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7923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docx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

ThefinalrevisionwasonNovember23,2020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

2012年4月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4项营养水平指标,其中EAR代表的是()A.平均需要量B.推荐摄入量C.适宜摄入量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2.根据医院环境质量管理要求,手术室分区不包括()A.传染区B.无菌区C.清洁区D.非消毒区3.居民长期食用含镉废水污染农作物引起的疾病是()A.水俣病B.痛痛病C.黑脚病D.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4.社会病恰当的描述是()A.生物因素起决定作用B.与生活方式无关C.采用临床预防才可控制D.一种社会病理现象5.我国常见的与地球化学性疾病有关的元素是()A.磷B.汞C.砷D.铁6.属于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是()A.氟斑牙B.甲肝C.水俣病D.痛痛病7.成人最低生理需碘量为()A.75g/dB.100g/dC.150g/dD.200g/d8.粉尘危害预防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A.改革工艺流程B.密闭抽风除尘C.就业前体检D.健康教育9.可引起中毒性白内障的毒物是()A.苯B.二甲苯C.硝基苯D.三硝基甲苯10.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潜伏期是()A.2~40小时B.40-50小时C.50~60小时D.60~70小时1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A.动物性食品B.植物性食品C.海产品D.水果12.痛风患者的治疗膳食是()A.低蛋白膳食B.低盐膳食C.高脂肪膳食D.低嘌呤膳食13.麻疹的唯一传染源是()A.病人B.健康人C.动物D.植物14.我国成人AIDS的潜伏期是()A.1~2年B.3~4年C.5~6年D.7~8年15.慢性病最常见的4种危险因素是()A.吸烟、饮酒、接触传染源和静坐生活方式B.吸烟、饮酒、接触传染源和不健康的饮食C.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和过度的体育锻炼D.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和静坐生活方式16.相关系数在0~1之间,两个变量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零相关D.完全相关17.分析某医院1998年和2008年住院病人5种疾病构成比可选用的统计图是()A.单式直条图B.复式直条图C.百分比条图D.统计地图18.描述数值变量呈倍数关系资料的集中趋势指标是()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百分位数19.病例对照研究的因果顺序是()A.由因追果B.由因追因C.由果追因D.由果追果20.疾病是否发生受动因、宿主和环境3方面因素影响的病因模型是()A.三角模型B.轮状模型C.疾病因素模型D.网络模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预防医学的特点有()A.预防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整个人群B.研究的内容是防病和保健C.工作的对策是积极主动D.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E.以患者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研究22.目前世界的膳食模式有()A.东方膳食模式B.西方膳食模式C.经济发达国家的膳食模式D.地中海膳食模式E.日本膳食模式23.目前我国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有()A.供给碘化食盐B.碘化食用油C.检测家族遗传性D.改善居住环境E.及时治疗碘缺乏病24.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包括()A.健康促进B.增加体力活动C.康复治疗D.防止病情恶化E.预防发生并发症25.医源性疾病的特点有()A.病因复杂B.病情复杂C.病种单一D.病种多样E.致病对象广泛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食品添加剂按生产方法分为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和____天然提取物___3大类。

27.提高谷类营养价值,常可采用氨基酸强化和___蛋白质互补____的方法。

28.职业卫生服务模式可分为:

国家卫生服务体系、____社区卫生保健中心___、社会保险机构和私人卫生服务机构。

29.根据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或卫生标准的要求而制定出来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标准性操作准则与规程称为___卫生技术操作规程____。

30.社会病的诊断包括___临床个案诊断____和社会诊断。

31.骨质疏松症营养护理的目的是在合理能量和蛋白质供给的基础上通过补充钙、磷、和____维生素D___,来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

32.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到出现____临床症状___的这段时间。

33.糖尿病是由于____胰岛素___分泌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代谢紊乱病。

34.统计分析的两大内容为统计描述和____统计推断___。

35.当n≥40但有______1≤T<5_,四格表资料x2检验应选用校正公式计算x2值。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37.热适应:

是指人在热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产生对热负荷的适应能力。

38.病原携带者:

是指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39.社会诊断:

对具有社会病的个人、家庭或群体的社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找出问题并进行分析的过程。

40.归因危险度:

是暴鼹组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是什么.有害化学因素、(2分)异常物理因素、(2分)致病生物因素o(1分)

42.应激对健康的影响有哪些应激可动员非特异性适应系统,产生对疾病的抵抗,增强体质和适应能力;(3分)

应激事件刺激过大或刺激过长,引起适应机制失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及身体障碍o(2分)43.简述痛风患者膳食指导的基本原则。

限制嘌呤饮食;(1分)限制总能量摄入;(1分)低蛋白、低脂肪;(1分)

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低盐饮食;(1分)多饮水、忌饮酒和限制刺激性的食物(1分)

44.举例说明无序分类变量的类型。

二分类:

(2分)

例如:

治愈数和未治愈数(1分)

多分类:

(1分)

例如:

A、B、AB、O血型(1分)

45.筛检的用途有哪些早期发现可疑病人;(1分)

早期诊断和治疗;(1分)

发现高危人群;(1分)

开展疾病监测;(1分)

了解疾病自然史(1分)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生物性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畜产品加工业等,这些污水中含有人及动物携带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可引发介水传染病。

试述介水传染病主要包括的疾病和流行特点。

47.14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治疗,观察两周后胆固醇值(mmol/L)为:

饮食疗法组,

;药物疗法组,

分析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治疗后胆固醇值是否不同(

3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疾病包括:

(1)伤寒;(2分)

(2)霍乱;(1分)(3)痢疾(1分)

流行特点:

(1)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2分)

(2)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2分)

(3)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疾病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2分)

47.

(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应用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治疗两周后胆固醇值相同仅=;(2分).

(2)计算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作统计推断

t=<2-179,P>0-05(1分)

不能认为应用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治疗后胆固醇值不同(2分)

2011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组成是()

A.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B.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C.空气、水、土壤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是()

A.慢性中毒B.急性中毒C.变态反应D.温室效应

3.臭氧层破坏可导致()

A.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病原体加速繁殖B.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发病率增加

C.湖泊中水生生物死亡、建筑物腐蚀、森林枯萎D.呼吸系统疾病、肺癌的发病率增加

4.下列不属于医院手术室分区的是()

A.传染区B.无菌区C.清洁区D.非消毒区

5.教育属于一种规范文化,对健康的影响可以体现为()

A.纪律规范B.道德规范C.法制规范D.行为规范

6.情绪与疾病的正确描述是()

A.情绪可作为疾病发作的诱发因素B.情绪不是疾病发作的诱发因素

C.情绪不可直接作为疾病的促发因素D.情绪变化往往不伴随生理变化

7.对人的身心健康发挥作用的心理现象是()

A.需要B.情绪C.能力D.性格

8.属于经常性卫生监督的是()

A.卫生规划B.从业人员健康体检C.紧急性调查D.疫情通报

9.属于职业性肿瘤的是()

A.胃癌B.肠癌C.石棉所致肺癌D.肝炎所致肝癌

10.生产性毒物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是()

A.呼吸道、皮肤B.血液系统C.消化道、皮肤D.泌尿系统

11.慢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

A.消化系统改变B.造血系统改变C.呼吸系统改变D.泌尿系统改变

12.每天老年人需钙量为()

~1500mg~2500mg

13.食物中毒现场调查不包括()

A.确定食物中毒的人数B.查明中毒食品和原因C.确定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D.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

14.近几十年来全球发现的新传染病有()

种种种种

的传播方式是()

A.与AIDS患者共进餐B.母乳喂养C.与AIDS患者握手D.体育运动

16.心血管疾病的第一级预防是()

A.体格检查B.预防并发症C.建好公共设施D.控制体重

17.医源性疾病的特点是()

A.病因简单B.病情简单C.病种多样D.病种单一

18.测量正常人的脉搏数所得的变量是()

A.二分类变量B.多分类变量C.定量变量D.定性变量

19.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中位数B.几何均数C.算术平均数D.标准差

20.均数的抽样误差是()

A.个体观察值和样本均数之差B.个体观察值和总体均数之差C.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之差D.总体均数和总体均数之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常用的氯化消毒剂主要有()

A.高锰酸钾溶液B.臭氧C.液氯D.漂白粉精[Ca(OCl)2]E.漂白粉[Ca(OCl)Cl]

22.目前我国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有()

A.供给碘化食盐B.供给碘化食用油C.检测家族遗传性D.改善居住环境E.及时治疗碘缺乏病

23.切断乙肝传播途径的方法有()

A.分娩时避免损伤胎儿B.提倡婚前检查HBsAgC.加强供血机构的监督管理

D.加强医疗废物消毒管理E.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

24.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有()

A.高血压B.伤害C.糖尿病D.肺结核E.皮肤病

25.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总则主要依据有()

A.流行病学调查资料B.根据卫生政策医生作出诊断C.根据卫生政策5名以上的医生做出诊断

D.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E.实验室诊断资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性格的形成虽然稳定,但主要与_____后天____条件有关,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

27.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的原因主要有:

致病菌污染食品、食物储存不当细菌大量繁殖和____烹调加工方法不当_____。

28.经水传播的传染病,病例分布与______供水___范围相一致。

29.二重感染是指长期服用___广谱抗生素______而引起的机体新的感染。

30.率是说明_____频率____或强度的指标。

31.直线回归是分析____两个变量_____间数量关系的统计方法。

32.少数患者在接触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后____1-2年_____即可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33.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稍循环和(或)手臂___神经功能____障碍为主的疾病。

34.对病因明确的疾病,从病因入手,应采取____一级_____预防措施为主。

35.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_______早治疗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一次污染物:

由直接或间接排入环境的。

37.心理因素:

指一个人心理活动过程中和个性特征有关的因素。

38.自然疫源性地方病:

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引发的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

39.肥胖:

指人体脂肪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或脂肪细胞体积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40.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摄入量。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生产、生活、交通运输、其他。

42.防止食品腐败的保藏方法有哪些化学、低温、加热杀菌、干燥脱水、辐照、

43.职业卫生服务模式是什么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保健中心、社会健康保险机构、私人卫生保健机构

44.简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

确认传播途径、接触者的留捡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接触者免疫接触时间、评价预防措施效果、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45.秩和检验的优点是什么可用于任意分布的资料、具有较好稳定性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现有198份痰标本,每份标本分别用A、B两种培养基培养结核菌,结果见下表。

问A、B两种培养基的阳性培养率是否不同(

=

A、B两种培养基的培养结果

47.试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2010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生态平衡是一种()A.绝对平衡B.动、植物数量相等的平衡C.动态平衡D.永久平衡

2.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不包括()A.机体免疫力降低B.臭氧层破坏C.酸雨D.气候变化

3.属于介水传染的疾病是()A.克汀病B.甲型肝炎C.氟斑牙D.水俣病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成年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每天最好进行30分钟()A.超强度的运动B.高强度的运动C.中等强度的运动D.一般强度的运动

5.低胆固醇膳食原则要求胆固醇每日限制在()

6.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主要任务是()A.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的个体进行检测B.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C.创造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D.保护劳动者健康

7.生产环境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类类类类

8.下列关于人的情绪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A.情绪不是固有的,是由客观现实刺激引起的B.情绪是主观体验,包括情感C.情绪的个人基础需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D.情绪不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9.属于一级预防措施的是()A.计划免疫B.周期性健康检查C.筛查D.康复训练

10.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是指()A.地质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B.环境公害病C.自然疫源性疾病D.区域内的传染病

11.下列哪项不是硅酸盐尘肺()A.石棉肺B.棉尘肺C.滑石尘肺D.云母尘肺

12.下列属于近几十年来全球发现的新传染病是()A.结核B.肝炎C.艾滋病D.疟疾

13.下列能作为传染源的是()A.毛巾B.猫C.血液D.培养基

14.流感病毒类型有()A.甲乙两型B.甲乙丙三型C.甲乙丙丁四型D.甲乙丙丁戊五型

15.自杀的预防对策不包括()A.加强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B.建立自杀干预机构C.高危人群筛查D.制定禁止自杀法律法规

16.表示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比重所选用的统计图是()A.条图B.圆图C.线图D.直方图

17.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百分位数B.中位数C.算术均数D.几何均数

18.某医院住院病人中有15%的胃癌患者,该15%是()A.患病率B.发病率C.构成比D.相对比

年WHO修订的健康概念,在原有定义基础上增加的两个词是()A.精神和心理B.动态和稳定C.动态的和精神上的D.动态和心理

20.预防医学发展趋势特点之一是预防策略从个体预防扩展到群体预防和()A.生物预防B.社会预防C.非生物性预防D.心理预防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多种污染物的联合作用表现为()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加强作用D.拮抗作用E.独立作用

22.目前我国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有()A.碘化食盐补碘B.碘化食用油补碘C.检测家族遗传性D.改善居住环境E.及时治疗碘缺乏病

23.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的主要依据有()A.流行病学调查资料B.根据卫生政策1名医生作出诊断C.根据卫生政策5名以上的医生做出诊断D.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E.实验室诊断资料

24.机体针对乙肝产生的抗体分别是()A.抗-HBsB.抗-HCsC.抗-HAsD.抗-HBcE.抗-HBe

25.慢性病最常见的共同的危险因素有()A.吸烟B.吸毒C.不健康饮食D.静坐生活方式E.饮酒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6.人际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这是一种__社会情感____的体现。

27.与健康比较密切的心理因素主要有情绪、个性和_应激____。

28.根据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或卫生标准的要求,制定出来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标准性操作准则与规程称为_卫生技术操作规程____。

29.按性质可将卫生监督分为_预防性卫生监督___、经常性卫生监督和应急性卫生监督。

30.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____麻醉__作用。

31.通常将劳动者接触含有__10%____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作业称为矽尘作业。

32.洋葱、大蒜可使血胆固醇和__血纤维蛋白原____下降,凝血时间延长,血纤维蛋白溶解酶活力增高,主动脉脂类沉着减少。

33.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包括经飞沫、飞沫核和__尘埃____三种方式。

34.均数的抽样误差是指由抽样引起的__样本均数____与总体均数的差异。

35.等级资料的比较宜选用____秩和__检验。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原生环境:

指天然形成的未受人为因素污染的自然环境、

37.温室效应

38.食品添加剂

39.应激:

人们面对困难与逆境而产生的压力和反应。

40.食物中毒: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的pH值、水温。

水的浑浊度。

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2.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满足机体需要、摄入的营养素保持平衡。

食物对人体无害。

食物加工烹调合理。

建立合理的用膳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43.简述职业病的特点。

病因特异性病因可检测性发病聚集性疾病可预防性

44.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哪些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5.简述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制表原则。

结构:

标题题目数字线条

原则:

重点突出主位分明层次清楚简单明了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为了解某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将70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6人用该药加辅助治疗,有效21人;对照组44人用安慰剂加辅助治疗,有效20人。

问该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否有效()47.论述疾病暴发应急调查的步骤和内容。

2009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豆类的蛋白质含量是(   )A.10~30%B.20~40%C.30~50% D.40~60%

2.监测医院空气中的细菌数,采样方法中最简便、最常用的是(   )A.自然沉降法B.惯性撞击法C.过滤法D.随机法

3.人群营养水平膳食调查的常用方法是(   )A.询问法、记帐法、检测法B.询问法、记帐法、测量法C.询问法、记帐法、称重法D.询问法、记帐法、换算法

4.最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是(   )A.小麦B.高粱C.大米D.玉米

5.医院不同区域的噪声要求不同,特殊病房要求是(   )A.20~30dB(A)B.30~40dB(A)C.40~50dB(A)D.50~60dB(A)

6.成人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   )A.6gB.8gC.10gD.16g

7.目前比较肯定的必需脂肪酸是(   )A.亚麻酸B.亚油酸C.花生四烯酸D.二十碳四烯酸

8.铁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A.动物脂肪B.动物瘦肉C.粮谷类D.木耳、猪肝

9.有些工人接触一段时间矽尘后尚未发病,但脱离粉尘作业若干年后才发生的矽肺是(   )A.速发型矽肺B.迟发型矽肺C.晚发型矽肺D.缓发型矽肺

10.妇女孕期需每日钙的供给量是(   )A.1000~1500mgB.1200~1600mgC.1300~1700mgD.1500~1800mg

11.防止玉米霉变,玉米含水量应为(   )A.%以下B.%以下C.%以下D.%以下

12.急性苯中毒主要损害人体的组织系统是(   )A.造血系统B.神经系统C.呼吸系统D.皮肤粘膜

13.病死率就是(   )A.死亡人数除以平均人口B.与生存率相加为100%C.某病死亡人数除以该病的患病人数D.某病的死亡率除以该病的患病率

14.疾病发生的条件是(   )A.一定是病原微生物侵入后基因突变引起的B.一定是机体抵抗力低下引起的C.一定是机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D.一定是机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引起的

15.按照确定因果联系的标准判断因果关系(   )A.必须满足其中一条标准B.必须同时满足其中两条标准C.必须满足关联特异性D.满足的条件越多,该因素成为该疾病的原因的可能性越大

16.统计表中可以不出现的项目是(   )A.备注B.标目C.线条D.数字

17.2005年中国六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10万):

、、、、、,据此资料画图,应选用的统计图是(   )A.直方图B.线图C.构成图D.直条图

18.对等级资料的检验,宜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A.t检验B.χ2检验C.方差分析D.秩和检验

19.t检验的主要应用是(   )A.两个计量资料样本均数的比较B.多个计量资料样本均数的比较

C.两个计数资料样本率的比较D.多个计数资料样本率的比较

20.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分组方差是(   )A.F值B.SS总C.SS组间D.SS组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