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7663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docx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1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一、考试要点

(一)P52-53信用货币的几种表现形式有哪几种?

信用货币与商品货币相对应。

商品货币是足值货币,而信用货币是不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都属于信用货币范畴。

信用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弥补了金属货币数量无法伴随商品数量增长而相应增长的弊端,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成为货币主要的存在形式。

a纸币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

(单选)

b银行券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生活中的通俗称谓是“现钞”),也是一种纸制货币。

c存款货币

d电子货币这种货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银行发行的各种银行卡,如借记卡、信用卡等。

1.P54-55货币的职能有哪几种?

并能从所列举出的例子中加以对应识别

一、交易媒介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发挥媒介作用。

包含着货币三个相辅相成的功能。

(一)计价单位

(二)交易媒介(三)支付手段基本特征:

没有商品在同时、同地与之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基本特征。

借贷、财政收支、工资发放、租金收取、偿还赊销款项等活动中,货币都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二、财富贮藏职能

2.P56-57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是哪五个?

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

3.P67经济范畴中的信用,其定义及基本特征。

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4.P67经济范畴中的信用的基本特征。

偿还性与支付利息是信用活动的基本特征

5.P69-70分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缺点。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优缺点:

直接融资优点:

1、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资金合理配置;2、加强资金提供者对需求者的关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有利于资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可长期使用的资金;4、没有金融机构从中获利,因此成本较低。

缺点:

1、便利度及成本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影响;2、风险要高于简介融资。

间接融资优点:

1、灵活便利;2、分散投资,安全性高;3、具有规模经济。

缺点:

1、减少了资金供给这对资金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2、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收益。

6.P72商业信用的含义;是指工商企业间以赊销、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信用)记住赊销和预付货款是商业信用的两种基本形式。

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需要商业销售商进行销售,当销售商缺少购买产品所需要的资金时,生产企业可以采取赊销方式,即先将商品赊销给销售商,双方约定经过一定时期后,该销售商向生产企业归还赊销贷款。

如果生产企业生产的是畅销的产品,该生产企业可以要求产品的销售商预付一定比例的贷款,用于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

7.P78国家信用工具包括哪三种?

国债也就是“金边债券”。

A,中央政府债券也称为国债,是一种中央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或筹措建设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B,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主体是地方政府,也被称为市政债券。

市政债券分为两种:

一般责任债券和收益债券。

C,政府担保债权是指政府作为担保人而由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

8.P87知道单利计息的计算公式(3-3),以及知道C、P、r、n分别代表什么;知道复利计息的计算公式(3-4)。

C表示利息,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年限,S表示本利和

单利计息的计算公式(3-3)C=P×r×n

复利计息的计算公式(3-4)S=P×(1+r)^n

9.P88现值的计算公式(3-6)。

P=S/(1+r)^n

10.P90市场利率、官定利率、行业利率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决定方式

11.P90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记住公式(3-8),知道r、i、p分别代表什么?

r=i+p

r是名义利率,i是实际利率,p为借贷期内物价水平变动率

12.P91根据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实际利率存在哪三种情况?

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等于0;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13.P94-95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有哪三条?

第一、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的变动比较敏感;第二、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决定利率的水平升降;第三、建立一个合理联动的利率结构体系。

14.P95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化改革的基本设想是什么?

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后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

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调控为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改革后的总体思路:

先开放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在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逐步建立有市场供求确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国发挥主导作用

15.P101国际上使用的汇率标价方法是哪两种?

我国采用直接标价法,了解直接标价法的定义。

直接标价法和简介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

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

 

16.P108-109了解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的这一段。

一国货币对外贬值一般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当一国货币对内购买力不变,而对外贬值时,将该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有利于增强该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扩大出口;进口则与之相反,由于进口商品按照新汇率所需支付的本国货币要比按原汇率计算多,从而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起到抑制进口的作用。

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则会对进出口贸易产生抑制出口、促进出口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要发挥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需要同时考虑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程度。

如果净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则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引起的出口需求增加较多,进口需求减少较多,该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将得到较大的改善;反之,如果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则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引起的出口需求增加减少,进口需求减少也不多,汇率的变动对该国进出口贸易的改善不大。

通常来说,当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进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时,汇率调整对该国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会有较大影响。

17.P110阅读专栏4-3,将其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进行对比。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积极方面:

第一,有利于进口成本的降低。

第二,有利于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三,有利于改善毛衣条件。

第四,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

第五,有利于中国企业能“走出去”。

消极影响:

第一,削弱我国外贸出口增长。

第二,不利于我国吸引外资

18.P114-p115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这一部分中,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至今)所划分的三个阶段:

1994年1月1日后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2005年的汇率制度内容。

1994年1月1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方针。

2005年我国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比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9.P114-p1152005年7月21日,我国在这一次的汇率机制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主要内容:

1汇率调控方式,

2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

3起始汇率的调整。

20.P119-120知道金融工具的四个特征是什么?

1、期限性;

2、流动性;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变现的能力。

3、风险性;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和预定收益遭受损失的大小。

4、收益性;金融工具能够为持有者带来收益的特性。

21.P124债券与股票的定义是什么,重点在于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关键词:

偿还期限、分享股息与红利、决策的权利、选择权)?

债券:

是指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按约定的条件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股票:

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用以证明其股东身份和权益的一种所有权凭证。

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1、股票没有偿还期限而债券有偿还期限;

2、股东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分享股息和红利,债券持有者从公司的税前利润中得到固定利息收入;

3、当公司破产时,债券持有人优先取得公司财产的权利其次是股东;

4、普通股股东有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而债券持有人没有此权利;

5、股票价格波动大于债券价格波动,股票风险大于债券风险;

6、在选择权方面,股票表现为可转换优先股和可赎回优先股,而债券则更为普遍。

22.P130-131货币市场的特点有哪三个?

1、交易期限短;

2、流动性强;

3、安全性高;

4、交易额大。

23.P150知道债券的发行价格与发行方式各自的种类有哪些?

债券的发行价格可分为三种:

一是按面值发行,称为平行发行。

二是以低于票面值得价格发行,称为折价发行。

三是以高于票面值的价格发行,称为溢价发行。

24.P153-154衡量债券收益的指标有哪四个?

掌握名义收益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和持有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衡量债券收益的指标有名义收益率、显示收益率、持有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

名义收益率即为债券的票面收益率,是债券的票面年收益与票面额的比率。

名义收益率=票面年利息÷票面金额×100%

持有期收益率=【(卖出价-买入价)÷持有年数+票面年利息】÷买入价格×100%

25.P157股票的发行方式有哪两种;配股的定义;定向发售。

股票发行方式:

公募和私募

配股的定义:

老的股份公司增发股票,还可以采取有限认股权的方式,也称配股,它给予现有股东以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优先购买一部分新发行的股票,其优点是发行费用低并可维持现有股东在公司的权益比例不变。

26.P157股票发行价格有哪三种,我国股票发行价格主要是平价发行与溢价发行。

股票发行的价格主要有平价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

27.P161信用交易的定义。

信用交易又称垫头交易或保证金交易,是指股票的买房或卖房通过交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得到证券经纪人的信用而进行的股票买卖。

28.P176记住认购份额的计算公式和例子。

认购份额=认购金额×(1-认购费率)÷基金单位面值

29.P204-p205中央银行在一国的经济和金融运行中发挥着哪三大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中央银行发挥中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的职能。

30.P219-220商业银行的三大特性是什么;银行性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商业银行的性质:

1、企业型;2、金融性;3、银行性。

银行性表现在:

商业银行能够吸收公众存款、尤其是能够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同时能够办理贷款和转账结算业务,从未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贷款就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运用形式,同时也是各类经济活动主题尤其中小企业和个人主要外部融资形式。

商业银行能够为客户把你各种支付结算业务,是现代支付体系的中心。

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功能全面。

31.P222知道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在于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表外业务;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业务;负债与借款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存款业务:

存款是指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权的条件下,把使用权暂时转让给银行的资金或货币。

类型:

1活期存款、2定期存款、3储蓄存款、4通知存款5、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显著特征。

借款类业务:

1短期借款、

(1)同业拆借

(2)回购协议。

(3)向中央银行借款。

2长期借款,商业银行的长期借款一般采用发行金融债券的方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包括普通金融债券、次级金融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可转换债券

32.P226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对资金进行运用的结果,是其获得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33.P227按保障条件的不同,贷款可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他们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按质量的高低,贷款可分为哪五类,通常所说的不良贷款是指哪三类?

信用贷款是指没有担保、仅一句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而发的贷款

担保贷款是指由借款人或第三方而发提供担保而发的贷款。

按质量的高低,贷款可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以贷款和损失贷款、

不良贷款是指的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

34.P252-255投资银行的业务有哪些?

一、证券承销业务;二、证券交易与经济业务;三、并购业务(财力与智力高级结合);四、资产管理业务(核心业务);五、财务顾问与咨询业务;六、风险投资业务。

35.P256-257了解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哪两个?

了解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职能1.分散风险职能;2、补偿损失职能。

基本原则;1、保险利益原则;2、最大诚信原则;3、损失补偿原则;4、近因原则。

因此保险利益原则将保险与赌博从本质上划清了界限。

36.P27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受哪三个因素影响?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从幕后走上前台

37.P282公式(12-2)z中的K代表什么?

表示什么意义?

 

K通常被称为存款派生乘数,表示一比原始存款经过商业银行的派生最大可能扩张的倍数

38.P283记住存款派生乘数的公式(12-3),结合表12-3,知道此公式分母中的几个符号分别代表什么?

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e表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c表示现金漏损率

39.P284货币乘数的含义是什么?

货币乘数的含义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比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40.P284知道公式(12-7)简化后的公式是什么?

并运用它进行相关计算。

 

C表示现金,D表示世存款货币,R表示存款准备金

41.P284知道公式(12-7)中的C/D与R/D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C/D表示通货-存款比率,即流通中的现金预存款总额的比率

R/D表示准备-存款比率,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和。

42.P302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中,指标一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指什么?

又称为零售物价指数,他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43.P318对我国实施“发展经济、稳定货币”双重目标的理解。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比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确定该项货币政策目标在于:

一、它克服了“稳定货币”单一目标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二、防止了“发展经济、稳定货币”双重目标的冲突;三、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

44.P319-320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优点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

定义: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存入中央银行的国家,从而建立起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优点:

1.中央银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定者和施行者,中央银行掌握主动权。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影响货币乘数作用于货币供给,作用迅速,有力,见效快。

局限性:

1.缺乏弹性,有固定化倾向。

2.为了体现公平性,各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各类粗款机构基本一样,“一刀切”式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可能是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难以把握货币政策的操作力度与效果。

3.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干扰较大,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管理制度,当法定准备金率不付息时,还会降低银行盈利,削弱起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45.P321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

优点:

第一,主动性强;第二,灵活机动;第三,调控效果缓和,震动小。

局限性:

第一,干扰因素多;第二,政策效果滞缓;第三,影响较弱;第四,告示性效果较弱。

46.P328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四个选择标准是什么?

1、可测性;2、可控性;3、相关性;4、抗干扰性。

47.P33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政策工具、调控机制、调控功能等许多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体现在什么方面?

体现:

1.政策工具与调控机制不同。

2.调控的主要功能不同

3.调控的时滞和效果不同

48.P334-337对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