廊;建设立体阅览区、秀我小剧场等

策划并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在实践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三)

提炼科学性

阅读模式

简约深刻有效

调研并分析特色专题项目课堂问卷,形成调查报告。

具体做好系列导读工作;进行课堂教学研究、上好读书研讨课,提升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形成各特色专题项目研究的课例集,促进我校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和语文教学的大发展。

(四)

组建多样化

玉裁社团

有趣丰富经典

策划特色读书活动方案,组建“玉裁”文学社团。

按照方案,设计活动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常规、经典、社团活动)。

办好一份杂志,展示师生阅读成果。

整理活动过程性资料,并开展观摩活动。

(五)

搭建交互式

展示平台

多维交互生态

探索多维交互的活动展示形式,并形成意见报告

搭建多样互动的阅读平台,给师生更大的空间展示阅读成果。

总结阶段读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开展活动展示的策略与形式,收集整理师生相关成果。

(六)

研发发展性

评价标准

多元差异发展

策划多元的发展性评价标准

考核评估阅读量质的试题、量表等。

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

探索一套可行的评价方式、策略,形成具体的评价内容体系

五、效能分析

1.课程体系完善形成“立体阅读”课程体系,彰显特色,编撰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诵读积累《晨诵暮省》系列读本,共读整本书阅读系列,年级特色专题读本,多套选读、自读书目,保证每学期有节奏、有序列地推进阅读切实展开。

2.环境建设优雅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使学校的每一个场馆、连廊、廊柱、书角、中庭等都成为师生驻足阅读的场所,心智开发的摇篮,精神成长的园地。

走进校园,就像走进了园林式的天然书吧。

3.研究教师专注参与研究的语文教师具有较强的课课程意识、生本意识、专业意识,普遍成长为有专注(品质)、有专长、有专项的老师。

十二五省级课题顺利结题,撰写的研究论文修改整理编撰成《立体阅读:

为精神打造底色》、《立体阅读:

现代思维的一种行走方式》专著。

4.参与学生进展学生普遍语感、境感得到敏化,“两感”具得,学习语文变成为轻松惬意之事。

学生作品结集成册《蓓蕾初绽》;在省市各类竞赛中榜上有名,名列前茅;“玉裁文学社”结集成册《玉裁文学》(电子稿)。

5.媒体报道花绽《小主人报》用八个版面报道了该项目的成果。

《常州教师教育》《金坛教育》《常州教育》《江苏教育》杂志刊载了作品;金坛电视台、江苏教育电视台、江苏教育网、江苏师大等多家单位与媒体报道了我们的研究亮点与成果。

未来,我们还将与多家媒体合作,努力推进我们的建设成果,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区域兄弟学校的课程基地建设提供示范参考作用。

六、保障支持

1.组织机构

顾问:

戚保华(常州教育局基教处处长)

潘建华(金坛教育局副局长)

秦小方(金坛教育科科长)

曹少华(金坛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周怡和(金坛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总组长:

吕水庚、蒋守成

执行组组长:

张五芳、耿春琴

宣传组组长:

张俊、黄雪峰、吴建强

理论组组长:

耿春琴、钱新民、张春明

教学组组长:

孟国伟、李俊民、孙建新

活动组组长:

戴玲慧、何瑛、陈艳

信息组组长:

徐爱斌、王叶、马国胜

后勤组组长:

杨国庆、刘飞、许云平

组员:

全体语文教师(76人)

2.专家团队

祝智庭(华东师大网络学院院长)张肇丰(《上海教育科研》主编)

张俊平(《江苏教育》主编)金连平(《江苏教育研究》主编)

彭钢(江苏省教科所所长)董蓓菲(华东师大中小学课程研究专家)

常州市吕水庚名教师工作室常州市张五芳名教师工作室

金坛市钱新民名教师工作室金坛市吴建强名教师工作室

3.经费保障

省市下拨款项:

30万+60万=90万

金昇教育基金:

60万(每年);

园林教育基金:

30万(每年);

华毅教育基金:

20万(每年)。

七、评估机制

1.自我评估坚持评价整体性、客观性、方向性、动态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运用,发挥评价的导向、监督、改进、鉴定、激励功能。

2.专家评估邀请相关专家深入课程基地指导工作,定期考核课程基地建设工作,帮助本课程基地提高质量实施和开发课程,提炼和适度推介项目建设实施经验。

3.行政评估结合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定期考核,查阅常规活动记录、管理过程资料,组织师生调查、访谈,通过评估达到发现问题、主动纠偏、总结经验和提炼亮点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