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7388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 选修四 Word版.docx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选修四Word版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综合测试化学题(选修四)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O16C12N14Na23Al27S32Cl35.5K39Fe56Cu64Ag108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滴定管装滴定液时应先用滴定液润洗

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D.已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kJ,则水分解的

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ΔH=+285.5kJ·mol-1

2.已知:

C(s)+O2(g)===CO2(g) ΔH1

CO2(g)+C(s)===2CO(g) ΔH2

2CO(g)+O2(g)===2CO2(g) ΔH3

4Fe(s)+3O2(g)===2Fe2O3(s) ΔH4

3CO(g)+Fe2O3(s)===3CO2(g)+2Fe(s)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ΔH1>0,ΔH3<0B.ΔH2>0,ΔH4>0C.ΔH1=ΔH2+ΔH3D.ΔH3=ΔH4+ΔH5

3.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

2X(g)

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题7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t1时间内,

v(Y)=

mol·L-1·min-1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0.1mol/LNa2CO3溶液,CO32-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减小

B.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

应的△H>0

C.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正极反应:

PbSO4+2H2O-2e-===PbO2+4H++SO

D.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5.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物质A、B、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的化学平衡:

aA(g)+bB(g)⇌xC(g),符合下图所示的关系(c%表示平衡混合气中产物C的百分含量,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

在图中,Y轴是指()

A.反应物A的百分含量B.反应体系内分子的总数目

C.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D.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6.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0~3s内,反应速率为

=0.2mol·L-1

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

达到平衡时,仅改变

,则

7.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c(H+)=c(OH-)+c(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

8.25℃时,Ksp(BaSO4)=1×10-10,Ksp(BaCO3)=2.6×10-9。

该温度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同浓度的Na2SO4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BaSO4先析出

B.向BaCO3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新制氯水,c(Ba2+)增大

C.BaSO4和BaCO3共存的悬浊液中,

D.向BaSO4的悬浊液中加入Na2CO3的浓溶液,BaSO4不可能转化为BaCO3

9.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NaHCO3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CO

)>c(HCO

)>c(OH-)

B.20mL0.1mol/LCH3COONa溶液与10mL0.1mol/L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

c(CH3COO-)>c(Cl-)>c(CH3COOH)>c(H+)

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Cl-)+c(H+)>c(NH

)+c(OH-)

D.0.1mol/LCH3COOH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OH-)>c(H+)+c(CH3COOH)

10.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CH3COOH⇌CH3COO-+H+。

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烧碱固体   B.升高温度   C.加少量冰醋酸   D.加少量醋酸钠固体

11.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化学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溶度积

1.8×10-10

1.4×10-5

6.3×10-50

5.0×10-13

8.3×10-17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0.1mol/LNa2S溶液,则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沉淀

C.外界条件改变时,沉淀溶解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D.常温下,向AgI的悬浊液中加入0.1mol/LNaCl溶液,黄色沉淀变成白色沉淀

12.已知①CH3COOH与CH3COONa等物质的量混合配成的稀溶液,pH为4.7;

②用等物质的量HCN和NaCN配成的稀溶液中,c(CN-)

A.CH3COONa的水解趋势大于CH3COOH的电离趋势

B.NaCN的水解趋势大于HCN的电离趋势

C.②溶液中,c(H+)

D.CH3COONa的存在抑制了CH3COOH的电离

13.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

c(H+)+c(M+)=c(OH-)+c(A-)

B.pH均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

c(NaOH)

C.0.1mol/L的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

D.将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

c(CH3COO-)+c(CH3COOH)=c(Na+)

14.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

CH3CH2OH-4e-+H2O=CH3COOH+4H+。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O2+4e-+2H2O=4OH-

B.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O2=CH3COOH+H2O

D.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

15.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以用盖斯定律间接求得。

已知3.6g碳在6.4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kJ热量;已知每摩尔单质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热量为ykJ,则1mol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ΔH为()

A.-ykJ·mol-1B.-(10x-y)kJ·mol-1

C.-(5x-0.5y)kJ·mol-1D.+(10x-y)kJ·mol-1

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O2+2H2O+4e-=4OH-

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阳极反应式为Cu-2e-=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

Fe-2e-=Fe2+

17.某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

18.某化学小组构想将汽车尾气(NO、N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NO3,其原理如图K183所示,其中A、B为多孔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液中电流的方向由B到A,电子的流向与之相反

B.电极A表面反应之一为NO-3e-+2H2O===NO

+4H+

C.电极B附近的c(NO

)增大

D.该电池工作时,每转移4mol电子,生成22.4LO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19.(10分)某蓄电池的反应为NiO2+Fe+2H2O

Fe(OH)2+Ni(OH)2。

1)该蓄电池充电时,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填下列字母)。

放电时生成Fe(OH)2的质量为18g,则外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NiO2B.FeC.Fe(OH)2D.Ni(OH)2

2)为防止远洋轮船的钢铁船体在海水中发生电化学腐蚀,通常在船体镶嵌Zn块,或与该蓄电池的______极(填“正”或“负”)相连。

3)以该蓄电池作电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用相关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精炼铜时,粗铜应与直流电源的______极(填“正”或“负”)相连。

精炼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

的c(Fe2+)、c(Zn2+)会逐渐增大而影响进一步电解。

甲同学设计如下除杂方案:

已知:

沉淀物

Fe(OH)3

Fe(OH)2

Cu(OH)2

Zn(OH)2

开始沉淀时的pH

2.3

7.5

5.6

6.2

完全沉淀时的pH

3.9

9.7

6.4

8.0

则加入H2O2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应将方案中的pH调节到8,你认为此观点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

(1)常温下,0.1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

①写出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②NaHCO3溶液中Na+、HCO3-、H2CO3、CO32-、OH-五种微粒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多元弱酸在水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

已知H2CO3是二元弱酸,请写出H2CO3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1=。

(3)Ba(OH)2是一种强电解质,现有25℃、pH=13的Ba(OH)2溶液。

①该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中由水电离出c(OH-)=______________;

③与某浓度盐酸溶液按体积比(碱与酸之比)1:

9混合后,所得溶液pH=11(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和),该盐酸溶液的pH=____________。

21.(6分)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用0.1000mol·L-1HCl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1.10mL,

滴定后液面如右图,则此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2)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填序号)。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下端尖嘴中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

(3)乙学生做了三组平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0.1000mol·L-1HCl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0.00

25.02

2

25.00

1.56

31.30

3

25.00

0.22

25.20

选取上述合理数据,计算出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小数点后保留四位);

(4)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现根据下列2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1.6kJ/mol

②2CO(g)+O2(g)=2CO2(g)ΔH=-566.0kJ/mo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2.(11分)1)①常温下将0.15mol/L的稀硫酸V1mL与0.1mol/L的NaOH溶液V2mL混合,所得溶液的

pH为1,则V1∶V2=__________(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②常温下若溶液由pH=3的HA溶液V1mL与pH=11的NaOH溶液V2mL混合而得,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若混合后溶液呈中性,c(H+)+c(OH-)=2×10-7mol/LB.若V1=V2,混合后溶液pH一定等于7

C.若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大于V2D.若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则V1一定小于V2

2)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五种溶液的pH如表所示: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pH

8.8

9.7

11.6

10.3

11.1

①根据表中数据,将浓度均为0.01mol/L的下列四种酸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

最小的是__________。

A.HCNB.HClOC.H2CO3D.CH3COOH

②根据以上数据,判断下列反应可以成立的是________。

A.CH3COOH+Na2CO3==NaHCO3+CH3COONaB.CH3COOH+NaCN==CH3COONa+HCN

C.CO2+H2O+2NaClO==Na2CO3+2HClOD.NaHCO3+HCN==NaCN+H2O+CO2↑

3)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已知t℃时,反应FeO(s)+CO(g)

Fe(s)+CO2(g)的平衡常数K=0.25。

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________。

②若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molFeO(s),并通入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

此时FeO(s)转化率为50%,则x=________。

4)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铅是碳的同族元素,铅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PbO2可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

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

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11分)1)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可得到一种红褐色透明液体,向这种液体中滴加稀H2SO4至过量产生的现象为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逐渐溶解得黄色溶液;在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产生浑浊,正确的操作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的产物是。

2)3mol/L100mL的H2SO4溶液与足量的Zn反应,为使产生H2的速率减慢,但产生H2的总量不变,可采取的措施。

(请填下列选项的序号)

A.加CH3COONa(s)B.加BaCl2溶液C.加NH4Cl溶液D.加氨水

3)室温下,向amL0.10mol/L的稀氨水中逐滴加入bmL0.10mol/L的稀盐酸,分析:

滴加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当b=a时,溶液呈性,此时溶液中,c(NH4+)c(Cl-)(填“>”“<”或“=”)。

当溶液呈中性时,ab(填“>”“<”或“=”,后同),此时溶液中c(NH4+)c(Cl-)。

4)AgCl固体在蒸馏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Ag+(aq)+Cl-(aq),25℃时,AgCl的Ksp=1.8×10-10。

现将足量AgCl分别放入:

①100mL蒸馏水;②100mL0.2mol/LAgNO3溶液;③100mL0.1mol/L氯化铝溶液;④100mL0.1mol/L盐酸溶液。

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填写序号);②中Cl-的浓度为____mol/L。

 

高二化学选修四练习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C

C

C

D

A

D

D

B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D

A

D

C

C

B

D

B

19.(10分)

(1)C 0.4NA或2.408×1023 

(2)负

(3)Al-3e-===Al3+,Al3++3HCO

===Al(OH)3↓+3CO2↑

(4)正 将Fe2+氧化为Fe3+ 不正确 因同时会使Cu2+生成沉淀而除去

20.(8分)

(1)①HCO3―+H2O

H2CO3+OH―

②c(Na+)>c(HCO3―)>c(OH―)>c(H2CO3)>c(CO32-)

(2)

(3)①0.05mol·L-1②1.0×10-13mol·L-1③2

21.(6分)

(1)23.80mL(1’)

(2)AC(2’)(3)0.1000mol·L-1(1’)

(4)CH3OH(l)+O2(g)=CO(g)+2H2O(l)ΔH=-442.8KJ/moL(2’)

22.(11分)1)①1∶1 ②AD2)①A ②AB 

3)①4:

1

②0.05

4)

(1)

(2)Pb2++2H2O-2e-===PbO2+4H+

石墨上包上铜镀层 Pb2++2e-===Pb 不能有效利用Pb2+

23.(11分)

(1)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逐渐溶解得黄色溶液

将FeCl3固体溶于较浓盐酸中再稀释至所需浓度Fe2O3

(2)AB

(3)①离子方程式为:

NH3·H2O+H+=NH4++H2O。

②呈酸性,c(NH

)<c(Cl-)。

③a>b,c(NH

)=c(Cl-)。

(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④>③;Cl-的浓度为9×10-10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