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3973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doc

实用标准文案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文化”界说

1、“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

贲卦。

椽传》。

2、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

3、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2、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

(一)物态文化层:

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

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二)制度文化层: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

(三)行为文化层: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四)心态文化层: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氤氲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

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可分为两个自层次——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a、社会心理指的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

b、社会意识形态指的是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它们往往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物化形式——通常是著作、艺术作品——固定下来,播之四海,传于后世。

依其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又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

3、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

4、在汉语体系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所以属于“小文化”。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中国文化的意义:

(一)有助于更加准确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二)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三)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2、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

(一)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二)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上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疆域、政区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2、乾隆二十四年,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统一国家。

3、今天,中国的领土为960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加拿大而居世界第三位。

4、政区(行政区域)是国家味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它的出现是以国家的建立为前提的,但并不是说国家建立以后就必定要划分行政区域。

(一)秦汉都实行郡县制。

(二)到了2世纪末的东汉末期,原来只起监察作用的州成为最高一级政区,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

(三)隋大业三年合并、撤销了一些州县,又将州改为郡,重新实行郡、县二级制。

(四)唐朝时,将郡改为州,并有16年时间又改州为郡,但基本上都是二级制。

开元年间,在全国设置了15个道。

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为了加强地方的抵抗实力,不得不普遍设置方镇。

方镇(又称道)成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形成了方镇(道)——州——县的三级制。

(五)宋朝时,宋太宗废止了方镇辖州的制度,由原来专管督征运送财赋的各路转运使监管军民事务,形成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六)元朝时,全国设十一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

省以下一般有路(或府)、州(或县)二级,少数也有路、府、州、县四级。

(七)明朝洪武九年,废除行省制,原来的省改为布使政司。

全国划分为两京(南、北直隶)十三省或者十五省。

省以下废除了路。

(八)清初设十八省,以下只有府(或直隶州、直隶所)、县(散州、散所)二级。

每省还分为若干道。

(九)中华民国废除了府一级政区,州、所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形成了省——道——县三级制。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的政区是省(直辖市、自治区)——县二级制。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制与省——县二级制并存的局面。

二、民族、人口

1、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沙陀、契丹、女真、蒙古、满足都层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蒙古和满足还统治过整个中国。

2、到了20世纪初,以云南腾冲——黑龙江瑷珲(今黑河)一线为界,中国形成了东南人口稠密区和西北人口稀疏区。

3、历史上人口迁移最大的是: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唐朝安史之乱后、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后。

4、在明朝初年,数百万人口被从长江以南迁至江淮之间、淮河流域,从长江中有迁至四川盆地,从山西迁至华北平原。

此后直到20世纪前期,移民的主流是从平原迁入山区,从内地迁往边疆。

随着沿海城市和工矿城市的兴起,又有大量人口从农村和小城镇迁入这些城市。

5、今天的回族以13世纪自中亚、阿拉伯和波斯迁入的移民为主,吸收其他民族而逐渐形成的。

三、地形、地貌

1、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

海拔500米以下的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5.2%,而300米以上的却占25.9%.全球超过8000米的12座山峰,中国即有7座。

2、中国的地势自西而东层层下降,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习惯上称“三大阶梯”。

3、中国的地形、地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表现在:

(一)湖泊的发育和消亡;

(二)水道和水系的变迁;

(三)海路变迁;

(四)黄土高原的变迁。

四、气候

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

(一)季风气候明显;

(二)大陆性气候强;

(三)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1、地理环境分为:

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2、地理环境在决定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原因是:

(一)地理环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

(二)地理环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

(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黄河中下游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中国境内的山脉走向:

(一)东西向:

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南岭;

(二)南北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

(三)北东向:

太行山、大兴安岭;

(四)北西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

(五)弧形:

喜马拉雅山

2、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

3、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

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1、中国的地理环境究竟是有利于开放,还是有利于封闭?

不能简单地作肯定或否定。

(一)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

(二)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地理障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三)自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也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1、黄河中游地域:

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长江中下游地域:

屈家岭文化;

钱塘江流域:

河姆渡文化。

2、春秋时期,政治家们的改革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表现在:

管仲——“相地而衰征”

李悝——“尽地力之教”

商鞅改革

秦国的“重农固本”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1、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表现在:

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处于攻势状态。

万里长城是体现。

2、融合表现在:

对于农耕民族——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丝绸之路、百家姓

对于游牧民族——他们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出现了农耕化的趋向。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

成分。

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中国的海洋贸易,不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

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

第二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殷商西周:

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1、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最

显著标志。

2、西周时期,天子拥有土地的最终所有权。

3、到西周后期,集体耕作的土地有了公田、私田之分。

但劳动者要先种公田,然后耕作私田。

这个时候,诸侯贵族从后天子那里取得土地,他们也逐渐和周天子一样,可以随意处理自己的封地,或作为战争的手段,掠夺别人的封地。

“公田”和“私田”分野之后,有些耕作私田的劳动这也逐渐拥有对私田的部分所有权。

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1、东周以后,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的现象普遍出现。

2、商鞅在秦国推行“坏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的土地政策,土地自由买卖日益合法化,普遍化。

3、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也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而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

国家直接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

4、唐代中叶均田制被破坏之后,土地私有进一步深入,专制国家对土地私有权的干预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契约制的租佃关系普遍出现,农民对于土地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个体生产者亦从封建社会前期以粮食为主的经营方式逐渐向多种经营的方向迈进。

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又加上“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

当农耕经济繁荣时,商品经济也繁荣;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时,商品经济也受到严重的破坏。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传统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农业:

铁犁的使用、轮作复种技术的推广、蚕桑和茶叶的发展;

(二)手工业:

工艺品、纺织品、造船业、冶炼业、炼丹术、四大发明

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1、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的特征,

制约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产生。

2、中国的早熟的因素,不是作为封建社会的对立面而是作为它的补充形态而出现的,这就使中国的农耕经济大大扩展了它的内涵结构,可以比较灵活从容地改变自己的表层结构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各种变化。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1、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

1、中国古代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农耕经济特别是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这种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2、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

官僚体系由具有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双重性格,这种自我矛盾的政治结构度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组该作用。

3、经济剥削是上层建筑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4、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成长。

第四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2、中国文化正是伴随着农耕经济的长期延续而源远流长。

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使人们守旧思想,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使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1、中国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2、中国文化一方面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的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文化格局;另一方面,也由于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繁荣了中国文化;而且对于外域的文化,中国文化也是扬弃吸收。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1、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而又不成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

2、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中国社会的多元结构相互配合,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第一节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

1、地中海岸国家很早就从事海上的工商业贸易活动,强有力地冲破了蒙昧时代的血缘纽带,形成了以地域和财产关系为基础的城邦社会。

2、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

3、西周建立后,统治者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

二、宗法制度的确立

1、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等等。

2、西周统治者划分为四个等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

4、宗庙祭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

5、“左宗右社”。

“左宗”是总发的标志,“右社”是国土的象征,共同表示着这个王朝的天下和对全部土地臣民的占有。

第二节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家天下的延续

1、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2、家天下的主要特点是一个家族统治一个朝代。

二、封国制度不断

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1、家族制度延续到清代,甚至民国时期,也没有衰亡的迹象。

2、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四权:

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

四、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第三节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欧洲的政治与文化,源于地中海沿岸国家,主要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古希腊。

其具体演化过程是:

产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和产生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

汇集到古希腊,由古希腊传至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灭亡后再由日耳曼人传播到整个欧洲。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2、经济基础稳固。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4、对人身控制严密:

中国是一个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最早的国家。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的特点:

宗法色彩浓厚、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

2、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的反映则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用政治伦理秩序代替了法律秩序,政治大于法律,伦理也大于法律。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上古:

中国文化的发生

一、中国人起源

1、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

2、1965年5月,考古学者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距今约170万年的猿人化石,定名为元谋猿人。

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历史确证。

3、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

文化产生于从猿到人的转变中。

二、原始物质文化

1、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是工具。

2、旧石器时代:

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

从元谋人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都处于这个时代。

1、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

火的使用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诀别。

2、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

迄今为止,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达七八千处。

3、最著名的新石器文化有: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

三、原始观念文化

1、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原始宗教、原始艺术。

2、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有三类:

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3、在距今4000年的河南密县池北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陶塑猪头,这是最早的陶塑艺术品。

四、原始社会组织

1、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

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

2、母系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形成,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

3、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开始萌生。

传说中的五帝:

皇帝、颛臾、地觉、唐尧、虞舜都生活在这一时期。

五、上古文化分布

1、中华民族的远足分为三大文化集团:

华夏、东夷、苗蛮。

2、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

3、东夷集团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

4、苗蛮集团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

伏羲、女娲都属于这个集团。

第二节殷商西周:

从神本走向人本

一、殷商神本文化

1、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

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

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徙,史称“不常厥邑”。

2、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3、由掌理卜筮和记事的“贞人”书写与保管的典册,就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献。

4、中国目前确认的最早的古都:

殷。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1、周人之“礼”,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形式为“仪”,即各种礼节和仪式。

内容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

2、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礼制文化”,创制于西周。

第三节春秋战国: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1、公元前722年,周平王从关中盆地丰镐东迁到伊洛盆地的洛邑,揭开了春秋战国的帷幕。

2、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根本上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同时也依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使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从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形成了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

(二)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三)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

(四)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

二。

、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1、儒家学派:

以“仁”为核心,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

2、道家:

以老、庄为代表。

道家倡导“无为”,向往“自然”,尊崇“天道”,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

3、法家:

先驱人物是齐国的管仲与郑国的子产。

力主强化法令刑律,使人们害怕,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

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4、墨家:

创立者是鲁国人墨翟。

主张是:

尚力:

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节用:

反对生存基本需要外的消费;

兼爱:

用普遍的爱停止战乱取得太平;

天志:

尊崇天神;

尚同:

鼓吹专制主义。

5、阴阳家:

邹衍为代表。

深观阴阳消息。

运用阴阳消长模式来论证社会人事。

三、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到春秋战国时,中国燕山以南、长江以北的黄河中下游及淮、汉流域广大地区的居民,已基本上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

第四节秦汉:

一统帝国与文化一致

一、宏阔的文化精神

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1、秦始皇建立统一文化的主要措施:

(一)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与统一工作。

(二)车同轨:

统一车辆形制,修筑驰道,大大加强了中央与各地的联系,畅通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

(三)度同制:

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四)行同论:

“以法为教”,在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乡官,名曰“三老”,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

(五)地同域:

废除周代以来的封土建国制度,大规模的移民,开发边境地区,传播中原文化。

2、焚书坑儒,开历史上君主思想专制的恶例。

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1、西汉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2、东汉七经:

《诗》、《书》、《礼》、《易》、《春秋》、《孝经》、《论语》。

3、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的激烈争论。

古文经学的特点是历史的,讲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

今文经学的特点是政治的,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

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一、玄学兴起

1、玄学:

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宗旨是“贵无”,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2、玄学的兴起,对魏晋文化思潮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玄学的思维特点是超脱多样化的现世实物而直接诉诸本体,使魏晋文化产生了新的活力,富于谈玄析理的色彩;

(二)玄学所要达到的无限与美学内在的联结在一起,成为魏晋美学的精魂;

(三)玄学的现实意蕴是对魏晋人所孜孜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

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

1、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首次使用“道教”一词。

2、这一时期,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也传到了中国。

三、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1、《老子》、《庄子》被奉为道教经典,称为《道教真经》和《南华真经》。

2、佛教和玄、儒、道的关系颇为复杂。

大体而言,玄、佛一拍即合,到了东晋,玄学几乎全部融入佛教之中。

儒家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佛教对儒家,调和多于排斥;佛教和道教互相排斥,不相调和的。

第六节隋唐:

隆盛时代

一、文化背景

1、门阀世族地主阶级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

2、大批中下层士子,由科举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

二、“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1、唐文化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在文艺创作上积极鼓励创作道路的多样性,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决不推行文化偏至主义。

2、另外,唐文化还积极吸收外域文化。

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1、中国文学的首唱是诗,而中国诗的辉煌巅峰在唐代。

2、中国书法在魏晋六朝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在唐代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唐代推出了中国书法的宗师——颜真卿与柳公权。

3、在绘画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出现了“画圣”吴道子。

4、散文方面出现了韩愈、柳宗元,他们发起了古文运动,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文学发生了深刻影响。

第七节两宋:

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一、理学结构

1、安史之乱后,中国爆发了种种危机,以杨炎的两税法的财政改革为法律标志,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

均田制的瓦解,庶族地主经济与小自耕农经济迅速发展。

2、唐型文化向宋型文化的转变:

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

宋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3、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

将纲常伦理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和所以然.

二、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1、宋代词坛的主流始终是“婉约”、“阴柔”,集中反映出两宋文人士大夫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