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7923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docx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学年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2019学年

(含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组图形中,属于全等图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D.所有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3.已知△ABC≌△DEF,且△ABC周长为100,AB=35,DF=30,则EF的长为(  )

A.35cmB.30C.35D.30cm

4.如图,△ABC≌△ADE,∠DAC=70°,∠BAE=100°,BC、DE相交于点F,则∠DFB度数是(  )

A.15°B.20°C.25°D.30°

5.下面各条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的是(  )

A.AB=DE,∠A=∠D,BC=EFB.AB=BC,∠B=∠E,DE=EF

C.AB=EF,∠A=∠D,AC=DFD.BC=EF,∠C=∠F,AC=DF

6.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AC=DB,AE∥BF.添加以下哪一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ED≌△BFC(  )

A.ED=CFB.AE=BFC.∠E=∠FD.ED∥CF

7.下列条件不能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个锐角分别对应相等

C.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D.斜边和一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

8.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

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

D.任意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

9.如图,点P在∠MON的角平分线上,过点P作OP的垂线交OM,ON于C、D,PA⊥OM.PB⊥ON,垂足分别为A、B,EP∥B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CP=PDB.PA=PBC.PE=OED.OB=CD

10.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  )

A.用量角器画出∠AOB的平分线OC

B.借助直尺和圆规作∠AOB,使∠AOB=2∠α

C.画线段AB=3cm

D.用三角尺过点P作AB的垂线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表示全等的符号“≌”是由“∽”和“=”两部分组成,其中“=”表示两个全等形的大小相等,那么“∽”表示两个全等形的  相同.

12.如图,△ABC≌△AED,∠C=40°,∠EAC=30°,∠B=30°,则∠D=  度,∠EAD=  度.

13.已知: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延长BC到点E,使CE=2,连接DE,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t的值为  秒时,△ABP和△DCE全等.

14.如图,△ABC中,AD⊥BC于D,要使△ABD≌△ACD,若根据“HL”判定,还需要加条件  .

15.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标号是  .

16.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形状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  去配,这样做的数学依据是  .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7.如图所示,已知△ACE≌△DBF,AD=8,BC=3.

(1)求AC的长.

(2)CE与BF平行吗?

说明理由.

18.如图,△ABC中,AB=AC,D是底边BC的中点,DE⊥AB于E,DF⊥AC于F.

求证:

DE=DF.

(1)下面的证明过程是否正确?

若正确,请写出①、②和③的推理根据.

证明:

∵AB=AC,∴∠B=∠C.①

在△BDE和△CDF中,∠B=∠C,∠BED=∠CFD,BD=CD,

∴△BDE≌△CDF.②

∴DE=DF.③

(2)请你再用另法证明此题.

19.如图所示,在△ABC中,∠C=90°,∠B=30°,∠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过点D作DE⊥AB于点E.求证:

△ACD≌△BED.

20.如图,已知∠A=∠D,CO=BO,求证:

△AOC≌△DOB.

21.如图,在△ABC中,AE⊥BC于点E,∠B=22.5°,AB的垂直平分线DN交BC于点D,交AB于点N,DF⊥AC于点F,交AE于点M.求证:

(1)AE=DE;

(2)EM=EC.

22.如图,△ACB和△DCE均为等腰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1)如图1,若∠CAB=∠CBA=∠CDE=∠CED=50°

①求证:

AD=BE;②求∠AEB的度数.

(2)如图2,若∠ACB=∠DCE=120°,CM为△DCE中DE边上的高,BN为△ABE中AE边上的高,试证明:

AE=2

CM+

BN.

23.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

线段DE可以看作哪条线段平移或旋转得到?

24.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请你设计出适当的测量方案,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新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2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2019学年(含解析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组图形中,属于全等图形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

根据全等图形的定义可得C是全等图形,

故选:

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D.所有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解答】解:

A、全等三角形不仅仅形状相同而且大小相同,错;

B、全等三角形不仅仅面积相等而且要边、角完全相同,错;

C、全等则重合,重合则周长与面积分别相等,则C正确.

D、完全相同的等边三角形才是全等三角形,错.

故选:

C.

3.已知△ABC≌△DEF,且△ABC周长为100,AB=35,DF=30,则EF的长为(  )

A.35cmB.30C.35D.30cm

【解答】解:

∵△ABC≌△DEF,

∴AB=DE=35,AC=DF=30,

∵△ABC的周长为100,

∴BC=EF=100﹣30﹣35=35.

故选:

C.

4.如图,△ABC≌△ADE,∠DAC=70°,∠BAE=100°,BC、DE相交于点F,则∠DFB度数是(  )

A.15°B.20°C.25°D.30°

【解答】解:

∵△ABC≌△ADE,

∴∠B=∠D,∠BAC=∠DAE,

又∠BAD=∠BAC﹣∠CAD,∠CAE=∠DAE﹣∠CAD,

∴∠BAD=∠CAE,

∵∠DAC=70°,∠BAE=100°,

∴∠BAD=

(∠BAE﹣∠DAC)=

(100°﹣70°)=15°,

在△ABG和△FDG中,∵∠B=∠D,∠AGB=∠FGD,

∴∠DFB=∠BAD=15°.

故选:

A.

5.下面各条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的是(  )

A.AB=DE,∠A=∠D,BC=EFB.AB=BC,∠B=∠E,DE=EF

C.AB=EF,∠A=∠D,AC=DFD.BC=EF,∠C=∠F,AC=DF

【解答】解:

A、AB=DE,∠A=∠D,BC=EF,∠A=∠D不是夹角;

B、AB=BC,∠B=∠E,DE=EF不是两三角形的边相等;

C、AB=EF,∠A=∠D,AC=DF不是对应边相等;

D、BC=EF,∠C=∠F,AC=DF,满足SAS,三角形全等.

故选:

D.

6.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AC=DB,AE∥BF.添加以下哪一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ED≌△BFC(  )

A.ED=CFB.AE=BFC.∠E=∠FD.ED∥CF

【解答】解:

∵AC=DB,

∴AD=CE,

∵AE∥BF,

∴∠A=∠E,

A、如添加ED=CF,不能证明△AED≌△BFC,正确;

B、如添AE=BF,根据SAS,能证明△AED≌△BFC,错误;

C、如添∠E=∠F,利用AAS即可证明△AED≌△BFC,错误;

D、如添ED∥CF,得出∠EDC=∠FCE,利用ASA即可证明△AED≌△BFC,错误.

故选:

A.

7.下列条件不能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个锐角分别对应相等

C.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D.斜边和一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

【解答】解: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符合SAS,能判定全等;

B、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符合AAS,能判定全等;

C、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AAA,不能判定全等;

D、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符合HL,能判定全等.

故选:

C.

8.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

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

D.任意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

【解答】解:

A、符合AAS定理,根据AAS可以推出两直角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错误;

B、符合SAS定理,根据SAS可以推出两直角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错误;

C、符合HL定理,根据HL可以推出两直角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错误;

D、当一边是两角的夹边,另一个三角形是一角的对边时,两直角三角形就不全等,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

D.

9.如图,点P在∠MON的角平分线上,过点P作OP的垂线交OM,ON于C、D,PA⊥OM.PB⊥ON,垂足分别为A、B,EP∥B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CP=PDB.PA=PBC.PE=OED.OB=CD

【解答】解:

∵点P在∠MON的角平分线上,

∴∠COP=∠DOP,

∵CD⊥OP,

∴∠CPO=∠DPO,

又∵OP=OP,

∴△COP≌△DOP(ASA),

∴CP=DP,故A选项正确;

∵OP平分∠MON,且PA⊥OM,PB⊥ON,

∴PA=PB,故B选项正确;

∵EP∥BD,

∴∠EPO=∠POB,

又∵∠COP=∠DOP,

∴∠EOP=∠EPO,

∴EO=EP,故C选项正确;

而OB=CD不一定成立,故D选项错误;

故选:

D.

10.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  )

A.用量角器画出∠AOB的平分线OC

B.借助直尺和圆规作∠AOB,使∠AOB=2∠α

C.画线段AB=3cm

D.用三角尺过点P作AB的垂线

【解答】解:

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可知:

助直尺和圆规作∠AOB,使∠AOB=2∠α属于尺规作图,

故选:

B.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表示全等的符号“≌”是由“∽”和“=”两部分组成,其中“=”表示两个全等形的大小相等,那么“∽”表示两个全等形的 形状 相同.

【解答】解:

表示全等的符号“≌”是由“∽”和“=”两部分组成,其中“=”表示两个全等形的大小相等,那么“∽”表示两个全等形的形状相同.

故答案为形状.

12.如图,△ABC≌△AED,∠C=40°,∠EAC=30°,∠B=30°,则∠D= 40 度,∠EAD= 110 度.

【解答】解:

△ABC中,∠C=40°,∠B=30°

∵△ABC≌△AED

∴∠D=∠C=40°,∠E=∠B=30°

∴∠EAD=180°﹣∠D﹣∠E=110°.

13.已知: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延长BC到点E,使CE=2,连接DE,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t的值为 1或7 秒时,△ABP和△DCE全等.

【解答】解:

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则BP=2t,

当点P在线段BC上时,

∵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

∴AB=CD,∠B=∠DCE=90°,

此时有△ABP≌△DCE,

∴BP=CE,即2t=2,解得t=1;

当点P在线段AD上时,

∵AB=4,AD=6,

∴BC=6,CD=4,

∴AP=BC+CD+DA=6+4+6=16,

∴AP=16﹣2t,

此时有△ABP≌△CDE,

∴AP=CE,即16﹣2t=2,解得t=7;

综上可知当t为1秒或7秒时,△ABP和△CDE全等.

故答案为:

1或7.

14.如图,△ABC中,AD⊥BC于D,要使△ABD≌△ACD,若根据“HL”判定,还需要加条件 AB=AC .

【解答】解:

还需添加条件AB=AC,

∵AD⊥BC于D,

∴∠ADB=∠ADC=90°,

在Rt△ABD和Rt△ACD中,

∴Rt△ABD≌Rt△ACD(HL),

故答案为:

AB=AC.

15.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标号是 ①③④ .

【解答】解:

∵△ABC≌△AEF,

∴AC=AF,EF=BC,∠BAC=∠EAF,

∴∠EAB=∠FAC,

故①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

16.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形状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 ③ 去配,这样做的数学依据是 两个角及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解答】解:

第一块和第二块只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根据这两块中的任一块均不能配一块与原来完全一样的;

第三块不仅保留了原来三角形的两个角还保留了一边,则可以根据ASA来配一块一样的玻璃.

故答案为:

③;两个角及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7.如图所示,已知△ACE≌△DBF,AD=8,BC=3.

(1)求AC的长.

(2)CE与BF平行吗?

说明理由.

【解答】解:

(1)∵△ACE≌△DBF,

∴AC=BD,

∴AB=

(AD﹣BC)=

×(8﹣3)=2.5,

∴AC=AB+BC=2.5+3=5.5;

(2)CE与BF平行

证明:

∵△ACE≌△DBF,

∴∠ACE=∠DBF,

∴CE∥BF.

18.如图,△ABC中,AB=AC,D是底边BC的中点,DE⊥AB于E,DF⊥AC于F.

求证:

DE=DF.

(1)下面的证明过程是否正确?

若正确,请写出①、②和③的推理根据.

证明:

∵AB=AC,∴∠B=∠C.①

在△BDE和△CDF中,∠B=∠C,∠BED=∠CFD,BD=CD,

∴△BDE≌△CDF.②

∴DE=DF.③

(2)请你再用另法证明此题.

【解答】

(1)解:

证明过程正确.

推理依据:

①等边对等角.②AAS.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证明:

连接AD,∵AB=AC,D是底边BC的中点,

∴AD平分∠BAC(三线合一),

又∵DE⊥AB于E,DF⊥AC于F,

∴DE=D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19.如图所示,在△ABC中,∠C=90°,∠B=30°,∠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过点D作DE⊥AB于点E.求证:

△ACD≌△BED.

【解答】证明:

∵△ABC中,∠C=90°,∠B=30°,∠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过点D作DE⊥AB于点E.

∴∠CAD=30°=∠B,CD=DE,∠ACD=∠DEB=90°,

在△ACD与△BED中

∴△ACD≌△BED.

20.如图,已知∠A=∠D,CO=BO,求证:

△AOC≌△DOB.

【解答】证明:

在△AOC与△DOB中,

∴△AOC≌△DOB(AAS).

21.如图,在△ABC中,AE⊥BC于点E,∠B=22.5°,AB的垂直平分线DN交BC于点D,交AB于点N,DF⊥AC于点F,交AE于点M.求证:

(1)AE=DE;

(2)EM=EC.

【解答】证明:

(1)∵DN是AB的垂直平分线,

∴DA=DB,

∴∠DAB=∠B=22.5°,

∴∠ADE=∠DAB+∠B=45°,

∵AE⊥BC,

∴∠AED=90°,

∴∠DAE=∠ADE=45°,

∴AE=DE;

(2)∵DF⊥AC,AE⊥BC,

∴∠MDE=∠CAE,

在△MDE和△CAE中,

∴△MDE≌△CAE(ASA),

∴EM=EC.

22.如图,△ACB和△DCE均为等腰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1)如图1,若∠CAB=∠CBA=∠CDE=∠CED=50°

①求证:

AD=BE;②求∠AEB的度数.

(2)如图2,若∠ACB=∠DCE=120°,CM为△DCE中DE边上的高,BN为△ABE中AE边上的高,试证明:

AE=2

CM+

BN.

【解答】

(1)①证明:

∵∠CAB=∠CBA=∠CDE=∠CED=50°,

∴∠ACB=∠DCE=180°﹣2×50°=80°,

∵∠ACB=∠ACD+∠DCB,∠DCE=∠DCB+∠BCE,

∴∠ACD=∠BCE,

∵△ACB,△DCE都是等腰三角形,

∴AC=BC,DC=EC,

在△ACD和△BCE中,

∴△ACD≌△BCE(SAS),

∴AD=BE.

②解:

∵△ACD≌△BCE,

∴∠ADC=∠BEC,

∵点A、D、E在同一直线上,且∠CDE=50°,

∴∠ADC=180°﹣∠CDE=130°,

∴∠BEC=130°,

∵∠BEC=∠CED+∠AEB,∠CED=50°,

∴∠AEB=∠BEC﹣∠CED=80°.

(2)证明:

∵△ACD≌△BCE,

∴∠DAC=∠EBC,

∵△ACB,△DCE都是等腰三角形,∠ACB=∠DCE=120°

∴∠CAB=∠CBA=∠CDE=∠CED=30°,

∵CM⊥DE,

∴∠CMD=90°,DM=EM,

∴ME=

CM,

∴DE=2

CM,

∵∠BEN=∠BAE+∠ABE=∠BAE+∠EBC+∠CBA=∠BAE+∠DAC+∠CBA=30°+30°=60°,

∴∠NBE=30°,

∴BE=2EN,EN=

BN,

∴BE=

BN,

∵AD=BE,

∴AE=AD+DE,

∴AE=2

CM+

BN.

23.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

线段DE可以看作哪条线段平移或旋转得到?

【解答】证明:

在△ABC和△DEC中,

∴△ABC≌△DEC(SAS),

∴AB=DE,

∴∠B=∠E,

∴AB∥ED.

即线段DE可看作线段AB绕点C旋转180°得到.

24.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请你设计出适当的测量方案,并说明理由.

【解答】方案如下:

先在平地上取一个点C,从点C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B,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CE=CB,连接DE.

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

已知:

如图,AD与BE交于点C,AC=CD,BC=CE,

求证:

AB=CD,

证明:

在△ACB和△DCE中,

∴△ACB≌△DCE(SAS),

∴AB=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