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重点概要.docx
《实验诊断学重点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学重点概要.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诊断学重点概要
第三章临床血液学实验诊断
小结
(一)RBC相关项目的病理变化及其主要临床意义(掌握);
临床意义:
RBC及Hb增多:
(1)相对性增多:
血容量减少所致。
严重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多汗、多尿等。
(2)绝对性增多:
多为缺氧引起EPO代偿性增加导致RBC增多,少数为EPO非代偿性增加或造血系统异常所致。
1)生理性增多:
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剧烈运动等。
2)病理性增多:
严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
异常Hb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RBC可达(7-10)×1012/L,Hb可达170-250g/L,部分患者可进展为(CML);某些肿瘤和肾脏疾患可使EPO非代偿性增加导致RBC和Hb增多,如肾癌、肝癌、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临床意义:
RBC及Hb减少:
(1)生理性减少:
3m-15y的儿童,比正常成人低10%-20%;妊娠中晚期及部分老年人。
(2)病理性减少:
各类贫血。
***注:
熟记RBC及Hb的参考值;贫血程度的分级(p67)
(二)WBC计数、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掌握);
1、WBC计数
参考值:
成人:
(4-10)×109/L;新生儿:
(15-20)×109/L;6m-2y:
(11-12)×109/L
WBC总数高于参考范围称WBC增多;WBC总数低于参考范围称WBC减少。
2、WBC分类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
●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
●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分叶核粒细胞
●大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小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①核左移:
PBC中不分叶粒细胞(中、晚幼、杆状核粒细胞)的比例增高超过5%时。
常见于感染(化脓性)、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反应。
②核右移:
PBC中出现5叶以上分叶核粒细胞的比例超过3%时。
主要见于巨幼贫、应用抗代谢类药物,如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等。
异型淋巴细胞
正常人PBC中可出现<2%的异淋,实质为T淋巴细胞增生亢进所致。
可见于:
1)感染:
传单、流行性出血热。
2)药物过敏。
3)输血、血液透析及体外循环后。
4)其他:
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放疗后。
Downey分型Ⅰ型:
泡沫型Ⅱ型:
不规则型Ⅲ型:
幼稚型
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有WBC总数的增多。
生理性增多
1)年龄:
新生儿→婴幼儿→青春期(与成人基本相同);
2)日间变化:
早晨较低,下午较高;
3)运动、疼痛、冷热刺激、情绪影响:
升高;
4)妊娠与分娩:
妊娠时可达>15×109/L,分娩时可高达34×109/L,分娩2-5d后正常;
5)其他:
吸烟者高30%。
病理性增多
1)急性感染:
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金葡、溶链、肺链等)。
2)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大量血细胞破坏:
严重外伤、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冻伤及血管栓塞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损伤(心梗),严重的血管内溶血。
3)急性失血:
大出血所致的缺氧及机体应激反应所致。
4)急性中毒:
代谢性中毒(DM);化学药物中毒(Pb、Hg);生物中毒(昆虫、蛇、毒蕈)。
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
WBC<4×109/L;粒细胞减少症:
N<1.5×109/L;粒细胞缺乏症:
N<0.5×109/L
1)感染:
特别是G-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病毒感染;原虫感染。
2)血液系统疾病:
AA、非白血性白血病(aleukemicleukemia)。
3)理化损伤:
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化学物质(苯、铅、汞);化学药物(氯霉素、磺胺类药、抗肿瘤药等)。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脾亢(门脉性肝硬化等)。
5)自身免疫病:
如SLE,产生自身抗体。
嗜酸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食物过敏、荨麻疹等。
2)寄生虫病:
某些寄生虫感染E可高达90%以上。
3)皮肤病:
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
4)血液病: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等。
5)某些恶性肿瘤:
如肺癌等。
6)某些传染病:
猩红热较特殊。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无显著临床意义。
嗜碱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结肠炎、药物、食物过敏、RA等。
2)血液病:
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等。
3)恶性肿瘤:
特别是转移癌。
4)其他:
DM、流感、水痘、结核等。
(2)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临床意义:
(1)淋巴细胞增多
1)感染:
主要见于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流腮、传单等;还可见于某些杆菌、TB、梅毒螺旋体感染。
2)恶性肿瘤:
淋巴系统白血病、淋巴瘤等。
3)其他:
自身免疫病、GVHR或GVHD等。
(2)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ALG等。
单核细胞临床意义:
(1)单核细胞增多
1)某些感染:
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
2)血液病:
AMoL、MDS、某些疾病的恢复期(单核阵雨)。
(2)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三)PLT计数的临床意义(掌握);
PLT计数临床意义:
1)减少:
①生成障碍②破坏过多③消耗增加④分布异常⑤假性减少
2)增多:
①原发性增多②继发性增多
(四)ESR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掌握);
RBC沉降率(ESR)是指RBC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沉降的速率。
一.影响ESR的主要因素
1、血浆中各种蛋白比例的改变,与总蛋白浓度无关:
小分子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带负电较多,使细胞间相互排斥,不利于RBC缗钱状排列的形成,ESR减慢;大分子蛋白则相反,如Fib、ARP、Ig、巨球蛋白等,ESR加快。
2、RBC数量和形状的影响:
RBC减少,阻力减小,ESR加快;
RBC直径越大ESR越快;球形RBC、镰形RBC不易聚集而使ESR减慢。
二.临床意义(ESR加快)
1.生理性<12岁,>60岁;妇女月经期;妊娠三个月以上。
2.病理性
1、各种炎症:
细菌感染时ARP分泌增多,2-3d时可见ESR加快;风湿热、TB时,Fib、Ig增多,ESR加快。
2、组织损伤及坏死:
较大创伤。
心梗ESR加快,心绞痛无变化,借以鉴别。
3、恶性肿瘤:
增长快的ESR加快,与分泌蛋白、组织坏死、继发感染及贫血有关。
4、各种原因导致血浆球蛋白增加:
如SLE、MM、肝硬化等。
5、其他:
贫血、As、DM等,CHE增高,ESR加快。
(五)RBC、WBC形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了解);
(六)PLT其他参数的临床意义(熟悉)。
作业:
(一)熟记RBC计数及Hb测定的参考范围;
(二)熟记WBC计数及分类的参考范围;
(三)熟记PLT计数的参考范围;
(四)熟记WBC减少、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的定义。
网织红细胞测定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晚幼红脱核后,胞质内含有残存的RNA/DNA等嗜碱性物质,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时,呈现出浅蓝或深蓝色网织状。
●参考值:
手工计数:
0.005-0.015;绝对值(24-84)×109/L
血液分析仪:
male(0.0092-0.0271)female(0.0061-0.0220)
临床意义
●Ret增多:
表示骨髓红系增生旺盛,常见于增生性贫血(HA、IDA及巨幼贫)及失血性贫血;某些贫血治疗的恢复期明显增多,如IDA补充铁剂后。
●Ret减少: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AA,也可见于AL时骨髓内细胞大量浸润。
MCV
HCH
MCHC
疾病
正细胞性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再障,急性失血,溶贫
大细胞性贫血
>100
>32
正常
巨幼贫
小细胞性贫血
<80
<26
正常
慢性疾病引起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23
<300
缺铁贫,血红蛋白病
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RDW
Ø用于缺铁性贫血和轻型地中海贫血的鉴别诊断
Ø用于IDA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
Ø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MCV
RDW
贫血类型
常见疾病
增高
正常
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AA
增高
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MDS、巨幼贫
正常
正常
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
慢性病性贫血、失血性贫血
增高
正常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早期IDA、MF、铁粒幼细胞贫血
减低
正常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轻型地中海贫血
增高
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IDA
第二节骨髓细胞学检查
小结
(一)血液病(IDA、MA、AA、MDS、急慢性白血病)的血象、骨髓象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掌握);
缺铁性贫血(IDA)
IDA是指体内贮存铁耗尽,从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类贫血。
特点是骨髓、肝脾等造血组织内缺乏可染色铁,血清中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IDA前还有2个阶段:
最早体内贮存铁耗尽,称为隐性或潜在缺铁期;继之,红系细胞内发生缺铁,称为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此2个阶段虽有铁缺乏,但并未表现出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AA)ALL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MDS分类
✓难治性贫血(RA)
✓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RAS)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
✓转化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T)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
MDS分型标准
(二)急性白血病的MIC分型的临床应用(掌握)(
急性白血病
ALL的实验室诊断(重点)AML的实验室诊断(重点)
AL的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FAB分型
ALL分型
L1(小细胞型)L2(大细胞型)L3(Burkitt型)
细胞大小小细胞为主占4/5,大细胞为主,占4/5,大细胞为主,(12um为界)
<12um>12um大小较一致
核型规则一致,不规则,尚不一致,规整
偶有凹陷、折叠
核染色质较粗、致密,结构较疏松,结构较不一致呈细点状
较一致,着色深厚着色较浅均匀着色较深
核仁无或小,不清楚1~多个,清楚小泡状1~多个清楚小泡状
胞浆量甚少常较多较多
胞浆嗜碱性轻、中度不定深兰
胞浆空泡无或少见无或少见多见,明显蜂窝状穿凿样,
核浆均见空泡
核/浆N/C高N/C低N/C低N/C
(以胞浆占细胞面积的20%为界)
有丝分裂少见少见易见(约5%)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原始粒细胞≥90%(NEC);早幼粒细胞很少;中幼粒以下阶段少见或罕见。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
M2a:
原始粒细胞30%~89%(NEC),单核细胞<20%,早幼粒以下阶段>10%。
M2b:
骨髓中原始、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显的核浆发育不平衡,此类细胞常>30%。
●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
骨髓中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NEC)。
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颗粒。
M3a(粗颗粒型):
嗜苯胺蓝颗粒粗大,密集甚至融合。
M3b(细颗粒型):
嗜苯胺蓝颗粒密集而细小。
●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按粒系和单核系形态不同,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M4a:
原始、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幼稚单核细胞≥20%(NEC)。
M4b:
原始、幼稚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早幼粒细胞>20%(NEC)。
M4c:
原始细胞同时具有粒系、单核细胞系双重形态特征>30%(NEC)。
●M4Eo:
除具有M4特点外,还有胞浆内含有粗大而圆的嗜酸性颗粒和着色较深的嗜碱性颗粒的粒细胞占5%~30%(NE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
M5a(未分化型):
骨髓中原始单核细胞(NEC)≥80%。
M5b(部分分化型):
骨髓中原始、幼稚单核细胞>30%,原始单核细胞<80%。
●红白血病(M6)
骨髓中红细胞系>50%,且有形态学异常。
1.非红系原始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30%。
2.血片中原始细胞>5%,骨髓中原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20%。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
外周血中有原巨核(小巨核)细胞;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原巨核细胞有电镜或单克隆抗体证实。
(三)慢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cyticleukemia,CML)
血象:
✓Hb及RBC逐渐减少,常见有核RBC;
✓WBC显著增高,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性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为主,B、E多增多;
✓PLT早期增多或正常,晚期减少;
✓NAP明显减低或缺如。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CLL)
(三)在血细胞生成、发育规律及正常细胞形态特征的基础上,熟悉骨髓细胞检查的临床应用(熟悉);
(四)细胞化学染色及骨髓病理学检查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意义(了解)。
作业:
(一)复习血液细胞发育的一般规律;
(二)复习常见血液病的骨髓细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胞学;
(三)复习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
(四)复习急慢性白血病的血象及骨髓象共同特点、鉴别诊断要点。
第三节贫血的实验检查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参考范围的低限。
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
成年男性<120g/L,成年女性<110g/L,一般可认为贫血。
小结
(一)贫血的主要实验室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掌握);
贫血的实验室检测程序和诊断
●判断有无贫血或贫血程度:
Hb,RBC,Hct,Ret
●形态学分类:
ØMCV,MCH,MCHC,RDW
RBC形态
Ø是否伴有其他血细胞减少
●生化检验(SI,TIBC,folicacid,vitaminB12)
●骨髓检查
(二)血型与输血的基本知识(掌握);
交叉配血试验
●同型血之间进行交叉配血;
●异型血之间进行交叉配血;
●大量输血时,同时输注多名供者血液,供者之间也要进行交叉配血。
●意义:
验证血型鉴定是否准确,查明有无不规则抗体、亚型、免疫性抗体等。
(三)不常用的贫血实验室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了解);
(四)造血及其调控的检测。
(了解)
作业:
(一)复习主要的贫血相关实验室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二)血型与输血的一般知识。
第四章血栓与止血检查
血管壁的结构
内膜层:
内皮细胞、基底膜
中膜层:
平滑肌、弹力纤维、胶原
外膜层:
结缔组织
血小板的止血机制
nPlateletadhesionreaction:
plateletglycoproteinⅠb-Ⅸ-Ⅴ经vWF介导黏附于暴露的血管内皮。
nPlateletaggregationreaction:
glycoproteinⅡb/Ⅲa经fibrinogen的介导发生聚集。
以上为第一相聚集,呈可逆反应
n血小板发生释放反应releasereaction:
ADP,ATP,5-HT,AP(antiplasmin),PF4,β-thromboglobulin(β-血小板球蛋白)等,加速血小板聚集反应,形成不可逆的第二相聚集反应。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临床意义:
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延长见于:
⏹Ⅷ、Ⅸ、Ⅺ明显减少,如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和Ⅺ因子缺乏症;
⏹严重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Ⅴ、Ⅹ缺乏(均属共同途径所需凝血因子);
⏹严重的肝病(不能满足正常机体所需凝血因子的供给);
⏹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类药物治疗或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
缩短见于:
血液高凝状态如血栓性疾病等。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INR: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TRISI,参考值1.0±0.1。
临床意义:
PT延长:
见于
⏹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
⏹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
PT缩短:
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DIC高凝期、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等。
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TT)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血中有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定义:
是一种发生在许多严重疾病基础上或某些特殊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激活人体凝血系统,导致全身微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并引起继发性纤溶亢进,造成血栓-出血综合症。
(早期为高凝状态,后期为低凝出血状态)
溶栓疗法是指应用溶栓药物使已形成的血栓溶解,从而使血管再通,恢复血循环的一种治疗方法。
但是这些溶栓药物应用过量便会造成出血;用药不足达不到预期疗效。
因此,在药物应用过程中,必须进行实验室指标监测。
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凝血活性增强,抗凝活性减弱是血栓性疾病发病的重要基础
第六章心肝肾的临床化学实验诊断第三节尿及肾功能检查
本章重点
z1、掌握尿液性状、化学检查各项意义
一,24小时尿量
1、参考值:
成年人:
1000~2000ml/24h。
2、临床意义:
多尿:
是指成人24h尿量经常超过3L饮水多、尿崩症、DM等
少尿:
是指24h尿量成人<400m1或低于17m1/h;
无尿:
是指低于100ml/24h。
(1)肾前性:
休克、创伤、严重脱水等。
(2)肾性:
肾实质性病变。
(3)肾后性:
结石,肿瘤压迫等导致尿路梗阻。
二,尿液外观:
正常人的尿液多呈淡黄色或深黄色,清晰透明。
1.血尿:
镜下血尿:
>3个/HP;肉眼血尿:
>1ml/L
血尿的原因见于:
肾炎、肾结核、肾肿瘤、肾或泌尿道结石、肾盂肾炎等。
血尿来源:
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3.胆红素尿和尿胆原尿
原理:
正常人尿中无胆红素,如出现则尿呈深红色。
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腔后,构成肠肝循环,小部分尿胆原由肾脏排出。
临床意义:
1、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尿胆红素升高;
2、溶血性黄疸尿胆原强阳性,梗阻性黄疸阴性;
3、联合检测可以鉴别黄疸类型。
黄疸时尿胆红素与尿胆原的变化
4.脓尿和菌尿
原理:
尿内含有大量脓细胞或细菌等炎性渗出物时,排出的新鲜尿即可浑浊。
菌尿呈云雾状,静置后不下沉。
脓尿放置后可有白色云絮状沉淀。
WBC>5个/HP
临床意义:
常见于泌尿系统化脓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三,尿液气味
新鲜尿液出现异常气味的原因
四,尿液酸碱度
正常新鲜尿液常为弱酸性。
其酸碱度主要受肾小管分泌H+、NH3和铵盐的形成、HCO3-的重吸收等因素影响。
1、参考值:
新鲜尿一般为6.0-6.5。
2、临床意义
(1)尿pH减低:
在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热、痛风、糖尿病时常有酸性尿。
(2)尿pH增高:
碱中毒、严重呕吐、尿路感染、肾小管性酸中毒。
五,尿液比重(SG)是指在4℃时同体积尿液与纯水的重量之比。
又称尿比密。
1、原理:
尿比重受可溶性物质的数量、质量及尿量的影响。
成人1.015-1.025
2、临床意义
(1)增高:
急性肾小球肾炎、高热、脱水。
糖尿病因尿内含有大量葡萄糖,其尿量多而比重高,可高达1.040以上。
(2)减低: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崩症等。
SG持续在1.010提示肾实质严重损害.
z2、掌握尿蛋白检查项目意义
尿蛋白检测:
正常的肾功能其每天的蛋白排出量应小于100mg,绝大部分是低分子量且主要带正电荷的蛋白。
蛋白尿:
>120mg/24h。
临床意义:
1、生理性蛋白尿:
2、体位性蛋白尿:
3、病理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
(2)肾小管性蛋白尿
因近端肾小管病变,影响对原尿中蛋白吸收为主要原因的蛋白尿。
(3)混合性蛋白尿
当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同时损害影响整个肾单位,可导致混合性蛋白尿。
这些尿中含有高分子蛋白如IgG、中分子量如白蛋白、转铁蛋白。
同时也有低分子量蛋白如1微球蛋白和2微球蛋白。
(4)组织性和溢出性蛋白尿
1、肾组织破坏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多所致。
2、从肾小球滤过的低分子量的血浆蛋白增多.由于合成增多(如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中的免疫球蛋白轻链)或释放(如肌溶解,溶血)超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引起了溢出性蛋白尿。
此现象不一定反映肾疾病,因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正常时也可存在。
普通的溢出性蛋白尿的类型
本周氏蛋白尿:
单克隆轻链的排出
血红蛋白尿:
在急性溶血性综合征中出现
肌红蛋白尿:
可能会发生在横纹肌溶解中如:
多发损伤,癫痫发作,心肌梗塞后。
溶菌酶尿:
与何杰金病,髓细胞和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变性,结节病有关。
2微球蛋白:
由大量的淋巴细胞增生活跃导致
z3、熟悉尿沉渣检查意义
尿沉渣检查
是对尿液离心沉淀物中有形成份的鉴定。
尿中细胞
尿管型(cast)
z4、掌握Ccr、Cr、UA的临床意义
血肌酐(cr)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principle:
血中肌酐由内生性和外源性组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不吸收或排泌极少。
当外源肌酐稳定时,肾小球滤过率降至临界点时,血肌酐明显上升。
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内生肌酐全部排出去,即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临床意义
1、Cr不能作为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当GFR下降至50%时才明显升高.而Ccr可较早反映肾损害。
2、肾功能损害程度分期:
肾衰代偿期:
51-70ml/min;肾衰失代偿期:
50-30ml/min
;肾衰期:
29-10ml/min;尿毒症期:
<10ml/min
3、指导治疗:
Ccr小于40ml/min,应限制蛋白饮食,小于30ml/min,氢氯噻嗪等治疗常无效。
血尿酸测定(UA)临床意义:
1、升高:
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痛风等。
2、降低: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损害、肝坏死等。
z5、掌握尿渗量检查的意义
尿渗量(渗透压)测定(Uosm)临床意义
1、判断远端肾小管稀释-浓缩功能
2、检测肾性、肾前性少尿
急性少尿实验诊断指标
尿渗量(mOsm/KgH2O)尿比重
肾前性>500>1.016
肾性<350<1.014
z6、掌握尿和肾功能检查项目的选择
z7、了解其他肾功能检查
z8、了解尿液自动化分析的方法原理
z9、基本概念:
肾小球性蛋白尿、内生肌酐清除率、尿渗量
肾小管性蛋白尿:
因近端肾小管病变,影响对原尿中蛋白吸收为主要原因的蛋白尿。
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内生肌酐全部排出去,即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尿渗量定义:
反映尿内全部溶质微粒的总数量,与微粒的种类、分子量和粒子大小无关,只受溶质的离子数影响,较实际地反应肾浓缩和稀释功能。
尿酮体检测酮体:
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的总称。
血清尿素(Urea)(bloodurea)
临床意义:
不能作为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当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