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7920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docx

青岛武汉规划异同分析

青岛、武汉在城市定位、城市规模和城市形态方面的异同分析

一、两城市在城市定位、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三方面的分述

青岛

1.城市定位

青岛市城市性质定位的思考:

是全国五个之一,,,,,,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首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全国14个之一,是中国面向世界的重要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外贸口岸。

青岛最大的优势所在是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其所承载的人文气息:

山海城浑然一体、四季气候宜人、现代滨海文化。

这样的优势必然赋予青岛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功能,同时青岛可以发挥港口、旅游、海洋三大特色经济,把青岛建设成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滨海旅游度假城市。

在青岛市2006—2020年总体规划中将青岛市城市性质定为:

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的港口与滨海旅游度假城市,蓝色经济领军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功能定位:

中国东部沿海的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产业定位:

结合上述青岛的城市性质定位,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及青岛产业优势,适合青岛的产业选择主要是高新海洋科技产业;现代制造业包括家电电子、汽车机车造船、新材料等领域;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人居商贸业、度假旅游、会展业、生态海岛旅游、绿色海港物流等产业群;

 近几年,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青岛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骨干企业带动、科技带动、品牌带动、开放带动等五大战略,推进文化与经济、社会、海洋、科技、旅游的五融合,初步形成了影视传媒、演艺娱乐、文化产品研发制造、出版发行印刷、动漫游戏、文化节庆会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八大滨海优势文化产业,成为青岛市文化产业的主导性产业。

2.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是指以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截止2010年,青岛全市常住人口为万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万户,家庭户人口为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人。

根据青岛市总体规划显示,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拥有近1200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5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8平方米,城镇化水平达到%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3.城市形态

从“带形城市”到“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城市形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岛市城市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1988年以前青岛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式是胶济铁路,带形城市布局符合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从而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

自1910年青岛就奠定了沿胶州湾东海岸由南向北带形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

解放后直到1980年代末,青岛的城市发展都没有脱离这一城市形态,它始终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动态开放的城市体系,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空间规划。

但带形城市必然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当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带来城市内部联系的不经济,因此一个城市不可能无限制的按带形发展。

在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矛盾愈发显著起来,城市用地不足,南宿北工问题突出,严重限制了青岛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青岛市委、市政府组织制订了《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可视为青岛城市快速发展的开端。

在此规划的指导下,市区由过去单一的带状、南宿北工的结构逐步向南、中、北三个组团式的城市结构发展,既缓解了南北交通的矛盾,也使青岛的轻纺工业、港口贸易、海洋科研和风景旅游建设步伐大大加快。

此次总体规划设独立的黄岛区;城市人口控制为115万人;用地115平方公里。

1981年,青岛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被确定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6年又成为计划单列城市。

这一系列促进城市发展的政策,其可预期的结果之一是城市规模的扩大。

1988年的青岛市比较解放前而言变化并不大,城市结构为“南、中、北三个组团式城市发展”,北组团、中组团、南组团,各有中心,以城市干道贯通,既相互独立,又互有联系。

以南组团海泊河以南地区为城市主中心。

各组团内部功能分区比较明确,交通联系比较便捷,中间有大片的绿地隔开,借以调节空气,但城市总体布局仍呈带形分布。

青岛市委市政府于1989年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基本构架呈现环胶州湾态势的大青岛结构雏形,城市用地和人口规模容量也作了相应调整,城市用地规模达到了,城市规划区达到了1526km2,初步确立了“一个中心、一个城市环、一个卫星城市群”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即逐步形成以老市区、崂山区、黄岛城区构成的中心城市与沿胶州湾近郊城镇形成的城市环及远郊的卫星城市群的城市布局。

在新规划指导下,青岛新区开发建设飞速发展,东西两翼快速崛起,中心城区实现了由带状结构向“品”字布局的历史性转变。

至此,青岛的城市建设最终结束了沿胶济线发展的态势,南北狭长的带状结构得到了根本性改变,这是青岛历次总体规划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1995年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总体布局结构以胶州湾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环胶州湾沿线为发展组团,形成“两点一环”的发展态势。

主城和辅城规划为城市相对集中发展的区域,环胶州湾的六个发展组团规划为城市适度分散发展的区域,形成“相对集中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的城市组织结构关系。

虽然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青岛市的城市结构得到不断调整和完善,然而作为一个在特定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下建设和发展起来的港口城市,青岛市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仍然处于城市的一侧,与其他城市相比,城市中心仍然具有较差的“可通达性”和较弱的经济辐射能力。

目前东部地区基本开发完毕,资源的稀缺与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没有彻底解决,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全省对外开放龙头,在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聚集效应、辐射带动作用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提供更大的城市空间成为青岛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要实现青岛市的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城市的功能和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2002年8月,市委、市政府就青岛城市大框架和黄岛在其中的地位等问题明确指出:

青岛发展的大框架有两步,第一步就是要完成以青岛、黄岛、红岛这三点沿胶州湾形成“三岛一湾”的“品”字形框架构筑。

而在三岛的发展过程中,唯一能承接在青岛老城区发展之后率先开发,而后与青岛老城区联手带动全市发展的就是黄岛。

大框架的第二步,将是从胶南的琅琊台一带起,经过海湾大桥、通过崂山,延伸到即墨田横岛,形成一条三百多公里的青岛滨海交通大道。

预期目标是,黄岛率先发展,而后与青岛共同带动红岛,形成核心区的“三岛一湾”布局,进而以此为核心,带动这三百多公里形成滨海卫星城市群。

但是,“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很难形成有规模效益的城区。

无论是胶州湾东岸还是西岸,都无大片平原可供城区展开。

蜷缩于山海狭隙间的老城区已无开发潜力可言,黄岛区的开发用地也已基本告罄。

“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布局增加了单向交通压力。

组团布局于一线,各个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只能通过“串联”,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暴露出交通问题。

该战略还缺乏与其他城市的呼应与协作,很难与其他城市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城市带”,有被孤立的危险。

从青岛城市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依托主城发展还是青岛最集约、最稳妥的发展方式。

所以在依托老城区东扩西进饱和的基础上,北上发展成为青岛发展的趋势。

而开发滨海新城,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土地瓶颈制约,新增的上百平方公里可开发用地,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因此经充分的分析论证,在2006年——2020年青岛市总体规划中确立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思路,提出了青岛中心城区为主城,崂山、黄岛、红岛为辅城,周边拱卫多个各具特色组团的“一主三辅多组团”大城市框架,和“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市域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战略。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将积极实现与半岛城市群的区域性战略合作,构筑经济协作、错位竞合、互补配套的区域统筹发展模式,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山东半岛乃至沿黄流域等更广阔区域带动建立“资源共享、产业互动、错位增长、一体化发展”的合作共赢新格局,促进青岛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着力推进山东半岛区域一体化进程。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是青岛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是对青岛独特滨海岸线资源的整合和提升,是贯彻城市内涵式发展思路的全新部署,也是进一步发挥青岛龙头作用的重要动力。

依托主城

主城,即青岛市的中心城区,是青岛市行政中心,是青岛市文化教育、科技研发、金融商贸、商务会展、旅游度假、产业综合服务等城市功能的聚集区,是青岛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

规划以强化主城的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目标,以改造和提升青岛主中心、崂山及黄岛副中心为重点,全面增强主城的综合实力,提升主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老城区与新城区的联系,实现新、老城区的合理分工与有机协作。

以提升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完善设施配套、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引导旧城旧村的更新改造,加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旧城旧村更新改造之间的联系,积极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寻找空间,为旧城旧村更新改造寻找主题,重塑城市新形象。

拥湾发展

全面贯彻“环湾保护”的理念,以胶州湾为生态保护核心,以崂山风景名胜区、小珠山风景名胜区为生态保护重点,依托白沙河、墨水河、大沽河、洋河四条主要河流构筑生态控制带,积极加强陆域河流的治理和保护,科学规划利用并有效保护好胶州湾的生态岸线与港口岸线,合理有序的引导工业岸线转换为城市经济与生活岸线,确保环胶州湾地区的生态安全。

科学引导城市空间拓展,重点强化环胶州湾地区团岛-老港区、四方李沧西部地区、临空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胶州沿海地区、红石崖地区、石化产业区、前湾港地区、海西湾地区等中心组团的分工合作与协调发展,切实增强环胶州湾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对外辐射能力。

依托环胶州湾地区,积极辐射和带动外围地区,构建以环胶州湾地区为核心圈层,以即墨、胶州、胶南为内圈层,以莱西、平度及邻近区域为外圈层的多圈层拥湾发展格局,积极促进各圈层的合理分工与有机协作。

组团布局

严格保护海湾、山体、河流、湿地等自然生态地区,有效保护和控制农业生态地区及各类重大市政、交通走廊,合理控制城镇发展规模,严禁城镇空间的随意扩张和无序蔓延。

依托综合交通走廊,着重强化城镇的集聚化、紧凑型发展,积极完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全面推进青岛市各规模等级城镇的组团式布局、网络化发展。

重点建设中心城区和胶南、胶州、即墨城区以及外围的平度城区、莱西城区,科学规划建设滨海沿线的琅琊组团、鳌山组团、田横组团,合理引导城镇组团的有序发展,积极发展重点镇。

轴向辐射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三条区域城镇发展轴向外辐射拉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由中心城区向外轴向辐射、点轴分布的网络状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依托济青高速、胶济铁路,形成中心城区-胶州-平度-济南发展轴。

重点发展胶州市、平度市,并与半岛城市群的潍坊、淄博、济南市相协调。

依托蓝烟铁路、青威高速、烟青一级公路,形成中心城区-即墨-莱西-烟威发展轴。

重点发展即墨市、莱西市,并与半岛城市群的烟台、威海市相协调。

依托同三高速、204国道,形成中心城区-胶南-日照发展轴。

重点发展胶南市,并与半岛城市群的日照市相协调。

武汉

1.城市定位

武汉位于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与汉江交汇处,是唯一的,中国最大都市及,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世界第三大河及其最大支流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三镇跨江鼎立的格局。

武汉历来被称为“”之地,是最大的水陆空,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国家重要的科技、工业、信息、产业、通信中心,内陆地区的金融、商业、贸易、物流、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开启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经济发展的“立交桥”,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作为仅次于、的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武汉高校众多,在校大学生万人,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

城市性质: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

功能定位:

武汉筑城3500年来,积淀了“九省通衢”、“内陆商都”、“近代工商业摇篮”的美誉。

而今武汉在继国家明确为“中部地区龙头城市、最重要中心城市”后,正式定位武汉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

城市功能是城市发展之本,武汉作为中国特大型的中心城市,与青岛市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武汉的城市功能定位可以概括为:

一个特色、两个基地、三个中心、四项功能。

一个特色:

现代化国际性以“水”为特色的城市、两个基地:

现代制造业基地和教育研发创新基地、三个中心:

现代化物流中心,服务中部、面向全国的金融贸易和商业服务中心,创意设计产业中心、四项功能:

科技金融支撑功能、总部机构决策功能、旅游会展服务功能、物流通讯枢纽功能。

产业定位:

武汉市产业结构现状:

武汉市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特点,农业比例较大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重化工业发展较快,行业集中度上升。

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

武汉市这一产业格局仍存在很多问题:

    1、产业内部结构矛盾突出,核心竞争优势不足:

武汉市虽跨越到了工业化中期,但第二产业内工业结构偏重,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2、产业空间布局高度分散,关联带动能力不强:

城市产业布局分散,集聚效应不足,资源难以共享,创新优势溢出效应低下,城市整体利益难以达到最大化。

汽车和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分属沌口和东湖开发区,资源整合和互相关联带动不够。

汽车与机械制造业等未形成产业链条。

    3、产业分区结构严重趋同,生产与空间职能不匹配:

13个市郊均有开发区,但产业定位不明,主城区部分地带产业性质与区域空间职能不匹配。

结合上述观点,武汉市产业定位及发展战略如下:

    1、产业转型升级:

应该体现在思想观念上转型、思维方式上转型和发展理念上转型,按照“调优、调高、调轻”的要求,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推进节能减排。

    2、空间结构优化:

现代城市与区域发展中的结构优化必须解决好“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和减少分割”三大问题。

武汉市的产业空间布局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化地解决好“适度集中、提高通达程度和一体化程度”。

    3、产业布局策略:

第一,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不断推进产业高级化;第二,促进产业空间集聚,加强产业关联度;第三,深化地域分工,提升环境适宜性。

2.城市规模

武汉市统计局2011年统计数据,武汉市共有常住人口1012万人。

据1923年《中国年鉴》记载,汉口85万人、武昌城区25万人。

1930年人口突破100万,80年间武汉常住人口扩张近10倍。

武汉各行政区中,武昌区人口最多,达到万,洪山区常住人口1049434人,是近十年人口增幅最高的区。

汉南区人口最少,仅有114970人,相对于上次普查,人口有所减少。

武汉市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指大专以上)的2465061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213141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322689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1296972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24328人,文盲率由时的%下降为%,下降了个百分点。

武汉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万户,家庭户人口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人,比10年前(2000年)的人减少人。

常住人口男性占%;女性占%,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10年前(2000年)下降为。

武汉市2010——2020总体规划明确指出要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加强对人口机械增长的管理和引导。

预测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在1180万人左右,其中城镇人口在万人左右,城镇化率约84%;到2010年,市域常住人口9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万人左右,城镇化率约75%。

到2020年,主城区常住人口为502万人,2010年为440万人。

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土地集约化利用。

到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03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04平方米:

到201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795平方公里以内。

到2020年,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为平方米。

到2010年,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90平方公里以内。

3.城市形态

两江三镇、多轴多心、六楔入城

规划中以长江、汉江及东西向山系作为城市空间纽带,布局汉口、武昌、汉阳地区的城市功能体系。

其中,汉口地区要通过旧城改造,提升现代服务功能,发展成为服务中部、面向全国的金融贸易和商业服务中心;汉阳地区要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居住、休闲、旅游文化区,发展成为独具水系生态特色的武汉新区;武昌地区要发展成为面向全国的教育研发创新基地。

“多轴”是指沿常福、汉江、盘龙、阳逻、豹澥、纸坊方向布局6大新城组群,形成轴向组群结构;“多心”是指建设四新、鲁巷、杨春湖3个城市副中心和常福、吴家山、盘龙、阳逻、九峰南、纸坊北6个新城组群中心。

二、

两城市在城市定位、城市规模和城市形态方面的表格比较及差异分析

比较项

青岛

武汉

原因

城市定位

性质:

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的港口与滨海旅游度假城市,蓝色经济领军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功能:

中国东部沿海的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城市性质: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

城市功能:

一个特色、两个基地、三个中心、四项功能。

产业定位:

产业转型升级、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策略。

1.城市历史文脉对城市定位有重要的影响,城市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对城市未来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历史惯性作用。

2.城市资源:

资源是城市定位的关键与基础,资源是城市系统运转的支持要素。

武汉和青岛市在水源、能源、原材料类型及自然资源、生态景观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所以其在城市功能、产业定位等方面存在差异。

3.城市区位的差异:

武汉相对于青岛而言,其在全国区域中位置适中,这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青岛临海,又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都导致了二者在城市定位上的差异。

城市规模

截止2010年,青岛全市常住人口为万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万户,家庭户人口为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人。

根据青岛市总体规划显示,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拥有近1200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5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8平方米,城镇化水平达到%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武汉市统计局2011年统计数据,武汉市共有常住人口1012万人。

预测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在1180万人左右,其中城镇人口在万人左右,城镇化率约84%;到2010年,市域常住人口9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万人左右,城镇化率约75%。

到2020年,主城区常住人口为502万人,2010年为440万人。

到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03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04平方米:

到201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795平方公里以内。

到2020年,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为平方米。

到2010年,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90平方公里以内。

1.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城市地位的差异:

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其投资力度、建设力度都会强于青岛。

3.所处气候区不同:

青岛市处于第Ⅱ区。

武汉市处于第Ⅵ气候区,从而决定了其在制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时的标准不同。

城市形态

“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全新空间发展战略,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

两江三镇、多轴多心、六楔入城

自然基础(自然资源与环境等地理因素)、发展动力(经济发展与市场发达水平)、外部干预(社会政治文化因素)、形态构架(交通运输网络形态)与城市人口等方面存在差异。

三、总结

任何一个时代的城市形态和城市规划都与其历史进程和时代要求息息相关。

为了满足和适应城市社会生活发展的时代要求,要对之不断予以完善。

由于种种原因,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尚不明确,一是缺乏历史的继承性;二是缺乏时代的超前性,总体上城市规划显得较为被动。

要改变这一状况,城市规划工作中应进一步重视规划研究的重要作用,要用理性和冷静的思考来改善盲目和被动的事务性工作,唯有如此,中国城市才会迎来新的城市面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