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6992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旅游资源与开发.docx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资源与开发

教学大纲

此大纲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使用

编写:

由亚男

市场系旅游管理教研室

二?

?

六年六月

1

前言

《旅游资源与开发》是为本科旅游管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掌握市场营销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为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活动科学有序地进行,特制定了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作业规范,望各任课老师参照执行。

教学大纲主要是规范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讲授的内容,同时也对老师的相关教学环节进行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大纲有四个部分:

(1)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以及考试要求;

(2)课程考试的内容;(3)课程考试的方式;(4)教材与学习参考书目。

作业规范包括四个部分:

(1)目的和意义;

(2)作业形式;(3)题量要求;(4)布置及批改要求。

市场系

2006年7月10日

2

《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旅游资源与开发》是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即旅游业发展依托于旅游资源的开发。

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对资源本身的科学认识和对其内涵的准确把握上。

对旅游资源的成因、内部机理、文化品位、发展和演变特征以及观赏价值等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是当今也是将来我国旅游业发展、旅游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原则~具体地说~应完成以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旅游资源和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对旅游资源本身和内涵准确把握、科学认识~对旅游资源的成因、内部机理、文化品位、发展和演变特征以及观赏价值等正确认识和理解~以有效地指导旅游资源开发实践活动。

二,要积极引导学生研讨相关实证分析和社会调研活动。

实证分析和社会调研活动是本课程主要的学习手段~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能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要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平时作业和社会调研~通过平时作业和社会调研的训练~使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同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先修完《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等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相应课程在内容上的配合与应用。

四、教学时数分配及要求

3

本课程总参考学时数:

54学时或72学时。

其学时分配如下所示:

《旅游资源与开发》课时分配表

章名称课时分配一绪论22二旅游资源的分类22三地质地貌旅游资源34四水体旅游资源24五气象气候旅游资源24六生物旅游资源34七自然保护区22八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44九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44十园林类旅游资源22十一城镇类旅游资源24十二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44十三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22十四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44十五旅游资源信息系统24十六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与程序46十七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24十八中外旅游资源开发案例研究46机动组织课堂讨论或实践活动46合计5472

五、使用教材

4

甘枝茂、马耀峰主编的《旅游资源与开发》~开大学出版社2000

年9月出版。

六、主要参考书目

1,陈传康,刘振礼.旅游资源鉴赏.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2,苏文才,孙文昌.旅游资源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杨载田.中国旅游地理.科学出版社,1999

4,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7

5,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6,保继刚等.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科学出版社,1996,7,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8,杨桂华.旅游资源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7、考试、考核方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2小时。

试卷满分为100分。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5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正确理解其内涵;掌握旅游资源共同的特点及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正确认识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掌握旅游资源与开发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本章重点讲授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征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内涵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它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内涵

(一)对游客的吸引力是旅游资源实用价值和基础性的主要体现

(二)旅游吸引力是判别是否属于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

(三)旅游资源既包括已被开发利用的也包括未被开发利用的内容

(四)旅游资源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五)旅游资源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

旅游资源具有广域性、区域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文化属性的特点。

二、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

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天然性、季节性与时限性和地带性的特点。

三、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6

人文旅游资源具有人为性、时代性、文化内涵丰富性的特点。

第三节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

其主要原因在于:

各种旅游活动的开发,都是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为基础的;旅游资源质量的高低,对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第四节旅游资源与开发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旅游资源与开发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的类型、形成机制、开发功能、合理保护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二、研究内容:

旅游资源形成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与历史背景;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分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功能;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对策。

三、研究方法:

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历史分析;遥感技术的运用。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资源,如何理解旅游资源的基础性和实用价值,

2、为什么旅游资源是一发展的概念,

3、简析旅游资源的特点。

4、举例说明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5、简述旅游资源与开发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实证分析:

新疆旅游资源在新疆旅游业中的地位。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分类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分类的概念、目的及其意义;分类原则、依据及方法;能够进行旅游资源分类;了解常见的旅游资源分类方案。

本章重点讲授旅游资源分类概念、原则、依据及方法。

7

第一节分类概述

一、分类及其目的意义

(一)分类的概念

分类是指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

它是根据分类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的一种逻辑方法。

旅游资源分类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归并或划分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类别的工作过程。

分类的意义:

分类可以使众多繁杂的旅游资源条理化、系统化,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科学研究提供方便;旅游资源的分类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加深对旅游资源属性的认识过程。

分类的目的:

通过各类体系的建立,补充和加深对旅游资源整体或区域旅游资源属性的认识,掌握其特点、规律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保护及科学研究服务。

二、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一)原则:

共轭性与排它性、对应性、逐级划分、不同级别和系列采用不同依据(标准)。

(二)依据:

成因、属性、功能、时间和其它。

三、分类的方法:

确定分类目的要求;旅游资源归类;补充、调整、完善分类系统;写出简要说明。

第二节两分法分类方案

一、分法法分类系统

二、两分法分类系统说明

第三节其它分类方案简介

一、?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中的分类

二、按照旅游资源的功能分类

三、按照旅游动机对旅游资源分类

四、按照旅游资源的增长情况分类

五、按照旅游资源的价值及管理级别分类

六、按照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分类

8

七、按照旅游资源的特性、旅游活动性质分类

八、按照旅游资源的结构分类

九、按照旅游资源的动态分类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资源的分类,有何意义,

2、旅游资源分类的基本原则和依据有哪些,

3、比较两分法分类方案、功能分类方案及?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中分类的不同之处。

4、结合实际对某地旅游资源进行分类。

实证分析:

运用两分法对乌鲁木齐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

第三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地质作用的类型与地貌的形成;掌握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与旅游功能;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本章重点讲授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和旅游功能,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形成

一、地质作用

(一)外营力作用

(二)内营力作用

二、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

一、地质地貌影响旅游环境

二、地质地貌条件是自然景观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三、地质地貌可以单独构景,直接形成旅游资源

四、在某些景区通过地质地貌的配景可以增加美感

9

五、地质地貌条件对风景区意境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第三节旅游吸引因素与旅游功能

一、具形态美,可以开展观赏性旅游活动

二、具有科学文化属性,可以开展求知、科学考察旅游活动三、具有空间载体特征,可以开展休闲、游乐、体育活动

第四节地质旅游资源

地质旅游资源:

岩石景观、化石、典型地层、构造形迹、地震遗

迹。

第五节地貌旅游资源

地貌旅游资源:

山地、峡谷、岩溶地貌、干旱风沙地貌、黄土风

景、火山与熔岩风景、冰川地貌、丹霞地貌与海岸岛屿。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地质作用的内容与地貌的形成。

2、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吸引因素与旅游功能有哪些方面,3、在科普旅游活动中,化石与地层有何教育意义,4、简述山地峡谷的美学特征及旅游意义。

5、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主要的形态有哪些,6黄土地貌、火山与熔岩、冰川地貌、海岸地貌有哪些类型。

7、举例说明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

实证分析:

试以我国某座名山为例,分析其地貌旅游资源

第四章水体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掌握水体与旅游的

关系;水体构景的主要因素与旅游功能;主要水体旅游资源的特点。

本章重点讲授旅游吸引因素和旅游功能,水体旅游资源的特点。

第一节概述

10

一、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

凡是能吸引旅游者进行观光游览、体验、参与的各种水体及水文现象,我们都视为水体旅游资源。

二、水体与旅游的关系

(一)水体是最宝贵的旅游资源之一

(二)水体是各类景区的重要物质基础

(三)水体可单独构景或与其它因素组合成景

(四)水体可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性旅游活动

第二节旅游吸引因素与旅游功能

一、吸引因素:

水形、水声、水色、水味、水影、水态。

二、旅游功能:

审美功能、疗养功能、品茗功能、娱乐功能、文化内涵。

第三节水体旅游资源的类型

水体旅游资源的类型:

河川风景、湖泊风景、瀑布景观、泉景、海洋。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水体与旅游的关系。

2、简述水体旅游资源的构景因素与旅游功能。

3、瀑布按成因,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举例分析瀑布景观的特点。

4、开发海洋旅游资源的意义

5、你游览过哪些名泉、名瀑,它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印象,

实证分析:

以喀纳斯湖为例,分析湖泊景观旅游资源的特点。

第五章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和要求:

11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气象、天气、气候的概念;掌握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及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特点;能够进行康乐型气候的评价;掌握主要的气象天象旅游资源类型。

本章重点讲授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康乐型气候的,气象天象旅游资源类型。

第一节概述

一、有关概念:

气象、天气、气候

二、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

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特点:

地域性、速变性、季节性、配景性。

第二节气候类型的旅游分析

一、地带性气候与旅游:

热带气候;干燥气候;温带多雨气候;湿润寒冷气候;极地气候。

二、山地气候与旅游

三、地方气候、小气候与旅游

四、康乐型气候

第三节气象与气候旅游资源

气象与气候旅游资源:

云雾景、雨景、云霞景、日出日落景、冰雪景、蜃景、宝光景、雾凇、雨凇景。

复习思考题:

1、气象气候与旅游有什么关系,

2、试述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特点。

3、举例说明山地气候、地方性气候的旅游意义。

4、举例试算某地的舒适指数与风效指数。

5、举例说明主要的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案例分析:

试以新疆某一景区为例,分析其气候旅游资源。

第六章生物旅游资源

12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与旅游的关系;生物旅游的特点;掌握生物旅游资源的构景因素;掌握动、植物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功能,全面认识生物旅游资源。

本章重点讲授植物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功能;动物旅游资源的分类及功能。

第一节概述

一、生物及相关概念

生物、动物、植物、生态旅游资源。

二、生物与旅游的关系

(一)生物是富有生机的自然旅游景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生物能使旅游者获得知识,扩大视野,吸引游客探索大自然;

(三)生物便于更新、创造新的旅游景观,满足游客的需求,为旅游业服务。

三、生物旅游资源的特点

生物旅游资源的特点:

生命性、可持续性、季节性、寓意性、多功能性。

第二节生物旅游资源吸引因素分析

吸引因素主要有:

风采美、珍奇美、寓意美、嗅味美、奇特美、医疗和健身。

第三节植物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功能

一、植物旅游资源分类

观赏植物;奇特植物;珍稀植物;风韵植物。

二、植物旅游资源的功能

观赏功能;美化功能;净化环境;造园功能。

第四节动物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功能

一、动物旅游资源分类

13

依审美角度分类;依构景因素分类。

二、动物旅游资源的功能

观赏功能;造园功能。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生物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的旅游意义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生物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3、试析生物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

4、生物旅游资源旅游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5、动植物旅游资源各可分为哪几类,

6、列举我国有哪些以观赏植物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景区和旅游节庆活动,

实证分析:

试以乌鲁木齐植物园或动物园为例,分析其生物旅游资源。

第七章自然保护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自然保护区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在了解国内外关于自然保护区类型及功能的基础上,掌握各功能区的特点;了解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情况及类型;正确认识自然保护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掌握旅游开发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本章重点讲授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内涵,各功能区的特点,保护区旅游开发与其保护的关系。

第一节自然保护区及其意义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指国家用法律形式确定的长期保护和恢复自然综合体和自然资源整体为主而划定的一定空间范围。

14

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意义

第二节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与功能区划分

一、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国际划分;国内划分。

二、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

国际生物圈保护区功能区划分;国内学者对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

第三节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一、世界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二、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第四节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

一、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二、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什么意义,

2、自然保护区一般分哪几个功能区,各有何特点,

3、举例说明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4、如何正确认识与进行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

5、何谓保护区,我国有哪些世界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应如何进行旅游开发,

案例分析:

试以新疆某一自然保护区为例,谈谈应如何进行旅游开发。

第八章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历史古迹的概念,了解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的形成、范畴、作用;系统学习古代遗址、古代陵墓三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的基本知识。

15

本章重点讲授历史古迹的概念,古代遗址、古代建筑、古代陵墓三种资源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历史古迹与旅游

一、历史古迹的形成和界定

二、历史古迹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社会历史的真实写照;景观美学的形象展示;人类文化的集中凝聚;古代科技的高度浓缩。

第二节人类历史文化遗址

一、古人类文化遗址:

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

二、社会历史文化遗址:

古城遗址;古道路遗迹;古战场遗址。

三、名人故居和活动遗址

四、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地

第三节古代建筑

一、古代建筑的旅游功能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及艺术特征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构件及等级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式:

宫殿建筑;楼阁建筑;楼阁建筑;亭台建筑;军事防御工程;古代桥梁;水利工程。

第四节古代陵墓

一、中国古代墓葬概述:

墓葬起源;墓葬形制;中国古代墓葬的主要特点。

二、中国帝王陵墓

三、独特墓葬

第五节历史文物

一、历史文物的概念

历史文物是指人类社会在各历史时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所创造,能够反映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保存至今的历史遗存物。

二、主要历史文物及艺术鉴赏

16

原始社会的文物艺术;青铜器艺术;陶瓷器艺术;雕塑艺术;古代绘画艺术。

复习思考题:

1、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有哪几种类型,各具有什么特点,

2、人类历史文化遗址有哪些典型代表,

3、古代建筑旅游意义和价值何在,

4、古代墓葬形制如何,

实证分析:

试以故宫为例分析古代建筑的特点。

第九章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宗教的起源、发展及其基本知识;正确认识宗教文化的旅游功能;掌握宗教建筑的类型及特点;了解各宗教的主要活动及其旅游吸引功能;了解宗教雕塑、壁画、石窟及摩崖造像艺术。

本章重点讲授宗教建筑的类型及特点,宗教艺术旅游资源。

第一节宗教文化与旅游

一、宗教文化概述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

二、宗教文化的旅游功能

第二节宗教建筑旅游资源

一、佛教文化建筑

二、道教文化建筑

三、伊斯兰教建筑

四、基督教文化建筑

五、礼制礼仪建筑

第三节宗教活动旅游资源

17

一、宗教活动旅游吸引功能

二、主要佛教活动简介

三、主要道教活动简介

四、主要伊斯兰教活动简介

五、主要基督教活动简介

第四节宗教艺术旅游资源

一、宗教雕塑艺术

二、宗教壁画艺术

三、佛教石窟寺艺术

复习思考题:

1、宗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佛教分为哪三大系统,举例说明各系统佛教寺院的建置。

3、礼制礼仪建筑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4、中国佛教石窟寺有哪些不同类型,

实证分析:

各以一个道教宫观、清真寺及教堂为例,分析其建筑特色、类型

及特点。

第十章园林类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园林构景艺术的发展;正确认识

园林的不同类型;全面掌握园林构景艺术的原则及构景手段;正确认

识园林的主要景观建筑。

本章重点讲授园林构景艺术。

第一节中国园林构景艺术的发展

中国园林造景艺术的生成期、全盛期、成熟期。

第一节园林的类型

一、按园林的风格分类:

西方园林、东方园林、中西混合式园林。

18

二、按园林的功能分类:

皇家园林、宅园、寺观园林、坛庙、祠馆园林、庭院园林、名山胜境园林、大型湖山园林。

三、园林的区域分类:

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少数民族园林。

第三节园林构景艺术

一、构景原则:

贵在自然;重在曲折;精在特色。

二、构景手法:

主景与配景;前景、中景、背景、全景;借景;对景与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点景。

三、景观建筑:

中国园林建筑类型;园林建筑小品。

复习思考题:

1、园林有哪些常见的分类方法,可分为哪些基本类型,

2、在园林构景艺术中,应遵循哪些构景原则,

3、何谓构景,举例说明园林的主要构景手法。

4、试述中国园林的主要建筑类型。

5、比较东、西方园林的主要差异,并阐述我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点。

6、何为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有何作用,并举例说明。

实证分析:

以我国某一少数民族园林为例试做分析。

第十一章城镇类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城镇旅游资源的基本知识;掌握中国七大古都旅游资源特点;了解特色小城镇及都市的旅游资源。

本章重点讲授中国七大古都;特色小城镇和现代都市的旅游资源。

第一节历史文化名城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

是历史上形成的有重要传统文化价值

19

的,在军事、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独特地位,有不同程度影响力的各类城市。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分类:

古都类;地区统治中心类;风景名胜类;民族地方特色类;近代革命史迹类;海外交通、边防、手工业等特殊类。

三、中国七大历史古都:

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安阳、杭州。

第二节特色小城镇

一、概述

二、特色小城镇的类型:

锦绣山河类;独特建筑类;园林生态类;文化艺术类;传统工艺类;饮食文化类;历史文化遗迹。

第三节现代都市风光

一、现代都市风光特征与标志性建筑

(一)现代都市风光特征

(二)都市标志性建筑

二、现代都市科教文化设施与经济活动设施

(一)都市的科教文化设施:

科研类;教育事业类;文化事业类;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类。

(二)经济活动设施:

市场类;商场类。

三、现代都市休闲娱乐设施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中,如何体现开发与保护的和谐统一,

2、历史文化名城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3、特色小城镇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4、论述现代都市风光特征。

5、现代都市的科教文化设施有何旅游功能,举例分析。

6、中国七大古都如何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其资源特色,

实证分析:

20

1、现代化都市——上海的旅游开发方向、形式与趋势。

2、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试对乌鲁木齐市的发展予以定位,并谈谈应如何开发建设。

第十二章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含义、类型、特点及旅游功能;熟悉中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和特色民居;了解传统服饰、代表工艺品、婚丧习俗和节庆活动。

本章重点讲授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含义、类型、特点及旅游功能。

第一节社会风情与旅游

一、社会风情的含义:

泛指一个地区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表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