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6873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docx

《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docx

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

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

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6

1.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

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假设甲图细胞为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③、⑥

B.图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甲的③、④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ATP

C.影响图乙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光照和酶的活性

D.若已知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消化酶外,还可能是抗体、神经递质等

2.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克隆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核移植、胚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可获得克隆蛙

B.运用胚胎移植获得的子代牛在性状上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受体牛的基因不同

C.选择胚胎干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动物克隆的成功率

D.培养胚胎干细胞过程中加入饲养层细胞是为了促进细胞的分化

3.科学家在某种农杆菌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质粒是最常用的载体之一,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的生存有决定性的作用

B.为了保证金茶花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C.抗枯萎病基因进入金茶花细胞后,。

其传递和表达不再遵循中心法则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枯萎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花粉中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4.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

第8天注射抗原Y,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

生量的是曲线B

B.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

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

施是向人体注射抗体

C.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识别抗原

D.机体合成的数百万种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是由于抗体分子结构中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5.右图是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I表示指数增长

B.图II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其中在a~b段老年人的数量比例较小。

由于我国人口

不断地老龄化,目前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处于c-d段

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

D.图中曲线II可以表示“植物叶的生长时间与叶内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6.右图表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结构①将多巴

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称为主动转运

B.多巴胺能与结构②特异性结合并进入下

一个神经元

C.可卡因可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

加,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D.“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蘼,四

肢无力,是由于体内生长激素的含量减少

1.右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效应B(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

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有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有可能是垂体细胞

2.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HIV侵入人体对⑤⑥尤其是⑤有破坏作用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3.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实验用狗进行以下实验:

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

4d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

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对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

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同

4.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

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5.降钙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临床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等。

人的降钙素活性很低,半衰期较短。

某科学机构为了研发一种活性高、半衰期长的新型降钙素,从预期新型降钙素的功能出发,推测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人工合成了两条72个碱基的DNA单链,两条链通过18个碱基对形成部分双链DNA片段,再利用Klenow酶补平,获得双链DNA,过程如下图:

获得的双链DNA经EcoR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G↓AATTC-)和BamH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G↓GATCC-)双酶切后插入到大肠杆菌质粒中。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Klenow酶是一种DNA聚合酶B.合成的双链DNA有72个碱基对

C.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的目的是保证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定向连接

D.筛选重组质粒需要大肠杆菌质粒中含有标记基因

6.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③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④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

A.有一种说法错误B.有二种说法错误

C.有三种说法错误D.以上说法都错误

1.2010年10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通报三起感染超级耐药致病细菌(MRSA)病例,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其病原体是屎肠球菌的变异体。

下列关于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变异主要通过染色体畸变、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产生  

B.该菌分裂产生子代时,拟核中的DNA先复制后均分到子细胞中

C.该菌无细胞器,但因其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能独立完成代谢 

D.该菌抗药基因表达时,mRNA不需加工,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直接进行翻译

2.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连续细胞系大多数具有二倍体核型

B.胚胎干细胞可以用于器官改造但不能用于器官移植

C.胚胎分割时可用胰蛋白酶将囊胚中的内细胞团细胞分散开

D.长期的动物组织培养经常只能使单一类型的细胞保存下来,最终成了简单的细胞培养3.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性腺的影响更大

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4.浙江地处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的刺激。

某些植物通过如右图所示的关系调节各种激素的合成,使得冬天休眠、夏天生长。

下列关于这些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10℃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30℃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

B.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C.夏季能促进过程②④,冬季能促进过程⑤⑥

D.由图可知,植物的休眠和生长都分别只由一种激素调节完成

5.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我国已研发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并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免疫接种,使许多人获得对该病的抵抗力。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人体需活化的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去识别被感染的体细胞并消灭之。

B.注射到人体的禽流感疫苗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繁殖

C.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细胞表面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有巨噬细胞,被病原体侵染的体细胞以及致敏的B淋巴细胞

D.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人工被动免疫

6.某海边的潮间带有一些洼地,由于退潮时海水仍会积留在洼地中,因而形成所谓的潮间池。

潮间池中最强势的捕食者为一种海星,其主要猎物为某种贻贝,而该贻贝则是靠捕食潮间池中的无脊椎动物和藻类为生。

有一位生态学家在上述的潮间池中进行实验,他将部分潮间池的海星全部移除,其它潮间池的海星则保留,然后进行连续十年的调查,并记录潮间池内物种数的变化,结果如下图。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正确的是:

A.在实验组的潮间池中,物种数每年持续减少

B.在对照组的潮间池中,最强势的捕食者为贻贝

C.该实验说明移除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捕食者,可能使该生态系统的组成物种数显著减少

D.该实验说明若受到相同外在因素的持续干扰,生态系统内的组成物种数将无法维持稳定

 

1.BCDCBC

2.DCDDBC

3.BDCC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