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7996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docx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五、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1

2.编制依据1

3.适用范围1

4.施工准备1

工序质量经验收合格1

设备满足方案要求1

供水供电及原材料的保证1

5.施工方法1

6.工艺流程2

施工程序2

明挖基础验槽2

施工缝处理2

模板工程2

钢筋工程3

混凝土工程3

大体积混凝土9

高温施工10

冬季施工11

7.主要机具及设备11

8.劳动力组织11

9.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12

质量控制要点12

实体质量12

缺陷处理12

10.安全措施14

11.文明环保措施14

 

1.编制目的

规范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养护等过程施工工艺,指导混凝土结构施工。

2.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2009)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现浇结构的普通混凝土施工,不适用于水下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特殊混凝土结构施工。

4.施工准备

工序质量经验收合格

了解天气预报,避开不利于混凝土浇筑的天气,或准备好应急措施。

浇筑前的检查包括明挖基础地基处理,模板、钢筋、预埋件安装质量,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施工缝处理等,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

设备满足方案要求

检查机具种类、规格、数量是否符合本次浇筑要求,运转是否正常。

供水供电及原材料的保证

主要检查水电供应以及原材料储备情况,防止施工中断。

5.施工方法

地铁工程混凝土结构类型主要有柱、板、梁,一般采用商品混凝土。

现场浇筑采用泵车、地泵、汽车吊配备斗容器、溜槽或串筒等方式送入模内,振捣方式一般采用人工插捣为主,具备条件的可采用附着式高频振动器振捣。

6.工艺流程

施工程序

浇筑前检查→混凝土拌制→运输→入模→振捣→带模养护→拆模→养护

明挖基础验槽

有桩基础的,必须经过检测合格。

桩头伸入承台或基础内的锚固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基底干燥、平整、密实,无虚渣。

基础标高、尺寸满足设计图纸要求,排水措施有效。

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留设位置和连接形式应按照设计图或施工规范要求施做。

施工缝应进行凿毛处理,凿毛后露出的新鲜混凝土面积不得低于总面积的75%。

凿毛应在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后进行,人工凿毛时强度不低于,机械凿毛时强度不低于10Mpa,严禁在混凝土终凝后采用拉毛代替凿毛。

浇筑之前,施工缝处应洒水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水平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

2水泥砂浆。

模板工程

模板分为定型模板和组合拼装模板,按材质分为钢模和竹胶板模板。

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选定,且符合“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要求。

模板必须严格按照测放的边线、结构尺寸安装,做到平面顺直,竖向垂直。

有预拱度要求的,应按设计或实测数据预留。

模板加固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做到稳固牢靠。

模板固定采用设置内拉筋方式的,拉筋必须穿套管,以保证结构耐久性。

模板间接缝平整严密,防止漏浆。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适合的隔离剂,隔离剂严禁采用废机油。

模板涂刷隔离剂后暂时不安装的,应贴薄膜防止沾染灰尘杂物。

钢筋工程

钢筋加工及安装要点详见“钢筋加工及安装作业指导书”,本处仅简述要点如下:

钢筋加工及安装宜采用定位、限位卡具,使加工的钢筋尺寸、弯曲度统一规范,安装的钢筋间距一致。

钢筋及预埋件直径、数量、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严格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设置及钢筋接头设置部位及连接质量。

有绝缘要求的构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检查绝缘部位、数量、焊接质量以及接地电阻测量。

混凝土工程

配合比

理论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环境条件、施工工艺以及原材料质量进行设计,并通过计算、试配、试件检测后确定。

当施工工艺和原材料质量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选定配合比。

当施工工艺工艺未发生明显变化,原材料质量在合格的基础上发生波动时,可适当调整外加剂用量、粗骨料分级比例和砂率,但调整后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与原配合比一致。

指挥部要求:

减水剂必须选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严禁使用萘系减水剂。

施工配合比

每工作班前测定粗细骨料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确定当班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浇筑申请管理程序

现场各道工序经过验收,具备混凝土浇筑条件且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由现场施工负责人(或施工标段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合同约定的指定人)提报混凝土浇筑申请。

申请单应包含申请浇筑日期、起止时间范围、浇筑方式、理论配合比编号、结构部位、数量、混凝土等级等信息。

搅拌站开盘之前,施工标段、监理项目部应有专人复核施工配合比。

原材料检验

商混站应按要求频率做好进场原材料的取样检测工作,波动明显时应加大检测频率。

施工、监理单位应按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检测频率定期对商混站原材料进行抽检。

每次浇筑开盘之前,应对商混站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对商混站取样检测资料及报告进行审查。

混凝土主要原材料进场取样检测频率见下表(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J1155-2011):

序号

材料名称

取样检测频率

1

水泥

1、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2、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验。

2

聚羧酸减水剂

同厂家、同品种、同编号的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按一批计。

3

粉煤灰

同厂家、同编号、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按一批计。

4

细骨料

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按一批计。

5

粗骨料

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按一批计。

拌制

商混站计量系统衡器应定期检定。

每工作班应对搅拌站自动计量系统进行归零检查,确保每盘投料称量在下表允许误差之内。

序号

原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1

水泥、矿物掺合料

±2

2

粗、细骨料

±3

3

外加剂、水

±1

注:

表中数据引自《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表10。

每工作班前应测定粗细骨料含水率,以确定施工配合比。

雨天应增加含水量检测次数。

配合比应在搅拌站试验人员的监督下输入,搅拌机操作人员严禁随意改动配合比。

确需调整配合比粗细骨料比例、砂率的,应经过试验人员同意。

搅拌站投料应按二次投料法顺序操作,基本流程为:

先投入全部粉料(水泥、掺合料或有粉体外加剂)和细骨料至少搅拌30秒→再投入全部拌合水(或有液体外加剂)至少搅拌30秒→最后投入全部粗骨料至少搅拌30秒。

首盘混凝土应测试塌落度、含气量、泌水率、匀质性、拌合物温度。

混凝土出机后到浇筑地点超过15分钟的,塌落度应在浇筑地点现场取料测试塌落度损失,观察混凝土粘聚性和保水性。

每盘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满足规范及配合比设计的要求。

运输

混凝土运输采用搅拌运输车。

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浇筑速度和凝结时间要求,见。

搅拌运输车运输过程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拌,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工作性。

为了减小高温暴晒和寒冷气候对砼质量的影响,搅拌运输车罐体应加盖遮盖物。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损失较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

二次搅拌时禁止加水,可在运输车罐内加入适量的与原配合比相同成分的减水剂。

减水剂加入量应事先由试验确定,并应做出记录。

加入减水剂后,混凝土罐车应快速旋转搅拌均匀,并应达到要求的工作性能后再泵送或浇筑。

如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禁止使用,将混凝土退回,并记录车牌号码,在2小时内该车不准进场。

入模

搅拌运输车卸料前,罐体宜快速旋转搅拌20s以上后再卸料。

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且不应高于30℃。

混凝土应按方案预定的浇筑顺序及方向布料,做到均衡有序,并采取减少混凝土下料冲击的措施。

出料口距浇筑面高度不得超过2m,以免混凝土离析。

超过2m的应设置串筒、溜槽等辅助措施。

采用泵送方式,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地泵输送泵管支架稳定牢固,接头严密,泵管转向平缓。

汽车泵停放场地平整、坚实,道路畅通,作业范围不得有阻碍物。

2、先进行泵水检查,湿润输送泵的料斗、活塞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

泵水检查后,清除输送泵内积水。

3、输送混凝土前先输送水泥砂浆对输送泵和输送管进行润滑,然后开始输送混凝土。

输送混凝土速度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在系统运转顺利后再按正常速度输送。

4、汽车泵(地泵)受料斗设置网罩,防止大块石进入泵管造成堵管。

泵送过程中始终保证受料斗内有足够的混凝土余量,以免混入空气。

停机待料时,应不间断的开动叶片搅拌受料斗内的剩余混凝土。

浇筑

浇筑前清除模板内或垫层上的杂物。

表面干燥的地基、垫层、模板上应洒水湿润;现场环境温度高于35℃时宜对金属模板进行洒水降温;洒水后不得留有积水。

混凝土宜一次连续浇筑,间歇时间不应超过下层混凝土初凝时间。

不能一次连续浇筑时,可留设施工缝或后浇带分块浇筑。

混凝土浇筑过程应分层进行,分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振捣方法

浇筑层厚度(cm)

插入式振动

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倍

表面振动

无筋或配筋稀疏的结构

25

配筋较密的结构

15

附着式振动

30

混凝土运输、输送入模的过程宜连续进行,符合以下两个表中的规定。

运输到入模时间限制

气温(℃)

有搅拌设施运输(min)

20~30

60

10~19

75

5~9

90

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

混凝土等级

温度低于25℃

温度高于25℃

C30及C30以下

120min

90min

C30以上

90min

60min

振捣

1、振捣应能使模板内各个部位混凝土密实、均匀,不应漏振、欠振、过振。

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倍;振捣插点间距不应大于振动棒的作用半径的倍。

2、振动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小于50mm;

3、振动要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快插慢拔均匀振捣,严禁采用水平拖动振动棒的振捣方法,以及利用振捣棒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或运送混凝土。

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再冒气泡时,可结束该部位振捣。

振动棒不得直接接触模板、钢筋、预埋件、预应力管道。

表面振动器振捣混凝土应覆盖振捣平面边角;移动间距覆盖已振实部分混凝土边缘;倾斜表面振捣时,由低处向高处进行振捣。

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应与模板紧密连接,设置间距应通过试验确定;根据混凝土浇筑高度和浇筑速度,依次从下往上振捣;模板上同时使用多台附着振动器时,各振动器频率要一致,并交错设置在相对面的模板上。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表面,提浆后待适当时间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抹面时严禁洒水,并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

寒冷和干旱天气,更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质量,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纹。

试件留置规定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同条件养护、抗渗的试件,均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

标养28d抗压强度试件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结构部位,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同养试件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设计图纸、规范及实际需要确定。

弹性模量试件

1、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的终张拉/放张弹性模量试件不得少于一组。

2、标准条件养护28d弹性模量试件不得少于一组。

3、其他条件养护试件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

抗渗试件

抗渗标养试件试验龄期为56d。

每5000m3同配合比、同施工工艺的混凝土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6个),不足5000m3时也要制作一组;隧道衬砌、仰拱、底板每500m3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6个),不足500m3时也要制作一组。

拆模

拆模强度要求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规定后,方可拆模。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参考下表执行: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拱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2

≥75

>2

≥100

上表引自《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表拆模温度要求

拆模时结构混凝土芯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截面较为复杂时,温差大于15℃)。

芯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

在寒冷季节,若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拆模。

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

养护

混凝土初凝后方可覆盖(可采用篷布、塑料布等),初凝前可用覆盖物遮蔽,但不得直接接触混凝土面,以减少表面水分蒸发。

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进行保湿养护,或通蒸汽进行保温养护。

混凝土终凝后方可洒水,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覆盖蓄水、保水材料后洒水,使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蓄水、保水材料应覆盖或包裹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

喷涂养护剂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操作,均匀喷涂在结构构件表面,不得漏喷。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暴晒、气温骤降等)而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使表面产生裂纹。

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截面较为复杂时,不宜超过1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终凝后的持续保湿养护时间一般应不少于14d。

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期不应少于28d。

大体积混凝土

定义: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

降低水化热的措施

优化土配合比:

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掺加粉煤灰、矿渣粉和高性能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

混凝土用料避免日光曝晒,降低初始温度。

减小浇筑层厚度,加快混凝土的散热速度。

在混凝土内埋设循环冷却水管,从混凝土覆盖冷却水管开始即通水循环冷却降温。

温度控制规定

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温升值(在入模温度基础上)不宜大于50℃;

混凝土浇筑体芯部与表面温差不宜大于25℃,表面与环境温差不宜大于20℃。

混凝土浇筑体降温速率不宜大于℃/d。

测温点设置

以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

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不少于4处,根据结构尺寸布置。

竖向(厚度)方向的底面、中间、外表面必须布置测点,其余测点按间距不大于600mm布置。

底面、外表面温度宜为表面以内50mm处的温度。

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根据具体需要确定,位置应离开基础周边一定距离。

测温频率

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可不应少于4次;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规定

宜根据每个测温点被混凝土初次覆盖时的温度确定各测点部位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结构内部测温点、结构表面测温点、环境测温点的测温,应与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同步进行;

应按测温频率要求及时提供测温报告,测温报告应包含各测温点的温度数据、温度变化曲线、温度变化趋势分析等内容;

混凝土结构表面以内40mm~80mm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20℃时,可停止测温。

高温施工

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混凝土搅拌出机温度:

水泥、粉煤灰罐体宜设置喷淋装置降温,温度不宜大于60℃;外加剂应放置在室内或搭设防晒棚;粗细骨料应采取洒水降温措施;水池表面应遮盖,并加冰块降温。

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大于30℃。

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

避开炎热时段,安排在温度低的时段浇筑。

加强混凝土保湿降温养护工作。

冬季施工

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按冬期施工处理。

混凝土经过加热工计算,经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环境负温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10℃)。

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和保持混凝土温度:

水泥、粉煤灰罐体、搅拌运输车罐体、地泵输送管等采用保温材料严密包裹;搭设暖棚对减水剂、粗细骨料进行自然预热,但不得直接加热。

骨料中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易被冻裂的矿物质,模板、钢筋以及预埋件上的冰、雪等物清除干净。

现场混凝土结构采取搭设封闭棚子后生火升温或通蒸汽管道,实体包裹电热毯进行电加热等蓄热保温措施,使养护温度不低于5℃。

7.主要机具及设备

钢筋加工设备:

调直机,切断机,切割机,弯曲机、电焊机(对焊机,气体保护焊机、套筒过丝机)以及相应的钢筋定位卡具或工作台。

模板加工及安装机具设备:

轮锯,倒链

混凝土设备:

搅拌站,搅拌运输车,汽车泵(地泵、汽车吊),振动棒(高频附着式振动器,平板振动器),凿毛用电动风镐。

预应力施工设备:

切割机,千斤顶,油表,油泵,水泥浆搅拌机,压浆机,倒链。

吊装设备:

汽车吊,塔吊。

8.劳动力组织

主要工种有木工,架子工,钢筋工,电焊工,混凝土工,振捣工以及搅拌站、搅拌运输车、汽车吊、地泵等机械操作司机。

各类混凝土结构施工需要的各工种人员配备,按施工方案确定。

9.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

质量控制要点

严格控制混凝土生产质量,加强各道环节混凝土性能的检测。

进场原材料进场检测频率不得低于项规定。

混凝土出机后、入模前必须对混凝土塌落度、含气量、温度等进行现场检测。

混凝土工作性能不能满足设计及施工工艺要求的,不得用于结构内。

加强混凝土浇注之前的各道工序检测,严格执行施工单位“三检制”以及监理验收制。

模板必须牢固稳定,线型尺寸符合设计;各类预埋件位置准确,无遗漏。

施工、监理单位对混凝土浇注过程进行旁站,混凝土浇注必须坚持分段分层的原则,振捣人员的配置应与混凝土浇注速度匹配。

安排专人紧盯混凝土振捣质量,尤其是钢筋密集区域的捣固。

落实混凝土结构成品保护措施,包括混凝土养护、拆模、包裹、防止磕碰踩踏等措施。

实体质量

结构混凝土各项指标必须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28d标养试件抗压强度未达到设计规定的,应采取回弹法、钻芯取样法进行验证。

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实体检验,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及设计要求或合同约定的其他项目。

结构尺寸、空间位置、预埋件数量及其位置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不应有影响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结构观感质量满足验收规范要求。

缺陷处理

缺陷分级

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分级判定如下:

名称

现象

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

露筋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

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

蜂窝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孔洞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夹渣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

疏松

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

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

裂缝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眼神至混凝土内部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连接部位缺陷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外形

缺陷

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外形缺陷

外表

缺陷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具有重要装饰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外表缺陷

缺陷修整

缺陷修整应编制专项技术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执行。

表面抹浆修补、细石混凝土填补应先进行试验,确保表面色泽与原混凝土一致、确定配比和工艺后,方可大面积进行修补作业。

表面抹浆修补

1、对于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的混凝土表面,主要是保护钢筋和混凝土不受侵蚀,可用1:

2~1:

水泥砂浆抹面修整。

在抹砂浆前,须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清洗润湿,抹浆初凝后要加强养护工作。

2、对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无影响的细小裂纹,以封闭裂缝处理为主。

可将裂缝处加以冲洗,用水泥浆抹补。

如果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方向凿成深为15~20mm、宽为100~200mm的V形凹槽,扫净并洒水湿润,先刷水泥净浆一层,然后用1:

2~1:

水泥砂浆分2~3层涂抹,总厚度控制在10~20mm左右,并压实抹光。

细石混凝土填补

1、当蜂窝比较严重或露筋较深时,应除掉附近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用清水洗刷干净并充分润湿后,再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

2、孔洞补强,可在旧混凝土表面采用处理施工缝的方法处理。

水泥灌浆与化学灌浆

对于影响结构承载力、防水、防渗性能的裂纹,为恢复结构的整体性和抗渗性,应根据裂缝的宽度、性质和施工条件等,采用水泥灌浆或化学灌浆的方法予以修补。

10.安全措施

各类高处作业必须搭设安全作业平台,严格做好临边防护,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防护用品。

模板支撑体系、承重挂篮结构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合格。

临时用电按用电规范或方案执行。

墩柱、现浇箱梁、车站中板顶板等结构,布料不得集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浇注速度。

11.文明环保措施

搅拌站设置废水集中收集、多级沉淀系统,沉渣定期清理,沉淀下的水做到循环使用。

各类施工废弃物集中收集,定期清理。

产生较大噪声的施工不宜安排在夜间。

专人清扫场地,晴天定期洒水,减少或抑制扬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