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8176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发]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最新】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代诗人评价的是()

A.大禹治水B.隋朝造船业C.隋朝统一D.隋朝大运河

2.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

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3.“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是唐代的两个治世,这两个治世出现时在位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唐太宗B.唐太宗 唐玄宗C.武则天 唐玄宗D.唐太宗 武则天

4.“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

停未?

禾苗待我灌醉。

”这首《调笑令》描述的是下图所示工具。

它是

A.耧车

B.筒车

C.水排

D.翻车

5.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安史之乱B.朋党之争C.藩镇割据D.宦官专政

6.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  )

①都是唐朝僧人;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即“五代”),按先后顺序排列这五个政权正确的是()

A.后梁、后汉、后唐、后周、后晋B.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C.后晋、后梁、后周、后汉、后唐D.后周、后汉、后晋、后唐、后梁

8.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下图中,福娃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假如你想欣赏更多的敦煌壁画,应该去

A.甘肃省

B.河南省

C.陕西省

D.四川省

9.请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幅是

A.

B.

C.

D.

10.“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于

A.北宋、东京

B.南宋、临安

C.北宋、四川

D.南宋、广州

11.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文化昌盛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经济繁荣

12.“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宋真宗

D.宋高宗

13.《宋史》中记载: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说明了南宋()

A.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的农民负担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4.宋金议和后双方的分界线是()

A.淮水至大散关一线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

C.汉水至大散关一线D.黄河至大散关一

1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政权时(  )

A.秦朝B.金朝C.元朝D.清朝

16.下列不属于忽必烈即位后采取的措施有()

A.广开言路B.整顿吏治C.注重农桑D.改用汉姓

17.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牡丹亭》B.《望卢山瀑布》C.《金刚经》D.《窦娥冤》

二、综合题

18.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朝。

(2)为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中央政府建立了制度。

(3)为进一步加强对澎湖和琉球的管辖,政府还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

(4)唐朝时期唐和吐蕃之间关系友好,已“合同为一家”了。

这一时期,为加强对吐蕃地区的管理,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19.“……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

共尊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1)上述材料史称什么?

(2)当时的“大宋皇帝”是谁?

(3)上述“誓书”的签订产生了什么影响?

(4)历史上把材料中宋朝给辽国的“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做什么?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20.“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朝文学家皮日休。

(1)这句话说的是一条什么河?

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2)材料中的涿郡、江都在今天什么地方?

三、简答题

21.与宋朝同时代并立的民族政权有哪几个?

建立少数民族政权的首领都是谁?

22.安史之乱的影响?

23.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这种制度何时由谁创建?

最初设立的科目是?

24.唐玄宗即位后,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

参考答案

1.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是解题的关键,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

2.C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

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

因为武则天特别重视科举,曾一连几天在洛成殿亲自测试贡举人,并曾命令把在吏部复试者的名字糊掉而进行暗考,开了后世“殿试”和“糊名”的先河。

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3.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唐玄宗前期的年号是开元,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财政制度进行改革等,取得显著成效。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4.B

【详解】

据材料“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描述的图示农业工具是唐朝时期发明的新型灌溉工具筒车,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5.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由盛转衰。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6.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朝对外友好往来。

鉴真和玄奘都是唐朝僧人,他们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他们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项。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7.B

【解析】

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成五代。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8.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敦煌壁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敦煌莫高窟坐落的在甘肃敦煌的鸣沙山崖壁上,有一千多个洞窟,里面塑造了神态各异的佛像,绘制着金碧辉煌的壁画,因此想欣赏更多的敦煌壁画,应该去甘肃省;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9.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辽被金所灭,所以南宋不可能和辽并立,C符合题意;与北宋并立是辽、西夏,分别是在东北部和西北部,A排除;金国兴起后,灭掉了辽,跟北宋、西夏并立,B排除;与南宋并立的是金和西夏,分别在南宋的东北部和西北部,D排除。

故选择C。

10.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早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川成都地区,C符合题意;东京、临安以及广州均不符合题意,A、B和D项排除,故本题选择C。

【点睛】

交子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在宋代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知识还有:

夜市、草市出现;城市打破了时空限制并且经济功能增强等。

11.D

【解析】

【详解】

依据“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意思是稻米丰收了,不论官府还是大户人家的粮仓都堆满了粮食,所以说诗句反应的经济繁荣。

说明了唐朝国库充实,百姓富足,经济繁荣,国富民强。

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

理解“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大意是五谷丰收,国库充实,百姓富足。

说明了唐朝经济繁荣,国富民强。

12.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黄袍加身的武将出身,因此对武将集团相当顾忌,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后世的赵氏王朝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杯酒释兵权”是解题的关键,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

13.B

【详解】

《宋史》中记载: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是说,南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源于江南地区,说明了当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所以答案选B。

14.A

【详解】

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南宋向金称臣;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以南为宋统治区;南宋向金送纳岁币。

故选A。

15.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C项符合题意;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秦朝、唐朝是汉人建立的政权。

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6.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改用汉姓,D项符合题意;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属于忽必烈即位后采取的措施。

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不属于忽必烈”是解题的关键,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改用汉姓;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属于忽必烈即位后采取的措施。

17.D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考察关汉卿及作品《窦娥冤》,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宋词和元曲内容中,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

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关汉卿是元朝剧作家中最优秀的一位。

《牡丹亭》是明朝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金刚经》史唐朝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故选D项。

考点:

关汉卿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考察了关汉卿及作品《窦娥冤》,还可从作者、年代考察。

18.

(1)忽必烈元

(2)行省制度

(3)澎湖巡检司

(4)宣政院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中人物是忽必烈,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元朝;

(2)依据所学可知,为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中央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

(3)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为加强对吐蕃地区的管理,元朝中央设置了宣政院管理西藏;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宣政院设置,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9.

(1)《澶渊之盟》

(2)宋真宗

(3)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4)岁币西夏

【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1005年的《澶渊之盟》;

(2)依据所学可知,签订“澶渊之盟”时的皇帝是宋真宗;

(3)依据所学可知,“澶渊之盟”签订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宋朝给辽国的“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做岁币;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宋夏和议后,北宋给西夏岁币。

20.

(1)大运河隋炀帝

(2)北京,江苏扬州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隋代大运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

(2)依据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南到余杭,以洛阳为中心。

涿郡是今天的北京,江都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21.辽阿保机,西夏元昊,金阿骨打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916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25金联合北宋灭辽;北宋960赵匡胤建立北宋,1127金灭北宋;1038元昊建立西夏,1224蒙古灭西夏。

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与宋朝同时代并立的民族政权有辽、西夏、金;

22.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755---763年唐代爆发安史之乱。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3.隋朝,隋炀帝,进士科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隋文帝废除选官制度,改以考试选官,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科举制诞生;唐太宗、武则天完善了科举制。

24.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即位后,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代达到鼎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